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7年9期文献
  • 中职药剂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

    解剖生理学是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人体形态结构和器官系统重要功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途径.只有了解正常条件下机体各种功能活动规律,才能掌握在疾病条件下机体功能发展方向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掌握防治与护理方法,为临床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江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放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英语开放式教学将成为必然.教师必须拓宽思路,挖掘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利用英语课程资源的同时,扩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作者:李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和以PBL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和以PBL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以24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采取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和以PBL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与对照组(采取传统L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眼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和以PBL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眼科临床医师.

    作者:王爱媛;底煜;陈晓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卫校语文小说有效教学方法探究

    卫校语文小说教学有主题分组讨论、语言修辞分析和改写、分角色朗读、情节续写和改编、课外拓展阅读和写作等方法,各种方法的终目的 都是深化学生对小说艺术的认识.

    作者:梁培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微课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进入临床实习的七年制学生32人与同期临床进修医师37人进行消化内科微课教学,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及进修医师对微课的认识及消化内科微课教学体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既往有无接触过微课、能接受的微课视频时间、微课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及网络学习中得到教师指导方面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但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愿意接受微课学习(P<0.05).大多数学生及进修医师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学习环境轻松,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学习兴趣.进修医师组较学生组更认同本次微课教学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赵平;王玲珠;王燕;鲁晓岚;郭晓燕;董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

    中职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其语文应用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赋予阅读新的教育功效.

    作者:梁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课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需求,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将微课引入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探讨教学体会、分析遇到的问题,为促进病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例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深奥的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而言,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谷存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理生理学教学体会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生学习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诊断及改进策略

    通过对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学情诊断、教师诊断、教学条件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使药剂学基础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有效、高效,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作者:廖仰平;黄丽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项目化教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应用研究

    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点,从项目选择、配套建设、项目实施3方面对项目化教学在该专业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方福如;尹红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根据环境卫生学课程特点,初步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点、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倡导环境卫生学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型、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预防医学人才.

    作者:蔡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RISE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医学人文素质3项测评,同时调查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除医学人文素质外,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 病例分析测评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RISE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林楠;孙若文;尚云晓;孙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歇训练法在中专学生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间歇训练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校护理108班、109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护理108班为实验组,用间歇训练法实施中长跑训练;护理109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施中长跑训练.训练结束后,采用跑步测试方法对训练效果进行考核并分析成绩,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跑步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的满意度、耐受力、敏捷度、专注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间歇训练法应用于中专学生跑步训练,能大幅度提高学生跑步成绩,同时能改善其对体育训练的畏惧情绪和疲劳程度,提高耐受力、敏捷度和专注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口腔组织病理学模块式整合教学的双赢效果

    口腔组织病理学(OHP)以形态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对医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分析OHP模块式整合教学效果,并对双赢的具体体现进行详细探讨.

    作者:吴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卫生化学课程教学的研究

    通过分析目前卫生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卫生化学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以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与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项目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苏会岚;毛俐;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系统查体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系统查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为实验组(58人)和对照组(57人),分别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授课,以客观评价(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和主观评价(问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改善神经系统查体教学质量.

    作者:符勤怀;李君;詹国庆;王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定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对定西地区城乡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异常(IGR)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定西市城、乡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居民T2DM、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8.9%、6.9%和9.1%.超重、肥胖人群T2DM患病率为11.5%和16.0%,IGT患病率为9.0%和11.8%,IFG患病率为12.6%和18.9%,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高血压人群T2DM患病率为17.3%、IGT患病率为11.0%、IFG患病率为17.8%,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均P<0.01);男性T2MD、IGT和IFG患病率分别为9.1%、6.4%和9.1%,女性分别为8.6%、7.4%和9.1%,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市居民T2MD、IGT、IFG患病率分别为9.9%、6.5%和11.7%,农村居民分别为7.5%、7.4%和6.4%,标化后城乡间T2MD和IGT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IFG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占50.3%,其中农村占69.6%,明显高于城市(38.9%)(P<0.01).结论 定西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国内部分城市及地区,尤其是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增速明显,应注重农村地区早期2型糖尿病筛查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

    作者:仙占琪;杨梅;王世宏;张淑兰;张琦;章耀华;刘静;宁英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护生对校园文体活动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与讨论

    为组织好学校各项文体活动,有效在中职护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校中职护生中开展对文体活动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内容与结果,评价开展文体活动是否能有效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利用文体活动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方式和方法.

