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令芹
我院应用倍恩胶囊(国产醋酸甲羟孕酮)配合放射治疗对50例中晚期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证实醋酸甲羟孕酮对口腔肿瘤放疗患者具有促进食欲,改善放疗中的厌食和骨髓抑制作用.
作者:陆顺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联合化疗时,一个方案需多种化疗药物组成,一般用药原则是,先用普通液体滴注,确保液体畅通无外渗后,再推入或滴注化疗药物,滴完后再输入普通液体以冲洗粘附在血管壁上的化疗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用普通液体冲,以防引起不良反应.这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污
作者:张春梅;孙秀玲;桑俊美;李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并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脐血及成人周围血,将分离所得的单个核细胞按是否添加处理因素分组进行培养,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对HO981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静止脐血单个核细胞对HO9810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较弱,经rhIFNα-2b激活后显著增强,P<0.05,与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能被rhIFNα-2b激活为杀伤细胞,激活后对HO9810细胞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姜玉棋;郑东星;刘敏;左连华;周鹏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促血小板增殖作用及其临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方法,患者随机分入AB组或BA组,AB即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使用rhIL-11(A周期),第2周期化疗给药结束后观察为空白对照;BA组则相反,观察rhIL-11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A周期的血小板(PLT)高值及化疗序日21 d的PLT值明显高于B周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及头晕、骨骼及肌肉疼痛、乏力、发热,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rhIL-11能升高外周血小板水平,促进因骨髓抑制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恢复,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作者:王平辉;刘莉萍;杨小红;刘亚利;侯媛淑;欧阳取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构建TNF-α基因转染的CTL,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将TNF-α基因导入CTL,构建转基因CTL.检测其增殖能力,TNF-α分泌量、细胞表型,观察其对BEL7404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转基因CTL的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高效表达TNF-α的能力,72 h表达量为410 pg/m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结论:转基因CTL的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罗意革;陆云飞;邱庆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但鼻咽癌放疗后有较高的远处转移率,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运用化疗联合放疗,旨在放疗控制局部,化疗控制远处,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1993年3月,我们将对初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阮林;刘敬聘;邓少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将91例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化疗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50 mL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250 mL中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14 d;对照组47例,采用单纯化疗.结果发现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及血液学等毒副作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刁兰萍;刘丽宏;王彬;高玉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期、预后及生存率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和辅助治疗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子宫内膜癌p53蛋白表达,分析p53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学分级等预后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5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肌层浸润及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子宫内膜癌p53蛋白表达对分期、疗效预测、生存率判断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琦;田桂兰;肖觉;唐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评价.方法:将6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uEPO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化疗前血红蛋白≥110 g/L.治疗组34例,化疗联合rHuEPO;对照组33例,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均为CAF,均完成6个周期.结果:在全部6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rHuEPO治疗组始终维持稳定的Hb水平,而对照组却出现了进行性贫血.化疗结束时,对照组Hb下降(32.1±11)g/L,而rHuEPO治疗组仅下降(8.2±1.2)g/L,且无1例出现明显贫血,而对照组有15例出现明显贫血.结论:在化疗的同时使用rHuEPO可以预防贫血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张秀凤;史建国;杨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们应用长春瑞滨(NVB)加顺铂(DDP)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 26例,近期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宫海涛;陈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2例乳腺肿块均经B超检查,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对高度怀疑乳腺癌行快速病理检查以决定术式.