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佃京;张美霞;吴秀贞
通过对细胞凋亡水平和宫颈癌化学治疗的文献综述,阐明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和宫颈癌化疗的目前研究概况,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在宫颈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指数在宫颈癌化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宫颈癌化学治疗的机制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7-439
作者:杨静婉;彭芝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分析了19例青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14例,姑息性切除4例,剖腹探查2例).17例得以随访、失访2例按死亡计算,随访率89.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8/19)、26.3%(5/19)和15.8%(3/19).结果提示,青年人直肠癌恶性程度高、病期晚、根治切除率低、预后差,且误诊率高.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7-428
作者:张春华;汪玉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体外检测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期望发展一种无创伤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方法:36例胆囊癌和26例胆囊腺瘤患者术前均行CDPI探测胆囊肿瘤血流,术后切除标本行MVD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查,CDPI检测结果与术后MVD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DPI探测的胆囊腺瘤血流以CDPI Ⅰ型、Ⅱ型和周边血流为主,胆囊癌则以CDPIⅢ型、Ⅳ型和内部血流为主(P<0.05).CDPI检测到的肿瘤血管数目和分布与MVD测定结果呈正相关(P<0.05);CDPIⅢ型、Ⅳ型者,发生淋巴转移者及S+G2M期指数明显高于CDPI Ⅰ型、Ⅱ型(P<0.05).结论:CDPI能够在体外评价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是鉴别胆囊良恶性肿瘤和判断肿瘤的预后可靠的参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0-402
作者:李志花;李英亮;陈汝福;陈云超;衣龙海;邹声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淋巴系统的病理诊断难度大,因此制备出优质合格的淋巴结HE切片,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为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本科近5年来60例淋巴结活检的病例反复试作,总结出一种制作优质淋巴结切片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60例淋巴结活检标本.
作者:李江涛;傅青;代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选择13例肺癌合并单纯脑转移且估计原发灶及脑转移灶有手术切除可能性的患者,依据是否有颅内高压症状决定开颅、开胸手术先后,分期行病灶切除.术后EP方案化疗及全脑放疗.结果提示,该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文献报告保守治疗患者,且术后常规化疗及放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0
作者:申佃京;张美霞;吴秀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1年1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纵隔畸胎瘤穿入肺引起大咯血患者2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42岁,因咳嗽、吐痰20d并大咯血2 d来诊,入院前1 d咯血300mL.查体:T 37.0℃,P 88次/min,R 21次/min,Bp 105/71.3 mm Hg;气管居中,右肺上部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呼吸音减低;胸片示:右肺上野中内带片状模糊影,密度不均,侧位片示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前段.左肺无明显异常.
作者:高学军;王军;张金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行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22例,无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肿瘤切除近端结肠腹壁造口12例,其中4例3个月后行造口还纳闭瘘;4例单纯剖腹探查的患者,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围手术期.结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3-404
作者:李运太;李芝梅;王峰;乔鹏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0年来收治的15例患儿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玉;王凌夏;王凯;吴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前列腺增生与肿瘤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前列腺增生和16例前列腺肿瘤的CT表现及其他检查资料.结果:前列腺增生与肿瘤在前列腺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毗邻关系间存在明显差异.CT表现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清晰,多见于前列腺增生;CT表现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呈结节状隆起、膀胱精囊角变钝或消失,多见于前列腺肿瘤.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中晚期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5-406
作者:傅玉存;李明利;郭芸;马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本组56例脱入阴道内黏膜下子官肌瘤患者,采用微波凝固切割法摘除肌瘤,术后全部进行随访,短者1年,长4年,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微波凝固切割法比传统手术法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止血效果好、残端无感染、愈合快、不复发.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0
作者:刘双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康莱特(KLT)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方法:用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MTr法)测定KLT注射液和5种化疗药联合作用的敏感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KLT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的抑瘤率高于单纯化疗药(P<0.05).结论:KLT注射液分别和5-FU、CP、DDP、MMC联用比单纯化学药物治疗肝癌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96-397
