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 国际刊号:1003-8507
  • 国内刊号:51-1365/R
  • 影响因子:1.28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183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7年16期文献
  •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Krouse的分期,回顾性分析26例行鼻内镜手术并运用内镜随访1~9年Ⅰ~Ⅲ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9年,有5例术后复发(19%),其中3例累及筛窦,1例累及蝶窦,1例累及上颌窦.[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作者:徐刚;何刚;杜泽秀;刘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静脉血流淤滞、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DVT的3大要素[1].

    作者:金婉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乳腺增生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短期作用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5.6~2006.6在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腺增生病人200例编入治疗1组及治疗2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短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追踪观察疗效及副反应,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病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疼痛的有效率分别为95.6%、88.5%,总有效率为91.1%;肿块消失或缩小的有效率分别为95.6%、60.3%,总有效率为79.3%;两组间比较1组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短期服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未出现抗糖皮质激素及影响肝功能等副作用,对月经干扰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庆;丰晓霞;陈光虎;姜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误诊为心肌梗塞1例报告

    甲减(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常见内分泌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全身性内分泌疾病.我院近期收治1例甲减病误诊为心肌梗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景艳;任景华;郭美华;徐倩;任景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保洁工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控制医院感染不仅成为医护管理,也成为保洁工管理领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保洁工和病员接触机会较多,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

    作者:姚齐龙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防治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从开始输注血制品到完毕后2~6 h内突然发生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发生机理是供者血浆中的HLA抗体、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引起中性粒细胞在受血者肺血管中聚集,激活补体,导致肺毛细血管损伤、肺水肿.

    作者:宋海波;周激;秦莉;邓硕曾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对CCU病人护理安全规范管理措施的体会

    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是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监护技术,专门对各种心血管危急重症病人实施严密监护和集中治疗护理的一个特殊病区.

    作者:游桂英;杨婕;王雅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桡骨远端B3型不稳定骨折T形钢板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3型不稳定骨折T形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在解剖复位、固定、尽早功能训练、恢复腕关节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35例术前拍双侧腕关节正测位X片.取远端掌侧切口入路,在保护周围的软组织、骨折块血运、减少支持韧带破坏的基础上复位.术中拍片,了解关节面复位的情况.T型钢板螺钉固定于桡骨远端的掌侧面,桡骨远端压缩塌陷严重者,同时植骨.术后不用外固定,早期活动腕关节,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随访10个月~18年,平均10年.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1].其中优25例(71.14%)、良7例(20.00%),可2例(5.71%)、差1例(3.15%).优良率达91.14%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结论]桡骨远端B3型不稳定骨折应采取较积极的态度,尽早手术对骨折移位的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2,3],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可以获得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邹榆平;张箭;邹懿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头晕患者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晕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76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部分患者行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测定,给予戴安神、阿米替林治疗,1月后复查.[结果]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头晕及其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汉密顿量表改善.[结论]头晕患者中躯体化障碍多见,小剂量戴安神、阿米替林治疗有效,且无副作用.

    作者:宋雪祥;王国祥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1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12例(12眼).[结果]术后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平均眼压为13.25 mmHg.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2例均获得了良好的视力0.1~0.6之间.并发症角膜水肿3眼,6眼术后出现前房及瞳孔纤维素性渗出经对症治疗平均7 d消失.[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改进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探究

    [目的]研究利用改进的时间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效果,并考究其与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及传统时间攻击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方法]将38例明确诊断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感染且药敏结果皆为: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皆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敏感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对照组、传统组.改进组患者先与磷霉素4g+5%葡萄糖100 ml于30 min静脉滴注完毕后,再过30 min立即给予阿米卡星 0.4 g+0.9% NS 250 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拉司丁1 g+0.9% NS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3次.传统组患者先与磷霉素2 g+5%葡萄糖50 ml静脉给予1 h完毕后,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2 g+0.9% NS 100 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2次.疗程长限为10 d,其余检查治疗3组相同.考察3组的细菌清除率以及细菌清除所需的药物费用、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改进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改进组、传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二重感染;而且改进组与对照组、传统组的细菌清除药物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磷霉素+阿米卡星的改进时间攻击差疗法能很好的治疗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与采用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方案及传统的时间攻击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作者:庞晓军;奉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垃圾分类在手术室的实施及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医院手术室的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将会对社会、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作者:冯晓霞;沈永霞;赵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贵州省2000~2003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调查对象,普查2000~2003年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处理情况;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主要问题是: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及时、多部门共同处理事件中组织协调较差、卫生工作人员不足、交通工具不足、患者主要在乡镇卫生院救治、事发地交通不便、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较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2000~2003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理是否及时、报告是否及时、领导小组是否成立、每万人口拥有疾控人员情况等是影响事件处理情况的主要因素.[结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应急人员应对能力和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对预防和应对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俊华;宋沈超;黄文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海南州2000~200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析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人群免疫水平,2000~2004年海南州对适龄儿童开展了4次8轮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法》进行.[结果]每轮报告接种率在96.54%~99.45%之间,抽查接种率在97%~100%之间;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其他年龄组的零剂次儿童主要是流动人口;通过有效的监测,我州连续10年未发生脊灰病例.[结论]在牧业区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适时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特别要加强流动人口的接种,这是巩固无脊灰区的根本措施,且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补充,政府领导重视、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和增设合理有效的接种点,是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保证.

