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范立侨;王力利;宋振川;邝刚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体外对多种动物和人体肿瘤细胞具有抗瘤作用,对移植性动物肿瘤亦有确切的抑瘤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调控细胞周期的某一关键性的蛋白可能是其作用的靶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仅与传统化疗药不存在交叉耐药,而且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其构-效关系及抗瘤作用机制,可望开发出高效、低毒、价廉、广谱的抗癌新产品.
作者:曹培国;王肇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和干扰素-α-2b(IFN-α-2b)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凋亡的作用及凋亡相关基因p73 mRNA在凋亡前后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凋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RT-PCR)检测p73 mRNA的表达.结果:4μg/mL MTX和600IU/mLIFN-α-2b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6、12和24 h,通过Wright's+Giemsa染色可见部分细胞染色质明显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清晰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MTX作用细胞6、12和24 h,细胞凋亡率(AR)分别为5.15%、14.70%和35.49%;而IFN-α-2b作用6、12和24 h,AR分别为2.33%、11.90%和35.15%.对照组AR分别为0.93%和1.09%.半定量RT-PCR测定表明,IFN-α-2b作用24 h组p73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0.43±0.05 vs 0.66±0.11,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MTX、IFN α 2b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在MTX、IFN-α-2b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早期,p7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FN-α-2b作用24 h,p73 mRNA表达下调.
作者:双跃荣;樊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1996年2月~2002年10月,在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恩格菲辅助治疗,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贵祥;龚海峰;郭杰;张海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技术,以其安全、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经济、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获取一级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评价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1999年5月~2002年12月对13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进行了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进行诊断,临床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谢琳;袁涛;李琳;李少莹;张晋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7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nm23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基因蛋白表达率为57.96%,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远处转移相关;nm23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m23蛋白表达、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3项指标反映乳腺癌预后情况,危险度分别为0.321、1.778及1.005.结论:nm23蛋白表达、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及TNM分期是乳腺癌的独立的预后指标,检测nm23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吴胜其;高敏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1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化疗前标本.结果:化疗前LRP表达的阳性率为38.7%(12/31).化疗前LRP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16.7%(2/12).LRP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阴性的为2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可手术切除的Ⅲ期NSCLC而言,肿瘤中LRP表达阳性者化疗耐药的可能性很大,该类患者应放弃或减少新辅助化疗周期.LRP表达阳性者预后可能不良.
作者:刘莹;罗静;彭忠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内在性和获得性多药耐药(MDR).经典的mdr1、MRP等耐药机制已基本明确,因此,进一步了解非经典的耐药途径对于完善多药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综述了GST-π的生物学特性、GST-π介导的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GST-π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GST-π与其他耐药途径的关系和GST-π耐药的逆转策略.
作者:冯丹;刘云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PTC组织、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以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结果:67例PTC组织COX-2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1%(55/67)和74.6%(50/67),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滤泡组织,P<0.01.COX-2和MM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P<0.05.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COX-2和MMP-2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协同作用可促进PTC的恶性发展,二者可作为PTC恶性化的分子标志.
作者:王喜梅;孙雷;刘逢吉;柳洁;张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肽复合物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技术平台.方法:NH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将肉瘤组织热休克处理后经Sephacryl S-200HR分子筛、ConA和ADP柱序列层析进行分离,所得蛋白经电泳及Western blot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及性质鉴定,用Lowry标准曲线法对各阶段洗脱液进行蛋白定量分析,并计算蛋白得率.结果:纯化蛋白经鉴定确系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的HSP70蛋白;每克湿重瘤组织可纯化约50 mg HSP70.结论:用上述蛋白层析法可分离获得较纯的HSP70蛋白,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基础.
