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930X
  • 国内刊号:45-1211/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178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4年1期文献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5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恶心、呕吐、躁动、呛咳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血压明显低于给药前(P<0.01),心率在开始给药后5 min到检查结束均低于给药前(P<0.01).低血压发生率为33.6%,心动过缓为17.2%,呛咳为8.8%、躁动为19.6%.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需严密监测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变化,以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荣恒;何文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目的:总结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57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我院应用神经内窥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57例中,2例因术中出血放弃,55例(96.5%)造瘘成功,随访3~60个月,平均17.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48例(87.3%),无改变或缓解不明显5例(9.1%),恶化4例(7.3%);共6例(10.5%)改V-P分流术治疗.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安全可靠,可作为梗阻性脑积水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源福;肖绍文;张超元;周全;廖兴胜;罗昱;阮玉山;余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32例疗效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梗阻发生率高等弊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LA的系统评价不多,尤其是对LA的远期疗效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行LA治疗的1 2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A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小龙;周永醇;张兆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刀)宫颈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级患者84例,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LEEP组),随机抽取同期无宫颈锥切史正常妇女90例作为对照(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受孕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LEEP组受孕率82.14%,与正常组受孕率90.oo%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生殖道感染率明显低于LEEP组(P<0.05).LEEP刀组早产率16.67%,胎膜早破发生率21.4%,分别高于正常组早产率6.67%,胎膜早破发生率1o.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剖宫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指征中LEEP刀组社会因素占13.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LEEP刀宫颈锥切术对患者的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但是此类患者发生早产及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显著升高.社会因素是导致LEEP刀术后患者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沟通和积极的心理支持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宋良;龙俊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干预轻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轻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方法:将单胎孕28~32周轻度子痫前期9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硫酸镁解痉,丹参注射液抗凝;对照组40例,未用解痉抗凝药.统计两组母亲的并发症,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所需的时间和成为重度的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亲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两组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结论:对轻度子痫前期解痉抗凝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改善母儿围产结局.

    作者:覃秀珠;宋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愈合情况、骨折复位情况、牙齿咬合恢复情况、外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经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复位率达100%,外观恢复率达95.8%,牙齿咬合恢复优良率达到97.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爱君;周丽芝;王海欣;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冠心病患者190例,按照介入途径的不同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观察组13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行介入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心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桡动脉组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的治疗效果相当,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ERCP及其相关技术诊治胆总管结石105例

    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诊治胆总管结石10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病人中,男59例,女46例,年龄36~73岁,平均57.5岁.临床主要表现是上腹痛、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根据病史、相关检验、B超、CT、MRI、ERCP等检查确诊.

    作者:廖远庄;贾秋红;孔宙;韦琪;温福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DR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数字X线摄影(DR)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28例早期RA患者的双手D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RA患者手小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梭形肿胀16例,骨质疏松28例,关节间隙变窄12例,骨侵蚀17例,骨性关节面下囊变9例.结论:DR检查对早期RA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著国;覃海燕;黄鸿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甲泼尼龙与泼尼松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农应全;梅晓峰;梁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的6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32例,后路手术组37例.对比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恢复、Cobb角丢失、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Cobb角矫正角度、丢失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前路组较后路组并发症多.结论:前路手术减压更充分,更能改善Cobb角,后路手术创伤较小,应根据胸腰椎骨折评分系统而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韦向东;吕良庆;蒙世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36例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完成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3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3~71岁,平均43.8岁.肾盂结石8例,肾上盏结石7例,中盏结石6例,下盏结石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其中有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结石直径0.8~2.1 cm,平均1.6 cm.术前均行超声、泌尿系平片(KUB)、泌尿系造影(IVU)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孙毅海;李兰;苏小壮;陶卫琦;刘昕;黄才胜;黄超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治疗慢性宫颈炎120例