    作者:杨耀光;黄东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高职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 的认知及接受程度.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接受程度.结果 74.8%的学生能接受虚拟实验教学方法,66.7%的学生对学校配备的虚拟实验设备满意,60.5%的学生喜欢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77.5%的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操作方法简便;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依次为:方便查找病变特征、操作简便、不用担心切片损坏、节约时间、无毒无刺激.结论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能接受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并认为其具有很多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作者:李杏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湖北省宜昌市云集辖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归纳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多数人基本了解健康危险因素,但有15.8%的人没有测量过血糖或血压等,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结论 应加强社区健康危险因素宣传,控制慢性病发病率.

    作者:杨新荣;王正银;王明华;杨柳;龙行菊;周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师生自评互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师生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实习、带教方法 ,提高实习、带教质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从收治病人、书写病历、疾病鉴别诊断、实践技能操作、医疗查房、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7个环节进行调查,整理分析数据.结果 教师带教和学生实习都存在一些问题,师生自评、互评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自评分明显高于互评分.结论 强化带教教师教学意识、改进带教方法,增强医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临床技能等需要重点关注.

    作者:瞿生;陈锡霖;李红;陈锦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乡卫生学校6098例女生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乡卫生学校女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城乡感染差异,为学校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胶体金法检测2011—2016年入学女生HBsAg,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共检测学生6098人,其中HBsAg阳性46人,总阳性率为0.75%,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市女生HBsAg阳性率为0.40%,乡村女生HBsAg阳性率为0.79%,城乡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乡卫生学校女生HBsAg阳性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远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郭新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不同卧位方法清洁灌肠的效果调查

    目的 探讨两种清洁灌肠卧位方法 对灌肠次数、总灌肠量、肠道清洁情况以及术后血便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需要进行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方法,实验组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方法.结果 两组在灌肠次数、总灌肠量、肠道清洁情况以及术后血便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左侧卧位灌肠,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杜成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端CT冠脉造影对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冠脉径线的分析

    目的 利用高端CT冠脉造影测量并分析高海拔地区正常人群冠脉管径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冠脉疾病的1000例正常人(来自海拔高度为2260~2980 m地区),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SCTCA)检查,将其按照性别、年龄及冠脉分布类型分组,分别测量左冠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p)、前降支中段(LADm)、前降支远段(LADd)、回旋支近段(LCXp)、回旋支中段(LCXm)、回旋支远段(LCXd)、右冠脉近段(RCAp)、右冠脉中段(RCAm)、右冠脉远段(RCAd)等分支血管开口处管径,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冠脉各分支由近段至远段管径逐渐变小,不同性别之间冠脉管径差别无显著性.≤44岁与≥60岁两个年龄段人群的LM以及LCXp管径有显著性差异,余冠脉各段管径在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LM、LCXp及LCXd管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且管径与其分布类型相适应.结论 高海拔地区正常人群冠脉各分支由近段至远段管径逐渐变小,此结果与平原地区分析结果一致;其中LM、LCXp以及RCAp管径均较平原地区正常人群相应段增粗,LADp管径与之相仿,余冠脉各分支管径与平原地区相关文献分析结果不尽相同.

    作者:张彩洁;郝崴;程思杨;鲍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智能手机程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自我管理健康的模式,验证远程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从目标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中筛选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级筛查.实验组应用智能手机程序,在研究小组指导下进行药物、饮食、心理、运动、并发症的自我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智能手机程序的实验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足、重度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通过应用智能手机程序,治疗依从性、心理健康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有明显改善,该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王正银;杨新荣;曾志华;刘四清;祝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痤疮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中职护生痤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网络平台对惠州市某卫校护理专业9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为50.5%,其中15~16岁护生痤疮患病率(54.8%)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患病率逐渐降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食用油腻食品、甜食,熄灯后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使用化妆品、油性护肤品,经常便秘、腹泻、腹部不适,痤疮家族史,压力等因素可能与痤疮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日均饮水量少、使用油性护肤品、痤疮家族史是痤疮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职护生痤疮患病率较高,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痤疮的重要措施.

