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宪;迟昆萍;贾玲;李琳;张会华;纳智明;陈居敏
目的:验证超级伽玛刀治疗头、体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深圳海博公司生产的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适形照射头、体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100例(131个病灶).1.8~2.5 Gy/次,1次/d,5次/周,计划靶区边缘(70%~90%的等剂量线处)总剂量45~60 Gy.结果:131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46个(35.11%),部分缓解(PR)74个(56.49%),无变化(NC)7个(5.34%),进展(PD)4个(3.07%).治疗的副作用轻微,Ⅰ~Ⅱ度反应69例(69.00%),Ⅲ度反应1例(1.00%).结论:超级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适用范围广,安全、有效.
作者:于金明;孙新东;王亚彬;杨新华;张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洛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患者46例,采用氯屈膦酸二钠300 mg/d,静脉滴入,连用5 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止痛显效18例(39.1%),有效19例(41.3%),总有效率80.4%,无效9例.获效时间5~30 d,有效病例71.6%在2周内获效.46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余萍;黄波;陈萍;周行;马红;郝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2002年6月12日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及左睾丸肿大及腹部肿物2个月入院,入院后行血象、血生化系列、B超、胸片及骨髓象检查拟诊为恶性淋巴瘤并于6月15日行左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左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B细胞系,中度恶性.
作者:刘智华;钟睿;邬蒙;吴新生;解策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 Fas、FasL 在上皮性卵巢癌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中的表达,探讨 Fas 系统在卵巢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 31 份上皮性卵巢癌、20份卵巢良性肿瘤、10份正常卵巢组织以及31份卵巢癌 TIL、12 份卵巢良性肿瘤 TIL 的 Fas 及 FasL 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的 Fas 表达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1;而其 FasL 表达明显高于后者,P<0.01.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 Fas、FasL 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的TIL,其Fas及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TI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Fa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FasL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但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卵巢癌TIL中Fas及FasL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存在 Fas 表达的下调和 FasL 表达的增加,FasL 高表达者预后不良.肿瘤细胞可能通过 FasL 的过度表达,逃避免疫监视,诱导 Fas 敏感的 TIL 凋亡,发生浸润和转移.
作者:刘培淑;董瑞英;李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Na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Na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用Western Blot 分析p21、p53、pRb和E2F1蛋白表达.结果:NaB能诱导HHUA细胞周期G1期阻滞,上调p21蛋白表达,促进pRb去磷酸化,下调E2F1 和p53蛋白表达.结论:NaB能抑制HHUA细胞体外生长,其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可能与p21等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荣风年;郭保岩;张国翔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 p16 的表达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来自贲门癌高发区的 135 例贲门各级病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贲门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 p16 蛋白免疫阳性反应.且随着贲门上皮病变的加重,p16 蛋白免疫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异形增生上皮和腺癌与贲门炎症上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高、中分化腺癌的表达率(50.0%)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22.2%),P<0.05.结论:p16 基因的失活与贲门癌发生有关,并与贲门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李晓芳;李继昌;王立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和螺旋CT的解剖图象的融合,他具有PE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级、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的用途,而且PET与CT结合能检出小的病变组织,并能准确定位[1].2002年10月-2002年1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对30例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检查,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红;刘娟娟;王小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腺纤维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 1963-2001 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纤维瘤癌变 11 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诊断方法、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结果:11 例均为手术检出,其中 8 例为管内癌,1 例小叶原位癌,2 例浸润性导管癌.保守性手术 8 例,根治术或仿根治术 3 例,随访 3 个月~25 年,均健在.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本病属乳腺癌的早期病变,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祖彬;王璞良;郎荣刚;石松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1992年5月-2002年12月对43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腹部皮下植入式药泵灌注化疗,其中发生药液外渗5例,通过精心护理,达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智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良性肿瘤5例均为平滑肌瘤;恶性肿瘤28例,其中平滑肌肉瘤13例(46.4%),淋巴肉瘤11例(39.2%),腺癌3例(10.7%),类癌1例(3.5%).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及可靠的诊断方法,内窥镜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主要诊断手段.53.6%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仅13例(46.4%)行根治性切除.根治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46.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对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行根治术.