    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意愿分为A组及B组,每组120例.A组采取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治疗;B组采取Leep刀电灼术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如组织结痂出血、阴道排液时间、宫颈肥大、下腹痛、月经增多等发生率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C型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疗效好、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翔宇;邱锐;王霞;刘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电偶极子定位法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作用(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电偶极子定位法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行脑电偶极子定位,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致癫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前颢叶切除加海马、杏仁核切除6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病灶切除加皮层低功率热灼3例,前颞叶切除加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及皮层低功率热灼10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1例,皮层广泛低功率热灼术1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以上.结果:术中验证癫痫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一致20例,3例术前定位癫痫灶范围较术中所测皮层范围大,1例术前定位为双侧颞叶,术中切除一侧致癫痫灶后对侧癫痫波消失.术后所有病例均行随访,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7.5%,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脑电偶极子定位与皮层及深部电极定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较好的无创致癫痫灶定位方法.

    作者:唐玺和;李连;刘寿堂;韦红恩;朱达;赵黎明;刘诸敏;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4例老年患者心脏性猝死前门诊心电图分析

    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的多项检测指标对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n death,SCD)的预警作用得到普遍认可[1].但由于SCD的无法预料性和快速性,患者往往在门诊就医期间就发生意外,让不少首诊医生措手不及,为此,从门诊心电图中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老年患者发生SCD前的门诊心电图,旨在探讨SCD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病死率.

    作者:阮炳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急症临床特点的5年期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肺癌急症的临床特点,并找出进一步住院治疗甚至住院期间死亡的可能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1日和2013年6月30日到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明确肺癌急症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可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5年期间,有738人次(309例)肺癌患者到急诊就诊(占同期所有急诊患者的0.64%);同期同地区有782例患者确诊肺癌并于本院接受治疗及随访,其中有39.5%(309/782)的肺癌患者至少至急诊就诊1次.导致肺癌患者急诊就诊的常见急症是呼吸系统症状(23.6%)和发热(19.7%).有60.9%的急症患者需进一步住院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夜间时段由救护车送达急诊科以及出现和主诉相关的临床体征是肺癌急症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呼吸系统症状及发热是常见的肺癌急症,而夜间时段由救护车送达急诊是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受到急诊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王梅;叶丹;陈应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21例颈动脉体瘤诊断正确,其中局限型4例,包裹颈动脉型17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95.5%,1例神经鞘瘤误诊为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二维超声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处的不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部分环绕颈部大动脉,颈内外动脉间的夹角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部有丰富血流信号,以动脉为主,脉冲多普勒频谱呈低速低阻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作者:李业钊;李红学;苏海庆;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环孢霉素滴眼液联合0.02%洗必泰滴眼液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附1例报告)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预后不良的感染性角膜疾病[1].棘阿米巴角膜炎首先见于西方发达国家报道,随着对此病认识的逐步加深,我国陆续有文献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2~4].棘阿米巴角膜炎表现为顽固性的化脓性感染,疾病进展过程中角膜病灶先后出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角膜组织坏死,角膜胶原溶解[5],炎症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角膜病理损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3].角膜移植是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方法[6].但是目前国内角膜供体缺乏,严重制约角膜移植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工作的开展.