    作者:向晓莉;童小珍;黄蓉;吴库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28例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了解跌倒的高危人群、高危地点、高危时间段等,为做好住院患者跌倒评估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我院近两年跌倒不良事件上报单.结果 发生跌倒的128例患者中,老年人118例(占92.2%),普通内科、 神经科住院患者分别为48例(占37.5%)、34例(占26.6%),有一个以上医学诊断者104例(占81.3%),跌倒地点为卫生间、浴室者48例(占37.5%),跌倒时间为2点~8点者53例(占41.4%)、18点~次日2点者40例(占31.3%),下地入厕到回病床途中发生跌倒者61例(占47.7%).结论 跌倒的高危人群为老年人、普通内科及神经科患者、有一个以上医学诊断者、一级护理及无陪住患者,高危地点为卫生间、浴室,高危时间段为2点~8点.护士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制定跌倒预防措施时应考虑这几方面.

    作者:于春妮;冯新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我校药用植物园升级建设的满意度调查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在药用植物园的扩容提质建设过程中,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科学普及为主线,以资源保存为宗旨,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改造前后药用植物园的满意度,并借助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赵小宁;苏秀芳;梁肖芳;刘光明;徐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首次化疗病人家属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首次化疗病人家属的焦虑、抑郁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消化道恶性肿瘤首次化疗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18.9%的家属存有焦虑情绪,15.2%的家属存有抑郁情绪.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化疗不良反应、病人年龄、家属对化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等相关.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首次化疗病人家属常常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应采取正确方式予以疏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协助病人完成化疗.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全程化体系构建思考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以及解决就业困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高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提高重视度、强化队伍建设、结合专业设置辅导课程、增强实践性等方面构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全程化体系,以推动学生就业.

    作者:巨鲜婷;冯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展西部支援人才培训考核提升军队医院帮扶效果

    军队医院对口西部支援对推进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巨大,军队医院从知识支援、技术支援、智力支援、科技支援、装备支援上对西部地区进行长期帮教.但是实践发现,帮教工作存在培训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计划对军队医院西部支援人才培训体系进行完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利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帮教效果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对口帮教水平和效率.

    作者:郭妍;刘超乾;鲁瑾;黄智平;戚麟;徐茂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措施探析

    在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需要.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探寻适合的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韩红柳;王飞通;许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传承炎帝神农精神,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

    炎帝神农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内涵魅力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何传承、弘扬炎帝神农精神,让其在当代中医药院校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阐述在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时应当如何传承、弘扬炎帝神农精神,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作者:刘彬;冯茜;廖英;朱超;汪曼;董小艳;蒋建平;唐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用英语隐喻推动护理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中随处可见的隐喻与隐喻文化关系密切,隐喻能力低下是学习者概念流利和地道英语输出的瓶颈.利用隐喻推动护理英语文化教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教师可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隐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戴红良;贾桂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应用与思考

    回顾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在我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李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物分析课程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药物分析课程的创新培养模式.方法 建立药物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提高综合能力.结果 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成绩.结论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是创新培养模式的体现.

    作者:李乐;唐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开发与培养途径

    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必须适应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终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块的有机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重构,以互动性教学过程为主体培养学生习得性学习能力,给学生提供多种能力开发和展示的平台与机会,使其具备职业关键能力.

    作者:李毅彩;陈婷;金浩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职业精神视角下中职卫校护生廉洁教育之路径探究

    当前,廉洁既是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备人才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在医学职业精神视角下,要加强对中职卫校护生的廉洁教育,使中职卫校护生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责任,构建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本文对目前中职卫校护生廉洁教育路径进行探究.

    作者:何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通过急危重症护理信息化案例教学实践,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及不足,从实践教学角度论证信息化教学在诸多方面优于传统教学,并探讨在当前环境下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何水英;吴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评价以及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比较传统教学体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阐述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原则、方法 、思路和内涵.实践表明,构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王树阳;赵贵清;付聪;吴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病例库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枯燥且抽象,较难理解和记忆,教学中合理应用病例库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我校内科护理学病例库的建立及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省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并对病例库的改进提出设想.

    作者:彭扬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缓解对策探析

    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医学生围绕如何实现就业而表现出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焦虑状态,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缓解高职医学生就业焦虑应结合当前基层医学人才市场需求和医学生个性特征,依靠个体主动与外力推动,从社会支持、高校援助、自我调适、政府援助、家庭援助等方面进行.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推拿技能竞赛的反思与启示

    反思针灸推拿技能竞赛,启示广大医务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启示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建设.

