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成都市范围内9所省属三甲医院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其更好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法。结果: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针对性较差,用户定位缺乏精准性,消息推送功能利用率不高,实用性功能单一,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有待提高。结论:建议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息推送功能的利用率,完善菜单服务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忠诚度。
作者:徐鑫;刘志会;赵大仁;何思长;张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套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德尔菲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2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6和0.626。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并明确定义了各项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供指导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
作者:王晓丽;孙雪松;张寅;杨思睿;徐婉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角度对平凉市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逐条分析,提出战略和措施,为推进建设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EST-SWOT模型分析,构建PEST-SWOT分析矩阵。结果:平凉市采取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初步建立了运行较为顺畅的分级诊疗体系,但各方制约问题也更加突显。结论:提高管理效率和各部门配合度,做好分级诊疗的政治护航;让调整薪酬分配制度和发挥医保优势成为分级诊疗的经济保障;积极宣传、转变诊疗观念以做好分级诊疗的社会支撑;优化基层人力,规范转诊流程,完善信息建设,做好分级诊疗的技术依托。
作者:王璐;代涛郑英;朱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为研究数字化临床指南提供借鉴。方法:利用文献搜索、查询、分析等方法,从大量文献中提取有关文本化临床指南的优缺点,以及数字化指南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等相关信息。结果: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数字化临床指南在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中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结论:如何选用适合的开发模型对指南进行准确表达,同时将其与已知系统关联,大限度发挥作用;如何评价数字化临床指南是否在临床决策中发挥巨大作用;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标准评价,将是未来研究的目标。
作者:赵志娟;赵玉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中医药领域,本体成为实现术语规范化的一种新兴技术。为推动大型术语系统的应用,实现按需、动态的术语服务,亟需实现术语系统内容的抽取方法。从本体技术的角度分析,这实质上是从大型本体中抽取子本体的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子本体抽取方法,并实现了相关的子本体抽取工具。这套方法与工具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等大型本体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中医药本体工程与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者:于彤;刘静;李海燕;贾李蓉;李敬华;张竹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分级诊疗今年将有新进展。“北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会议”昨日上午在西城区卫计委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在已开展的全科医联体基础上,今年北京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专科医联体建设,从社区医院转诊到三级综合医院的病人,如果仍不能解决病情,将直接转诊至相应的专科医院,包括神外、心脑血管、肿瘤等专科类别。同时,纵向的全科医联体继续扩大。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国内护理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国内信息化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回顾现有文献,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6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国内护理信息化的文献,对文献年代、地区、合作情况、作者、基金支持、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检索获得318篇护理管理信息化有效文献,发表在105种期刊上,文献年发表量呈增长趋势,但基金论文较低,学科交叉不足、文献质量不高。结论:护理管理信息化研究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在研究质量、广度与深度以及标准化等方面有待继续研究。
作者:李圣洁;熊振芳周琼;刘继芬;田双桂;徐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的建设水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级别的医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医院医疗物联网评价体系的探讨能够帮助了解这些差异,找出问题所在。因此,结合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院医疗物联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35所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医院评测值,借助综合评分法和快速聚类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能客观反映目前湖北省地区医院医疗物联网建设情况。由此可见,提出的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有一定实用价值,可对医疗物联网的评估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张良玉;王玉阳;李建华;黄勇;全飞;佟德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数年系统集成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精准集成模型,定义模型的要素,说明其意义和特点。方法:结合药事服务系统集成的背景,以现有应用广泛的技术为例,深入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来更好地实施集成工作。结果:改善了医院信息系统交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该模型在医院其他系统集成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剑;郭建军;景慎旗;王忠民;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医学影像存储现状,解决医院海量医疗影像文件的长期保存问题。方法:影像文件归档系统采用分级存储结构;利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作为存储介质,支持影像文件的归档及长期存储管理;采用MD5检测和小文件封装的技术,使数据实现长期保存。结果:成功实现了影像文件归档和长期保存,海量历史医疗影像文件的自动化管理要求,科学利用在线存储资源,减少业务系统的在线存储压力。结论:影像文件归档系统中的分级存储模式大大提高了影像的存储容量,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数据存储效益。
