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无缝隙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住院接受激素治疗的ITP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全程疾病知识、心理、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后激素治疗依从性、血小板计数及再次出血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好,均为100.0%,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好的比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出院前两组血小板计数均>50×109/L,无出血现象,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血小板计数<50×109/L有7例,再次出血4例,均少于对照组的19例、12例( P<0.05)。结论对ITP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情反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琴;梁爱清;江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病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特点,制订预防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病程有关,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且常合并高血压病及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护理工作应围绕加强宣教,强调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综合治疗,合适的足部护理。

    作者:谭小燕;黄秀禄;农月稠;钟玫;颜晓东;杨红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减少肾造瘘管引流缺陷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减少留置肾造瘘管引流缺陷的临床效果。方法留置肾瘘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泌尿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肾造瘘管的有效引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正确个人行为应对能力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肾造瘘管引流缺陷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术后肾造瘘管引流的通畅,可降低肾造瘘管引流缺陷率。

    作者:李兰;陆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序贯培养与囊胚移植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序贯培养与囊胚移植术的佳护理方法,提高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护理满意度。方法对568例序贯培养-囊胚移植患者开展术前宣教、术中配合与术后指导3个阶段的护理,重视其心理护理。于移植日给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568例序贯培养-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57.07%,护理满意度为99.12%。结论优质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燕萍;公方强;何艳;禤丽;曾桂春;李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气囊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在骨科四肢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使用气囊止血带的骨科四肢手术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止血带,观察组120例使用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可更换加压位址的气囊止血带,能到达预期的止血效果,并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国雄;陈尔英;林雨;潘振斌;张培丽;苏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在131 I治疗中的评价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在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131 I治疗的2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药品分装采用手工操作,观察组采用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分装。采用活度计测量药品剂量准确度,记录分装131 I的时间,采用辐射探测仪监测操作者受辐射照射剂量,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触放射源时间<1 min、受辐射剂量<100 nSv/h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进行分装发药,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放射源对操作者的辐射危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准化吸痰法提高痰培养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标准化吸痰法在肺炎患儿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炎患儿167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3例,实验组84例,使用双盲法、均在使用抗生素前取晨痰做培养。对照组清理口腔后常规吸痰或咳痰采集痰标本,实验组采用标准化吸痰法采集痰标本。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为78.6%,痰培养阳性率为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34.9%(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采用标准化吸痰法采集痰标本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唐晓燕;谢庆玲;甄宏;杨红叶;王志英;胡琼燕;韦玉华;农利平;蒋珊珊;黄春芝;苏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3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效果。方法桥小脑角肿瘤62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组29例(传统入路组),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组33例(锁孔入路组),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保留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全切率均为100.0%;锁孔入路组面神经保留率为48.5%(16/33),传统入路组为51.7%(15/29),两组面神经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孔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入路组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 P<0.05)。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疗效好,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唐秀文;肖泉;叶劲;刘若平;钟书;蓝胜勇;梁有明;庞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方法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47例和常温组49例,亚低温组术中采用亚低温,监测肛温于33℃~34℃后,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常温组49例术中未进行亚低温处理,监测肛温36.5℃~38.5℃,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亚低温组术中轻度脑膨出24例,中度脑膨出15例,重度脑膨出8例,常温组分别为9例、24例、16例,亚低温组术中脑膨出程度较低( P<0.01)。术后90 d,亚低温组死亡17例(36.2%)、良好15例(31.9%)、中残8例(17.0%)、重残4例(8.5%)、植物生存3例(6.4%),常温组分别为29例(59.2%)、8例(16.3%)、6例(12.2%)、3例(6.1%)、3例(6.1%),亚低温组预后好于常温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施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采用亚低温,可降低急性脑膨出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如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8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采取肘外侧入路或肘内外侧联合入路及相应的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骨折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或脱出等现象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8±10)°,前臂旋转平均活动度(98±7)°;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5例,良11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肘关节骨及相关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改善肘关节功能。

