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地;谢庆祥;张闽峰;孟家榕;林明珠
回顾分析了20例腋下纵切口行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沿患侧背阔肌前缘做纵切口,在深筋膜浅面向切口两侧以电刀游离皮瓣,于背阔肌前缘切断其筋膜,分别向前、后分开背阔肌、前锯肌,切开肋间肌和胸膜,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开胸器开胸.与标准后外侧切口相比,开、关胸时间缩短,术后切口疼痛轻,上臂功能恢复快,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切口愈合好.结果提示,腋下纵切口具有较多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博;张红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CAP(CTX+ADM+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三苯氧胺(TAM)、异博定(VPL)及川芎嗪(TMP)观察TAM+VPL+TMP对MDR的逆转效果,结果化疗加逆转剂组近期有效率比单纯化疗组提高了30.7%(57.6%vs26.9%),且逆转剂的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克信;郭光瑗;李开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53基因蛋白产物和端粒酶活性在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和两者与脑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改进的TRAP银染法对48例脑肿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p53蛋白和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脑肿瘤中p5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为70.8%(34/48),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为77.1%(37/48),正常脑组织中两者均呈阴性表达.其中29例脑肿瘤端粒酶活性与p53蛋白均有表达.结论:p53和端粒酶参与脑肿瘤的发生发展,p53蛋白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脑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相关标志物,脑肿瘤中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表达无相关性.
作者:徐滨;康笃伦;裘明德;徐国本;宋来君;冯祖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组织来源.方法:对2例肺癌内瘤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光镜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发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肺癌肉瘤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血丝痰等,X线示病灶边缘清楚,有分叶.镜下见癌与肉瘤共存,2例均可见胚胎性支气管结构.结论:肺癌肉瘤临床特征与肺癌不易区别且预后差,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组织学特征支持单克隆起源学说.
作者:陈姿;王俊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研究爱迪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作用及毒副反应.选用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30例,以同期单纯化疗药物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按WHO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对比.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46.7%,对照组有效率为36.7%,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病交进展率为6.7%,对照组33.3%,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白细胞下降至13.3%,化疗组36.7%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爱迪注射液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化疗药效果,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作者:卫京平;苑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合理的综合征综合治疗方案.方法:51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先放疗后化疗组(A组)26例和先化疗后放疗组(B组)2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放疗方法、化疗方案以及病理等方面均接近,具有可比性.结果:≤2周开始缓解率B组明显高于A组,>2周开始缓解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B组部分缓解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A组为88.5%,B组为84%(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意义是肯定的,在放、化疗应用顺序应参考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况建荣;燕平;熊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人体对联合应用卡莫氟(化学名:1-乙胺基甲酰-5氟-2,4-嘧啶二酮)和放射治疗的耐受性,观察毒副反应与药物剂量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3月~2001年1月间行术后放射治疗的31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口服卡莫氟的剂量分成300 mg/d(A组,22例)、450 mg/d(B组,4例)和600mg/d(C组,5例)3组,每例患者均连续服药5周以上.对3组的毒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A组:Ⅰ度9例(9/22),Ⅱ度7例(7/22),Ⅲ度1例(1/22);B组:Ⅱ度4例(4/4);C组:Ⅰ度4例(4/5),Ⅱ度1例(1/5).其他毒副作用同单纯放疗相似.结论:放疗加卡莫氟联合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在同步化放疗方案中卡莫氟的推荐剂量为600 mg/d.
作者:惠周光;余子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鼻咽癌的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而放射线的致癌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就表现出来.统计1970~1995年6月3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其中130例60Co治疗和220例加速器治疗),发现其中4例放疗后诱发恶性肿瘤.
作者:张辉;雷汉飞;黄德亮;崔书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形成的规律.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5例食管癌标本原发灶和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淋巴结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灶(P<0.01);淋巴结转移灶、原发灶及阴性淋巴结MVD分别为11.33±4.44、13.85±5.57、18.61±6.67,淋巴结转移灶与后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转移灶VEGF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灶,淋巴结内可能存在抗肿瘤血管生成因素.
