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续国
为了观察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选择已确诊的晚期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64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治疗组CR11例,PR 31例,CR+PR为65.6%(42/64),对照组CR 5例,PR 17例,CR+PR为34.4%(22/64),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率,消化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而且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可增强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建辉;饶荣生;丁剑午;胡蓉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20例晚期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患者予以阿可达90 mg静脉滴入,每4周重复1次.结果20例患者用药后,80%患者疼痛减轻,其中30%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研究提示,阿可达控制骨转移性疼痛作用强,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文;窦玉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7年3月~1999年3月,将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注射液+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康莱特注射液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红;华东;沙玲君;吴蕾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动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它多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通常采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经我们临床探索,发现动脉采血具有更多的优点,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华;王玉荣;冷启菊;李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于影像学诊断发现的临床摸不到块的乳腺病灶,可以采用B超或者X线立体定位下进行活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CNB)是目前常用的两种穿刺活检诊断方法.对于乳腺X线异常的病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不仅诊断敏感性高,而且可以使大量良性病变免于不必要的手术;另外它还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存在组织学低估以及漏检等情况,穿刺活检尚不能完全取代手求活检.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穿刺对象及掌握再次活检的指征.
作者:柳光宇;沈坤炜;沈镇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国人大肠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4例大肠癌和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及其14例转移淋巴结中IGF-I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①33.3%(18/54)的大肠癌IGF-IR呈强表达,78.6%(11/14)的转移淋巴结呈强表达,而正常大肠黏膜仅3.7%(2/54)呈强表达,P<0.005.②Ⅲ、Ⅳ期太肠癌IGF-IR强表达率为53%(9/17),而Ⅰ、Ⅱ期大肠癌的强表达率为24%(9/37),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IGF-IR强表达率为56%(9/16),无淋巴结转移者强表达率为24%(9/30),P<0.05.结论:IGF-IR在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检测IGF-IR对大肠癌的诊断有帮助.IGF-IR促进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为大肠癌转移潜能指标之一.
作者:苏文利;杨国樑;熊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脏肿瘤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B超、MR、CT联合检查及病理证实(手术及穿刺)的病例156例,病灶340个,采用CT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每人造影剂用量100~120 mL,注射速率(2.5~3.5)mL/s,动脉期延迟20~30 s,门静脉期延迟60~90 s,延迟期(平衡期)延迟240~360 s.结果:动脉期显示265(77.94%)个病灶,门静脉期显示204(60%)个病灶,延迟期显示239(70.29%)个病灶,三期综合显示323(95%)个病灶.总正确诊断率95.48%.结论:CT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正确诊断明显高于单期相扫描和双期扫描.
作者:李文武;吴玉芬;付政;谢海柱;刘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CT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4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转移瘤共累及32个脊椎,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25/32,成骨型占4/32,混合型占3/32.在溶骨型转移中,18个病灶位于椎体后2/3,18个病灶同时累及椎弓及附件.16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为局限性).4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均表现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血管瘤显示为网眼状影像中夹杂低密度脂肪.3例神经纤维瘤均显示骶孔扩大.2例骨髓瘤表现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溶骨破坏,骨皮质完整或破坏.脊索瘤、骨软骨瘤、畸胎瘤、软骨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在CT上也各有特点.结论: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作者:齐滋华;马祥兴;李传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体部伽玛刀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1999年9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传爱;钟兰俊;陈鸿;房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成人睾丸内胚窦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睾丸内胚窦瘤共1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临床Ⅰ、Ⅱ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关系密切,术后的多药联合规范化疗和/或放疗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AFP的动态观察可判断肿瘤是否复发和转移.
作者:白续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ML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结果:男42例,女26例;年龄11~67岁,中位年龄46岁.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林巴瘤(NHL)63例.41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27例采用单纯化疗或放疗.6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19.12%和13.23%,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Ⅲ、Ⅳ期为多.结论:颌面颈部ML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对颈部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反复活检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彭化海;魏奉才;董作青;张文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ICA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比试验,观察ICA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ICA在体内外对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作用,且与ATRA合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ICA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细胞作用.