    作者:拉毛才让;李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青海省东部猪带绦/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东部人体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①问卷调查居民排节片史、食米猪肉史;②应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人体肠道带绦虫卵;③ELISA法查血清抗体;④CT/MRI检查结果.[结果]粪便检查7 714人,查出猪带绦虫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0.14%;检测血清3 370人份,囊虫病阳性233例,阳性率为6.91%.[结论]青海省猪带绦/囊虫病的感染以经济欠发达的浅山地区感染较高;儿童和青壮年为高危人群.由于该病危害严重,应积极普及健康教育,大力加强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张静宵;王虎;吴献洪;何多龙;刘培运;曾诚;刘巴睿;马霄;刘海青;蔡辉霞;刘玉芳;马俊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四川某偏远贫困地区家长对计划免疫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偏远农村地区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农村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两个乡为现场,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信行调查.[结果]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主动性差,彝族(29.2%)低于汉族(71.4%);影响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外出打工、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的认识等.[结论]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家长尤其是彝族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大对该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

    作者:叶运莉;杨艳;李爱玲;沈丽琴;陈希宁;袁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四川省凉山州1998年霍乱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凉山州彝族聚居区霍乱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凉山州1998年霍乱流行资料.[结果]1998年凉山州17个县市中10个县市发生霍乱流行,全州发病率14.75/10万,病死率12.96%.疫区分布在高寒山区或二半山区的彝族聚居区,疫点多面广;有3个流行波,流行期长达122 d,冬春季也出现暴发流行;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占63.75%.疫区环境污染严重.流行菌株以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小川血清型6b生物型占优势.[结论]1998年凉山州大面积霍乱流行的因素,为流动人口传入霍乱,引起暴发流行,病区贫困,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环境卫生状况不良是流行基础.不良习俗、连续的奔丧、探视、聚餐使疫情蔓延扩散.病区缺医少药,延误疫情控制.

    作者:莫色打尔;陈先美;王启兴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温岭市2005年食源性疾病防控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经验,落实措施,进一步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方法]对2005年温岭市食源性疾病防控效果、从监管机制、宣传形式、监管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实现无食物中毒,甲副伤寒从2004年的1 901例下降到2005年的156例.[结论]结合实际,完善监管机制,讲究宣传形式的灵活多样,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是防控食源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友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绵阳市1995~2005年HIV流行特征及行为学调查

    [目的]了解绵阳市HIV流行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HIV疫情和行为学问卷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发现HIV感染者218例,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占91.28%,男女性比例为10.47∶1,男性呈下降,女性呈上升趋势,以青壮年、低文化、汉族、本地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本地感染者呈上升趋势;感染途径多样,吸毒占83.94%,性传播占7.8%,性传播呈上升趋势;发现途径公安、司法系统所属特殊场所占83.49%;针具共用率为56.43%,性乱史为50%,性病史为39.47%,安全套使用率为22.49%. [结论]绵阳市HIV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正处于吸毒人群向CSW、家庭和社会传播的过度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要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王毅;张光贵;杨宏武;张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疾病控制机构人员培训现状,建立目标人群培训需求的基本信息,为科学合理制订培训规划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我国疾病控制培训体系能力建设.[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应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前培训经费投入总体不足、培训数量不够、不同群体接受的培训不均衡、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结论]加大对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培训网络等是改善培训现状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资料.[方法]对到性病门诊求诊性病者提供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果]有422名就诊者接受了检测前咨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有性病症状和性接触.417人接受了检测,HIV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0.96%,男、女阳性率分别为0.96%、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梅毒抗体阳性率(5.41%)低于女性(11.65%)(P<0.05);接受检测后咨询比率男女分别为68.79%和75.73%(P>0.05);患有性病者的检测后咨询率(77.83%)高于未患性病者64.66%(P<0.05).[结论]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开展VCT服务,对于提高HIV感染的发现率,增强干预效果,节约资源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壮业;曲文才;姜明东;王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洗浴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洗浴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CSW)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在该人群中进行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况调查,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并进行血清学和妇科检测.[结果]FCSW对艾滋病知识存在较多错误认识.近1周平均每天接待2个客人,平均每周阴道性交12次.近1次与客人性交时81.7%使用安全套,与固定性伴性交时21.8%使用安全套.性病感染状况:衣原体26.2%,淋病2.3%,梅毒3.1%.[结论]FCSW人群中存在多性伴、性交次数频繁、安全套使用率低、性病感染率高等艾滋病危险因素,由于艾滋病性病知识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采用不正确的预防性病艾滋病方法,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应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

    作者:刘树芳;李建华;郝超;周亮;史亦春;阮生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男性城市农民工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报告中提出:大量人口的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已成为促进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1].

    作者:符艳;肖红茂;徐丹;路亮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某职校医学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职校医学新生关于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有关态度的情况,为更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入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校医学新生对艾滋病传播途经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对感染艾滋病的非危险因素的认识模糊,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的专业知识仍很缺乏;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来源渠道主要是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95%的学生想获得更多的艾滋病知识.[结论]该校急需加强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作者:丁丽;黄贺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用PCR法检测某化工厂患足癣工人皮损处真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从临床诊断为足癣的化工厂工人皮损处检测真菌的方法.[方法]采用蛋白酶K消化法和煮沸法处理标本,从中提取真菌DNA,然后用以源于医学机会性致病性真菌18srD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B2F(5'-ACTTTCGTAGGATAG-3')和B4R(5'-TGATCGTCTTCGATAAATA-3')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并与直接镜检和培养法进行对比.[结果]在208例临床诊断为足癣的某化工厂工人皮损处皮屑中,用 PCR检出真菌阳性者193例(92.79%),检出的真菌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用培养法检测真菌阳性者186例(89.42%),检出的真菌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真菌直接镜检检出阳性者141例(67.79%).[结论]用PCR法检测化工厂工人的足癣具有快速诊断的价值,并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化工企业工人患足癣后进行真菌的常规检测和诊断.