    作者:景书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名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状况及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测评.结果 卫生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教学与科研要求、校内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负荷、自身发展和生活保障6个方面;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着调节作用.结论 工作压力对卫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有重要影响,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可缓解工作压力.

    作者:刘建明;肖珊;叶锡勇;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不同教学法在五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科见习带教过程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和案例教学法(CBL)在五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比较CTTM和C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作用,将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CTTM组)与对照组(CBL组),见习结束后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考试总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CTTM满意率达88.5%;在典型疾病具有系统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病例分析与理解能力、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增加见习教学信息量等指标上,CTTM教学效果均优于CBL(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CTTM组毕业后愿意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或报考耳鼻咽喉科研究生的人数比例明显较高.结论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适应现代医学教学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临床思维,是一种较好的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方法.

    作者:吴旋;陈垲钿;张伟红;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从肾病内科临床疾病特征、中医院校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等方面,探讨在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作者:彭贵军;王峥;崔冰;张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翻转课堂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我国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安排,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教学目的 ,其灵活性、个体化特点能极大地促进师生间的合作,提高临床实习成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

    作者:杨丹;胡晓霞;贾智军;徐茂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兼职教师开展床旁教学说课实践

    目的 通过开展床旁教学说课活动,以期缩短临床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在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差距,提高实践教学与综合教学能力.方法 学校专家作专题讲座与说课示范,临床兼职教师进行床旁教学说课竞赛(先小组选拔,再大组推优,后全院竞赛).结果 临床兼职教师对此次床旁教学说课活动评价很高,学生对临床兼职教师床旁教学满意度由说课前的88%提高到96%(χ2=8.51,P<0.05).结论 开展床旁教学说课活动,提高了临床兼职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加了教学实践经验,促进其能动地、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杨德全;李勇华;杨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案例导入结合T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导入结合TBL教学法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校本科临床药学专业2011级学生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2012级学生设为实验组,采取案例导入结合TBL教学法进行实习带教.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测评成绩、团队协助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带教中,案例导入结合TBL教学法可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颜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改进药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需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采用调查分析法了解我校2015级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理实验课程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考核也有助于对学生能力作出公正评价.

    作者:吴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种不同处理方式肠外营养液的细菌学观察

    目的 了解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肠外营养液的细菌学差异.方法 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制完毕的三升袋随机分为A、B、C 3组,碘伏消毒螺旋帽部分两次.A组用无菌纱布包裹螺旋帽部分,B组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整个三升袋,C组不做特殊处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配制完毕和输注完毕后分别取2~3 ml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48小时后观察3组菌落数是否有差异.结果 3组均未培养出细菌.结论 配制完毕的三升袋在运送途中及输注过程中无需特殊处理,注意清洁即可.

    作者:崔雪梅;孔林芳;张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在神经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选择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15名成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其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活动前瞳孔测量准确率为73.81%,活动后为93.90%,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前后护理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云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位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活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2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体位活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48 h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及胃肠道恢复蠕动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后48 h腹胀发生率为39.22%,低于对照组的60.78%(P<0.05),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蠕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活动可促使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飞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ODI指数评定的影响

    目的 评价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CCS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CC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筋法,每3日一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一次,共治疗9次.采用带芯导管法在患者治疗前、运动中、运动后6 min测定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内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比较观察组各阶段骨筋膜间隔内压,我们认为针刀松筋法治疗CCS有效;(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DI指数,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结论 针刀松筋法可以降低CCS患者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有效提高ODI指数.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维口腔护理方法在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口腔护理方法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三维口腔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口臭、口腔溃疡、口腔细菌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维口腔护理方法能有效保持ICU经口气管插管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病人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雯娟;胡欣;李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疾病认识、治疗信心、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的影响,为开展知信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16名稳定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以知信行(KAP)调查量表、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进行评价.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对疾病的认识、主动坚持锻炼的信心、康复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符合当前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能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刘继荣;刘雄艳;孟共林;李爱琼;李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患儿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以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喘乐宁联合治疗;另外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哮喘患儿50例,对比各组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大峰流速、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抗体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发热及哮喘较无MP感染的小儿哮喘更加复杂,部分患儿病情较重,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喘乐宁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护理伦理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及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护理伦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卫校护理伦理教育现状,为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改革寻求依据.护理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护理专业教育全程,需要学校与医院紧密合作,通过多途径渗透,实现知识技能与伦理道德的同构共生.