作者:唐东平;韦长元;唐凯;刘剑仑;李挺;杨南武;南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分析了Ⅰ、Ⅱ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Ⅰ、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2%和25%,全组5年生存率为64%,单纯治疗和联合治疗分别为70%和61%.研究提示,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Ⅰ期采用局限单纯放疗即可,不必做颈部预防照射;Ⅱ期或Ⅰ期超腔组建议采用综合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16-417
作者:钟睿;陈志萍;邬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1993~1999年收治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复发与转移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局部复发而发生远处转移19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49例.49例中先有局部复发而后出现远处转移者33例,占67.3%;局部复发同时伴有远处转移者16例,占32.7%.结论:乳腺癌术后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有关,且多发生在局部复发后1年左右.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7-388
作者:王爱蓉;吕丽荣;徐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9年收治的≥60岁肺癌320例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肺癌占同期肺癌的38.0%,男女之比为3:1.临床表现以咳嗽(82.8%)、咯血(41.0%)、胸痛(26.9%)、胸闷(36.6%)常见,全身症状75.5%和肺外表现43.4%亦多见.误诊原因主要是肺外症状多、伴随基础病多、辅助检查无特异性.老年人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15.6%,综合治疗、单纯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30.0%、20.0%、5.6%、0、0.结论:老年人肺癌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上升应重视,掌握其临床特点,结合合理的辅助检查可望减少误诊.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首选.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91-393
作者:纪春祥;刘丽华;王淑英;彭宪忠;李绵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D44V7/V8分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新鲜TCC和8例正常膀胱黏膜CD44V7/V8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CC组织CD44V7/V8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CD44V7/V8表达的阳性率随恶性程度升高,浸润深度增加,肿瘤基底直径增大及复发的出现而增加(P<0.05),与患者的年龄及肿瘤数目无关(P<0.05).结论:CD44V7/V8分子检测可能对判断TCC的发展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0-382
作者:韩斌德;葛根;习小庆;吴绮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诺维本(NBV)系半合成的去甲-5-长春花碱类化合物,特异性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G2期和M期,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等肿瘤,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药除了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其静脉注入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40.1%.为了防止或减轻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探索了一些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胜健;史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7~8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银染技术,检则22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1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6例(6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1例(8.3%).在有p53基因突变的7例大肠腺癌中异倍体者6例(85.7%);无p53基因突变的15例大肠癌中异倍体者6例(4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10例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5例(50%);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1例.结论: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67-369
作者:于志伟;董新舒;王锡山;柳铭;傅松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共对72例胃癌术后患者完成了腹腔灌注化疗,近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胃癌术后患者72例,男59例,女13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胃低、中、高分化腺癌各为32、18、12例,黏液腺癌12例.术后辅助化疗24例,初治晚期胃癌28例(其中伴单纯肝转移12例,伴腹水16例),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和/或肝转移20例(均伴有腹水).全组可观察肝转移灶变化共28例,腹水变化共36例.
作者:宋爱武;王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的关系,以及与p53、bcl-2、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AK在81例膀胱T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黏膜,浸润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非浸润性,p53或ki-67阳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FAK可能是一种肿瘤转化相关酶,又是一种肿瘤演变相关酶;它的表达量可作为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2-374
作者:桂律;罗金芳;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伴右眼视物不清,头痛为钝痛,晨起为重,下午及夜间较轻,对症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专科检查:神志清晰,语言欠流利,近期记忆力下降,嗅觉正常,右眼远视力下降,视野缺失,眼裂6mm.颅脑CT示:左颞枕顶叶类环形混杂密度肿块影,约4.8cm×4.2 cm×6 cm大小,边缘增强,其内液实性密度并存,明显占位效应,灶周低密度水肿带包绕,于肿块前外侧见斑块状钙化影及异常迂曲、增粗的强化血管影.CT诊断:①脑星形细胞瘤(Ⅲ级);②脑动静脉畸形.术中见:肿瘤位于左枕颞顶叶,约5 cm×4 cm×6 cm,质软,边界不清,周围血管迂曲、变形,脑压较高.病理诊断:(左枕、颞、顶叶)星形细胞瘤Ⅱ~Ⅲ级合并脑
作者:房俊飞;李万湖;钟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