    作者:颜丹;何光凤;颜海婴;张育华;郑毅平;杨明学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食用禽畜肝脏中的锰

    [目的]分析食用禽畜肝脏中必须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市售鲜品进行混酸湿法消化后测定.[结果]锰在0.00~2.6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γ=0.999 4,测定锰的RSD≤4.48%(n=5).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96.0%~104%.[结论]禽畜肝脏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禽畜肝脏中锰的检测.

    作者:杨波;傅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综合性大学学生AIDS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中非医科类和医科类在校大学生对AIDS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进一步调整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改善其教学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华大学非医科类学生612人,医科类学生754人做为调查对象.[结果]AIDS的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率,医科类学生明显高于非医科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的相关态度回答正确率,医科类学生明显高于非医科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的行为状态,非医科类与医科类学生均持有正向积极的行为态度.[结论]非医科类学生应增设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选修课;医科类学生应调整和改善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作者:陈昭;王雪松;姜利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某高校护理专业男生个性心理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医学院校培养健康护理人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组(T组)为某医学高校护理专业男生49例;对照组(M组)为同一高校其他专业(非护理专业男生)男生56例.2组人群均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进行调查,统计2组调查结果.用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2组人群的EPQ、SCL-90各指标进行总体比较,并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①EPQ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的内向性、气质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方面与非护理专业男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CL-90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指征与其他专业男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性、恐怖等指征与非护理专业男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男生存在不良个性心理,应对护理专业男生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

    作者:程基焱;黄吉春;殷菱;任德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某高校高血压社区防治研究

    [目的]评价高校高血压社区防治效果.[方法]以某高校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定期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6年来,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管理治疗率和高血压控制率由第1年的49.5%、37.1%和19.6%升至6年后的94.4%、83.7%和82.4%;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减少.[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是提高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锦荣;何茶叶;边长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性心理及性知识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赴利比里亚维和人员的性知识的情况及性心理状况,为在维和人员中开展性知识教育及性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472名维和人员进行无记名现况调查,了解他们对与性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性心理的状况.[结果]大约有60%~80%的维和人员存在不同的性心理认识误区,大约20%的被调查对象有较明显的性知识的认知缺陷.20%左右的维和人员经常有性心理咨询的需要.有87.3%的维和队员认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88.7%的人有性心理咨询的要求.[结论]应加强对维和部队的性知识的教育和性心理问题的疏导,以保证维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作者:郭健;程云松;范颂杰;周全胜;周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策略

    我国为肝病高发国家,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常见,其中慢性乙肝患者达1 200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就有1.3亿.近年丙型肝炎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人,其中半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肝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杀手.

    作者:陈红;张庚莉;金翠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状况.[方法]对420例肥胖儿童的家长及同期12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一般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1.31±2.71(满分45分),对照儿童家长平均得分24.87±2.26,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对照组则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家长的25.95.%、对照组家长的39.17%认为儿童肥胖需要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儿童家长有关肥胖症及其关系密切疾病的一般健康知识普遍缺乏,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已显得刻不容缓.

    作者:王建国;崔明辰;苏爱芳;王凤枝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眼保健知识与行为矫正对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评估大学生参与PRECEDE-PROCEED模式下的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干预的视力健康水平.[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RECEDE-PROCEED模式下的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结果]经过PRECEDE-PROCEED模式下的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视力不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1,P<0.01).[结论]通过PRECEDE-PROCEED模式下的视力保护健康教育干预,大学生视力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缓解或遏制.

    作者:义家运;吕久余;冯丽华;梁惠琦;朱穗;梁新蓉;黄作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烟台市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抽样调查

    [目的]分析BMI指标与体质的关系.[方法]于2004~2005/4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成年人,随机抽取997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能测试系统采集他们的身高、体重及其他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数据,计算各组BMI指数均质的变化规律.[结果]1)烟台市成年人BMI指数男性平均为23.7 kg/m2,女性平均为21.8 kg/m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男女之间比较,除 50~54岁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男性BMI均大于女性,但到35岁以后,这种差距明显缩小.2)体重偏低和正常两类人群在各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随年龄段的增加呈逐步下降趋势,而超重和肥胖两类人群在各年龄段中所占比例基本上随年龄段的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3)女性体重偏低和体重正常的比例都远高于男性,而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则明显低于男性,尤其是女性肥胖者的比例比男性低了19.4个百分点.4)在相关性显著的所有指标中,血压与BMI指数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提示人体超重或过于肥胖将增加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患病风险.[结论] BMI指数与身体机能和体质指标均有显著性相关;体重超标对某些相关体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体重的过度增长,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作者:孙闽君;曹在池;林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三峡库区63 368例献血者血液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献血者的筛选提供依据,保证血液安全.[方法]收集2001~2006年的63 368例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员的基本情况与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对63368例献血者血液质量分析表明:各年龄组淘汰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因素构成比以HbsAg高,梅毒其次;按职业分组工人的淘汰率(8.58%)高,其次为待业者与农民,医务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及军人的淘汰率低.[结论]对献血者HBV的筛选仍是重点,但近年梅毒、HIV有上升趋势.

