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7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57眼)行胬肉切除术,治疗组53例(56眼)行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复发率9%;对照组治愈率67%,复发率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物羊膜移植对翼状胬肉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较传统手术低,并且取材方便,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赵学章;吴世春;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小面积浅Ⅱ°烫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年龄10(月)~57岁42例小面积浅Ⅱ°烫伤患者采用75%酒精湿敷包扎治疗.结果:有效率96.1%,感染率3.9%.平均愈合时间8±2 d,换药次数1.5±0.3次.结论:75%酒精湿敷包扎疗法是治疗小面积浅II°烫伤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换药次数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VP结合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输尿管小结石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经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证实为输尿管小结石病例的影像资料.采用盲法由两位主治医师分别阅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片和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作出一致诊断意见,并与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的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6例中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5.00%(117/156),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诊断准确率为98.08%(153/156).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视下的阳性征象有:输尿管逆蠕动,造影剂有阻抑或逆流,造影剂通过后见阳性小结石影存留,阴性小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结论: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方法简便,诊断输尿管小结石准确,能动态观察造影剂通过全程输尿管的情况.
作者:史智勇;林伟;凌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对472例泌尿系结石应用超声的精确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治愈率99.6%.结论: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可提高冲击波碎石的命中率,从而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
作者:付义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副作用.方法:58例AECOPD患者给予莫西沙星针剂400 mg静脉滴注,qd,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后(一般3~5 d)改为口服莫西沙星片剂,400 mg,qd,总疗程7~10 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痰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58例临床有效率为82.7%,不良反应为5.17%.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欧阳张宁;杨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146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体外冲击碎石(ESWL)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曾科;黄超;任瞿军;袁宗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是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有文献报道,活产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是10%~16%[1].在孕晚期行宫内阻断治疗是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方法.为了解阻断治疗的效果,笔者对我院近两年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蓉;吴友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疑诊癫痫患儿进行清醒脑电图及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作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痫样放电检出率.结果:两种状态下描记的脑电图痫样放电的阳性率分别为清醒脑电图32%、剥夺睡眠脑电图为53%.结论:剥夺睡眠脑电图是提高小儿癫痫的诊断水平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泽芝;吴惧;宋葳;周文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AML患者选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Ara-c)即MA化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53.85%);部分缓解(PR)2例(15.38%).总有效率69.23%.结论:MA化疗方案治疗AML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荣金;宋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1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SSSS患者中27例发病前有明显的感染史;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发病突然,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凶险;对头孢噻腭钠(或头孢呋辛)、新型青霉素Ⅱ敏感.结论:SSSS一经确诊应及早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强调皮损的特殊处理以及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作者:李毓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管镜联合应用、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85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病例EST成功812例(95.5%),38例(4.5%)失败.32例(3.8%)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19例(2.2%)并发轻度胰腺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或联合胆管镜解决胆胰临床问题安全有效.
作者:王健;郑永强;张光全;廖忠;吴先麟;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是明确肺部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将作者1994年10月至2003年9月经X线胸片及CT等检查发现的肺部肿块280例的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纤支镜检查在明确肺部肿块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肺部肿块的纤支镜特点.
作者:武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磨牙86颗184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使用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和根管偏移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及根充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艳;喻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予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12例(80%);行双侧睾丸复位固定3例(20%),梗死解除,血供恢复.结论: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快速准确诊断及外科干预可改善该病的预后.
作者:廖安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度低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临床观察24例病例,采用口服及静脉补钾.结果:2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度低钾血症应合理补钾,同时寻找病因.
作者:黄赟;罗祺;余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给予口服泛昔洛韦片、静脉滴注胸腺肽、肌注 VitB12,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治疗;治疗组77例除给予对照组相同药物外,同时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处,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记录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雷雯霓;吴波;谢群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单纯外踝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了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16例,通过对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6个月,16例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未出现无菌性炎症.结论: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能够达到坚强固定,使骨折愈合良好,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继友;李开南;汪学军;张进军;鲜思平;母建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9例LC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手术19例中7例为一期修补或吻合加T管引流,1例经ERCP胆管内球囊扩张疗法,余11例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获随访4年,其中2例死亡,优良率89.47%. 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是LC的常见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或损伤性狭窄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作者:阳燕春;欧阳彦成;樊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槐白皮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免疫调节及骨髓造血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取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槐白皮组、照射对照组和正常组.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水平及免疫细胞化学SABC染色法检测骨髓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IL-2水平检测槐白皮0.2 mg·mL-1、0.4 mg·mL-1、0.8 mg·mL-1浓度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槐白皮浓度0.4 mg·mL-1组强,槐白皮浓度的0.2 mg·mL-1为弱.槐白皮各浓度组的VEGF表达水平与照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槐白皮浓度为0.4 mg·mL -1浓度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槐白皮可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辐射能力,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婵;陈向敏;董海艳;李安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部不典型结核误诊的原因,避免或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54例肺部不典型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深入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调整治疗方法.结果:54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经进一步临床观察和深入补充检查,重新调整治疗方法后均获痊愈.结论:肺部不典型结核在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影像上与非结核性肺部炎症有很多相似之处,极易误诊,应注意鉴别.在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应警惕有结核可能,尽快作进一步深入检查,明确诊断,有效治疗.