作者:蔡雨蒙;冷锴;单红伟;朱一新;王文明;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指导,健康报社组织、开发、运营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今日上线。该平台将对接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并为尚未实现信息化服务的机构免费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汇聚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汇集全国家庭医生团队,使居民能够方便地在线选择家庭医生,实现线上签约,享受高效的家庭医生服务,终搭建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国性权威网络平台。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现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及问题解决方案。方法:介绍了远程医疗系统发展状况、系统建设原则、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分析现行远程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建议。结果:通过明确远程服务架构和建设标准,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信息交互,并有效减少远程医疗活动中问题的发生。结论:远程医疗实现异地“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及相关医疗活动,终达到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模式。
作者:徐挺玉;王文明;朱甬倩;缪姝妹;景慎旗;单红伟;张小亮;王剑;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研究了当前我军远程医疗的物联网业务需求,以及国内外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所采用的军民融合远程医疗物联网信息化模型,提出应用于远程医疗中的物联网支撑技术。基于传统的物联网基本架构提出运用军事网络与民用网络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并指出各层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后给出当前国家03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中关于异构网络协同控制研究成果,可把此成果应用于军队卫勤信息化建设中,促进卫勤物联网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保障力日益提升。
作者:吴豪;刘运成郑重;薛艳明;康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凯歌辞旧岁,瑞雪迎新年。伴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2017年如约而至。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值此辞旧迎新、共迎新春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向关心和支持数字医学快速发展的专家学者、杂志编委、作者读者、业界同仁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新春问候!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万事顺!合家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英特尔在精准医疗中不只是“计算技术”的提供者,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了“英特尔精准医疗伙伴计划(Intel BioIT Partners)”,旨在共同推进计算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英特尔希望在精准医疗中扮演一个领导者、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英特尔是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扮演好自己定位的角色,推动中国精准医疗进展的呢?英特尔公司医疗和生命科学集团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者:李海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精准医疗是未来健康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出现。精准医疗是指将病人个体特性包括基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应用于个体化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与传统医疗面向群体、标准化且以“治”为主的模式相比,精准医疗以个体数据为基础,更强调疾病的预测、预防和个体化诊疗。精准医疗蕴含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欧盟于2012年建立个体化医疗欧洲联盟,全方位推动个体化医疗的发展、落地和普及。美国2015年推出“精准医疗计划”。
作者: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100013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对尹烨的采访,是从对精准医学的辩证认识开始的。作为全球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总与精准医学息息相关。但在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看来,对精准医学,中国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有自信,有更多自己的声音。他说:精准医学提出的几个理念,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早已存在。如个体化诊疗,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辨证施治;免疫疗法,就是扶正祛邪,如此等等。中西医之间在“道”的层面是完全站在一起的,在“术”的层面,西医更要出色,但精准医学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从华佗做手术时那把锋利的刀,变成当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只是精准的定义变了,而不是精准的理念变了。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有人说信息化建设看不到实际产出,但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郑宏志院长看来,医院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蒸蒸日上的医院业务、不断扩展的医院院区都是信息化带来的直接成果。他说:现在的医院,如果没有信息化建设,几乎寸步难行,信息系统就是医院的“神经”。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对“精准医疗”产生更高的期待。如何实现“精准医疗”,是目前医疗革新的方向,也成为国家层面战略规划。创新科技推动心血管精准诊断针对心血管疾病,飞利浦通过显微CT的3D数字影像采集、IMR显微平台和星云3D影像诊断系统,实现低辐射剂量下精准成像,一站式影像分析、诊断及数据分享,提高诊疗效率。
作者:飞利浦 中国 上海投资有限公司200233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以实现医院医保报销的计算机化管理为目的,通过基于UML模型的医保报销系统的详细需求分析与设计,给出了系统的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类图、组件图和配置图,探讨了病人报销过程、退费过程、报销人员和结算人员日常工作的系统实现方法。
作者:张合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转变急诊病历传统管理模式,设计并实现适合于医院急诊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规范急诊病历书写规范,提升急诊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电子病历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法:结合急诊临床业务模式及内容,将电子病历按照不同的急诊业务进行分类,依托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急诊病历功能集成。结果及结论: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解决了长久以来电子病历与急诊临床业务不兼容的问题,满足现代医院急诊需求,对医院急诊电子病历的推广具有可借鉴意义。