作者:袁欣;白世祥;刘菊;张合林;平育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山东省肿瘤医院1989年5月~1999年5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传统的胰肠套入法吻合103例,发生胰瘘3例,改良套入法吻合42例,无胰瘘发生.胆管空肠吻合77例,发生胆瘘7例,胆囊空肠吻合69例,无胆瘘发生.该资料提示,胰瘘、胆瘘的发生与吻合方式有关,在提高手术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改进吻合方式可减少胰瘘、胆瘘的发生.
作者:王志强;李俊卿;王振斌;薛洪范;石学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晚期中心型肺癌由于呼吸通道阻塞造成肺不张,以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直接窒息死亡.应用YAG激光能够迅速将该肿瘤汽化消除,扩大气管、支气管管腔,立刻改善患者的呼吸机能.1995~1999年作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YAG激光治疗中心型肺癌4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加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化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2例肺癌组织MRP的表达.结果:鳞癌和腺癌的MRP表达阳性率为65.63%、62.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SCLC则与正常组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纵隔淋巴结肿大者高于肿大者(P<0.05);中、高分化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对鳞癌和腺癌化疗结果MRP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RP基因表达是鳞癌和腺癌产生原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与SCLC耐药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尚玲;夏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扩增和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斑点法和差异PCR方法,对40例肺癌组织及4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cyclin D1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研究.结果:肺癌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5.0%,高于正常肺组织的22.5%;肺癌cyclin D1基因扩增的阳性率达55.0%,也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7.5%;肺癌cyclin D1的高度扩增和过度表达与肺癌的转移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cyclin D1基因的高度扩增和过度表达状态在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肺癌恶性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作者:邱红;苏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的及时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用部分下颌骨切除和自体肋骨移植术对1例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的瘤体整体切除,并于植骨处行活动部分义齿修复.对该肿瘤在临床、X线和病理学的典型表现进行了讨论.结果:通过15年的随访,肿瘤未复发,咀嚼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对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患者,一旦确诊,宜早期、整块切除,立即植骨有利于重建咬合、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韩义丹;张世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探讨桥本氏病误诊及其误行手术的原因,总结防止误行手术的方法,提高诊治水平.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误诊手术15例桥本氏病的病例临床资料.本组15例术前均误诊为甲状腺肿瘤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充分认识本病,采取必要的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降低本病误诊和误治的关键.
作者:刘春生;贾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4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以鳞癌多见,女性以腺癌多见;未分化癌发病年龄较小;50岁以上以肺泡癌、鳞癌和腺癌多见;鳞癌和腺鳞癌以中心型为多,腺癌则以周围型为多;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肺癌的病理类型与其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有关.
作者:徐希春;吴玉芬;张国梁;赵献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比较单纯放疗与放疗合并榄香烯乳治疗鼻咽癌的疗效,结果合并应用榄香烯乳对症状的改善,原发肿物的缩小、降低放疗的反应方面均优于单纯放疗组.研究提示,榄香烯乳配合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素丽;彭宗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VEC、胃癌MKN-45细胞增殖及MKN-45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Rg3浓度为0.031 3~0.5 mmol/L时,对VEC及MKN-45细胞增殖没有影响(P>0.05);经0.031 3~0.5mmol/L Rg3作用后的MKN-45细胞条件培养液对VEC增殖没有影响(P>0.05);Rg3浓度为0.125~0.5 mmol/L时,对MKN-45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13.10%~77.38%.结论: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兵;王杰军;徐钧;许青;高勇;郭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能承受手术和晚期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的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57小鼠,接种Lewis肺癌.实验组癌组织内注入癌枯,阳性对照组注入5-FU,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及病理形态变化,检测WBC、PLT、ALT、BUN,了解对机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抑瘤率50.57%,与阳性对照组49.91%相近,WBC、PLT,体重变量(13×109/L、612×109/L、+0.46 g)与阳性对照组(3.9×109/L、169×109/L、-5.20 g)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1例不能手术和晚期肺癌患者,瘤体内注药后,肿瘤细胞死亡,肿瘤缩小1/2以上7例(22.6%),1/2~1/3 13例(41.3%).治疗后手术切除8例,不能手术患者咯血、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肺癌组织内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和晚期病例有一定疗效.
作者:郑香玲;陈明跃;田燕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何塞停(Herceptin)是一种人性化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限制原癌基因HER-2/neu的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化疗药物疗效并减轻其毒副作用.临床上单独或联合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的优点.
作者:梁晓玲;左文述;杨锡贵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