    作者:邹文进;梁海明;黄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干部门诊及老年病学呼吸内科病房2008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00例老年COPD患者,8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治愈17例,占17%,显效48例,占48%,有效19例,占19%),患者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氧气分压以有明显改善.中度COPD者(Ⅱ、Ⅲ级)FEV1有明显改善,而轻度及重度(Ⅰ、Ⅳ级)改善不明显.结论:老年COPD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单一的临床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并发症防治及降低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时间因素对PAMAM诱导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羧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型(PAMAM)对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牙本质块,随机分成A、B、C、D、E组,经37%的磷酸凝胶酸蚀后,A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B~E组放置于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中处理20min,再放置于饱和Ca(OH)2溶液中预处理30min,然后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中矿化1,3,5,7d.利用扫描电镜(SEM)评估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结果:SEM显示各组牙本质小管的矿化程度不同,随矿化时间延长,小管内矿化物逐渐形成,矿化物与牙本质小管的结合逐渐紧密.结论:PAMAM诱导牙本质形成的矿化物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提示了PAMAM在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李秋容;韦小浪;周童;谢方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例骨盆骨折患者行骨盆CT扫描,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复位,将三维重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人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建立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系统,初步指导临床应用.结果:重建出骨盆骨折的三维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可进行多种长度、角度、体积等数字化测量,与数字化内固定模板拟合良好,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结论: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可个体化设计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是辅助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韦葛堇;林舟丹;吴家昌;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运用网络形式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运用网络形式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体检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140例.按居住地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7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维持平时基础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管理.观察3,9个月及1年半,比较两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照升高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运用网络方式干预,能帮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信心,是减少高危人群发展为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依鸽;阎黎;莫峻雯;蒋春玉;石晓萍;唐振媚;蒋雷;刘浩军;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西汉族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筛选广西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未婚和离婚、幼年时不良遭遇、病前性格、知心朋友情况、负性生活事件等因素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生物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而社会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作者:杨庆海;罗红叶;陈荷;冯启明;苏莉;陈强;韦波;马贞玉;霍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Hs-CR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EH患者95例作为EH组,同时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SUA、Hs-CRP与D-D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患者SUA、Hs-CRP和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EH患者行SUA、Hs-CRP与D-D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进一步评估EH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有效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等多种高血压并发症,同时对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文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牙科畏惧症患儿清醒镇静下牙病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科畏惧症患儿清醒镇静下进行牙病治疗的安全性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儿童牙病科门诊60例患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年龄3~10岁,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使患儿处于清醒镇静下接受牙病治疗.记录HR、SpO2、RR、镇静和行为分级,治疗结束后随访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结果:60例患儿中,55例镇静效果满意,Ramsay分级为Ⅱ~Ⅲ级,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分别为(3.6±0.5)分与(4.6±1.2)分,顺利完成预期治疗;5例镇静效果不理想,改为深度镇静后完成治疗.所有患儿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95.0%的家属愿意患儿下次牙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结论: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在清醒镇静下进行牙病治疗,安全性高,镇静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梦;施小彤;沈浩林;王维;覃斌;陈锡华;黄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86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DCM Ⅰ~Ⅱ级组46例和DCMⅢ~Ⅳ级组40例,观察血清HCY水平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BNP)、心源性死亡情况.结果:DCMⅠ~Ⅱ级组治疗前HCY和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与DCMⅢ~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变化同反应心功能的各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治疗后两组血清HCY和血BNP水平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血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随访时间及相应的血清HCY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可作为DCM心衰严重程度的有效评价指标.

    作者:高伟;王志永;王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口服降糖药使用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内口服降糖药用量及使用金额逐年增长,大部分药品的日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减少趋势.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第二代磺酰脲类用药金额居前3位;其中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用药金额居前4位,并且占据我院每年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总金额的90%以上;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用药频度居前3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比较合理.

    作者:黎明;曾明艺;江春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硬组织A点和B点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硬组织A点和B点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在矢状向上,硬组织点A与软组织点A(sA)前移的比例为1∶0.87,硬组织点B与软组织点B(sB)后退的比例为1∶0.96;在垂直向上,A与sA和B与sB分别下移的比例分别为1:1.09和1∶1.21.A与sA(矢状向r=0.612,垂直向r=0.459,P<0.01)、B与sB(矢状向r=0.885,垂直向r=0.689,P<0.01)的移动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唇部形态随着软硬组织A、B点的变化而趋于协调.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硬组织A点和B点在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呈正相关,且下颌的反应较上颌更加明显.