    作者:唐益东;杨柳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某卫生学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中专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某卫生学校学生290人进行自设计营养KAP问卷调查,分析其KAP评分.[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平均得分仅为48.47,但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平均得分为72.26,显著高于平均水平(P<0.001),营养态度较好,平均评分为19.12,存在一定的营养问题行为.[结论]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促使其改变营养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

    作者:杨晓虹;黄小明;马小菊;殷秀兰;沈源;罗尧;何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护理人员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健康状况,获取定量化的健康信息,为促进其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所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713人,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进行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自测健康状况在年龄、婚姻、流产次数等方面存在差异.护理人员患慢性疾病和妇科疾病、对岗位工作不满意、自感工作压力大、有离岗意向等对其健康影响突出.[结论]护理人员自测健康与国内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自测健康量表对健康的评价客观、全面、有效,并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主观感受与期望,能用于对护理人员的健康评价与健康监测.护理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应注重其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

    作者:印爱平;孟燕;白雪;张小庆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外展服务对性服务小姐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外展服务对城乡结合部的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通过外展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深入现场,与目标人群建立信任关系,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提供性病诊疗建议.实施发放宣传资材、发放安全套、增加安全套的可获得性、一对一访谈、观看录像等干预措施.[结果]提高了性服务小姐的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率和近一次性生活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的20.00%、 27.34%提高到于预后的51.28%和60.02%.[结论]外展服务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可以提升性服务小姐对艾滋病的正确知晓率,纠正错误观念,改变高危行为,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作者:吴德彬;欧智勇;庹晓莉;马林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济钢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济钢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济钢下属两所中学12~18岁的在校学生,作吸烟状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吸烟率为6.35%.其中男生吸烟率为10.44%,女生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5名吸烟者中78.4%的属偶尔吸烟者,常吸烟者只占全部调查人数的1.37%.初中学生总吸烟率为6.43%,高中学生总吸烟率为6.26%,随年级增高学生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奇、解除烦恼和结交朋友;父亲吸烟对男生影响较大.[结论]济钢中学生吸烟率不高,但应进一步加强控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降低吸烟率.

    作者:殷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学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高校知识分子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校中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本院1 089名35岁以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高级知识分子,对其2005年度健康检查资料进行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和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6.80%和25.32%,并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这些人群中高血压患病与年龄、性别、家族史、体质指数(BMI)精神因素及血糖等有关.[结论]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脂较高,应加强医学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重点降低BMI和控制血糖.

    作者:袁玉华;罗文海;张建新;陈秀霞;张春茂;万巧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承德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承德地区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发病例118例按性别、年龄、民族等配比条件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癌发生与长期吸烟(OR=5.21)、经常食用煎烤食品(OR=3.63)、腌菜食品(OR=4.72)、慢性胃病(OR=4.32)密切相关.[结论]长期吸烟、经常食用腌菜食品、前烤食品、慢性胃病是本地胃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秀文;辛明霞;李来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江西省60岁以上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家庭卫生服务调查表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中两周就诊率7.01%,年住院率6.00%.城市老年患者主要选择县区级医院就诊,农村老年患者主要选择私人开业的医疗场所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较低.人均住院费用占人均医疗总费用的79.49%.两周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都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占总各费用的81.01%和68.29%.[结论]医疗费用与经济收入成为影响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方武;杨旭丽;刘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山西省太原市典型抽样的1 065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认知功能评定,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锻炼、收缩压和体重指数与MMSE得分均有统计学关联.在多因素分析中,受教育情况、年龄、性别、常锻炼、体重指数和MMSE得分有统计学关联.[结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可干预性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以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起到一级预防、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

    作者:任艳峰;曲成毅;苗茂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煤矿矿区人群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煤矿矿区人群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了169名糖尿病人作为病例组,3 156名煤矿矿区生活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煤矿矿区人群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为:年龄(OR值为2.06,95%CI为1.72~2.45)、母亲糖尿病史(OR值为6.74,95%CI为3.01~12.31)、同胞糖尿病史(OR值为2.66,95%CI为1.03~5.54)、体质指数(OR值为1.87,95%CI为1.19~2.89)、腰臀比(OR值为2.60,95%CI为1.67~4.01)、舒张压(OR值为1.51,95%CI为1.01~2.26);保护性因素有:职业体力劳动(OR值为0.89,95%CI为0.78~1.02)、绿色蔬菜(OR值为0.49,95%CI为0.35~0.75).[结论]控制危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是降低煤矿矿区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重要预防措施.

    作者:张晓方;胡小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仙人掌对大鼠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仙人掌对正常大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发现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分为自来水对照组和仙人掌组喂养60 d后,分别测定大鼠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含量.[结果]经测定发现仙人掌能提高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迟发型超敏反应,但对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没有影响.[结论]仙人掌可以一定程度增强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白承续;许秀举;常江;戈娜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成热扳法和扭体法2组.每组再分为2小组:对照组与氯胺酮组.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纳络酮;氯胺酮组腹腔注射氯胺酮20 mg/kg,5 min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纳络酮.在热板、扭体实验中,观察腹腔注射纳络酮对氯胺酮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纳络酮对氯胺酮小鼠的扭体次数无显著影响(P>0.01),但可减小其热板法的痛阈(P<0.01).[结论]氯胺酮对热刺激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有关,而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关系不大.

