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结直肠癌c-erbB-2蛋白高表达的病理学意义

朱武凌;范秉琳;崔静;赵卫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类/生物合成,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c-erbB-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erbB-2蛋白在青、老年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加以定量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62例中共有46例c-erbB-2阳性表达,而老年组32例中有15例阳性表达,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高表达与青年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但与肿瘤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即分级高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多呈高表达;反之,则几乎均为低表达或无表达.与老年组对比,青年组分化程度低、浸润周围软组织或局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c-erbB-2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c-erbB-2蛋白的表达对于判断青年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病理学意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技术,以其安全、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经济、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获取一级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评价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1999年5月~2002年12月对13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进行了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进行诊断,临床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谢琳;袁涛;李琳;李少莹;张晋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右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一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因右胸疼痛1个月于2002月30日入院.

    作者:吕长城;卢艳;吕斌;韩桂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将62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化疗合用艾迪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肿瘤疗效、骨髓功能的变化及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化疗后骨髓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肿瘤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是一个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理想药物.

    作者:宋国红;邸立军;聂鋆;刘淑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及11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PTEN、p-PKB及p-Bad蛋白检测.结果: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高(90.9%),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开始下降,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49.1%),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PKB及p-Bad与PTEN的阳性表达呈相反趋势,在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PBK及p Bad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子宫内膜癌PTEN表达阴性组织中p-PKB、p-Bad蛋白染色积分均明显高于PTEN阳性组,P<0.05,P<0.01;3)相关分析显示PTEN与p-PKB及p-Bad表达均呈负相关,r=-0.67,P<0.05;r=-0.65,P<0.05;4)PTEN、p-B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不同肌层浸润程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EN、p-PKB只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伴随PTEN表达缺失,p-PKB、p-Bad阳性表达更加明显,提示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杨清;王玉;张淑兰;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和K562及MOLt4的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K562、MOLt4的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率;细胞涂片经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结果:1)As2O3能够抑制NB4、K562、MOLt4细胞的增殖.2)4μmol/LAs2O3能够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但NB4、MOLt4细胞未见明显改变.3)2、4 μmol/L的As2O3处理NB4、MOLt4和K562细胞48 h,NB4、MOLt4细胞株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但是,K562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As2O3不但对NB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对非t(15;17)的K562、MOLt4细胞也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诱导MOLt4细胞凋亡,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

    作者:卢香兰;王萍萍;刘云鹏;李霞;侯科佐;刘静;岳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核因子-κB和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NF-κB p65和MMP-9在12例非癌胃组织和72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NF-κB p65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12例非癌胃组织中均为0,在30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40.00%和46.70%,在26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73.07%和80.77%,在16例有淋巴结转移且伴胃外器官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分别为81.25%和93.75%.NF-κB p65和MMP 9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伴有胃外器官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6,P=0.007;X2=9.929,P=0.00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 66,P=0.013;X2=6.911,P=0.009.NF-κB p65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X2=6.030,P=0.014;r=0.72,P<0.001.结论:NF-κB和MMP-9表达的上调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

    作者:张东涛;杨力;郭新宁;胡建国;翟惠虹;张飞雄;赵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spase-3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caspase-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11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aspase-3和PC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3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44.4%),明显低于良性肿瘤(81.8%,P<0.01);在低分化卵巢癌中的表达(61.5%),明显高于高分化卵巢癌(23.5%,P<0.05);在晚期卵巢癌中的表达(57.9%),明显高于早期卵巢癌(24.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56.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33.3%.P<0.05).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467,P<0.01),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7,P<0.01).结论:caspase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恶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恶性程度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卵巢癌预后评估的参考.

    作者:银铎;刘彤;陆景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颈癌与HPV16和18及VEGF和TGF-β1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HPV16、18,VEGF、TGFβ1.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99例宫颈癌患者及54例对照组取患者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基因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取宫颈癌组Ⅰ、Ⅱ期HPV16、18阳性患者的鳞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EGF、TGFβ1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16、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PV阳性表达高于HPV阴性表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TGF-β1在宫颈鳞癌Ⅰ、Ⅱ期表达呈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可能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上调VEGF、TGF-β1启动子的活性,VEGF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与转移;TGF-β1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郑曙民;陈星;周秀英;籍海虹;韩海琼;张华平;李连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放化联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可行性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单纯放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探索其治疗可行性.方法:86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45例,放疗+化疗组4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组的鼻咽全消率、颈残留率分别为80%、25.81%和90.24%、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6.67%、20%和53.66%、2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比单放组明显,P<0.05.结论:放疗+化疗未必提高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老年鼻咽癌是否化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作者:梁荣;陈梓宏;余忠华;杨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癌术后应用恩格菲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我院1996年2月~2002年10月,在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恩格菲辅助治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贵祥;龚海峰;郭杰;张海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环氧化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增强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PTC组织、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以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结果:67例PTC组织COX-2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1%(55/67)和74.6%(50/67),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滤泡组织,P<0.01.COX-2和MM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P<0.05.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COX-2和MMP-2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协同作用可促进PTC的恶性发展,二者可作为PTC恶性化的分子标志.