作者:杨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优化手术病人转运业务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设置关键业务节点,以手术申请为依托,构建手术病人转运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三大信息化手术病人转运流程,使医疗信息高度共享,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结论: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的转变,降低病人的医疗风险,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忠庆;邵尉;刘文华;杨伟锋;何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2月26日,京津冀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工作启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地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试点工作。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患者,在102家试点医院内做的17项共享检查,结果互认。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了解决手工管理交换机信息更新不及时,查询统计耗费时间长,信息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换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开发平台,以Oracle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模式,分为交换机总体概况、交换机信息描述和工作量统计三个模块实现。交换机总体概况模块由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示出交换机分布情况;交换机信息描述模块利用多种条件相结合对交换机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并实现交换机信息的添加、更改和删除等操作,实时更新数据库;工作量统计模块给出维护人员安装、更换交换机的数目及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交换机信息的快速查询、工作量的精准统计,提高了网络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成为网络维护必要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作者:任皓;刘同波;刘敏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贵州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017年全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更好地管理医院中发生的各种医疗纠纷,加强对医疗投诉处理流程的监控。方法:基于微软ASP.NET3.5架构,研发了医疗投诉管理信息系统。结果:系统支持医疗投诉的网上登记、处理、查询与统计等功能,实现了对医疗投诉的分级处理与审核。结论:该系统能够规范医疗投诉的处理流程,使投诉信息与处理流程得到实时监控。
作者:郭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建立医护查房的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探讨该系统在提升医护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802.11协议簇,采用无线WiFi技术设计,部署在医院病区环境。结果:通过系统建设,满足以下三大需求:护士PDA移动查房、医生移动医护及病人上网。结论:通过推广使用该系统,可以提高病区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并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分析了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紧密结合医院管理实际,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电子认证服务,采用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以及PDF版式文件大数据提取,实现了医院可信电子病案的统一管理,优化病案管理流程,扩大了病案利用形式和内涵。
作者:崔志斌;崔宇璇;王腾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了在HIS切换期间整合异构系统资源,建立现代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系统(PIVAS管理系统),提出基于事件驱动的集成模式实现PIVAS(MATE)软件和新老HIS系统的交互。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静脉用药中心的正常运行,又在不影响HIS正常切换的情况下实现了两套PIVAS管理系统的并行和切换。
作者:陈健;杨国良;罗进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基于TOPSIS法、密切值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等常用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一个方便、自动的实验室检验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提升实验室管理质量和效率。方法:系统可通过数据导入或手工录入的方式前端采集质量指标数据,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模型自动得出评价结果及排序,并将中间数据和终结果导出以供后续分析。结果:本系统操作方便,数据采集全面信息化,自动实现指标评价,能全面客观反映实验室质量的真实情况。结论:综合评价系统的实现,减轻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对医院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自动化评价分析对比,保证指标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刘冲;杨磊;关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到2014年12月1日期间,在医院就诊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现代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3.67%,对照组满意度为74.6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解决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业务系统不断增多,系统间数据交互、业务协同需求日盛所暴露出来的弊端问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流程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等方面遵循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全面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并依据互联互通标准测评体系深化集成平台互联互通范围,进行标准化改造,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
作者:林康;方晓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降低医疗保险拒付,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2015年医保拒付数据,分析拒付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结果: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加大信息系统支持,加强与医保经办部门沟通,提高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内涵理解是减少拒付的可能解决办法。结论:在医保总额预付方式下,医疗保险拒付管理越来越重要,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不光要深入掌握医保政策,还应该学习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医疗设备、信息等各种知识,探索新的管理办法,降低拒付费用。
