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磊;黄德波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根据肿瘤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仅2例出现感染,处理后治愈.结论 根据脑胶质瘤部位选择不同的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燕;王翠英;赵宝帅;崔静;景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配合人性化理念在肺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配合人性化理念)和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肺功能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患者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配合人性化理念能有效的降低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时间,同时还有助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伍红英;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食管癌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居高不下.在国内,鳞癌是主要的组织学类型.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和肥胖发生率的增加,腺癌发生率已超过鳞癌.由于两种组织学类型的预后和侵袭模式不同,目前,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已将两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分别进行分期.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包括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根治性放化疗、围手术期化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对于无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单纯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远期生存率相对较低.因此,新辅助治疗和(或)辅助治疗逐渐兴起,以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袁磊;黄德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相比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高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钰;李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纽曼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间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胃肠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纽曼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状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第3天和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1h、返回病房时和术后3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泰敏;李小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直接肿瘤减灭术.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情况、化疗不良反应、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残留病灶< 1cm者19例(63.3%),对照组患者残留病灶<1cm者10例(33.3%);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2例肠梗阻,1例肠道损伤,1例切口愈合不佳),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1例(肠梗阻4例,输尿管损伤3例,切口愈合不佳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6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3.3%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术治疗晚期卵巢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古丽加那提·毛吾列提;韩莉莉;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拟保肝方联合西药治疗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住院或门诊化疗后出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保肝,治疗组患者加用自拟保肝方,每天1剂,早晚2次温服.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主要血清指标谷丙转氨酶(A 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较治 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ALT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保肝方联合西药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保肝降酶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作者:胡文静;谢丽;胡静;王立峰;邹征云;杜娟;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受体的表达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另选取大连市红星社区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ER和PR水平测定,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和PR在乳腺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的雌二醇激素含量和孕酮激素含量均高于<40岁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反应测定中,与健康成年女性比较,乳腺癌患者ER和PR水平均高(均P<0.05),且集中分布于细胞质当中.乳腺癌肿块边缘性状和血流信号的分级与ER、PR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偏大,ER和PR水平高,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乳腺肿块边缘不清晰、周围组织血流不丰富,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癌.
作者:程晓宇;王阳;韩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状况、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为(54.72 ±4.46)分,SDS评分为(56.28±5.42)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5.28 ±4.52)分,SDS评分为(57.83±5.31)分.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前VAS评分为(8.41±2.46)分,对照组为(8.39±2.8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13±0.73)分,对照组为(6.62±1.2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PSQI得分为(14.43±3.23)分,对照组为(15.36±2.31)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得分为(6.33±1.45)分,对照组为(9.31±2.06)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除了必要的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外,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改善睡眠.
作者:邹春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糖类抗原125 (CA12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间扶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卵巢癌患者、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125、TNF-α及SIL-2R与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比较,指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患者CA125、TNF-α和SIL-2R治疗前分别为(265.0±189.5)μg/L、(1.98±0.79) μg/L和(452.3±22.0)U/mL,治疗后为(89.8±51.3)μg/L、(0.91±0.29) μg/L和(209.7±101.2)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前后血清中CA125、TNF-α和SIL-2R的表达水平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樊丽萍;赵西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行为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行为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可有效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宁霞;周莉;刁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方案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转移的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组)和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方案(IL)组,每组28例.记录临床近期疗效及治疗3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IP组有效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57.1%.IL组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60.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或)洛铂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联合洛铂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丽萍;李敏;王丽霞;郭丽;金娜;赵翠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突发意识障碍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肿瘤并突发意识障碍的患者,其中25例患者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Barthel (M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脑肿瘤突发意识障碍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尹静;唐亚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和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伴相关性抑郁和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相关性焦虑和抑郁,临床应用方便,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姚金娥;李明伟;管静;廖亚勇;陈素红;陈耀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同伴教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后出院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连续干预6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采用生存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评价患者希望水平,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价患者主观幸福感.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HHI评分和MUNS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同伴教育,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和幸福度.
作者:徐敏;邓丽娥;徐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6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术后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自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局部放疗.根据术后化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吡柔比星+替加氟+亚叶酸钙+异环磷酰胺(CAF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异环磷酰胺(DTC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月经状况和化疗前、化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卵巢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化疗致闭经(C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CIA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卵巢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患者激素水平改变均显著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用CAF方案化疗,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CIA发生率低,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冯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希罗达联合长春瑞滨(NX方案)和(或)多西他赛(TX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肿瘤科收治的105例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A组采用NX方案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TX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AC方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A组和观察B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8.6%和7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在不良反应、疗效、生存率、死亡率和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X方案和TX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良好,客观缓解率比AC方案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雅丽;张明晖;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52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透视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1年及2年生存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患者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1年生存率为88.5%,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7.7%,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6.9%)高于观察组(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血象异常、气胸和出血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可增加1年生存率,降低因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作者:金光鑫;王智;池嘉昌;王军;戚星星;张学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间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艳英;段迪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