    作者:邹红英;莫水学;欧阳晖;何进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浓度的方法.方法: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互为为内标,血浆样品用无水硫酸钠吸附,用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残余物用流动相溶解后进样.色谱柱:Zorbax-ODS C18 (4.6 mm×250 mm,5 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晴—水(25∶75),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00 nm.结果: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 mg·L-1,低检出限分别为0.20 mg·L-1和0.25 mg· L-1;日间、日内相对标准差均小于6.5%;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74%~103.56%和96.19%~103.5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3.54%~101.43%和92.23%~100.3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人体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黎远冬;张炜炜;梁宁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MY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与HPV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治疗前后C-MYC基因扩增和HPV感染的变化,分析C-MYC基因扩增和宫颈HP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79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ISH方法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PV-DNA.结果:①治疗前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随病理级别的增加逐渐升高,治疗后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HPV阳性感染率随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升高,治疗后HPV感染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V持续感染率在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癌组中分别是1/3、50.00%、20.00%和17.24%.③C-MY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转归情况无相关.结论:C-MYC基因扩增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展关系密切,与HPV的感染转归无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唐金芝;许君艳;高琨;李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吗啡联合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有效性和依从性.方法:100例常规药物治疗30min后症状未缓解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继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吗啡静注联合口鼻面罩接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呼吸、心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0min显效率为76%,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和84%(P<0.01及P<0.05).结论:吗啡联合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病人依从性好.

    作者:宁正庆;侯超志;彭仁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76例轻中度高血压(11.97 kPa≤舒张压<14.63 kPa且18.62 kPa≤收缩压<23.94 kPa)分为阿折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各38例,经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8周的试验期,分别每天一次口服阿折地平8 mg或氨氯地平5 mg.每2周复诊1次,4周后如舒张压≥11.97 kPa,则改为阿折地平16 mg或氨氯地平10 mg每天一次口服.安慰剂治疗2周后及12周的试验期结束前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统计两组病人给予药物治疗前后杓型血压及非杓型血压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阿折地平组高血压病患者完成试验36例,失访2例,氨氯地平组高血压病人完成试验35例,失访3例;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阿折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高血压病人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及baPWV均明显降低;③与氨氯地平组相比,治疗8周后阿折地平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和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baPWV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杓型血压人数增加而非杓型血压人数减少,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其动脉硬化程度,而阿折地平能促进其恢复正常昼夜节律.

    作者:黄荣杰;郑云香;何美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及声像图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73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双侧腋窝淋巴结144枚,行二维超声、CDFI及UE检测,观察声像图特点,测量大小并计算纵横比(L/S),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及弹性评分.结果:二维超声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似小肾形,皮质呈低回声,位于周边,髓质为中高回声.左右侧正常腋窝淋巴结两组间长径、横径、L/S、皮质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皮质厚度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单侧上限)<0.27 cm.淋巴结形态以Ⅰ型为主.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主要为Ⅰ型、Ⅱ型.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主要为1分、2分,表现为整体绿色,或以绿色为主渗杂少许蓝色,蓝色部分多位于淋巴结周边,与淋巴结皮质部分对应.结论:二维超声、CDFI及UE可显示腋窝淋巴结的结构及皮质厚度,血流分型及弹性评分的正常状态,有助于对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廖倩雯;李艳宁;徐丽芳;卢露;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感方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肺感方对11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肺感方对不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肺感方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球菌、铅黄肠球菌的MIC分别为62.5,62.5,125,31.25,250,500 g/L,相应的MBC为:62.5,62.5,250,31.25,500,1 000 g/L;对临床分离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MIC和MBC均分别为250,500 g/L;对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无明显体外抗菌作用.结论:肺感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铅黄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强.

    作者:蒋霞;凌江红;梁娟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菲牛蛭素对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菲牛蛭素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研究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阳性对照药,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菲牛蛭素对HU-VEC细胞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菲牛蛭素对HUVEC培养液中VEGF释放含量的影响;制备CAM模型,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不同浓度菲牛蛭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菲牛蛭素终浓度0.25 U/mL时细胞活力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率为28.4%,且在此浓度培养液中VEGF含量高,比空白对照组高出80.7%;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CAM血管总数明显增加,大、中血管数增加显著(P<0.01),小血管数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以22 U/mL剂量组增生作用明显.结论:菲牛蛭素对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为缺血性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言香;黎渊弘;钟小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IL-8对卵巢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血清IL-8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价值.方法:以Pubmed、Medline为英文文献主要来源,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为中文文献主要来源,搜索1995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IL-8诊断卵巢癌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和诊断性试验公认的质量标准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以汇总的方法计算出血清IL-8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SROC AUC).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共4篇,均为随机对照研究,样本量共501例,统计结果显示,血清IL-8诊断卵巢癌的总的敏感性为71%(95%可信区间:64%~77%),总的特异度为85%(95%可信区间:80%~89%)、总的诊断优势比24.46(95%可信区间:9.52~62.83)及SROC AUC为0.887 2±0.022 7,Q指数为0.817 8±0.023 3.结论:血清IL-8检测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爱萍;李力;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对胰腺组织AC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对胰腺组织中Ⅲ型腺苷酸环化酶(AC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5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85只),喂养14周,建成肥胖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10只)组成肥胖组,取胰腺组织以观察对照组与肥胖组AC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肥胖组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雄性大鼠AC3 B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性大鼠(P<0.05).结论:肥胖影响胰腺AC3基因的表达;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有性别差异.