    作者:唐国能;黄粹业;蒋永益;叶维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追加口服米非司酮法用于死胎引产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追加口服米非司酮法在妇女死胎(孕14~28周)引产中应用效果。方法孕中期死胎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早50 mg,晚25 mg,连用2 d,第3天早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 ,根据宫缩情况重复米索前列醇用量,待死胎排出后追加口服米非司酮50 mg。对照组第1~2天米非司酮服药方法同观察组,第3天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 ,观察5 h无宫缩可加服200μg,直到引发宫缩后停药。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完全流产率。结果两组患者胚囊排出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异常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完全娩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清宫率和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死胎引产,追加服用米非司酮效果明显,完全娩出率大大提高,副作用较少,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程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静脉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单次泵注组(A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疼痛评分、舒适评分。结果3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分值、BCS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分值低,BCS分值高(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术后疼痛轻,镇静效果好。

    作者:李萌;郭涛;黄朝宇;邢玉涛;韩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胎膜早破孕妇96例为观察组,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解脲支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病原菌及念珠菌感染率,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Uu、BV病原菌、Uu+BV病原菌+念珠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念珠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早产者Uu、BV病原菌阳性率明显高于足月产者( P<0.05);观察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剖宫产、产褥感染及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韦玉岚;黄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与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4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采用关节镜手术,对照组72例采用保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活动、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为1.39%,低于对照组的9.72%(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创伤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卢永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疾病贫血及其与铁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情况,分析贫血与铁代谢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3~5期非透析CKD患者69例,检测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Fe)、总铁结合力(TIBC)等指标。根据SFE和TIBC数值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69例患者发生贫血54例(78.3%),其中CKD 3期贫血发生率47.8%(11/23),CKD 4期为82.4%(14/17),CKD 5期为100.0%(29/29)。血清FE与Hb、HCT呈正相关关系( P<0.005);TIBC与Hb、HCT呈正相关关系( P<0.005)。Hb与红细胞压积、钙、铁、碳酸氢根(HCO3-)及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关系(P<0.005);Hb与BUN、SCR、P、K及PTH呈负相关关系( P<0.005)。结论3~5期CKD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贫血,贫血与铁代谢密切相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贫血与铁代谢紊乱的程度加深。

    作者:黄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lizarov 外固定矫形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37例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矫形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lizarov外固定矫形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37例(49足),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7例随访时间平均为15个月,结果优35足,良14足,差0足,优良率达100.0%,未见内翻足畸形复发。治疗期间仅发生轻度针道口感染2例(2足)占5.4%,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踝关节移位、血管或神经损伤、过度矫正等发生。结论 Ilizarov外固定矫形技术能有效矫正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杨宏;梁业;李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腹、免气腹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气腹与免气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61例,采用气腹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8例(气腹组),采用免气腹后腹腔手术治疗33例(免气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取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气腹组手术时间、寻找输尿管驻石段时间、留置双J管时间、缝合输尿管切口时间均短于气腹组(P<0.05)。结论气腹和免气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效果相当,免气腹能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寻找输尿管驻石段、置入双J管及闭合输尿管切口时间,但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