    作者:李惠萍;吴钢;韦成全;裴世成;陈丽;冯艺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发酵型酸奶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发酵型酸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致小白鼠机能下降模型后,分别以低、中、高剂量发酵型酸奶灌胃,14 d后测定小鼠的运动耐力,16 d后测定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和肌糖元的含量.[结果]实验组的运动耐力和肌糖元的贮备量比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或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明显增加(P<0.05).[结论]发酵型酸奶对小鼠具有明显增强运动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

    作者:黄君红;陈丽;巫少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延期手术与早期手术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延期手术(伤后3~4周)与早期手术(伤后1周内)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评估延期手术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延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与早期手术治疗57例的治疗效果.[结果]105例经12~36个月随访,延期手术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48例骨折全部愈合,伤口甲级愈合率89.5%,参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1]:优2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5%,早期手术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伤口甲级愈合率68.4%,优20例,良18例,可11例,差8例,优良率66.6%.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作χ2检验(P<0.05),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在伤后3周手术比伤后1周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满意.

    作者:李永奎;张德祥;谭均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院间双向转诊的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现状.[方法]回顾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2001~2006年共有128例次参与双向转诊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区人民医院42例次(32.8%),区医院~三甲医院82例次(64.1%),三甲医院~区医院4例次(2.80%).3种不同病种(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及合并症、脑血管疾病)在不同层次医院中的日平均费用以三甲医院高.[结论]双向转诊可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谢祖理;夏自蓉;陈小军;卓必勋;吴荣翠;范春海;王春美;文君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癫痫发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大鼠10只,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为急性癫痫组,C组为短时间癫痫持续状态,D组为长时间癫痫持续状态,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戊四氮溶液,于模型制作成功后7 d取脑,进行硫堇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形态.[结果]A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无明显损伤,与之相比,B组、C组神经元密度(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损伤明显,ND值减少(P<0.05).[结论]癫痫发作可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程度与癫痫发作程度有关.

    作者:孟丽;孟杰;刘云霞;高燕军;米艳娟;刘惠卿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CR快速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方法]选择Hly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对单增李斯特菌和10株非单增李斯特菌进行PCR扩增,并且用此方法对30份食品进行检测.[结果]扩增片断表现出极好的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低检出限为190 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为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

    作者:徐德顺;沈月华;俞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某天麻素制品改善睡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某天麻素制品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ICR小鼠每天经口灌胃给予某天麻素制品(125,250,750 mg/kg),观察直接睡眠作用,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后进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该天麻素制品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P<0.05,P<0.01),缩短由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潜伏期(P<0.05,P<0.01),但未见该天麻素制品的直接睡眠作用和对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作用的影响(P>0.05).[结论]该天麻素制品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改善睡眠作用.

    作者:俞萍;徐德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庆市初中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庆市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重庆市1 302名初中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重庆市初中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初中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睡眠时间、锻炼时间、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年级、性别、目前是否患有慢性病及视力情况.[结论]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过程中,应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重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父母应采取积极的教子方式.

    作者:王宏;周毅;刘达伟;汪洋;窦义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四物汤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损伤恢复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四物汤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功效.[方法]采用Co60γ照射和注射环磷酰胺复合制备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应用实验血液学、造血祖细胞培养等技术方法探讨两组药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四物汤均能促进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但颗粒组比四物汤组在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红系,巨核系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与四物汤都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但四物汤配方颗粒组有更显著的补血作用.

    作者:陈志伟;祝彼得;许惠玉;刘曾敏;陈杏花;秦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序列变异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基因变异.[方法]应用nest-PCR对24份来自广西主要流行区的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扩增后,使用ABI 310型测序仪测序,然后应用CLUSTAL、MEGA和dnatools等生物学软件对env基因区V3-V4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4份毒株中21份为CRF01-AE(93.48%),3份为CRF08-BC(6.52%);系统树分析显示,21份与分离于广西地区的CRF01-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毒株THCM240接近,3份CRF08-BC重组毒株中有2份与CRF08-BC.98CN006和CRF08-BC.97CNGX6f靠近,还有1份样本则接近C.95IN21068;env基因V3-V4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广西的样本与分离于该地区的代表毒株基因距离较小,CRF01-AE和CRF08-BC重组毒株的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V3区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结论]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V4区的变异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不是V3区.

    作者:罗皓;梁浩;邵一鸣;张志勇;邢辉;沈菁;卢灿健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综合医院心理病案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建立心理病案信息系统,为临床医生提供查询、检索、统计等功能,了解其心理疾病谱等方面的变化.[方法]病人的一般资料录入、心理测验、心理实验、心理诊断、心理治疗项目的录入等,系统界面为windows,用户的操作主要通过鼠标点击方式进行,下拉菜单方式完成.[结果]心理病案信息系统运行较好.[结论]为临床提供了心理信息源,基本达到了方便快捷,资料共享的目的.

    作者:侯桂芝;董燕;周晓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污灌土壤有机提取物对原代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污灌土壤有机提取物对原代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方法]选取A、B、C 3类污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地下水灌溉的土壤D为对照,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并用彗星试验检测土壤有机提取物对原代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B、C、D 3个剂量组(0.3 g/ml,0.6 g/ml,0.9 g/ml)土壤有机提取物均可导致DNA迁移长度增加,拖尾率增高;A、B、C与D组相同染毒剂量比较,DNA迁移长度增加,拖尾率增高.[结论]A、B、C、D中均含有大量的DNA损伤物质,且A、B、C所含有机物的毒性要强于D.

