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泉;王劲;曾抗
目的:探讨热疗、羟基喜树碱(HCPT)及热疗合并羟基喜树碱对荷Lewis肺癌C57BL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生长延迟(TGD)分析热疗、化疗对荷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的疗效.结果:①41℃、42℃、43℃热疗的TGD分别为1.07 d、1.40 d、2.52 d,只有43℃热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2).②HCPT化疗剂量分别为1 mg/kg、2 mg/kg、4 mg/kg的各组TGD分别为1.87 d、4.00 d、4.57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01).③41℃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的TGD分别为4.86 d、5.57d、7.14 d,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独HCPT(2 mg/kg)化疗组(P<0.05、P<0.002),43℃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明显优于41℃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42℃热疗与HCPT(2 mg/kg)化疗组(P<0.02、P<0.05).结论:①HCPT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②热疗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高.③热疗增加HCPT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高.热疗与HCPT之间并无温度阈值.
作者:张洪涛;尤庆山;刘大为;李万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皮肤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及PCNA在53例皮肤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对比,结合皮肤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P<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下降(P<0.05);PTNM Ⅰ、Ⅱ期皮肤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TNMⅢ、Ⅳ期(P<0.05).PCNA指数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高(P<0.05);PTNMⅢ、Ⅳ期皮肤癌组织中PCNA指数明显高于PT-NM Ⅰ、Ⅱ期(P<0.05).p16阴性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p16阳性组(P<0.05).结论:p16及PCNA表达与皮肤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皮肤癌的发生与演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两者的检测对估计皮肤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刚;罗少军;李岩松;曹军;汤少明;梁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LP-TRAE)、手术综合治疗晚期肾癌的价值.方法:先行肾动脉插管化疗栓塞,4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9例(60.0%),姑息性切除6例(4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37.5%.结论:LP-TRAE结合手术治疗晚期肾癌较单纯化疗、姑息性手术相比,疗效高,复发率低,生存期延长.
作者:谢印法;张鑫;于竹成;薛德文;李玲;张慧芳;薛洪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于影像学诊断发现的临床摸不到块的乳腺病灶,可以采用B超或者X线立体定位下进行活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CNB)是目前常用的两种穿刺活检诊断方法.对于乳腺X线异常的病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不仅诊断敏感性高,而且可以使大量良性病变免于不必要的手术;另外它还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存在组织学低估以及漏检等情况,穿刺活检尚不能完全取代手求活检.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穿刺对象及掌握再次活检的指征.
作者:柳光宇;沈坤炜;沈镇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5例骨肉瘤病例为观察对象,以10例骨软骨瘤切除病例肿瘤基底部周围正常骨组织为对照组.SP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HSP70、HSP90α、HSP90β及C-erbB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各组织学类型的骨肉瘤细胞均有HSP70、HSP90α、HSP90β阳性表达.骨肉瘤组与对照组比较,HSP70、HSP90β、PCNA、C-erbB2表达差异育显著性.分化较差的骨肉瘤HSP70、HSP90α、HSP90β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结论:HSP70、HSP90α和HSP90β在骨肉瘤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功;徐志秀;常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核基质成分之一,是一种调整DNA拓扑结构的核酶,在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成为许多抗肿瘤化疗药物的靶.针对Topo Ⅱ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同样面临着耐药问题.简要综述了近年来Topo Ⅱ与肿瘤耐药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建航;许丽艳;李恩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对1988~1990年,我院首程治疗随访10年以上的185例鼻咽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讨论10年生存率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T、N期别、照射剂量间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总10年生存率(OS)为34.6%,Ⅰ~Ⅱ期分别为75.0%、58.5%、37.3%、10.5%.10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E)为59.7%,10年无远地转移生存率(DMF)为58.9%.局部区域复发率33.0%(61/185),远地转移率30.3%(56/185),因复发和远地转移死亡占总死亡率为86.8%(105/121).10年生存率与临床分期,T、N期别明显相关(P<0.01),与年龄,放射剂量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类型,性别无关(P>0.05).结论:临床分期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早期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是鼻咽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放射剂量以70~80 Gy为好.
作者:吴青莲;戴慧;林权冰;李德和;王济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近几年来肿瘤放、化疗的重要辅助治疗药物.但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我院2000年9月~2001年2月,对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瑞白(rhG-CSF)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安东建;田垣;袁子杰;邱湘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输血传染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及血清稀释法检测血清TTV滴度.结果:肝癌中TTV阳性为山东临沂8例(8/25)、广州6例(6/16)、广西28例(28/65);肝硬化中TTV阳性为6例(6/16).结论:本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中39.3%的TTV感染,TTV感染可能对肝癌、肝硬化有促进作用.