    作者:闭克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透费用对血透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透费用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3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工作状态、家庭收入、透析次数、病情、病程、透析费用与心理状况相关性,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63.5%出现心理问题;血液透析患者每月血透费用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应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教育,以期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作者:程琼;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目的:观察多裂肌间隙入路可扩张管微创系统( Quadrant系统)辅助下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单节段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根据日本JOA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结果切口长度平均3.3 cm,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40 ml;术后切口无感染、无皮肤坏死;平均随访时间24.3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2.24分,术后1年为26.03分。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本组患者无螺钉松动、断裂及cage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Quadrant系统下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对脊柱后部稳定结构破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卢家灵;谭家昌;杨有猛;徐鸿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107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弹性成像按5分法分级。结果107个乳腺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结节68个,恶性结节39个。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良性)67个结节,>3分(恶性)40个结节。良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8%(59/68);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5%(31/39)。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并且弹性成像病灶面积与二维超声面积比≥1.5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9.4%、97.1%、和90.7%。结论弹性成像可有效评估组织硬度,定量参数面积比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作者:黄精贤;李茂谊;邓祖群;罗琴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维生素 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Ⅱ( 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老年危重症患者196例,检测入院第1天血清1,25(OH)2D3水平及住ICU第1个24 h的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A组67例( APACHEⅡ评分≤15分),B组89例( APACHEⅡ评分16~25分),C组40例( APACHEⅡ评分>25分);根据追踪结果,分为存活组54例与死亡组142例。结果血清1,25(OH)2D3水平依次为A组>B组>C组(P <0.05)。器官衰竭数量依次为 A 组<B 组<C 组(P <0.05)。 A、B、C 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2.99%(2/67)、30.34%(27/89)、62.50%(25/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死亡率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死亡组血清1,25(OH)2D3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量明显大于存活组(P<0.05)。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1,25(OH)2D3水平结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 SR )对不同大小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患者40例(56枚肿块),其中肿块直径≥2.0 cm有24枚(A组),肿块直径<2.0 cm有32枚(B组),对比并分析2组SR;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R为结果,建立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ROC曲线图显示AUC为0.846,选择约登指数大值0.786为临界点,确定SR临界值为3.21。恶性肿块的SR为(5.2±1.2),明显大于良性肿块的(2.1±0.2)(P<0.05)。 A组良性肿块SR为1.04~4.66,恶性肿块SR值为1.87~11.33;将SR为4.76作为临界值,AUC为0.878。 B组良性肿块SR为1.05~3.11,恶性肿块SR为1.22~8.85;将SR为2.58作为临界值,AUC为0.889。 A组AUC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对于不同大小乳腺肿块患者,实时超声弹性成像SR能准确鉴别乳腺肿块性质,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好。

    作者:李坚;刘雪玲;伍业冬;雷蓓;聂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位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剂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各种条件下的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为临床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专用模体中,用电离室测量不同能量下,模体上添加各种体位固定材料前后剂量的变化,得到体位固定材料在不同能量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的影响。结果添加体位固定材料后使放射治疗患者的吸收剂量减少,随着X射线能量的增加固定材料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变小;同一能量,有机玻璃对吸收剂量的影响大,面膜、真空袋、碳纤维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较小。不同厚度的面膜、真空袋对表面剂量影响不同,厚度越大,影响越大;面膜孔径越大对表面剂量影响越小。结论体位固定材料在X射线路径上对放射治疗患者吸收剂量和体表剂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补偿修正。

    作者:韦汉荣;曾自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LCOS )的危险因素。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50例,其中术后发生LCOS 39例(观察组),术后未发生LCOS 111例(对照组)。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确定LCOS的影响因素,再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胸比、肺动脉压力、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循环时间、失血量比、术后心律失常、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是术后发生LCOS的影响因素( 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体重指数<19 kg/m2、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量比>20%、主动脉阻断时间>60 min为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19 kg/m2、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量比>20%、主动脉阻断时间>60 min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毅君;邓盛;熊荣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变率显像评价 HIV/AIDS 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心脏应变率显像( SRI)技术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及AIDS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价值。方法 AIDS患者43例,HIV感染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3例,采用SRI检测技术检测3组左心室6个室壁基底部、中间部和心尖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 S-Sr)。结果 AIDS组各室壁S-Sr均低于HIV组( P<0.01),HIV组各室壁S-Sr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AIDS与HIV感染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庆荣;孟繁坤;张欣;观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早期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标准组)和强化治疗组(强化组),每组50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行PCI,并于术前7 d 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标准组服用10 mg/d,强化组20 mg/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 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手术前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强化组TIMI血流改善好于标准组( P<0.05),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标准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表达水平均上升,但强化组各项指标升高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强化组术后24 h、48 h血肌酐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肌酐清除率高于标准组(P<0.01),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无复流、炎症反应的发生,并且加快肾功能恢复,降低CIN发病率,从而起到更有效保护心肾的功能。