    作者:高红霞;许浩;刘英莉;闫红;薛玲;徐国卉;白玉萍;高振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疾病变化的监测

    [目的]掌握库区人群成库前后的基本健康状况指标;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趋势;媒介生物鼠、蚊的分布、密度、带毒带菌情况、长江水质及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等资料,为制定库区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库区重庆段沿江15个区县设立监测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监测、实验室检测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年均出生率为7.48‰,死亡率为4.23‰,婴儿死亡率6.95%,人口自然增长的年均率为2.61‰,人群期望寿命为72.27岁.居民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44.0~477.7/10万之间;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蓄水后鼠密度降低,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增高.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库区水源水和出厂水卫生质量差,尤其是细菌学指标不合格.三峡库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运行正常,库区的环境变化目前尚未对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造成明显的影响.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与全市其他地区基本一致,但存在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结论]该区今后应连续监测鼠密度,密切关注鼠传疾病鼠种的变化情况并长期对库区开展永质监测;在库区开展鼠传和肠道传染病的防制知识培训,作好应急准备.

    作者:毛德强;贾庆良;汪新丽;苏培学;张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档案工作者防御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探讨档案工作者防御方式、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260名在职档案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用SCL-90筛选出因子分≥2的档案工作者为心理问题组,其他为健康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两组进行分析,探讨群体特征、防御方式及生活事件与档案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年龄等26个因素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经多因素主效应分析,年龄等7个因素进入拟合主效应模式.[结论]不成熟防御机制投射、被动攻击、抱怨,中间型防御机制消费倾向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危险因素,年龄和成熟防御机制幽默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刘国义;高艳华;刘秀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医院内自愿戒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市自愿戒毒医院内戒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探索自愿戒毒人群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自愿戒毒医院设立咨询室,培训并发动医务人员开展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结果]出院组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得分较入院组人群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纠正了吸毒者对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的的错误观念.[结论]在自愿戒毒医院内建立咨询室、培训并发动医务人员开展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作者:梁娴;韩德琳;贾勇;吴德彬;吴学庆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芬太尼静脉镇痛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严重烧伤患者于伤后6 h内入院,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全部患者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10 μg/ml+氟哌利多50 μg/ml进行镇痛治疗,持续输入量2 ml/h.检测镇痛前和镇痛后4、12、24 h和48 h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全部患者镇痛开始后IL-6、IL10和TNF-α与镇痛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其中IL 6和TNF-α镇痛开始后12 h和24 h与镇痛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IL10镇痛开始后4、12、24 h和48 h与镇痛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芬太尼静脉镇痛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抑制.

    作者:张晓明;甘建辉;李景武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三龄幼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 h提取血淋巴,以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作抑菌试验,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结果]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处理后,第12~36 h提取的血淋巴抑菌活性较强,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12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36 h.[结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血淋巴收集在诱导后12~36 h为合适.

    作者:许兵红;曾莉萍;陈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江门市区突发性职业中毒预测预警研究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发生突发职业中毒机率及规模.[方法]建立预测突发职业中毒的数学模型,运用对市区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监测结果数据库及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进行摸拟运算,得出不同行业发生突发职业中毒危险的等级.[结果]对159家企业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分析,极度危险的有粉尘(256.6)、正已烷(157.8)、氰化物(156.3)、铅及化合物(126.1)、三氯乙烯(113.7);高度危险有锰及化合物(90.6)、铬酸盐(82.4)、苯(57.2)、甲苯(56.8)、镉(54.5)、硫化氢(32.7)、丙烯酰胺(30.3).[结论]江门市区发生突发职业中毒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应加强对危险度高的岗位工种的监测、整改力度.

    作者:黄振荣;温尔文;卢启冰;许艳芬;黄健;张耀忠;潘小锋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合肥市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梅毒感染与社会及性伴特征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社会、性伴特征的关系,为在MSM中开展HIV/STIs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223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及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率为1.8%,梅毒现感染率为8.1%,HIV和梅毒累积感染率为16.1%.无工作、年龄较大、经常在MSM酒吧活动、参加MSM聚会、参加在餐馆和咖啡厅的私人聚会、性伴总数及同性性伴总数在3个及以上、近6月性伴总数与近6月同性性伴数在2个及以上与HIV和梅毒累积感染有关.与梅毒现感染有关的因素有经常参加MSM聚会、总性伴数与同性性伴总数在3个及以上、近6月性伴总数在2个及以上.[结论]MSM人群的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针对各亚人群社会及性伴特征开展干预,降低该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

    作者:许娟;吴泽俊;张洪波;朱军礼;吴红花;朱义彬;胡中旺;柯文鸿;张小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荧光PCR和PFGE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荧光PCR和脉冲场电泳(PFGE)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对中毒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基因组DNA经NotⅠ酶切,通过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部分样品荧光PCR检测结果呈阳性,同起食物中毒菌株PFGE图谱一致.[结论]荧光PCR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定病原体.PFGE具有很强的菌株同源性分析能力,适用于食物中毒病原菌学鉴定和传染源溯源.荧光PCR和PFGE在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兰全学;李庆阁;扈庆华;石晓路;王冰;林一曼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蜂胶对链球菌的抑菌实验

    [目的]了解河南蜂胶对3种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设6个不同pH组(蜂胶浓度31%)和8个不同蜂胶浓度组(pH 5.5),琼脂平板扩散法记录蜂胶对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河南蜂胶对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环产生,对丙型链球菌无明显的抑菌环.河南蜂胶对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的抑菌环直径随pH增加而减小,随蜂胶浓度降低而减小.[结论]河南蜂胶对丙型链球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对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环活性,抑菌活性随pH增加和浓度降低而减弱.