    作者:王喜梅;孙雷;刘逢吉;柳洁;张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环氧化酶-2蛋白在复发性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疗效(耐药或敏感)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3年6月,从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病例中筛选出60例原发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 ovarian carcinoma,PEOC)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6例宫颈癌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双卵巢为正常组织的病例作为对照.根据临床诊断、初治后复发时间等因素将60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化疗耐药组(30例)和化疗敏感组(30例).与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全部66例均有随访结果.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66例标本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COX-2蛋白的表达量化疗耐药组>化疗敏感组>正常卵巢组织,单向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化疗疗程数的增加及有淋巴结转移,COX-2蛋白的表达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量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发展及疗程有关,与化疗耐药呈正相关.

    作者:冯继良;吴强;左连富;刘江惠;沈宗丽;张兰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在成功制备CIK细胞、建立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RIA)、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CI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过程中血清和腹水中CEA以及血清IL-2、TNF-α、IFN-γ、GM-CSF含量的变化.结果:NS对照组裸鼠腹水继续生长,与其相比,CD3AK组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CIK组较CD3AK组上述指标有进一步显著减少,腹水均全部消失,其腹水抑制率达100%,P<0.01;NS对照组裸鼠血清、腹水中CEA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与其相比,CD3AK组明显减少,CIK组较CD3AK组血清中CEA含量进一步显著减低,P<0.01;另外,与NS对照组相比,CIK组裸鼠血清中IL-2、TNF-α、INF-γ、GM-CSF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腹膜移植裸小鼠模型有更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可显著减少胃癌细胞CEA的分泌,继续分泌IL2、TNF-α、INF-γ、GM-CSF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范立侨;王力利;宋振川;邝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放化疗联合疗法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化疗联合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ⅡB~Ⅳ期23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10例,放疗化疗联合治疗126例.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3、5年平均生存率和无统一生存率分别为77.9%、70.6%和68.8%,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8.7%、48.6%和41.3%,P<0.01.随访5年,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无统一生存率59.5%,高于单纯放疗组的40.9%,P<0.05;而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平均盆腔复发率为19.8%,低于单纯放疗组的36.4%,P<0.01.结论:放疗化疗联合疗法有效率高,可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宋红林;唐步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探讨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正气虚衰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3例采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药厂生产)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共30例以能量合剂为主对症支持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卡氏(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组中,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升高(17/23)占73.9%,体质量提高(12/23)占52.2%;TNF-α下降(16/23)占69.6%;对照组则分别为(7/30)23.3%,(4/30)13.3%,(7/30)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作者:黄志庆;田华琴;梁贵文;蒋开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对唾液腺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唾液腺定量测定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前、中、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与放疗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2003年2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分别对2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于放疗前、放疗至10、36~40、70Gy时进行99mTcO4-动态显像定量测定其唾液腺(腮腺、颌下腺)摄锝率(UR)、泌锝率(ER)变化,同时观察其口干程度进行临床分级.结果:2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剂量为10和36~40Gy时,其泌锝率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在放疗70Gy时降到低,P<0.01.与临床观察到的口干严重程度一致,而其摄锝率在36~40Gy照射以前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面颈联合野照射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唾液腺功能明显下降,其ER较UR下降明显,在确保患者放疗疗效的同时,应尽可能提高放疗技术,减少唾液腺照射剂量和放疗体积,保护唾液腺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跃珍;章平年;马胜林;朱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环氧化酶-2 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8例TCCB组织中COX-2的表达,16例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6例正常组织无COX-2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为35.9%(28/78),COX-2表达与TCCB分级、分期之间呈正相关,P<0.05.COX-2的表达在复发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COX-2的表达在转移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COX-2在TCC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COX-2与TCCB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恶化有关.COX-2可作为判断TCCB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明山;陈宗营;孙欣欣;马庆铮;徐忠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康赛迪胶囊合并化疗治疗胃肿瘤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45名住院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5岁.

    作者:陈瑞生;张兴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蛋白芯片在健康查体人群CA125普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蛋白芯片和ELISA法在普通人群CA125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芯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7例健康查体成人血清中CA125进行测定.结果:在227例中,CA125法有7例升高,ELISA法有4例升高.两种方法存在高度相关,P<0.000 1.在7例CA125升高的人中,2例证实为卵巢癌,4例为结直肠癌.1例为肺癌.结论:芯片法用于普通人群CA125普查可及时发现肿瘤.

    作者:郭农建;申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评价它们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及CD34等蛋白表达,根据CD31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呈异质性分布;两种蛋白在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P<0.05.EphB4(++)和ephrinB2(++)病例的MVD分别为57.32±16.4和65.25±19.4,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阳性及阴性病例(分别为35.23±13.7和31.12±11.6),P<0.05.结论:EphB4/ephrinB2在脑胶质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作者:肖华亮;蒋雪峰;赵雯;李增鹏;张沁宏;卞修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