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潘立峰;王立华;周宝臣

关键词:乳腺肿瘤, 端粒酶,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来检测 36 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2 例良性乳腺病变,6 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6 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33 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1.7%,而且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状态,临床分期有相关性.36 例癌旁组织中,有 2 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6%.12 例良性乳腺病变中,仅有 1 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3%.6 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观察

    我院1997年3月以来对21例中心型肺癌进行放疗配合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玉;李囡;张德荣;刘东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薏苡仁提取物治疗晚期肝癌26例临床疗效分析

    1997年5月~2000年8月,我们应用抗癌中药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耿劲;邱少敏;张全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肝性胸腔积液12例分析

    1990年8月~2000年6月收治肝癌病人312例,出现胸腔积液者12例,发生率 3.8%,报告如下.

    作者:高洪军;颜世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CAP方案治疗39例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疗效分析

    卵巢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故其手术彻底切除率低,复发率高.卵巢上皮性癌属化疗敏感性肿瘤,1991年6月~1996年6月,我们采用CA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上皮癌 3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亭;孟琦;都振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多脏器转移化疗完全缓解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以右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胸部肿块4年于2000年3月24日入院.查体:中年女性,一般情况好,表浅淋巴结未及,右乳根治术后状态,原手术疤痕部位肿块15 cm×13 cm×6 cm,红肿,中间溃疡10 cm×9 cm×6 cm,有白色分泌物.

    作者:赵付芝;刘辉;胡德蓉;李宝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背阔肌脂肪瓣一期乳房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目的,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简便省时、完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选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经腋后线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切除肿瘤表面皮肤,保留乳头乳晕,取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行Ⅰ期乳房再造.结果:46例接受乳房再造患者成功45例,再造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者34例(75.6%),良7例(15.5%),差4例(8.9%);随访满1,2,3年者分别为9,11和16例.除1例腋淋巴结转移17枚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转移及锁骨下复发外,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使用背阔肌瓣重建乳房,组织量适中,损伤小,外形美观,适合应用于中国女性.

    作者:韩炳生;朱红成;张雪鹏;张文杰;王心宽;董浩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薏苡仁提取物合并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我科应用国家二类新药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大肠癌64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吕金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巨细胞瘤中 nm23 和 ras 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nm23 和 ras 基因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 GCT 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 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nm23 和 ras 在 52 例 GCT (GCT 按 Jaffe 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21 例 nm23 表达阳性,阳性率 40.4%,7例 ras表达呈阳性,阳性率 13.5%.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nm23 和 ras 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9.2%、30.8%和23.1%、10.3%.nm23 过表达与 GCT 复发有高度相关性(P<0.05).而 ras基因表达无相关性.结论:nm23 和 ras 表达均与 GCT 病理分级无关.nm23 表达与肿瘤复发有关,而 ras 表达与复发未见相关性.

    作者:田英;廖瑛;贺丽萍;周秀田;龙石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发性脑膜瘤合并星形细胞瘤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6岁.因头痛2年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1个月入院.查体: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阳性.头颅 CT平扫示左额及右顶大脑凸面有4 cm×3 cm×3 cm、2 cm×1 cm×1 cm 2个圆形高密度灶,均与脑膜相连,局部硬脑膜增厚.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左颞见5 cm×4 cm×4 cm 边界不清低密度影,中线结构右移.经手术切除治愈出院.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Ⅱ级,内皮细胞型脑膜瘤.

    作者:王玉明;王继仁;李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癌组织中 PCNA及c-erbB-2 的研究

    目的:探讨 PCNA、c-erbB-2 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及治疗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52 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PCNA 与临床分期、激素受体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01); c-erbB-2 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激素受体呈负相关.结论:PCNA、c-erbB-2 作为联合指标对乳腺癌的分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并对指导治疗,特别是内分泌治疗也起到辅助性作用.

    作者:施为建;潘勤;李娟;王朝霞;王继荣;王科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爱迪注射液治疗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35 例经放射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爱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清;郭启祥;许天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许多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目前高热联合放疗和/或化疗的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我们采用射频透热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病人30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严冰;孟冀昌;张怡梅;倪海英;苏同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月经周期行乳腺癌根治术对预后影响的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对月经周期进行不同分期(分别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及围排卵期和围月经期),并分别测定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和孕酮的浓度,了解其与3,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孕酮高者3,5年生存率均高;围排卵期手术者生存率高于围月经期.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月经不同时期血液性激素水平呈现不同的变化,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性因素.

    作者:孙靖中;戴勇;曾庆东;杨其峰;余之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 PRL 及癌细胞 PRL-R与预后因素相关性的比较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血清 PRL 及癌组织 PRL-R 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94例乳腺癌患者细胞 PRL-R 含量(≥20 fmol/mg 蛋白为受体阳性)和75例患者血清 PRL 含量(>25 μg/L 为激素阳性).统计分析两者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PRL-R 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否阳性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 PCNA 弱阳性者较阴性者,淋巴结转移1~3个者较无转移者 PRL-R阳性率均显著增高(均P<0.05)血清 PRL 阳性率仅见与组织学级别及临床期别有显著性相关(P<0.05);且与PRL-R在临床期别组中的阳性率比较,Ⅲ期患者PRL阳性率显著低于PRL-R阳性率,乳腺癌 PRL-R 与血清 PRL 阳性率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PRL-R 或血清 PRL 阳性提示乳腺癌预后不良,PRL-R 估计预后较为灵敏、可靠.

    作者:关晏星;雷秋模;王莉;张芸;段红华;吴根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38例分析

    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0年术前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而术后诊断为结肠癌的 38 例临床资料,总结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涛;宋洪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心脏解剖结构的彩超改变及意义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对50例白血病患者的心脏改变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耀;高冬梅;葛芙蓉;王景霞;张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体部伽玛刀照射正常脊髓所致放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照射(SRT)对正常脊髓放射损伤的效应.方法:按不同剂量分3组照射新西兰家兔腰段脊髓:①高剂量组,总量 36 Gy/6次(6 Gy/次,隔日1次);②中剂量组,总量30 Gy/6次(5 Gy/次,隔日1次);③低剂量组,总量24 Gy/6次,(4 Gy/次,隔日1次).同时设3个相应常规分割组2.0 Gy/(次·d),5次/周,60Co治疗机照射,总量分别为 36,30,24 Gy.结果: SRT高剂量组 4个月时出现截瘫,其他2组及3个常规组均未出现.于 4个月、8个月解剖病理发现 SRT高、中低组分别出现脊髓重度变性、中度变性和轻度变性,而3个常规组未发现异常.结论:总剂量相同情况下,SRT对正常脊髓的放射损伤大于常规分割照射组.

    作者:于金明;孙新东;杨新华;陆海军;卢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外科姑息性治疗

    我院1984年1月~1999年10月共行外科姑息性治疗中老年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22例,经随诊取得较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务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钼靶片内簇状钙化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未触及肿块由钼靶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未触及肿块而钼靶摄影发现乳腺内簇状钙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 79 例病例共86个病灶,分析其大小、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并作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79 例病例 86 个乳腺内簇状钙化灶,乳腺癌 41 个(占47.67%),其中 24 个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性乳腺癌,14 个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病变 45 个(52.33%).结论:根据乳腺内钙化的X线特征可为临床估计其良恶性几率提供线索.

    作者:刘权;王玖华;沈镇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