    作者:陈谢;陈青云;陈莹;蔡劲薇;陈智;刘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珍珠水解液对皮肤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bFGF、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珍珠水解液对正常皮肤及瘢痕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病理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分离纯化获得人类皮肤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系.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在珍珠水解液作用下bFGF、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结果:珍珠水解液可下调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上调bF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珍珠水解液能调节成纤维细胞bFGF、TGF-β1的分泌,其对皮肤瘢痕作用的功效及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黎黎;农晓琳;邓凌;李佳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及正常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及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Heroin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十海洛因成瘾组(NaHS+ Heroin组),每组10只.Heroin组和NaHS+ Heroin组分别通过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对照组和NaH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皮下注射前30 min,NaHS组和NaHS+ Heroin组腹腔注射NaHS,对照组和Heroin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4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Heroin组在纳洛酮促戒断症状中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延长(P<0.01),NaHS+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Heroin组缩短(P<0.01);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1),NaHS+ 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比Heroin组明显多(P<0.01).结论: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外源性H2S可以减轻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H2S对正常大鼠的学习记忆无影响.

    作者:侯信合;韦献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鼠胰岛分离纯化后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一种分离纯化小鼠胰岛细胞的优良新型方法,经同种异体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建立动物模型.方法:(1)胰岛分离及检测:采用胆总管内胶原酶逆行灌注消化胰腺的方法分离胰岛,淋巴细胞分离液单一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台盼兰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来检测胰岛功能.(2)胰岛移植:空白对照组(n =12),糖尿病鼠组(n=12),对糖尿病鼠组行同种异体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 %,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3).糖尿病小鼠经胰岛移植后,1~3 d内,血糖均降至11.1 mmol/L以下.结论:采用新改进的分离纯化胰岛方法,可获得高质量、高功能的胰岛细胞.经同种异体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行人胰岛小鼠移植及人胰岛同种异体移植提供重要试验价值.

    作者:夏小林;田磊;韩小乐;糜亮亮;肖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群体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rs25531)的关系.方法:选取379例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和284例同地区60岁以上普通健康壮族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①长寿组5-HTTLP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 55.67%、SL34.83%、LL 9.50%,等位基因S和L频率分别为73.09%和26.91%(LA =20.45%,LG=6.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3个等位基因(S,LA,LG)的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L分别和SS、SL存在统计学联系(P=0.001,OR=2.226,95%CI 1.374~3.608;P=0.039,OR=1.695,95%CI1.028~2.796).结论:5-HTTLPR多态在广西巴马地区的分布,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作者:孙临侠;罗桓;吴华裕;钟艳华;吴巾;魏贞;刘承武;潘尚领;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鼠簕生物碱A及其衍生物对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动态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老鼠簕生物碱A(HBOA)、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BOA)及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TC 3)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对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HBOA组、ACO-BOA组,TC-3组,以及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及4周.检测给药第2周和第4周两个阶段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给药第2周,HBOA组、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血清的AST、ALT活性、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与同期模型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BOA、ACO-BOA及TC-3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变性程度,降低肝脏COX 2和NF-κB蛋白表达(均P<0.01).给药第4周,HBOA组、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HBOA、ACO-BOA及TC-3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性程度及降低肝脏COX-2和NF-κB蛋白表达(均P<0.01).给药第4周HBOA组、ACO BOA组和TC-3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HBOA组肝组织SOD活性以及ACO-BOA组和TC-3组肝组织COX 2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与第2周相对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OA、ACO-BOA及TC-3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肝组织中COX-2和NF-κB的表达有关.