    作者:曾莉萍;许兵红;李进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的影响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中的发生率,探讨HIV感染对TTV感染的影响.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HCV、HGV、TTV免疫标志物,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血清TTV DNA,用速率法或终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肝胆脾形态及动态指标,应用SPSS11.0软件分析比较TTV感染与TTV/HIV混合感染肝功能检测结果、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及肝胆脾形态和动态指标改变的差异.[结果]TTV/HIV混合感染占TTV感染的69.1%(38/55)、占HIV/AIDS患者的27.0%(38/141).TTV感染与TTV/HIV混合感染肝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及肝脾形态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V/HIV混合感染存在较高的发生率,HIV感染不会使TTV感染者肝脏损伤加重,对TTV感染的自然病程没有加速推进或促使恶化的作用.

    作者:赵景颇;韩硕;张阳;胡文玉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HO-1抗汞引起肾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汞引起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染汞组、HO-1诱导组、HO-1抑制组,先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空白液、血晶素、ZnPPⅨ预处理,8 h后各组内半数鼠处死取肾查HO-1表达与活性,余鼠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3组均腹腔注射HgCl2(2 mg·kg-1),24 h后检测血Cr、BUN及肾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汞组TAOC降低而MDA、Cr、BUN、Bcl-2表达和AI均明显增加,HO-1抑制组除Bcl-2表达受抑外,其余指标的变化与单纯染汞组相似,但更为显著.与单纯染汞组及HO-1抑制组比较,HO-1诱导组TAOC及Bcl-2表达均显著升高,而MDA、Cr、BUN及AI则明显降低.[结论]HO-l通过抗氧化、上调Bcl-2蛋白表达发挥抗汞引起肾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英;王顺蓉;陈蓉;曾维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成年人群高血压的现状及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的关系,为高血压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不同经济类农村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18岁及以上成年人2 407人,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31.2%,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3.3.0%,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9.5%(χ2=9.44,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高血压的膳食因素和体力活动主要有食盐摄入过多、脂肪供给量过多和静态生活时间过长.[结论]合理的膳食结构(低盐和低油脂)和体力活动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姜红;薛晓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Ⅱ-型拟除虫菊酯对雄性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索Ⅱ-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小鼠脑的氧化损伤作用及其毒理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溴氰菊酯(DM)1.8 mg/kg组、3.6 mg/kg组;氯氰菊酯(CP)4 mg/kg组、8 mg/kg组及色拉油对照组;连续1个月经口灌胃染毒后,检测DM、CP对小鼠脑中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DM 1.8 mg/kg组和CP 4 mg/kg组小鼠脑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 3.6 mg/kg组和CP 8 mg/kg组小鼠脑内检测的四种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Ⅱ-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可引起小鼠脑内MDA、-OH、T-AOC、CSH-PX活性的改变,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使之对外来化学物氧化损伤作用的敏感性增高.

    作者:柴晓静;王振全;邓晓辉;赵翊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优化复合膳食纤维对小鼠消化吸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复合膳食纤维产品对小鼠消化吸收的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4组,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优化复合膳食纤维10 d,每天测定各组体重增加量和进食量.10 d后,测定食物利用系数、小肠推进率、小肠吸收等评价指标.[结果]各剂量组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略有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低浓度的优化复合膳食纤维能显著地促进小白鼠的摄食量、食物利用系数和吸收功能(P<0.05);高浓度的膳食纤维对小白鼠的摄食量、食物利用系数和吸收功能影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浓度的膳食纤维均可显著增力小白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结论]适当的浓度的优化复合膳食纤维产品能明显增强小白鼠的小肠吸收能力.

    作者:杨燕;李秀花;张喜忠;陈彦球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及生育现状.[方法]采用家庭入户问卷方法进行调查,所有资料用SPSS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已婚妇女产前保健建卡率33.3%,平均每个孕妇接受产前检查2.2次,产后保健率37.5%;已婚妇女生育的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但是3个孩子的也占相当比例(20.1%);理想孩子数以2个孩子为主.[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孕期保健各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文化程度是影响妇女生育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江红;李娟生;米友军;申希平;陈永聪;刘小宁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国婴儿1991~2004年死亡率趋势及预测分析

    [目的]了解1991~2004年中国婴儿死亡率(IMR)现况及变化趋势,预测中国2005~2007年的IMR水平. [方法]计算IMR的平均增长速度并进行趋势性检验;利用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中国及城乡2005~2007年的IMR水平.[结果](1)1991~2004年间,中国IMR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农村IMR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3.77%(u=3.996 4,P<0.001)、5.97%(u=4.762 8,P<0.001);农村IMR明显高于城市.(2)2005~2007年农村IMR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城市IMR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结论]中国IMR无论城乡均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明显,农村IMR仍然较高,与城市相比,农村IMR有更大的下降空间.

    作者:刘娅;叶运莉;袁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青海省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与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01~2005年10个监测点孕产妇的个案表、调查报告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管理与分析.[结果]2001~2005年5年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从119.6/10万下降到80.7/10万;孕产妇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其他产科原因、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在总死亡中占较大比例(50.8%);分娩地点与死亡地点以家中和途中为主;评审结果中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93.6%.[结论]2001~2005年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在稳步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继续加强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

    作者:杨慧瑛;怡学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探索城乡学生生长发育差距,并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重庆市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男生大于女生,城市大于农村,农村学生的发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存在明显的城乡、性别差异,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营养改善,进行健康营养观,促进学生体格健康发育.