    作者:邹筱冬;吴同果;崔进;黄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广西13家医院202例确诊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评判肺栓塞的可能性。结果20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81.2%)、咳嗽(60.9%)、胸膜炎样疼痛(32.2%)、肺部湿性啰音(33.2%)、心率增快(33.2%)为常见。实验室检查常见低氧血症(81.7%)、低碳酸血症(62.9%)、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87.2%),部分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前导联 T波倒置(43.6%)及X线胸片显示右下肺动脉增粗(39.2%)。 Wells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24.4%、48.8%和26.8%;修正Gevena评分肺栓塞低度可能、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分别占14.3%、70.8%和14.9%。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判断肺栓塞有一定意义。

    作者:蓝冰;秦志强;许承琼;陈显源;李党育;梁世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腹腔镜术后镇痛对皮质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对老年人腹腔镜术后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镇痛组)和术后未镇痛组(未镇痛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T1)、术后5 h(T2)、术后第1天上午8点(T3)以及术后第2天上午8点( T4)5个时间点采静脉血6 ml,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免疫细胞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 HLA-DR)分子的表达率。结果镇痛组与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 P<0.05)。两组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LA-DR分子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与否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未镇痛组HLA-DR的改变较镇痛组明显(P<0.05)。结论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龚拯;栗俊;唐莹;马利;张行;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对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对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两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同时观察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的吸收显效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IL-10水平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6.6%,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病灶吸收显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率为90.0%,对照组为63.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确为滋阴利肺汤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滋阴利肺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血清 IL-6、IL-10、TNF-α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变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黄春合;覃后继;黄美金;何延专;黄其文;陆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妊娠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图形与妊娠相关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地诺前列酮治疗的孕妇244例,临产后记录其胎心监护图形,其中出现异常胎心监护图形者109例为观察组,正常胎心监护图形135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种异常图形与妊娠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为44.7%,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41周伴脐带缠绕、羊水过少是发生异常胎心监护图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发生率高前3位为轻度变异减速、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羊水过少是重度变异减速的危险因素(P<0.05)。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产生晚期减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妊娠临产后出现异常胎心监护图形的比例较高,糖尿病合并妊娠与晚期减速、羊水过少与重度变异减速有密切关系。

    作者:宋良;韦红卫;邓童宁;廖丹;黄美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维A 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银屑病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标准(PASI)进行疗效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IL-6水平并与1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32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87.50%;治疗后血清VEGF、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IL-6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 P均<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VEGF、IL-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结论阿维A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血清IL-6、VEGF有关。

    作者:肖敏;贺琪;陶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DukesC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术中灌注化疗在Dukes C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ukes C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根治性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中行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静脉、肠腔及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40例单行TME。两组术后均采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规范化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癌胚抗原( CEA)水平;术后1、2、3、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7.2%、71.7%、44.8%,对照组分别为69.8%、46.6%、38.8%、11.1%,观察组1、2、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CEA水平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5年观察组局部复发率27.5%、远处转移率17.5%,均低于对照组的50.0%、37.5%( P<0.05)。结论 Dukes C期直肠癌TME术中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降低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乳晕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经乳晕入路腔镜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8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40例和开放组40例,分别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两组随访时间为6个月,腔镜组患者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开放组患者均认为手术瘢痕裸露影响美观。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作者:张涌泉;许景洪;黄文文;李立志;甘雨;唐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脑钠肽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效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前脑钠肽( Pro-BNP)水平对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后成功的预测价值。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94例,接受电生理检查以及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治疗直至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后患者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Pro-BNP浓度。结果随访12个月,94例患者消融成功72例,复发22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成功组Pro-BNP水平和左心房直径均呈下降趋势,而复发组Pro-BNP水平则呈上升趋势。以Pro-BNP水平比基础水平降低>25%为消融远期成功的标志,其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86.4%,准确性为73.4%。结论血清Pro-BNP浓度降低可以作为房颤消融术后远期成功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 ROSC)后是否出现心血管衰竭将患者分为心血管衰竭组75例和非心血管衰竭组31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病史、心肺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生命体征等资料,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 P<0.05);心血管衰竭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30.54±8.49)分、SOFA评分为(14.65±5.14)分,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衰竭组的(19.74±9.76)分及(6.49±4.56)分( P<0.05)。心血管衰竭组发病初始可除颤心律比例明显低于非心血管衰竭组(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复苏前血糖紊乱均为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前存在SIRS以及复苏前血糖紊乱均是患者发生早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薛乾隆;贺英;岳秉宏;韩树池;陈艳梅;高继英;张秀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操作孔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摩擦固定术患者327例,分成单操作孔治疗组194例和传统双操作孔法对照组133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漏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中钉仓使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使用钉仓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操作孔组比较,单操作孔组术后伤口疼痛、麻木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单操作孔治疗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术后患者疼痛更轻、麻木感出现较少。