作者:胡相起;杜绍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胸大肌肌皮瓣在25例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25例患者中,2例皮瓣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1例完全坏死(占12%),其他均完全成活.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成活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个部位.
作者:邹淑娟;陶阳;房居高;王超;杜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脂质体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脂质体抗癌剂,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性,使药物特异地集中作用于肿瘤组织而提高治疗指数和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性.另外脂质体还能防止化疗的常见副作用.
作者:张三泉;王劲;曾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叶酸钙(CF)联合5-氟胞嘧啶(5-FU)对转染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直肠癌细胞的杀等作用方法:构建含CD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A.应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瘤细胞的存活率,观察CF 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CD阴性细胞及CF联合5-FU对CD阳性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观察CF对CD/5-FU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CF增强5-FU对8348细胞的杀伤作用.单独CD/5-FU和CD/5-FU联合CF对8348细胞的IC50分别为0.8 mmol/L、0.3 mmol/L,CF明显降低5-FU的IC50(P<0.01).CF对CD/5-FU系统的旁观者效应也有增强作用.结论:CF明显增强CD/5-FU系统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效能,可作为一种增效剂应用于CD自杀基因治疗直肠癌.
作者:陈纲;李世拥;于波;安萍;蔡慧芸;郭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观察化疗加放疗治疗伴纵隔肿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选择伴纵隔肿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放化组24例,单纯化疗组26例.根据单次放射剂量又分为放化Ⅰ组和放化Ⅱ组.近期疗效单纯化疗组64.5%与放化组91.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化疗Ⅰ组92.3%与放化Ⅱ组90.9%相比差异无显者性(P>0.05).放化组与单纯化疗组1、2、3年生存期分别为84.95%、59.30%、38.68%和61.19%、6.8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副反应放化组较单纯化疗组略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结果提示,放化疗治疗伴纵隔肿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纪春祥;彭宪忠;刘丽华;董新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脏肿瘤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B超、MR、CT联合检查及病理证实(手术及穿刺)的病例156例,病灶340个,采用CT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每人造影剂用量100~120 mL,注射速率(2.5~3.5)mL/s,动脉期延迟20~30 s,门静脉期延迟60~90 s,延迟期(平衡期)延迟240~360 s.结果:动脉期显示265(77.94%)个病灶,门静脉期显示204(60%)个病灶,延迟期显示239(70.29%)个病灶,三期综合显示323(95%)个病灶.总正确诊断率95.48%.结论:CT三期扫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及正确诊断明显高于单期相扫描和双期扫描.
作者:李文武;吴玉芬;付政;谢海柱;刘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综述了乙肝病毒感染如何启动肝细胞癌变,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乙肝病毒基因的整合,乙肝病毒感染对癌/抑癌基因的影响.
作者:岳凤娥;刘峰;杜文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了解CE与DV方案交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对27例晚期NSCLC,第一周期用DV方案: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3;VDS 4 mg静脉滴入,d1、8,3周为1个周期.下个周期用CE方案:CBP 300 mg/m2,静脉滴入,d1;Vp-16 100mg静脉滴入,d1~5,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CR 0例,PR 13例,SD11例,总有效率48.1%;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研究结果提示,CE与DV方案交替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效果好于单用,有相加和/或协同作用,毒副作用较轻,基层医院能按计划治疗.
作者:司海运;岳晓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d)及β-链接素(β-cat)表达是否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预后有关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食管癌组织E-cd及β-cat的表达.结果:E-cd和p-cat表达降低及缺失率分别为66.0%(70/106),69.8%(74/106).E-cd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和静脉侵犯呈负相关,表达正常者1、3、5年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者(P=0.053 2),尤其在Ⅰ、ⅡA、ⅡB期(P=0.001 2).β-cat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14),表达缺失者生存时间短于正常表达者(P=0.050 1).E-cd和β-cat表达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指出E-cd表达下调是显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E-cd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其表达与总体生存对间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可判断食管癌病人的预后,而β-cat表达对预后判断无意义.
作者:李辉;赵锡江;陈华;刘岩雪;张立华;刘素香;冯庆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体部伽玛刀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1999年9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传爱;钟兰俊;陈鸿;房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动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它多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通常采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经我们临床探索,发现动脉采血具有更多的优点,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月华;王玉荣;冷启菊;李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多为良性,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1],绝大多数情况下,须通过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根治目的.模窦脑膜瘤较少见,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报道甚少.1990年6月~2001年2月我科共收治横窦脑膜瘤1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焕春;王霞;司道继;齐明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