乳腺癌23.90%(46/192),叶状囊肉瘤1.1%(2/192),增生性腺病37.5%(72/192),乳腺纤维瘤26.1%(50/192).本组资料分析提示,不同年龄常提示不同的乳腺疾病,放宽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的指征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王光发;杨云玲;李广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测定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p53和VEGF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p53、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27/50)和76.0%(38/50),p53、VEGF的表达和MVD均与HCC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符合率为74%(37/50),两者的表达呈相关性,P<0.05.p53阳性和VEGF阳性的癌组织 MVD分别为178±62和175±59,而相应的阴性组分别为125±51和131±61,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53、VEGF表达均为阳性者,MVD为176±63;p53、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者,MVD为123±5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1)p53、VEGF的表达以及MVD的测定可作为判断HCC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2)p53、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53、VEGF的表达对了解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志伟;鲁广恩;胡安国;杨五计;戴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1例4~14岁嗜铬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中,单发肿瘤9例,其中异位2例,多发2例.10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中7例伴有高血压心脏改变,2例伴有高血压眼底改变.3例病史中出现过1次或数次的休克表现,1例因血压骤升出现脑血管意外.全部病例均手术摘除瘤体,术后均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结论:儿童嗜铬细胞瘤高血压症状较重,常伴有心脏及眼底改变,并且血压波动幅度大,发作较频繁.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降低血压并充分扩容,治疗心脏损害,改善心脏功能.同时,术中维持血压平稳和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邵晨;秦卫军;秦荣良;康复霞;邵国兴;陈绍洋;李萌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及远期后遗症,以评价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15 岁以下儿童皮肤血管瘤 1 135 例共 1 223 个瘤灶,采用 X 线治疗机体外照射,70~120 kV,15 mA,4 Al 或 0.25 Cu 滤过板,半价层 1.0 mm Cu,源皮距 30~40 cm,每次1~1.50 Gy,每周 3 次,5~7.50 Gy 为 1 个疗程.1 个月后复查,据病变消退情况决定是否再行放疗.结果:总治愈率 60.7%,好转率 29.4%,无效率 10.0%,远期后遗症总发生率 11.0% .结论:儿童皮肤血管瘤放射治疗具有较高治愈率,其后遗症主要是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改变.
作者:王明臣;马瑞忠;桑茂忠;刘杰;姜迎霄;刘洪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先给予动脉灌注健择1 800 mg、5-FU 1 000 mg,1周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T 30~50 Gy/10~25 F.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4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军;陆海军;姚如永;丁晓;张永春;赵建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1月-2002年1月,我院诊断肺癌患者260例中误诊20例,皆经细胞学及病理诊断证明为肺癌,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刘玉玲;丁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在北京城区的流行状况.方法:按照国际肿瘤登记规范,搜集、整理、评价肿瘤发病率资料.结果:1993-1997年北京城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2 371例,男性发病粗率为195.2(1/10万,下同),世界标化率143.9.女性发病粗率174.7,世界标化率122.4.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结论:登记资料质量评估基本符合国际肿瘤登记规范要求;肿瘤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为及时准确掌握恶性肿瘤流行动态,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
作者:祝伟星;王启俊;李玲;邢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肿瘤普查方法及实施措施.方法:隐血珠初筛、胃镜精查、病理确诊三级检查法,普查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结果:隐血珠实查123 646人,占普查对象的46.42%.按精查点所辖范围计,普查率在17.69%~97.97%.隐血珠阳性32 140人,占25.99%,胃镜检查9 002人,占隐血珠阳性的28.01%,活检3 374人,占胃镜检查的37.48%,发现癌前病变1 475人,胃癌120人.结论:普查可发现肿瘤及癌前病变,为下步探讨社区人群长期筛查之实施方案、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组织一、二级预防提供基础.
作者:王立森;徐雪华;孙淑兰;孙礼君;迟学成;高景春;魏雪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78例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出血平均约400 mL,术后肝功能不全14例,术后无手术死亡,1、3、5年的生存率为97.5%、46.5%和36.1%.结论:冷冻联合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出血少,损伤组织少并能降低术后复发.
作者:汤明;莫胜川;左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回顾分析28例穿孔性胃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其中D2根治12例),5例穿孔修补,3例胃造瘘,单纯腹腔引流2例.手术早期死亡5例.随访16例,1年内死亡8例,2年内死亡4例,6例存活3年以上.
作者:吕德泉;石学涛;王筠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