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京娟;王全助;柳月安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33例NHL和25例良性淋巴组织病变(BLPC)进行p53、bcl-6及HCV TORDJI-22蛋白的检测,对其中58例NHL和全部BLPC进行HCV RNA的原位RT-PCR检测.结果:NHL中HCV感染阳性率12.8%(17/133),BLPC中HCV感染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HL中p53阳性71例(53.4%),bcl-6阳性52例(39.1%);BLPC中p53为阴性,bcl-6阳性10例(40.0%).17例HCV阳性NHL中p53阳性13例,P<0.05,bcl-6阳性8例.结论:1)HCV感染与NHL之间有关;2)HCV可能通过调控p53的表达而与NHL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NHL中HCV的感染和bcl-6的表达可能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作者:揭伟;申志华;唐文台;梁群英;肖庆邦;郭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及远期后遗症,以评价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15 岁以下儿童皮肤血管瘤 1 135 例共 1 223 个瘤灶,采用 X 线治疗机体外照射,70~120 kV,15 mA,4 Al 或 0.25 Cu 滤过板,半价层 1.0 mm Cu,源皮距 30~40 cm,每次1~1.50 Gy,每周 3 次,5~7.50 Gy 为 1 个疗程.1 个月后复查,据病变消退情况决定是否再行放疗.结果:总治愈率 60.7%,好转率 29.4%,无效率 10.0%,远期后遗症总发生率 11.0% .结论: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具有较高治愈率,其后遗症主要是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改变.
作者:王明臣;马瑞忠;桑茂忠;刘杰;姜迎霄;刘洪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规律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子宫颈癌患者和10例良性子宫肿瘤患者的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1含量,按良恶性、手术前后、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等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颈癌患者血浆中uPA和PAI-1含量随临床分期的升高逐渐增加.宫颈癌患者血浆uPA和PAI-1含量术后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浆uPA含量高于无转移组.癌组织中的uPA和PAI-1含量高于癌周组织.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组织uPA含量呈上升趋势.腺癌的组织uPA含量高于鳞状细胞癌组,PAI-1含量无差异.结论:检测宫颈癌患者uPA和PAI-1含量可能对其侵犯范围、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曲牟文;盛修贵;魏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并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脐血及成人周围血,将分离所得的单个核细胞按是否添加处理因素分组进行培养,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对HO981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静止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较弱,经rhIFNα-2b激活后显著增强,P<0.05,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能被rhIFNα-2b激活为杀伤细胞,激活后对HO9810细胞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姜玉棋;郑东星;刘敏;左连华;周鹏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1例4~14岁嗜铬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单发肿瘤9例,其中异位2例,多发2例.10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中7例伴有高血压心脏改变,2例伴有高血压眼底改变.3例病史中出现过1次或数次的休克表现,1例因血压骤升出现脑血管意外.全部病例均手术摘除瘤体,术后均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结论:儿童嗜铬细胞瘤高血压症状较重,常伴有心脏及眼底改变,并且血压波动幅度大,发作较频繁.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降低血压并充分扩容,治疗心脏损害,改善心脏功能.同时,术中维持血压平稳和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邵晨;秦卫军;秦荣良;康复霞;邵国兴;陈绍洋;李萌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但鼻咽癌放疗后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运用化疗联合放疗,旨在放疗控制局部,化疗控制远处,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1993年3月,我们将对初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阮林;刘敬聘;邓少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联合化疗时,一个方案需多种化疗药物组成,一般用药原则是,先用普通液体滴注,确保液体畅通无外渗后,再推入或滴注化疗药物,滴完后再输入普通液体以冲洗粘附在血管壁上的化疗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用普通液体冲,以防引起不良反应.这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污
作者:张春梅;孙秀玲;桑俊美;李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而上皮性卵巢癌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卵巢癌预后差,5年生存率25%~30%[1],因此,研究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将有利于提高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提高对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袁令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肿瘤普查方法及实施措施.方法:隐血珠初筛、胃镜精查、病理确诊三级检查法,普查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结果:隐血珠实查123 646人,占普查对象的46.42%.按精查点所辖范围计,普查率在17.69%~97.97%.隐血珠阳性32 140人,占25.99%,胃镜检查9 002人,占隐血珠阳性的28.01%,活检3 374人,占胃镜检查的37.48%,发现癌前病变1 475人,胃癌120人.结论:普查可发现肿瘤及癌前病变,为下步探讨社区人群长期筛查之实施方案、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组织一、二级预防提供基础.
作者:王立森;徐雪华;孙淑兰;孙礼君;迟学成;高景春;魏雪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勺型硬膜外穿刺针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单次穿刺腹腔化疗,取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赵桂红;樊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们应用长春瑞滨(NVB)加顺铂(DDP)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 26例,近期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宫海涛;陈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巨大血管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CT、MRI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3%、91%及95%.采用常温下肝门阻断、充分暴露术野、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血管支的方法,本组56例肝巨大血管瘤均获安全手术切除,其中扩大左右半肝切除6例,左右半肝切除10 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8例,左内叶切除5例,左外叶切除19例,肝血管瘤剥出5例.效果满意.结论:B超、CT、MRI等影像技术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暴露,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的血管支是保证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汝鹏;王殿昌;李强;孙涛;郝希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将91例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化疗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50 mL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14 d;对照组47例,采用单纯化疗.结果发现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及血液学等毒副作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刁兰萍;刘丽宏;王彬;高玉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探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我们对1990-2001年收治36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丽;武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转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人大肠癌细胞株,并研究IL-18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8的质粒pcDNA3.1-hIL-18转染到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中,通过药物GENETICIN(G-418 Sulfate)进行筛选,利用PCR、RT-PCR 及ELSIA法对IL-1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L-18基因成功的转导入SW480细胞中,106个转染细胞在24 h内分泌IL-18的含量是112.9±17.6 pg;空载体转染的细胞和未转染的SW480细胞不产生IL-18.结论:人IL-18基因成功的整合到大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基因组中,且能持续大量表达.
作者:韩明勇;于金明;郭其森;王家林;孙红;王志英;王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6月-2000年6月249例>70岁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例手术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患者术前伴发病较多.手术切除率97.2%,并发症发生率51.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0.5%、29.1%.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献增;高文俊;王太增;程林江;张晓军;付金书;李跃成;侯向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1月-2002年1月,我院诊断肺癌患者260例中误诊20例,皆经细胞学及病理诊断证明为肺癌,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刘玉玲;丁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HBx蛋白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分别检测HCC组织中HBx和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HCC和癌旁组织中的HBx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2.5%(21/40)和67.5%(27/40),在HCC中阳性信号多为呈核型,癌旁组织中以核浆型为主,阳性细胞多呈区域性或簇状分布;HCC中p53和HBx蛋白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1);p53和HBx表达强度均与凋亡细胞相关,其表达增强则凋亡细胞密度逐渐降低(P<0.01).结论:提示HBx蛋白可能通过抑制p53的功能阻止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和表现更高的恶性表型.
作者:彭绍华;厉浩;邓虹;郑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先给予动脉灌注健择1 800 mg、5-FU 1 000 mg,1周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T 30~50 Gy/10~25 F.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4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军;陆海军;姚如永;丁晓;张永春;赵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构建TNF-α基因转染的CTL,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TNF-α基因导入CTL,构建转基因CTL.检测其增殖能力,TNF-α分泌量、细胞表型,观察其对BEL7404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转基因CTL的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高效表达TNF-α的能力,72 h表达量为410 pg/m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结论:转基因CTL的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罗意革;陆云飞;邱庆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