    作者: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崔健;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单只供肾移植围术期免疫抑制方案8例总结

    目的:总结以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在儿童供肾移植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例3~6岁儿童逝世后捐献供肾移植,8例受者均以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为基础免疫治疗,术前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甲泼尼龙联合诱导治疗。统计手术当日(0 d)、术后3 d、5 d、7 d、14 d、30 d血肌酐值、内生肌酐清除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数、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8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其余6例患者均在术后14 d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CD3+、CD4+、CD8+计数于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他克莫司中毒1例;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甲泼尼龙联合诱导在儿童捐献单只供肾移植围术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蔡文娥;黄仁彬;孙煦勇;农江;李海滨;覃音红;秦科;蓝柳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医院2005~2013年门诊量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量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根据2005~2013年某医院门诊量统计数据,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门诊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医院门诊量从2005年到2013年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9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9.13%。2010年之前,每年门诊量的增长率维持在3%~6%,从2011年开始,门诊量增长率逐年上升,其中2012年的增长达到19.39%;门诊量低的是第一季度,季节指数为86.01%,而其他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都在100%以上,高的是第三季度,达108.62%。结论门诊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季节性特点。

    作者:满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停诊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某医院实施门诊停诊干预措施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门诊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停诊的干预措施为:书面说明停诊的原因和理由,公务活动要有公文及医务部批准。结果2013年度出诊率比2012年度出诊率明显增高,停诊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制度实施效果显著,但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医院门诊作用,大限度满足患者对门诊的需求。

    作者:周丽萍;黄伟贞;黄金姣;周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乘积季节 ARIMA模型的出院人数预测

    目的:分析医院出院人数变化规律,预测2014年医院出院人数。方法运用SPSS19.0软件,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2009~2013年医院出院人数建模,使用得到的ARIMA模型对2014年出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ARIMA(2,1,0)×(1,1,0)12模型很好的拟合了历年出院人数,其R2=0.833,平均绝对误差为6.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IMA模型能够较好描述出院人数的周期性、趋势性和波动性,预测效果可信,能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黄舒婷;陈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的进展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外照射结合近距离腔内放疗,但如何更好地提高肿瘤靶区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周围组织受照剂量一直是妇科放疗研究的焦点。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等精确放疗新技术可很好提高靶区放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组织放射剂量,本文主要就这些新技术的优点、应用情况及疗效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洪乾;蒙富斌(综述);陈甲信(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与病案信息管理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临床路径作为新的医护模式,与病案信息管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文重点阐述病案信息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及临床路径对病案信息管理的影响。采用完善的电子病案及信息系统,提高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是促进临床路径有效实施及推广的有力措施。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进展

    地特胰岛素作为新型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与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相比,具有相同甚至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应用中常常联合门冬胰岛素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等传统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减轻体重、控制血糖波动和变异性、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其他胰岛素更具优势,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治疗时的优先选择。

