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佑;王春芳;罗兵;辛露;袁勇
1998年10月~2001年2月将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提示,康莱特注射液能有效地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18-419
作者:罗智辉;孔令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伴右眼视物不清,头痛为钝痛,晨起为重,下午及夜间较轻,对症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专科检查:神志清晰,语言欠流利,近期记忆力下降,嗅觉正常,右眼远视力下降,视野缺失,眼裂6mm.颅脑CT示:左颞枕顶叶类环形混杂密度肿块影,约4.8cm×4.2 cm×6 cm大小,边缘增强,其内液实性密度并存,明显占位效应,灶周低密度水肿带包绕,于肿块前外侧见斑块状钙化影及异常迂曲、增粗的强化血管影.CT诊断:①脑星形细胞瘤(Ⅲ级);②脑动静脉畸形.术中见:肿瘤位于左枕颞顶叶,约5 cm×4 cm×6 cm,质软,边界不清,周围血管迂曲、变形,脑压较高.病理诊断:(左枕、颞、顶叶)星形细胞瘤Ⅱ~Ⅲ级合并脑
作者:房俊飞;李万湖;钟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7~8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银染技术,检则22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1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6例(6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1例(8.3%).在有p53基因突变的7例大肠腺癌中异倍体者6例(85.7%);无p53基因突变的15例大肠癌中异倍体者6例(4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10例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5例(50%);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1例.结论: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67-369
作者:于志伟;董新舒;王锡山;柳铭;傅松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的关系,以及与p53、bcl-2、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AK在81例膀胱T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黏膜,浸润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非浸润性,p53或ki-67阳性膀胱癌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FAK可能是一种肿瘤转化相关酶,又是一种肿瘤演变相关酶;它的表达量可作为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2-374
作者:桂律;罗金芳;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康莱特(KLT)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方法:用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MTr法)测定KLT注射液和5种化疗药联合作用的敏感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KLT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的抑瘤率高于单纯化疗药(P<0.05).结论:KLT注射液分别和5-FU、CP、DDP、MMC联用比单纯化学药物治疗肝癌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96-397
作者:唐东平;韦长元;唐凯;刘剑仑;李挺;杨南武;南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生物靶向治疗是以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为靶,进行拮抗治疗.笔者综述了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凋亡、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新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末来的研究思路.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4-436
作者:张杰;邵志敏;沈镇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选择13例肺癌合并单纯脑转移且估计原发灶及脑转移灶有手术切除可能性的患者,依据是否有颅内高压症状决定开颅、开胸手术先后,分期行病灶切除.术后EP方案化疗及全脑放疗.结果提示,该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文献报告保守治疗患者,且术后常规化疗及放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0
作者:申佃京;张美霞;吴秀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紫杉醇是近年来发现的疗效较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笔者就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在我国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40-443
作者:佘琨;丁艳涛;孟宪;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应用吡喃阿霉素(THP)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膀胱癌35例,随访期内无复发率为68.6%.初步结果显示,THP膀胱灌注是治疗复发性膀胱癌的理想药物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9
作者:马海明;张宝轩;姚树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组装简便实用的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检测试剂盒,建立了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非同位素相对定量检测技术.方法:用银染-TRAP略行改良,对54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12例正常膀胱黏膜,其中46例膀胱癌患者同时收集了尿液及膀胱冲洗液的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分析.结果:54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阳性率与正常膀胱黏膜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01);癌旁组织略高于正常膀胱黏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例膀胱癌膀胱冲洗液与尿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6例膀胱癌尿液与10例正常尿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54例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均值及标准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46例膀胱癌冲洗液与尿液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均值及标准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了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的非同位素相对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特点,该方法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5-379
作者:温培娥;崔树龄;张玲;傅强;崔正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影像检查方法对眼眶皮样囊肿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眼眶皮样囊肿的B超、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B超、CT和MRI均可确定病变位置并提示病变的性质,但B超能较好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动态,CT发现病变及确定位置较精确,MRI特征为TiWI、T2WI均为高信号.结论:3种影像检查中,CT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有价值,3种手段相结合能得出佳定性、定位诊断.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6-387
作者:徐则林;滕峰;姜国民;王树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行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22例,无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肿瘤切除近端结肠腹壁造口12例,其中4例3个月后行造口还纳闭瘘;4例单纯剖腹探查的患者,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围手术期.结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3-404
作者:李运太;李芝梅;王峰;乔鹏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内皮细胞增殖和变异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核变异程度.结果:应用不同功率的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随着辐照次数与辐照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增殖呈上升趋势,但没发现细胞变异.结论:激光辐照可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但不会导致内皮细胞恶变.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57-359
作者:金丽英;刘广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肿瘤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感染是发热的常见原因.但有30%的肿瘤患者发热时经全面检查不能发现感染迹象,应用广谱抗生素亦不能控制其体温,这种发热可能是肿瘤引起的,国外报告布洛芬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发热[1].2000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应用张家港市制药厂生产的布洛芬进行了8例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3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了妊娠与卵巢肿瘤之间关系,介绍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1-432
作者:林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腋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64.7%)明显高于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8%).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5年生存率(62.5%)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45.5%).ER受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ER受体阴性患者(38.9%).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大小以及ER受体是否阳性.其中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9-390
作者:邓军;田怀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对细胞凋亡水平和宫颈癌化学治疗的文献综述,阐明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和宫颈癌化疗的目前研究概况,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在宫颈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指数在宫颈癌化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宫颈癌化学治疗的机制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7-439
作者:杨静婉;彭芝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提高周围型肺癌组织学分型诊断符合率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53例病历,列出组织学诊断的16个影响因素指标,并对其量化,利用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并对121例患者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建立了周围型肺癌影像计量诊断组织学分型的判别数学模型,使其诊断符合率由42.1%提高到71.9%.结论: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能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组织学分型诊断准确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3-385
作者:申洪明;王家林;尹子臣;张继红;刘奇;韩强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70岁以上胃癌患者84例,选择手术治疗71例,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死于并发症5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0%(29/46)和36.9%(14/38).非手术患者均在14个月内死亡,中位生存期2.5个月,明显低于手术组.该资料提示,高龄胃癌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提倡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3-424
作者:朱于启;杨德峰;李杰;陈福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且恶性度很高的子宫颈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癌是小细胞癌的一种类型,同时合并妊娠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很差.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杨宏英;卢玉波;黄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