    作者:蔡丽萍;卢顺玉;周丽娟;梁颖娥;陈小英;刘林;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CL18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上皮细胞中定位及定量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蛋白在卵巢癌组组织上皮细胞中的定位及定量.方法:使用激光捕获纤维切割(LCM)获取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正常组织的上皮细胞,免疫磁珠分别获取CCL18蛋白,微量层析柱浓缩CCL18样品,并除盐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检测CCL18蛋白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上皮细胞中CCL18蛋白呈高表达,且阳性率为9/10例,表达量为103~105;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上皮细胞中CCL18蛋白阳性率为2/6例,表达量为10a~104,而卵巢正常组织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到CCL18蛋白的表达.结论:CCL18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上皮细胞中明显高表达,可能成为卵巢癌的新一代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玮;杨莹珠;李力;潘忠勉;阳志军;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通喉罩通气用于犬支气管肺灌洗术对呼吸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three-way laryngeal mask airway,TLMA)与气管导管(tracheal catheter,TC)通气用于犬支气管肺灌洗术(bronehoalveolar lavage,BAL)对呼吸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犬随机分为TLMA组(T组,n=8)和TC组(C组,n=8),在全麻控制呼吸下实施BAL术.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TLMA/TC后3 min(T1)、实施BAL 10 min(T2)、30 min(T3)、术毕即将拔除TLMA/TC时(T4)和拔除TLMA/TC后3 min(T5)的Sp02、MAP和HR..记录T1、T2、T3、T4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测定T0、T1、T2 、T4 、T5的静脉血浆肾上腺素(A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Ppeak在T2、T3显著高于T组(P<0.05);C组AE、NE在T1、T5均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在犬BAL中,使用TLMA或者TC通气都是安全有效的,TLMA通气优于TC通气,应激反应更轻微.

    作者:杨天明;魏少华;梁卫根;陆卫忠;刘悦;钟军;钟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西黑衣壮族和白裤瑶族人群血压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探讨广西黑衣壮族和白裤瑶族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在我们先前分层(性别与年龄)随机抽样的标本中随机选择黑衣壮族816名和白裤瑶族826名作研究对象.比较两民族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黑衣壮族人群收缩压(16.25±2.19比15.76±2.27 kPa,P<0.001)和脉压(6.16±1.77比5.77±1.67 kPa,P<0.001)水平明显高于白裤瑶族人群,舒张压水平与白裤瑶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衣壮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9.19%比4.24%,P<0.001)和高血压患病率(19.49%比14.53%,P<0.01)也明显高于白裤瑶族人群.两民族人群性别和体重指数对舒张压、吸烟对脉压以及年龄对血压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黑衣壮族人群的收缩压和脉压水平高于白裤瑶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白裤瑶族人群.可能与他们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不同有关.

    作者:胡细江;杨德寨;尹瑞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ESLD测定瑶药竹叶风中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A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瑶药竹叶风中岩白菜素和百两金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药材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SLD),摸索确定色谱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确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结果: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100A(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ESL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量2.5 L/min;进样量为对照品溶液5,20μtL,供试品溶液5~20 μL.供试液制备方法:药材破碎度为过4号筛的粉末,甲醇浓度为75%,超声时间为20 min.结论:建立的竹叶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竹叶风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之一.

    作者:侯金玲;黄瑞松;蒋秋香;吴柳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nAchRα9抗体对寻常型天疱疮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

    目的:通过鼠模型的建立,研究nAchRα9抗体对寻常型天疱疮(PV)棘层松解的影响.方法:取Balb/c新生鼠150只,随机分为15组,1~5组注射PV患者血清;6~10组注射nAchRα9抗体;11~15组二者同时注射.注射后,1,6,11组于12 h处死,2,7,12组于18 h处死,3,8,13组于24 h处死,4,9,14组于36 h处死,5,10,15组于48 h处死.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评价nAchRα9抗体对PV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结果:6~10组新生鼠均未能出现棘层松解;12组较2组棘层松解程度增大;13组较3组棘层松解程度增大;4组与14组间、5组与15组间的棘层松解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chRα9抗体有可能增大PV-IgG诱导的天疱疮鼠模型的棘层松解程度,单纯nAchRα9抗体很难诱导棘层松解产生.

