张文福;钟儒波;袁庆霞;刘蓉;姚楚水;沈德林
革兰阴性菌已成为近年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据我院近两年对细菌的监测,革兰阴性杆菌占我院常见菌的49.7%.大肠埃希菌排在我院常见菌的首位,分析其耐药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资料与方法我院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1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4株,占20.5%,1999年分离出细菌32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77株,占23.6%.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9050型微生物增长分析器和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
作者:林秋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从而探讨我地区公民HBV、HCV、HIV感染者的感染率、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8年10月~1999年10月无偿献血人群13 166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率分别为3.59%、1.25%、0.16%.结论应加强献血者的筛选;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艾滋病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BV、HCV、HIV的感染.
作者:王斌;刘国防;张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产生及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对临床针对性治疗产ESBLs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提出了建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GNS-506药敏卡及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从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66株革兰阴性菌作ESBLs的检测,比较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物对产ESBLs耐药菌体外抗菌作用.结果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分离菌的21.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6.1%,大肠埃希菌占27.8%,阴沟肠杆菌占25%,铜绿假单胞菌占8.3%;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外产ESBLs耐药菌均表现出强抗菌作用;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他产ESBLs耐药菌对头孢西丁呈全部耐药;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产ESBLs革兰阴性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不容忽视;对产ESBLs革兰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李真;戴丽;张亚莲;刘颖;甄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在医院各科住院环境、条件及感染监控措施等均未改变的情况下,对20余种三线广谱抗生素进行限制性使用后,并将两年度医院感染变化作对照研究.结果1999年度比1998年度抗生素使用率降低14.77%,三线广谱抗生素使用率降低28.55%,医院感染率降低2.23%,医药费用降低25.87%.结论限制性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刘建钧;刘传木;王秀华;石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重危中风患者尿路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方法回顾调查神经内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住院重危中风病例,重点复习发生尿路真菌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305例重危中风患者中发生尿路真菌感染25例,发生率8%;25例具有基础病情重、卧床期长,应用广谱抗细菌药及留置导尿时间长等真菌感染易患因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死亡13例,死亡率52%.结论重危中风患者是尿路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尿路真菌感染提示预后不良,临床中应重视尿路真菌感染的诊治.
作者:李长安;霍金莲;陈晓东;王津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早期感染的综合防治.方法总结56例次HSCT患者经过肠道净化、层流室隔离、无菌护理等预防措施后合并感染的发生及治疗.结果 56例次合并感染35例次,于(+8.24±7.52) d出现,部位集中在口咽部、肠道、呼吸道,感染前口服氟康唑(大扶康)组真菌感染6例,未服氟康唑组真菌感染13例.结论 HSCT后感染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关系密切,口咽部清除细菌对降低感染有重要作用,口服氟康唑可预防真菌感染,足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对HSCT早期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平;韩晓萍;周绮;王全顺;吴晓雄;楼方定;张伯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5年10月~2000年12月分别用75%酒精和3%双氧水气管切开伤口换药122例,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2例住院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995年10月~1996年12月收治的3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8例,Glasgow计分均≤8分,年龄19~50岁;高血压性脑出血12例,年龄51~70岁,以75%酒精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观察组: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92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62例,Glasgow计分均≤8分,年龄18~63岁,高血压脑出血30例,年龄36~80岁,以3%双氧水行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营养状况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治疗方法气管切开手术均按照正规方法进行,换药方法相同,即用消毒剂棉球自伤口向外环形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伤口,然后以4层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作者:吴亚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难治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31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进行检测,并设置同期对照组31例.结果难治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难治组PBMC分泌IL-2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其PBMC分泌IL-2的活性低下.
作者:郭世春;吴蕊;王国俊;褚晓静;周明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医院肺炎的发病机理、病原菌菌型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对本院COPD继发医院革兰阴性杆菌(GNB)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298株GNB进行菌型分类,选用14种常用抗菌药物对298株GNB进行了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 298株GNB占COPD继发医院肺炎病原菌总数的68.7%,其中以非发酵菌为主,占45.3%;肠杆菌科细菌居第2,占43.3%;菌种分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居1、2、3位;本组病例中还分离出1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结果表明,所有GNB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GNB为COPD继发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控制GNB的耐药趋势.