作者:汤宇;崔雪梅;袁玫;卢世璧;朱克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试验组:采用环磷酰胺(CTX)+多柔比星(ADM)+顺铂(DD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静脉滴入,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单用CTX+ADM+DDP.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9.0%(23/39)和36.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8.7%(19/39),而对照组为70.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0/39),对照组为48.8%(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体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明显增高,P<0.05.康莱特联合CAP方案化疗可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林育红;王芳;陈萍;张俊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和LN受体(LN-R)的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中LN和LN-R的表达.结果:L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LN在其他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R的阳性表达率有随肿瘤分化水平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的LN-R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结论:L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LN-R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LN和LN-R可作为胃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张丽;田林;曹书芬;杜兴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22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萍;史大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K562、MOLt4的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率;细胞涂片经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结果:1)As2O3能够抑制NB4、K562、MOLt4细胞的增殖.2)4μmol/LAs2O3能够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但NB4、MOLt4细胞未见明显改变.3)2、4 μmol/L的As2O3处理NB4、MOLt4和K562细胞48 h,NB4、MOLt4细胞株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但是,K562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As2O3不但对NB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对非t(15;17)的K562、MOLt4细胞也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诱导MOLt4细胞凋亡,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
作者:卢香兰;王萍萍;刘云鹏;李霞;侯科佐;刘静;岳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3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77年3月1日~2002年11月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38例.其中胸腺肿瘤104例(43.7%),并发重症肌无力19例,发生危象9例;畸胎类肿瘤39例(16.4%);神经源性肿瘤35例(14.7%);胸内甲状腺肿26例(10.9%);纵隔囊肿17例(7.1%);其他肿瘤1 7例(7.1%).结果:238例中彻底切除231例(97.00%),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1例(0.4%),237例痊愈.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作者:吴明拜;张铸;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张昌明;安勇;朱辉;李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c-erbB-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erbB-2蛋白在青、老年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加以定量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62例中共有46例c-erbB-2阳性表达,而老年组32例中有15例阳性表达,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高表达与青年患者肿瘤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但与肿瘤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即分级高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多呈高表达;反之,则几乎均为低表达或无表达.与老年组对比,青年组分化程度低、浸润周围软组织或局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c-erbB-2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c-erbB-2蛋白的表达对于判断青年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病理学意义.
作者:朱武凌;范秉琳;崔静;赵卫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quit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Ubiquitin的表达.结果:80例大肠癌中Ubiquitin阳性27例,强阳性15例,总阳性率为52.5%.80例大肠癌中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和乳头状腺癌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38.7%、53.8%和40.0%;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浆膜外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50.0%、17.9%、47.2%和75.0%;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47.2%和29.6%.结论:本组实验显示Ubiquitin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无关,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仅在浸润至浆膜层和浆膜外的大肠癌中Ubiquitin高表达,提示Ubiquit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进展程度有一定关系.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作者:罗政;勾安伦;刘勇;路名芝;袁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HPV16、18,VEGF、TGFβ1.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99例宫颈癌患者及54例对照组取患者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基因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取宫颈癌组Ⅰ、Ⅱ期HPV16、18阳性患者的鳞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EGF、TGFβ1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16、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PV阳性表达高于HPV阴性表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TGF-β1在宫颈鳞癌Ⅰ、Ⅱ期表达呈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可能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上调VEGF、TGF-β1启动子的活性,VEGF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与转移;TGF-β1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郑曙民;陈星;周秀英;籍海虹;韩海琼;张华平;李连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8例TCCB组织中COX-2的表达,16例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6例正常组织无COX-2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为35.9%(28/78),COX-2表达与TCCB分级、分期之间呈正相关,P<0.05.COX-2的表达在复发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COX-2的表达在转移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COX-2在TCC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COX-2与TCCB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恶化有关.COX-2可作为判断TCCB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明山;陈宗营;孙欣欣;马庆铮;徐忠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因右胸疼痛1个月于2002月30日入院.
作者:吕长城;卢艳;吕斌;韩桂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化疗联合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ⅡB~Ⅳ期23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10例,放疗化疗联合治疗126例.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3、5年平均生存率和无统一生存率分别为77.9%、70.6%和68.8%,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8.7%、48.6%和41.3%,P<0.01.随访5年,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无统一生存率59.5%,高于单纯放疗组的40.9%,P<0.05;而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组的平均盆腔复发率为19.8%,低于单纯放疗组的36.4%,P<0.01.结论:放疗化疗联合疗法有效率高,可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宋红林;唐步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