    作者:周琼;郑文军;韦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西地区壮族1型糖尿病与CTLA4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1型糖尿病(type l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关系.方法:提取37例广西地区壮族T1D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LA4第4外显子的3’非翻译区包含(AT) n[CTLA4 (AT)n]重复序列的特异性等位基因,并对两组CTLA4 (AT)n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广西地区壮族人CTLA4(AT)n基因中,发现有12种等位基因(86~122 bp).壮族T1DM组88 bp等位基因频率共检出24例(64.9%),与正常对照组8例(20%)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壮族T1DM患者与CT-LA4基因多态性明显相关,CTLA4(AT)n 88 bp可能是广西壮族T1DM的易感等位基因.

    作者:锁颖君;蔡劲薇;李励;罗佐杰;梁杏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胰岛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A组(普通饲料组),B组(高糖高脂饲料组),C组(T2DM对照组)、D组(厄贝沙坦干预组).观察厄贝沙坦干预对T2DM大鼠血糖、胰岛素等胰岛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D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下降25.08%,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30.87%,ISI提高了11.93%,明显改善糖耐量.D组与C组大鼠比较,胰岛内β细胞相对量增加67.35%,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水平增加43.86%,胰岛β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增高9.79%.结论:厄贝沙坦干预可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HOMA-IR,提高ISI,改善胰岛结构和功能.

    作者:黄松;罗佐杰;秦映芬;寻英;梁杏欢;冼晶;周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支架材料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比较

    目的:比较海藻酸钠加明胶、胶原、琼脂糖、基质胶等4种支架材料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效果.方法: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接种到海藻酸钠加明胶、胶原、琼脂糖、基质胶等4种支架材料中进行三维培养,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MMP9、MMP2、FN1、LAMA5、LAMC2、NKX3 1等6个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在上述4种支架材料培养的PC3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MMP2在有支架材料培养的PC3细胞中表达高于无支架材料培养的PC3细胞;LAMC2、MMP9、MMP2在胶原组中上调,MMP9、MMP2在海藻酸钠加明胶组与琼脂糖原组中上调,基质胶组中只有MMP2上调.结论:①采用支架材料的三维培养体系优于不用支架材料的二维培养体系.②胶原为体外前列腺癌PC3细胞三维培养的优支架材料.

    作者:黄俏莹;胡艳玲;苏素勤;庞凤;郑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三七提取液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血管生成及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不同浓度三七提取液处理组及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三七处理液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共培养法(Marigel inva-sion chamber),观察不同浓度的三七处理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ng-1、Ang-2、VEGF、HIF-1α的水平.结果:三七处理液浓度达25 mg/L时,对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24,48,72 h抑制率分别达3.57%、11.29%、13.16%,浓度达800 mg/L时,抑制率达64.85%、67.74%、85.53%;经三七提取液处理后HepG2细胞迁移数为(220±2.30)个,抑制率达(63.67±3.32)%,细胞迁移数与阳性对照组(614±3.32)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1、Ang-2、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7.13±2.86)μg/L vs(32.54±6.82)μg/L、(332.28±64.22)μg/L vs(202±28.22)μg/L、(4.02±0.58)μg/L vs(2.56±0.25)μg/L、(258.74±123.56)μg/L vs(90.32±36.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提取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对Ang-1、Ang-2、VEGF、HIF-1α也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邓伟;向清;李宝;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陈泛野;江现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大部分预后差,病死率高达14.6%[1].国外学者Paciaroni等[2]对177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随访(平均1.2年),结果病死率竟达45%.颈内动脉闭塞病死率如此之高,如何进行有效防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现将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浩强;曾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拮抗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第13位成员,因其显著的B细胞生长刺激作用而得名.此外还称:激发凋亡、核转录因子κB和氨基末端激酶的TNF类似物(TNF homologue that activates apoptosis,nuclear factor-κB,and c-jun NH2-terminal kinase,THANK),白细胞表达的TNF和凋亡相关的配体1 (TNF and apoptosis ligand-related leukocyteexpressed ligand 1,TALL 1),TNF家族的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 [1~4].BLyS的主要作用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其正常表达对维持依赖和不依赖T细胞抗原刺激的B细胞活化和增殖至关重要.BLyS的过度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就BLyS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以及BLyS拮抗剂应用于SLE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温斯健;林有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检测胎儿脐带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自从超声检测在产科应用以来,超声对产科临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超声不仅可观察胎儿的形态结构、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是产前观察胎儿附属物——脐带结构及脐带血流情况的安全、无创的首选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脐动脉的血流检测与频谱分析已成为胎心监护和反映胎儿宫内安危状况的有效检查手段.近年来有关通过超声指导胎儿脐带绕颈复位措施以及脐带血管内径等对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的价值研究的相关报道,更显示了超声检测胎儿脐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就超声检测胎儿脐带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陈彦红;覃桂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现状