作者:彭少华;李栋;施菁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对临床3 02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查3 02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5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9%,尤以肺部感染为主,伤口感染次之;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为59.61%,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占35.58%,真菌感染占4.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另外医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气管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吴超;张亚英;沈黎;李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再生物品清洗、包装质量,严格灭菌物品装放,正确选择灭菌方法,加强无菌物品储存和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加深了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晓春;许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对临床单袋人血浆中各种病毒的灭活能力,以及处理后对血浆正常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感染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用生化、免疫测定法判定血浆成分的破坏情况.结果在国产PVC血浆袋中加入200 ml人血浆,然后加入光敏剂亚甲蓝使其终浓度为1 μmol/L时,再给以20 0001ux强度的红色光照射,作用10 min后,可使105.09TCID50的HIV、106.25TCID50的VSV和106.50TCID50的Sindbis病毒完全灭活;作用30 min,血浆中主要成分的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各种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仍大于80%,血浆的抗原性无特殊变化.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灭活输血传播之病毒的能力,并能保证绝大部分血浆的正常活性.
作者:张文福;钟儒波;袁庆霞;刘蓉;姚楚水;沈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寻找建立一套完善简便而有效的控制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的方法.方法上肢一侧经75%酒精喷雾消毒后测血压.结果不消毒者细菌数为(17.56±26.45) CFU/cm2,连续应用20人次,细菌数114.2 CFU/cm2;消毒者细菌数为(0.95±1.3) CFU/cm2.连续应用20次细菌数4.48 CFU/cm2,P<0.01.结论 75%酒精喷雾消毒是一个简便可行而又非常有效地控制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的方法.
作者:崔丽华;刁连英;金媛;韩素杰;杨海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从加强兼职监控员的教育和管理入手,提高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效率.方法健全组织,形成医院感染监控的完整网络;加强兼职监控员的培训,指导监督兼职监控员工作;对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实行奖惩考核挂钩,并表彰先进.结果兼职监控员参预医院感染监控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的重要力量.结论充分发挥兼职监控员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了漏报率.
作者:李春红;沈黎;张亚英;吴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隐性密封不良条件下,对灭菌检测符合率和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片、热电耦、化学指示卡和B-D试验4种检测方法,对密封性能优良、一般、较差和极差4种条件下的灭菌器进行灭菌比较.结果密封性能优良的灭菌器,各项灭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和重复性都十分理想;而隐性密封不良条件下灭菌检测符合率显著降低,重复性变差.结论灭菌检测符合率降低和重复性的变差,是灭菌器隐性密封不良的主要特征;其危害是造成灭菌检测结果的误判,从而对灭菌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作者:果海青;尉效军;左风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的测定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用滴加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使用中消毒液均存在细菌超标现象,发生率为8.13%,控制后降到1.48%.结论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只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消毒液才能避免消毒液被污染.
作者:唐丽萍;董丽华;李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监测血液透析中心布局、透析液(水)污染及透析机、透析器消毒情况.方法对我市28所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本底情况调查,并对存在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全市140台机器,平均每台机器治疗2.5个患者,年平均治疗200~600次不等,存在以下感染危险因素:监测情况显示,透析液存在不同程度污染,过氧乙酸有效含量合格率仅为5.71%;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严;未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及肝炎等感染情况检测;透析机超负荷运转,不做消毒;反渗水系统消毒处理不及时 ;未定期开展自检工作.结论我市血液透析中心存在感染隐患,应制定严格规范.
作者:战贤梅;徐萍;孙亚惠;洪雅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4年内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8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共28例,占同期住院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32.1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继发性紫癜性肾炎、免疫功能紊乱、激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结论过敏性紫癜医院感染率为32.18%,与继发紫癜性肾炎、免疫功能紊乱、激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林新富;林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重症肝炎大多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合并细菌性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应用抗生素受到很大限制.笔者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合并肺炎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8年6月~199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病例中合并肺炎3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1~52岁,其中亚急重症肝炎1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全部为乙型肝炎.大叶型肺炎1例,支气管肺炎2例.3例都在用鱼腥草注射液前,用过抗生素4~9 d无效而改用本治疗.
作者:王军;于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对我院1999年1~12月我院的6 543份病历进行了调查.结果有217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2%.检出致病菌88株,细菌检出率40.55%;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73%,革兰阳性球菌为23.86%,真菌为28.41%.结论 NI重在预防,应加强环境质量控制,加强洗手管理,加强对感染病原菌的分析鉴定及对抗生素的耐药动态监测,加强医务人员宣传教育.
作者:徐廷模;杨薇;赵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