作者:戴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4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2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共同发布《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激励措施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明确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的县(市)和试点城市予以激励支持。国家将统筹组织开展相关表扬激励,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加大激励力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省(区、市)后,由省(区、市)对国家表扬激励的地区给予奖励或倾斜支持。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自媒体时代”下,移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为传统的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在医院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湖南某三甲专科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近三年数据显示其用户关注逐步上升,文章阅读及转发量大幅度提高。经验表明该医院微信服务号形成它自有的品牌特色,在公众服务号建设的同时结合自媒体定位传播,不仅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同时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增强用户及患者对医院的真诚度。
作者:龙美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运用支付宝或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方便患者快捷完成支付挂号缴费。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集成化的支付网关,适应在不同支付场景下提供支付服务。结果:在医院各种复杂支付场景下,使用扫码支付均能完成挂号缴费服务。结论:扫码支付具有较强可移植性,可嵌入医院现有收费系统,能有效提高收费处效率,降低医院现金流风险,改善患者就医支付体验。
作者:陈文迪;黄智勇;叶晓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分别介绍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有关情况。会议透露,“十三五”期间,医改工作将重点锁定“5+1”任务。马晓伟表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1岁。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和减少术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对进展期胃癌选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医院治疗的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照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传统的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对各术后指标的影响。结果:经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临床疗效,但试验组患者除手术用时外,其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两方面更有优势,且两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其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两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疗效可靠,同时减轻了对患者的机体创伤,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数字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在骨科截骨矫形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名胫骨畸形愈合的患者,通过提取该患者CT平扫所得的DICOM格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软件(Mimics15.0和UnigraphicsNX9.0)进行图像处理、阈值分析等操作,建立与患者胫骨畸形愈合处三维互补的胫骨截骨导航模板的数字模型,并借助于3D打印机打印出实物模型,术中按照预先设计的截骨通道进行胫骨截骨矫形治疗。结果: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治疗胫骨畸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随访6月显示胫骨畸形矫正效果良好,患肢短缩得以纠正。结论:借助于3D打印技术所制成的截骨导航模板,为骨科截骨矫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增加了截骨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宇;刘大鹏;程奎;凯赛尔江艾合买提赵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T测量段和亚段肺血管横断面积,评估总血管横断面积与肺气肿和气道阻塞的相关性,同时,COPD存在表型和肺血管横断面的对评估血管改变差异。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191例COPD患者。平均年龄(62±5)岁。所有患者有吸烟病史,平均数量为(52±29)包/年。应用CT测量肺血管横断面积,采用三个层面进行测量,分别为:主动脉弓上缘1cm层面、支气管隆突下1cm层面及右肺下静脉下1cm层面,并取平均值。结果:%CSA<5与%LAA-950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83,p<0.0001),%CSA5-10与%LAA-950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0.25,p=0.0004)。%CSA<5与FEV1%(r=0.29,p<0.0001)和FEV1/FVC(r=0.45,p<0.0001)具有显著相关性。%CSA5–10与FEV1%和FEV1/FVC弱的正相关性。47例表现支气管表型(平均%LAA-950:2.6%±1.2),83例表现为肺气肿表型(平均%LAA-950:13.6%±6.9)。GOLD组中,COPD患者表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835)。结论:肺气肿程度与小于5mm2肺小血管总%CSA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气道受限相关性较弱。因此这一结果表明COPD患者肺气肿与血管改变具有相关性,也表明肺气肿能够损坏血管结构。