作者:葛林阜;董政军;姜国胜;黄宁;唐天华;王鲁群;马焕文;孔凡盛;周芳;郭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d)及β-链接素(β-cat)表达是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有关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食管癌组织E-cd及β-cat的表达.结果:E-cd和p-cat表达降低及缺失率分别为66.0%(70/106),69.8%(74/106).E-cd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和静脉侵犯呈负相关,表达正常者1、3、5年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者(P=0.053 2),尤其在Ⅰ、ⅡA、ⅡB期(P=0.001 2).β-cat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14),表达缺失者生存时间短于正常表达者(P=0.050 1).E-cd和β-cat表达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指出E-cd表达下调是显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E-cd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其表达与总体生存对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可判断食管癌病人的预后,而β-cat表达对预后判断无意义.
作者:李辉;赵锡江;陈华;刘岩雪;张立华;刘素香;冯庆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脂质体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脂质体抗癌剂,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性,使药物特异地集中作用于肿瘤组织而提高治疗指数和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性.另外脂质体还能防止化疗的常见副作用.
作者:张三泉;王劲;曾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输血传染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及血清稀释法检测血清TTV滴度.结果:肝癌中TTV阳性为山东临沂8例(8/25)、广州6例(6/16)、广西28例(28/65);肝硬化中TTV阳性为6例(6/16).结论:本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中39.3%的TTV感染,TTV感染可能对肝癌、肝硬化有促进作用.
作者:胡相起;杜绍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放射治疗是一个包括多环节,有复杂内容的完整过程.必须有医师、技术员、物理师和护士等密切配合及积极参与.临床上对放射线的选择应尽量符合放疗剂量学原则,即:①照射肿瘤的剂量要求准确,且剂量分布均匀;②尽量提高肿瘤内照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放射治疗是肿瘤病人一种独特治疗的手段,主要表现:①放射治疗常用于肿瘤治疗,其他疾病少用或罕用;②无论是非肿瘤科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及社会公众对放射治疗知之甚少且存有许多模糊甚至错误概念.
作者:杨靖;胡德荣;刘秀云;刘玉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5例骨肉瘤病例为观察对象,以10例骨软骨瘤切除病例肿瘤基底部周围正常骨组织为对照组.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HSP70、HSP90α、HSP90β及C-erbB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各组织学类型的骨肉瘤细胞均有HSP70、HSP90α、HSP90β阳性表达.骨肉瘤组与对照组比较,HSP70、HSP90β、PCNA、C-erbB2表达差异育显著性.分化较差的骨肉瘤HSP70、HSP90α、HSP90β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结论:HSP70、HSP90α和HSP90β在骨肉瘤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功;徐志秀;常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醇对肝癌细胞系HCC-9204凋亡的诱导作用,建立乙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方法: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2%~10%的乙醇对HCC-9204的杀伤作用.然后用6%乙醇作用6 h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调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DNA断裂情况和不同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结果:乙醇对HCC-9204细胞的杀伤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6%乙醇可使HCC-9204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大部分细胞为TUNEL阳性,并且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低浓度乙醇能有效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
作者:杨连君;司晓辉;王文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i-Mantel和Falconer方法进行肝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结果:泰兴市肝癌的分离比为0.127 1,明显低于0.25,属于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度为35.74%,其中男性(30.56%)明显低于女性(54.90%).结论:遗传因素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泰兴市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苏平;丁建华;吴建中;高长明;周建农;苏平;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于小地域鼻咽癌发病因素分析的较优模型.方法:收集1989~1998年10年、前后5年、1997年和1998年的有关数据,分别在SAS、Splus软件中拟合3种模型:集合数据分析、logistic回归、Poissin回归.结果:鼻咽癌发病因素小地域分析的3种模型比传统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集合数据模型共发现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其中饮水来源与四会市的发病率分布一致;与泊松回归和logistic回归相比,集合数据模型的残差较小,结果较稳健.结论:集合数据模型可用于小地域的各种群体水平数据分析及其他肿瘤等少见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郭颖;骆福添;郭黎红;张力;刘国辉;倪涛洋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