作者:姚远;廖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和常规换药,观察愈合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21.5±1.8 d,对照组为25.6±3.7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治疗组为5.1±0.5 mm·3d-1, 对照组为3.0±0.5 mm·3d-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能起到一定的长效抗菌隔离作用,能加速创面愈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安丽;贾莉;朱庚秀;王建平;严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脱位恒前牙再植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8个恒前牙完全脱位患者被采用再植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脱位牙离体时间、处理方法、术后情况,3年定期观察,分析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28个脱位恒前牙再植临床疗效优15个(53.57%)、良8个(28.57%)、差5个(17.86%),优良率82.14%;<10岁与≥10岁、脱位时间<2 h与≥2 h者脱位牙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尽早再植、细心保护脱位牙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选择合适的根管治疗时机、预防感染、防止咬合创伤是保证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基本原则;脱位年龄与脱位后至再植的时间亦是影响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构
作者:吴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用药物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联合换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换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脓腔创面分泌液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碧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1 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进行听力学评估,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听力损失程度构成情况.方法:检测人员、检测仪器符合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仪器为声导抗仪、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声导抗+TEOAE+短声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结果:1 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中,检出听力损失243例,其中轻度190例,中度22例,重度13例,极重度18例.结论:1 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中,2~3月龄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2.4‰,轻、中度听力损失占87.3%,重度以上占12.7%,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先天性听力损失数据一致.
作者:蔡娟;邹凌;张薇;陶宣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插管后静注曲马多对预防小儿咽部手术拔管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插管后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1,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两组小儿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术后0.5 、1 、2 、4小时疼痛评分,镇痛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躁动评分: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结论:小儿耳、鼻、喉手术插管后静注曲马多可明显减少拔管期躁动.
作者:郭浪涛;徐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出生后无需特殊治疗的足月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照组给予单纯沐浴.分别于生后d 1、d 7、d 14、d 28对两组新生儿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比较.结果:出生时两组NB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新生儿游泳和抚触治疗后,治疗组NBNA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可作为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措施,促进其行为神经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涛;包丽君;叶晓群;卢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找出顽固性癌痛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控制癌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25例顽固性癌痛患者,应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根据疼痛部位寻找相应压痛点,有相应压痛点又愿配合治疗者给予分组治疗,治疗组给予深部痛点阻滞治疗,对照组按三阶梯用药原则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结果:与癌症无关的压痛点病例305例,愿接受疼痛治疗者170例,治疗组85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85例(治疗组VAS3.3, 对照组VAS4.9),同时治疗组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吗啡日平均用量治疗组为33.3 mg, 对照组为93.76 mg).结论:软组织损害为顽固性癌痛的主要原因,深部痛点阻滞能更好地控制顽固性癌痛,同时可减少吗啡的用量.
作者:李信明;周强;李定明;魏安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9例实施人工流产术后要求上节育环的妇女分为两组,A组293例于人流术后一次正常月经后3~7 d内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B组276例于人流术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结果:人流术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出血量、避孕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人流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育措施.
作者:谭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7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12 U+0.9%氯化钠注射液8 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 U+0.9%氯化钠注射液8 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武;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用于预防全麻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0例.Ⅰ、Ⅱ组均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推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Ⅰ组于胆囊切除后予1%利多卡8 mL行R-SGB,记录全部病人麻醉前(B)、围拔管期(T1~T4)各时点的SBP、MAP、HR值.结果:围拔管期Ⅱ组各时点指标组内(拔管前)及同时点组间比较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R-SGB可以抑制气管导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帆;钟礼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调营汤治疗变态反应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2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依随机数字法分为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咪唑(息斯敏).治疗组采用调营汤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调营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而持久,无不良反应.