    作者:贺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成都市7 222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成都市7 222名已婚妇女,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38.7岁,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乳腺钼靶等检查.[结果]妇女疾病构成比分别为,乳腺增生3 838例,占47.63%,慢性宫颈炎2 334例,占28.97%,阴道炎1 154例占14.32%,子宫肌瘤598例,占7.4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2例,占1.14%,外阴白色病变25例,占0.31%,慢性盆腔炎15例,占0.19%,外阴白癜风2例,占0.03%,从20~78岁,分为6个年龄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中慢性宫颈炎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24,P<0.05),30~39岁,40~49岁年龄组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构成比分别是35.19%、40.52%.20~29岁与50以上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阴道炎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38,P<0.05),乳腺增生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3,P<0.05),子宫肌瘤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79,P<0.05),高发年龄35~50岁.[结论]该市应针对不同年龄组妇女病患病情况,在各期妇女保健中,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阎玲玲;李玮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徐州市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现状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使大型医用设备既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又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方法]对徐州市拥有大型医用设备的所有市直属医疗单位、省部属及企业厂矿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现况调查,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结果]徐州市配置了国家规定的7种大型医用设备,共71台,每所医院平均拥有1.9台大型医疗设备,人均拥有量为7.9台/百万人口,平均服务面积为163.0 km2/台.62.0%的大型医用设备分布在徐州市区,基尼系数为0.52.[结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失控.徐州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超标,空间分布高度不公平.

    作者:苗春霞;郭成杰;卓朗;谷玉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大型医院安全危机事件的防范及对策

    安全是保证单位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在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安全危机事件往往有不可预见性和隐蔽性,给单位的防范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一旦发生安全危机事件,将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任何单位都要依据自身的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全面应对安全危机突发事件的管理手段和对策预案.

    作者:冉启刚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的毒性及其抗疲劳、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的毒性及其有无抗疲劳、降血脂的作用,为寻找天然冬虫夏草替代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均用GB15193.1-2003中规定方法;抗疲劳作用用小鼠负重游泳试验;降血脂作用用辅助降血脂试验法:先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按期称体重,30 d后检测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游泳试验: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天然冬虫夏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鼠游泳耐力天然冬虫夏草组>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组>正常对照组:降血脂试验: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为阳性,甘油三酯(TG)测定为阳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阴性.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无毒,并有一定的降低γ-GT、胆固醇及抗疲劳、降血脂的作用.[结论]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可以作为一种天然冬虫夏草替代品来开发利用.

    作者:吴炳英;高玉清;刘桂香;袁山林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从食品中检出多种肠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报告

    [目的]了解供机食品的卫生状况,分析鉴定目的菌的特性.[方法]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VITEK操作手册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和鉴定.[结果]从1份供机食品一豇豆中同时检出屎肠球菌、坚韧肠球菌及大肠杆菌,分别具有这3种病原菌的典型培养特性、菌体特征及生化特性.[结论]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对多种病原菌的检验及加强对供机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卫生监控,以保障工作人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慧琳;黎昊雁;施伟良;韩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盐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盐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的污染情况,以便进一步研究消除和控制该类细菌污染的方法.[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对9家加工盐渍食用菌工厂的生产用原料级盐渍食用菌、加工用水、食盐、成品进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抽样检测.[结果]9家加工厂所用水样中均未检出该类细菌;4家企业加工用食盐中检出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其菌落数量在3.6~150 cfu/g之间;9家加工厂的11个原料样品中有8个原料样品检出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菌含量在9.1~300 cfu/g,3个成品盐渍食用菌中检出该类细菌含量在30~100 cfu/g.[结论]盐渍食用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菌的污染,而污染源主要来自加工用原料级盐渍食用菌和食盐.

    作者:孙慎侠;付昌斌;卢行安;李恩玉;王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性砷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对西昌市安宁镇东山村发生的急性砷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影响程度进行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结合临床症状.[结果]安宁镇检测51口水井,其中11口砷含量超标.检测尿砷292人,超标79人,31人入院治疗.[结论]此次砷中毒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企业排放超标工业废水污染村民饮用的井水,导致村民群体发病.

    作者:戢友祥;罗大蓉;关陶;尹明礼;王平;张桂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一起防白水急性中毒事故调查

    [目的]报告一起防白水引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件,以引起类似企业及监管部门重视.[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GC/MS检测分析及病人发病状况综合判断,分析中毒原因.[结果]本次职业性急性中毒是由2-丁氧基-乙醇引起.[结论]应密切关注新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引起的职业中毒.

    作者:刘志清;张伟;钟逶迤;钟晓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云南地方性不明原因猝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云南地方性不明原因猝死是一种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以女性、青壮年发病为主,以突然发病和突然死亡为特点的一种新的、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心源性疾病.

    作者:王衡;石武祥;陈艳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研究概况

    HBV是一种人类肝DNA病毒属,可引起急性、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虽然近20年来,一直使用有效的疫苗接种,但全世界仍然有大约35 000万慢性感染者,相当比例的慢性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细胞癌,导致每年100多万人死亡,对人类危害甚大.

    作者:庞然;张淑玲;赵雷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云南地方性不明原因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云南地方性不明原因猝死,在过出曾被称为云南地方性暴发性心肌炎或云南暴发性病毒心肌炎或云南暴发性心肌炎或云南地方性猝死.

    作者:骆斌;石武祥;杨林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研究进展

    1996年法国学者Philippe Lassale及其同事[1]试图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NA文库中寻找与严重哮喘相关的编码55 kDa自体抗原的cDNA,却出乎意料的得到了一段长度为2 kb的cDNA序列,编码蛋白分子量20 kDa,命名为人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

    作者:张继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现状

    人类的生长发育,约占全部生命过程的1/4~1/3,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复杂的变化过程.探讨人类生长发育(尤其是儿童少年)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早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深化的传统研究课题[1].

    作者:任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