    世界上至少有50%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胃癌是人类的第四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世界第2位,约60%~80%的胃癌患者中可以检测到HP.胃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复杂的过程,HP感染、宿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起共同作用,而HP感染可能为先导,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性增生终发展成胃癌的癌变模式已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可,但HP感染导致胃癌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细胞内信号转导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HP定植于胃黏膜后,可以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使上皮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胃癌的发生.笔者查阅2007~2013年文献,对HP感染与胃癌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爱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壮族中老年肺癌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壮族中老年人肺癌流行病学特征,为中老年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03~2011年1 179例壮族中老年人肺癌住院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收治的中老年壮族肺癌患者是2003~2005年的5.5倍,男女性别比例为1.85∶1;平均年龄(57.54±0.57)岁,5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余年龄组;患者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吸烟和(或)嗜酒者占98.56%,女性患者无不良生活习惯者占98.31%%;鳞状细胞癌患者占17.72%,腺癌患者占56.23%,其中鳞状细胞癌男女性别比为7.04∶1,腺癌男女性别比为1.53∶1.结论:壮族中老年肺癌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鳞状细胞癌与吸烟密切相关.针对其危险因素应采取控烟控酒、改善环境等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梁冰;王芃;冼磊;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及结扎年限绝育术复通后患者妊娠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输精管/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时不同年龄男女性患者复通后妊娠情况和不同结扎年限复通后妊娠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输精管/输卵管结扎后在我中心进行复通术的898例患者或其配偶妊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妊娠情况与复通时的年龄、结扎年限的关系.结果:女性输卵管结扎复通后妊娠率为75.24%,而男性输精管复通后其配偶妊娠率为55.41%,明显低于女性;输精管复通后其配偶妊娠组男性平均年龄明显小于配偶未妊娠组,输精管绝育复通后不同年龄段其配偶妊娠率不同:小于34岁配偶妊娠率(74.19%)高于35岁以上组(41.86%);输卵管结扎复通后妊娠组年龄也明显小于未妊娠组,不同结扎年龄组妊娠率不同:>35岁组及31~34岁组妊娠率分别为67.33%、75.30%,低于≤30岁妊娠率(83.54%),但31~34岁和>35岁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精管/输卵管结扎后不同年限复通后获得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男女性绝育复通后配偶获妊娠率均与复通时的年龄相关,均与结扎年限无相关性.

    作者:王娟;谢丹尼;韦力;林秀;莫毅;江秋;李云娟;江如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应用与护理.结果:106例患者全部经胃镜确诊,其中104例经一次性止血成功,2例未见病变.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一种恢复快、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低、费用低廉的医疗方法.而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可确保胃镜检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荣芬;于冰;吴长亮;李信;梁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使用水垫护理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水垫护理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每日采用水垫护理.对照组20例,每日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垫护理有利于减轻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的皮肤受压等不适症状,改善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可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梁微;李霞;韦坚;陈丽君;曾小芬;江锦芳;唐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