    作者:庞家莲;蒙光义;王冬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卫生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为了使学生适应医院卫生信息化的需要,构建适合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模块、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多途径增加计算机教师医学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作者:戴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 BHT)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方法对经膝关节镜手术证实的27例(27膝) BHT患者及27例(27膝)非BHT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半月板碎块内移征(A征)、半月板翻转征/双前角征(B征)、外周残半月板征(C征)、空领结征/领结残破征/后角残破征(D征)的频率以及同时具有半月板碎片移位征象及半月板残缺征象(A/B且C/D征)的频率,计算各征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A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88.89%, B征为29.63%和85.19%, C 征为81.48%和77.78%、,D征为59.26%和66.67%;A/B且C/D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8%和96.30%,与A征、C征的敏感度相近,但特异度较后两者显著提高。结论 A征及C征对MRI诊断BHT具诊断价值,若能结合A/B且C/D征,则可减少误诊。

    作者:王树庆;梁有禄;韦健;韦骏;黄永杰;王效柱;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与颈动脉硬化斑块( CAS)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血压升高类型不同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5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30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45例,同期选择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其颈动脉行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各变异参数大(P<0.05)。 CAS检出率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80.0%(28/35),双期高血压为73.3%(33/45),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60.0%(2/30),正常对照组为6.7%(2/30),4组CAS检出率依次降低(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单纯舒张期及双期高血压更易引起颈动脉硬化斑块。

    作者:利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裸鼠移植瘤的抗瘤活性研究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裸鼠腋窝皮下接种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A组和干预B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0 mg/ml羟喜树碱溶液和0.45 mg/ml羟喜树碱溶液,注射体积均为10 ml/kg,1次/d,每周连用5 d停2 d,总疗程2周。测量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和无事件生存曲线,计算各干预组佳相对肿瘤增长率(%T/C)、无事件生存期( EFS) T/C值。结果各干预组移植瘤生长曲线均较对照组平缓且出现生长延迟。对照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5 d,干预A组为8 d,B组为17 d。两个干预组的佳%T/C均<40%,羟喜树碱干预有效。干预A组的EFS T/C值为1.75,该浓度羟喜树碱具有低度抗瘤活性;干预B组的EFS T/C值为3.25,而移植瘤体积无净减小,具有中度抗瘤活性。结论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抗瘤活性,可抑制瘤体生长,其浓度对抗瘤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文静;张劼;罗佐杰;梁杏欢;尹健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DNA 修复相关基因 ERCC1、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DNA修复相关基因ERCC1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药物耐药试验分为耐药组(30例)和敏感组(40例),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ERCC1、BRCA1的表达情况。结果耐药组ERCC1、BRCA1阳性率分别为83.3%、80.0%;敏感组ERCC1、BRCA1阳性率分别为32.5%、35.0%;耐药组ERCC1、BRCA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敏感组( P<0.05)。结论 DNA修复相关基因ERCC1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患者中异常表达,临床中可以依据其表达情况指导用药。

    作者:赵光日;周明;戴璐;杨新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iRNA-135 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标本及PC-12细胞乏外吐小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iRNA-135 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标本及PC-12细胞乏外吐小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MCI)9例,痴呆期阿尔茨海默病( DAT)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30例,检测受试者血清、血浆及培养基中miRNA-135 a表达水平。结果在乏外吐小体培养基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低于普通培养基(P<0.05);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iRNA-135a相对表达量高于血清,也高于乏外吐小体培养基( P<0.05);MCI组、DAT组血清、血浆中miRNA-135 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认知障碍患者血miRNA-135a表达量低,检测miRNA-135a对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价值。

    作者:项薇;高曲文;杨红军;彭凯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尘肺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意义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尘肺患者63例,健康者22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s、T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TNF-α水平。结果尘肺组外周血Tregs、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组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尘肺组外周血Tregs水平与CD4+T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CD8+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CD3+T细胞、IL-6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尘肺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明显增高,影响了T淋巴亚群分布和TNF-α、IL-6水平,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陈志军;张健杰;李冬红;邓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尘肺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尘肺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0例尘肺病患者(尘肺组)及100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 ALP)、血尿酸( UA)、血脂水平。结果尘肺组血清ALT、AST、γ-GT、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尘肺组UA增高36例(27.69%),对照组UA增高12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ALT、AST、γ-GT、ALP水平增高,易出现UA代谢异常,临床诊疗实践中应重视对尘肺病患者生化指标的监测。