    作者:覃隶莲;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职不同基础课程教学适应护理岗位要求的实证研究

    探讨高职不同基础课程针对护理岗位要求的适应性教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高职基础课程教学对护理岗位要求的适应性问题,以此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紧贴护理岗位要求,以操作性知识和技能为主,通过调整教学课时及改变教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使基础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护理岗位要求.

    作者:李惠民;刘永记;王懿;陈锋;刘洛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在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的实践

    目的 探究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在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以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为切入点,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医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融入护理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采用问卷法调查学生对课程整合的接受程度及效果评价.结果 90%以上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教学内容与护理相关程度高,教师上课生动有趣,师生关系融洽.并且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整合后教师将教学内容组织得更有条理,内容简化、难度下降使其更易于理解.结论 在护理专业综合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中融入护理临床思维培养,既可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又可强化学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梁英;廖海涛;黄洪柯;姜丽;赵敏敏;常维纬;佘佐亚;韦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混合学习模式下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素养的行动研究

    目的 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借助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护理本科生人文素养.方法 将网络学习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引导护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人文素养.通过观察、焦点小组访谈和学习者自评、互评等途径收集资料,评价护生人文素养发展状况.结果 混合学习模式为护生提供了一个交互性强、逼真性高、易于使用的数字化平台,并使护生对文化、伦理、人文关怀等人文素养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结论 信息化社会为护生人文素养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方法,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护理本科生人文素养.

    作者:林毅;李秋萍;奚晓岚;陈爱萍;林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探索

    目的 探索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医护人员、本科护生和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性提出基于社会评价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结果得到核心指标8项,一般指标44项,剔除指标2项.结论 本科护士良好职业形象的树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作者: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将典型案例教学与场景模拟教学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到临床护理带教中,研究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联合教学法(以下简称联合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0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典型案例与场景模拟相结合的联合教学法带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教学法.于试验周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对比两组笔试成绩与操作成绩.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组别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笔试与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超过88%的护生对联合教学法表示满意,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联合教学法,能使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联合教学法不仅有助于降低护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难度,提升操作熟练度,还有利于护生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推广.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技能三站式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2级与2013级护理本科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学生标准化病人的三站式考核方式.对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0.4%的护生认为运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有必要.结论 将学生标准化病人运用到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有利于提高护生收集资料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刘芳;黄丽群;马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及效果研究

    目的 优化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策略,并探讨其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多项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从我校2015级护理、助产专业平均成绩≥85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再进行第二轮操作和理论考核,根据平均成绩进行阶梯式组合,将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试验组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原有策略进行培训.结果 试验组护理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职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优化策略有一定效果,有助于提高选手护理技能竞赛成绩.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思考中职护生的整合教育

    以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为例,从注重各学科内容的联系、加强资源利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注重道德教育等方面论述对中职护生进行整合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侯淡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职业技能竞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影响的质性研究

    从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帮助和负面影响入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职业技能竞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希望能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张雅文;刘玉婷;孙冰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情景模拟考核在高职ICU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考核在高职ICU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级ICU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情景模拟考核和常规技能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外科护理学技能考核成绩集中在优秀和良好水平,对照组集中在良好与中等水平.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均集中在良好和中等水平.结论 情景模拟考核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作者:高宁宁;张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医学营养专业教学评价框架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学生多种能力综合评价框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作者:任刚;李景辉;詹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相对滞后.本文从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杨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学有机化学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研究

    对开发多种优质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阐述,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总结并展望医学有机化学微课在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和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亮;杨殿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也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以西北民族大学天然药物分析和分离课程为例

    目的 探索培养民族大学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 和途径.方法在西北民族大学天然药物分析和分离课程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结合以天然药物为主题的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结果 该教学模式提高了民族大学不同层次学生对天然药物分析和分离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结论 翻转课堂结合以天然药物为主题的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民族大学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康淑荷;刘娟丽;罗兴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卫生职业院校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实践探索

    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培养适合现代新型医学模式需要、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医学生是医学院校的重要目标.本文探讨卫生职业院校开展医患沟通课程的必要性和具体过程,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刘琬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基础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在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自我国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各培训基地都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目的 在于引导学员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本文旨在探讨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 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杨凌菲;宋涛;董建;范雪;侯雪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构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体系的实践探索——基于云南省曲靖市的调查

    家庭成员患大病或慢性病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主要原因.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防病治病需要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不仅能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能促进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作者:史祝云;雷芸;王家永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