作者:肖国兴;傅薇;肖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GE1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以PGE1 200 μg·d-1静滴14 d,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另以18例静滴多巴胺作对照.结果:PGE1难治性腹水患者肾血流量增加,阻力指数下降,与多巴胺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GE1因可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赵仕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质量与根管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已行根管治疗至少一年的牙,运用X线的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摄根尖片,检查根管充填情况及根尖周组织健康状况.结果:调查239例患者的351颗根管治疗牙,成功率为81.2%.结论: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疗效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骆东邻;朱炎;姜海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成批伤员的急诊分诊及救护问题.方法:对5·12地震中640名伤员分诊及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min内对95%的地震伤员实施了有效的救护措施,640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达到了99%.结论:根据地震灾害成批伤的特点,有效急诊分诊及救护是地震灾害所致成批伤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马晓琳;张济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反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16例AOPP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反跳的47例患者进行严密先兆观察,及时抢救,合理护理.结果:47例AOPP反跳患者45例成功治愈,占95.74%;2例死亡,占4.26%.结论:对AOPP反跳患者进行严密的先兆观察,及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廖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震后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的有效管理和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地震后气性坏疽患者采取特殊感染病房集中管理的方法,执行严密接触隔离,完善处置流程,并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创面及全身中毒症状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结果:20例气性坏疽患者均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其中1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地震后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进行集中收治,统一管理,可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张钦芳;吴海燕;邓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在重大灾害面前急诊科护理应急管理程序及救治大批量伤员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至6月2日我院救治地震伤员538例的应急管理策略进行总结.结果:538例伤员分诊准确、分流快速、抢救治疗及时有效、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科学有序的业务组织与管理,多方人员的合理调配,是大批量急诊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保证.
作者:胥丽;刘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状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全院护士发放问卷,对5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对口腔护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对新知识了解较差;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护士之间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有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无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P<0.05).结论:应对护士加强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加强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分类管理.
作者:王秀华;龙艳;刘娟;连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促进肺结核病人规律地完成全部疗程,以减少复治、耐药性病例.方法:回顾性总结对比36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督导化疗和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情况.结果: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67例(占91.76%),痰菌阴转161例(占88.46 %);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10例(占60.43%),痰菌阴转87例(占47.80%).两者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庭督导化疗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有着重要作用,既经济又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霞;张秉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静脉逆向穿刺法为长期输液或静脉穿刺困难的肿瘤患者提高手背浅静脉的利用率,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随机选择50例肿瘤患者,采取患者自身对比,选用掌指关节附近血管进行顺向和逆向静脉穿刺.结果:两种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穿刺后固定所需时间、重新穿刺率、重新固定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便于固定、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林化莉;李珏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作者:戴敏;陈颖;马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作者: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以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难治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其确切的发病机理不明,目前治疗以安装人工起搏器为主,但是不能根治,且存在感染、心内膜炎、血栓、电极移位、穿孔等并发症的可能[1].
作者:耿乃志;张守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居第3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肺转移和恶性肿瘤肝转移.目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涉及以下因素:肿瘤细胞固有的内在特性;骨骼系统的供血特征;受累骨骼和肿瘤细胞产生的相关细胞因子和受体,促进了肿瘤在骨骼内的生长.
作者:卞莹;郑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皮瓣转移是整形外科修复组织缺损的常用办法,皮瓣切取后从蒂部向远端血循环逐渐减少,术后1~2 h血流量急剧下降到低点,12~24 h血流量逐渐增加,术后4~6 d受区血管逐渐长入皮瓣而建立新的血液循环,7 d后血流量逐渐上升到术前的65%.
作者:韩寅;廖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教育的开展、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诊断标准是血清钠<135 mmol·L-1,分为低渗、等渗、高渗三种状态.其原因复杂,在颅脑外伤后病人中尤为常见且不易纠正.
作者:黄文娟;董碧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几年,随着对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肿瘤靶向治疗在肿瘤的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靶向治疗药物是针对某种恶性肿瘤细胞所特有的靶点进行抑制、阻断和攻击,因此检测肿瘤中是否存在靶向药物作用的相应分子靶点,已成为临床医师实施靶向药物治疗的依据.
作者:黄晓赤;罗克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临床发现的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作者:戴德银;卢海波;刘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45岁,因人工流产术后2月阴道点滴出血于2008年4月26日入院.患者2008年2月2日因停经50余天、诊断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3月20日出现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就诊.
作者:甘奇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