作者:余汉毅;李远东;肖宏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类物质(prostaglandins,PGs)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4 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浆液性卵巢癌 33 例;交界性浆液性瘤 10 例;良性浆液性瘤 11 例)和 10 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 B2 ( TXB2 )水平检测.结果:PGE2、6-keto-PGF1 α及 TXB2 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水平明显高于交界性浆液性瘤、良性浆液性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水平,均 P<0.05,而交界性、良性瘤和正常卵巢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 P>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临床Ⅰ +Ⅱ与Ⅲ+ Ⅳ期间,组织学分级各级别间,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 PGs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 P>0.05.结论:1)PGs 可能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2)PGE2、6-keto-PGF1 α及 TXB2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唐丽霞;马坚伟;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症进行护理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燕;张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Ⅲ、Ⅳ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病例随机分为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组42例和静脉化疗组36例,计算2年和3年的各期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观察毒副反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的3年生存率Ⅲ期分别为52.6%和13.3%,Ⅳ期分别为34.8%和4.8%;Ⅲ和Ⅳ期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3%:两组之间在各期的3年生存率,P<0.05和3年总生存率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腹腔化疗组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腹痛、腹胀症状则腹腔化疗组较严重,P<0.01.结论:Ⅲ、Ⅳ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3年生存率和减少治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吴穷;郑荣生;秦凤展;孙惠娟;汪子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正常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保持平衡状态,许多研究表明MMPs与TIMPs系统在食管癌的浸润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有价值的食管癌预后指标.
作者:林建清;林若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当前医药卫生改革逐步深入,作为卫生改革一项重要内容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也已在全国各地逐步实施.一项新的改革,一项新的管理模式,给卫生行政部门带来了新的课题,同时也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王绍平;孙红;崔永春;申洪明;陈增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研究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放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对45例NHL行KLT联合放化疗,并选取在本院行单纯放化疗的35例NHL作为对照.KLT联合放化疗组(治疗组)与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7.1%,P<0.05.治疗组3、5年复发率为15.0%、2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和46.7%,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毒副反应降低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KLT联合放化疗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近期疗效,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吴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脏肿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院心脏手术患者中的38例心脏肿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良性肿瘤发生率(92.1%)高于恶性肿瘤(7.9%).不同年龄发生率也不同,50~59岁年龄段发生率高,达26.3%,其次为40~49岁年龄段(21.1%).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在黏液瘤更为明显.结论:心脏肿瘤发生率较低,且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
作者:黑飞龙;李桂芬;孙桂民;李春华;龙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口服 Vp-16 联合诺维苯(NE 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5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 例接受 NE 方案化疗,Vp-16 50 mg,口服,2 次/d,连续 10 d;诺维苯(NVB)25 mg/m2,溶于 100 mL 生理盐水后静脉滴入,化疗后冲洗静脉,d1、d8.24 例接受顺铂(DDP)+NVB 化疗(NP 方案),DDP 25 mg/m2,水化后静脉滴入,d1~d3;NVB 用法同 NE 组.两方案均在21 d后重复1个周期.结果:NE 和 NP 方案有效率分别为 42.90%和45.8%,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Ⅲ~Ⅳ度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血小板的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NE 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 8 例,NP 组仅 3 例,停药2个周后可消退.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毒性及对肝功能影响相似,P>0.05.结论:NE 方案疗效满意,毒性较低,治疗简便,相对安全,可推荐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作者:殷先利;文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体内某参考点在平板床和非平板床CT片上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6例同时摄平板及非平板床CT片的成人胸部肿瘤患者,测量两种条件下CT片上前后径、体内参考点到前、后表面正中的距离.结果:两种条件下(平板床与非平板床)CT片上前后径、前径及后径差值均数分别为:(0.82±0.58)cm,95%CI[0.843 6,0.280 8];(0.56±0.43)cm,95%CI[0.548 7,0.124 4];(0.50±0.41)cm,95%CI[0.423 0,0.002 0].3组数据经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值分别为4.056、3.196、2.235,P值分别为0.000 3、0.003 1、0.031 6.结论:用CT片制定放射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平板床与非平板床的差异.
作者:刘菊英;冯平柏;陆进成;翟振宇;许康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法对 38 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且晚期患者也较早期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结论:监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诊断及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李丽萍;马路琪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