    作者:李荣娟;朱林平;杨金平;李春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原发性肺癌(腺癌23例、鳞癌14例、肺小细胞癌9例、肺大细胞癌4例)组织、癌旁组织及21例来源于胃肠道或卵巢转移性肺腺癌组织标本中TTF-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TF-1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腺癌、鳞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转移性肺腺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9%(17/23)、0、77.8%(7/9)、50.0%(2/4)、0,腺癌、肺小细胞癌组织 TTF-1表达阳性率较鳞癌高( P<0.05)。原发肺癌的癌旁组织中,正常或增生肺泡上皮大部分不着色或较淡,阳性细胞少(<20%)。继发性肺癌的癌旁组织中TTF-1表达均为阴性。肺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TTF-1可作为一个鉴别原发性或转移性肺腺癌的理想指标,并且TTF-1在原发性肺癌的组织类型判断上也能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黄克锋;冼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铜绿假单胞菌在 ICU与非 ICU的分离情况与耐药性比较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区( ICU)与非ICU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2012年自ICU与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32株,用梅里埃Vitek 2分析仪对菌株进行测定及药敏实验。按CLSI 2012年版判读药敏结果。结果2010~2012年本院ICU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55株,占总分离率的16.4%(455/2776);非ICU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77株,占17.1%(477/2791)。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以气管吸物(43.8%)和痰(41.1%)为多见。 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对美洛西林的耐药率高,为76.4%;对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30%;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为11.5%。非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对美洛西林的耐药率高,为46.2%;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2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均低于20%。结论 ICU与非ICU的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ICU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率;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和耐药性监测。

    作者:梁亮;农生洲;陈杏春;林伟;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0~2012年桂林市旅行团游客食源性疾病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探讨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2年桂林市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资料。结果2010~2012年桂林市共报告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26起,发病人数254例,发生起数和人数均逐年上升。事件发生以夏季为主(53.85%);发生地点以景区农家乐餐厅为主(53.85%)。26起事件中查明原因6起(23.08%),未能查明原因的事件20起(76.92%)。结论桂林市旅行团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势严峻,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餐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以降低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秦友燕;张振开;何柳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67例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067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药敏结果。结果1067例患者中全敏感792例,耐药275例(25.77%),其中单耐药98例(9.18%),多耐药48例(4.50%),耐多药117例(10.97%),广泛耐药12例(1.12%)。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P<0.05),HIV抗体阳性患者耐药率与HIV抗体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耐药患者中,67.64%对异烟肼耐药,65.09%对利福平耐药。氧氟沙星的总耐药率9.18%,而单耐药率2.34%。耐多药占耐药患者42.55%,以耐异烟肼、利福平常见。结论结核病专科医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多样,以耐异烟肼、利福平常见。

    作者:李无名;唐柳生;李勇;黄碧琳;卢瑞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壮族乳母膳食结构及乳汁钙铁锌含量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对乳母膳食结构和乳汁中钙、铁、锌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南宁市100例壮族乳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接受个性化膳食指导,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指导,于干预前后调查两组膳食结构,测定乳汁中钙、铁、锌含量。结果两组乳母干预前膳食结构不均衡;干预后,对照组水果及奶类摄入量增加,其余膳食种类摄入量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禽肉类摄入量明显降低,除粮谷类、奶类和大豆坚果外,其余均达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对照组乳汁中锌含量增加,但钙、铁含量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乳汁中钙、锌含量增加,铁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个性化膳食指导,可以改善乳母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素及矿物质的摄入量,提高乳汁中钙、锌的含量,但铁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莫洁玲;黄颖红;周容;韦兰荣;袁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