作者:邹殿俊;杨飞;朱晓龙;李传贵;朱月香;崔书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HL7 China于2016年10月31日至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FHIR互联互通性POC现场测试,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业务验证 FHIR标准可行性,并积累FHIR 标准落地实施经验,以便后续形成适合中国的推荐实施指南。HL7 China TSC主任李敬东、FHIR资深专家王云炜对本次测试进行了现场指导。参与本次测试的企业共有9家,业务场景包括检验报告、患者、诊断、检验结果项目等,参与测试支持的格式包括XML、JSON等,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股骨髁上骨折诊断及治疗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5.6(19-6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借助于螺旋CT及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16.0的帮助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患者股骨远端的骨折模型,然后通过模型确定骨折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结果: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8.7±13.7)min、出血量平均为(182±21.1)mL,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优良率为100.0%。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所制作骨远端实物模型,术前可模拟手术操作,明确骨折类型,利于精确诊断及顺利完成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鹰;倪鹏辉;刘大鹏;凯赛尔江艾合买提杨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定位导向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临床应用疗效及精准性。方法:选择1例双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骨盆到踝关节低点的双螺旋CT扫描,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患者骨骼模型,分析并计算截骨角度及截骨方向,从而设计截骨定位导航模板,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前模拟手术操作。术中按照预先通过数字骨科技术设计的截骨角度进行截骨,置入假体,术后复查双下肢全长片。结果:术中与术前模拟手术操作完全一致,通过数字骨科技术设计的截骨定位导航模板截骨,减少了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患者双下肢力线正常,术后恢复好。结论:3D打印技术能够使骨科医生在术前直观地了解膝关节的情况,精确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
作者:倪鹏辉;杨晶;程奎;努尔波力;张鹰;徐子昂;刘大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介绍大数据分析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应用,通过对医保费用控制措施的研究,探讨医药费用控制机制。方法:针对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医院在医疗数据利用方面的做法经验,从院领导、医保管理部门、科室和一线使用人员角度,分析了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需求。结果:结合已有实践,提出并构建了医保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结论:通过信息化和知识库系统支撑,改变医院医保手工管理模式,实现医保费用监控全范围、全覆盖,使医保额度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夏新;刘博王珏;陈潇雨;朱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质量问题及控制策略,以期提高平台的数据质量,进一步开展数据挖掘和协同应用。方法:采用过程分析方法,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流转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结果:针对数据流转过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数据质量控制策略。结论:采取合理的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质量。
作者:李雪婉;高昭昇;张晋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数据的存储模式及医院影像云平台的建设成果,提出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全院大数据存储管理方案。方法:在私有云存储基础上,实施集群对象式云存储架构,将所有数据按照数据的格式划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之后数据将在公有云存储并备份,进而实现数据中心“一活一备”的应用模式。结果:提高了对大数据的储存、管理能力,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了能效。结论:公有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不断在信息服务及科研领域升温,影响了大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式的改变。
作者:王磊;齐明;李江泓;刘畅;郑云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索大数据与健康相关的SCI论文,分析当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方法:对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主题的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统计频次大于等于28次的高频主题词并生成共现矩阵,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进而获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经检索得出相关论文979篇,高频主题词14个,获得该领域六个主要研究热点。结论:近年来有关大数据与健康相关的SCI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口患病率研究、儿童健康领域研究、卫生保健领域研究、护理质量的效果与控制、健康和风险研究、疾病死亡率研究。
作者:范婷;娄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先进管理方法,将医院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由故障应对管理提升为服务流程管理,使以技术、设备为导向的管理转变为以服务、流程为导向的管理,使原来孤立分散的事务管理转变为医院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以医院医疗业务为出发点,高效运维,满足各方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结合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COBIT)框架内提供的成熟度模型控制、评估信息化管理过程成熟度,稳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发展。
作者:张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临床知识库系统旨在全面整合名医经验、临床指南、中医医案、术语系统、中医文献和方剂知识等多种知识资源,实现中医临床知识的共建和共享,促进中医临床研究,辅助中医临床决策。对整个中医临床知识体系进行分类认识,为进一步知识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建立中医临床知识的数据标准,规范化表达中医临床知识,使用关联数据技术,促进中医临床知识互融互通;制定中医临床知识分类标准、中医临床知识数据标准;构建中医临床知识库,实现客户端及嵌入式电子病历的决策支持应用服务。该知识库的内容已初具规模,成功部署并稳定运行,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知识服务。
作者:李敬华;于彤李宗友;王映辉;于琦;田野;孙晓峰;徐丽丽;高宏杰;张竹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一、主要思路1、围绕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以及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医疗卫生信息化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有的放矢编辑出版一批具有创新性、适用性和导向性的专题。2、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信息化助力分级诊疗等主题,有针对性编辑出版一批立题新颖、内容实用、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精品佳作。3、为促进临床医疗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普及应用,进一步加大临床相关题材的组稿征稿和编辑出版力度,力争推出一批具有新思维、新视野和新论点的好文章。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