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消毒与灭菌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2672/R
  • 国内刊号:11-2672/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28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过滤冲洗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过滤冲洗法在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中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过滤冲洗试验法与化学中和法进行了平行比较试验.结果 过滤冲洗法和化学中和法均能有效去除有效氯为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残留作用,也可有效去除有效氯为4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采用两种鉴定方法,以含有效氯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有效氯400 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4.00;且两组试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过滤冲洗试验法鉴定消毒剂杀菌效果是一种较快速、准确的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方法.

    作者:宁培勇;丁津华;徐文体;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种皮肤黏膜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及亚急性毒性观察

    目的 研究一种皮肤黏膜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和反复使用的安全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和动物试验法对其进行了杀菌效果和亚急性毒性观察.结果 以含200 mg/L有效碘与12.70mg/L醋酸氯己定的该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达5.0以上.含150 mg/L有效碘与9.53 mg/L醋酸氯己定的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达5.0以上.含250 mg/L有效碘与15.90 mg/L醋酸氯己定的该消毒液作用1 min,对悬液中的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达4.0以上.以含有效碘4500 mg/L和286 mg/L醋酸氯己定组成的该消毒液原液擦拭消毒1 min,对手和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大于1.0.该消毒液对大肠杆菌能量试验低合格浓度为100 mg/L有效碘和6.36 mg/L醋酸氯己定.亚急性毒性试验动物血液常规检验项目无变化,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检查未发现病理改变.结论 以有效碘与醋酸氯已定为主要成分的该皮肤黏膜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异常.

    作者:陆龙喜;魏兰芬;夏勇;林军明;潘协商;朱一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 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Ⅰ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 临床分离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qacE△1-SulⅠ基因阳性,抗药基因携带率达到83%以上.醋酸氯己定对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7.8 mg/L,与标准菌株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其中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但有2株低于标准株;苯扎溴铵对6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MIC均低于标准株;聚维酮碘对5株qacE△1-Sul Ⅰ基因阳性菌株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但抗药基因阴性菌株的MIC值低于标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携带qacE△1-Sul Ⅰ基因,该抗药基因的携带与其对消毒刺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徐燕;吴晓松;谈智;陈越英;戎毅;王晓蕾;孙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消毒效果试验观察

    目的 评价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消毒机内臭氧发生器启动3 min,消毒管道内臭氧浓度即达到112 mg/m3;消毒管路外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高值为0.07 mg/m3.以含100 g/L过氧化氢溶液对不锈钢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h,平均杀灭对数值4.50;作用2 h,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条件下,经1个消毒作用循环周期即60 min,消毒机内过氧化氢气雾与臭氧联合作用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金属腐蚀性试验机器累计运行72 h对碳钢、铜为中度腐蚀;铝为轻度腐蚀;不锈钢为基本无腐蚀.结论 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管道消毒机采用过氧化氢与臭氧联合消毒作用,可在60 min内达到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符合高效消毒要求;但对金属具有一定腐蚀作用.

    作者:沈芃;徐文体;宁培勇;丁津华;孙开英;费春南;纪学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醛类消毒剂杀灭龟分枝杆菌效果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目的 比较复方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对龟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常温条件下,含邻苯二甲醛500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或含20 g/L戊二醛的消毒液,分别作用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0.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25%以上的小牛血清对含量500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效果有明显影响,而对50 g/L戊二醛消毒液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可有效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其有效杀菌浓度明显低于戊二醛,但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

    作者:许能锋;黄辉萍;林立旺;陈路遥;陈祖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氧乙酸对现场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多种因素对过氧乙酸空气现场消毒效果的影响,为开展空气现场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空气消毒试验方法,以自然菌为观察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过氧乙酸空气现场消毒效果随环境材料吸附性增强而降低,受环境温湿度影响不明显,不总是随消毒剂量增加而提高.结论 空气现场消毒时,以2000 mg/L过氧乙酸,按8 ml/m3进行气溶胶喷雾作用30 min为宜,当环境吸附增强,应提高消毒剂用量,常规条件下环境温湿度可不予重点考虑.

    作者:江永忠;姜朴;郑立国;彭明军;唐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Excel自动报告表格在消毒产品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Excel自动报告表格在消毒产品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加快试验数据处理速度并提高其准确性.方法 结合实际检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运算处理,在表格中录入实验数据生成报告结果.结果 经采用Excel自动报告表格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可按程序对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杀(抑)菌试验数据作出准确、快速报告.在报告表中自动生成各种平均值、杀灭率、对数值及误差率等数据.结论 采用Excel电子表格插入运算法,能提高消毒试验报告的准确性,极大缩短运算处理过程,可以用于消毒效果评价实践.

    作者:杨祖顺;田云屏;曹国林;刘阳;李克光;李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探讨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确保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评定.结果 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63 g/L,扩展不确定度U95=0.12 g/L.标准曲线、标准品纯度、定容体积、取样体积等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分别为0.030、0.0018、0.0021、0.0037.结论 标准曲线的制作过程,人员操作的稳定性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大,严格控制操作过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岳丽君;帖金凤;王长德;姚楚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四种消毒方法对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提高手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医院4种常用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仅用肥皂流水洗手,再经84消毒液浸泡1 min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0%;另外3组消毒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消毒前手上菌数均超标.消毒前手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超过13%以上.消毒后手上除2份标本检出大肠杆菌之外,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所采用的4组手消毒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用常规肥皂流水洗手方法,结合常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均可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作者:王春香;高应林;陈琳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蜂胶液的亚急性毒性观察

    目的 了解蜂胶液对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对毒性作出评价.方法 用动物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蜂胶液对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5.0 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期间试验动物未见异常反应,体重增重和摄食量均正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试验动物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种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蜂胶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属于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出现异常结果.

    作者:项华;章晓玲;俞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维酮碘消毒粉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聚维酮碘消毒粉动物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法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聚维酮碘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 在聚维酮碘给药观察期间,大鼠雄鼠高、中剂量组出现体重增长减慢,食物利用率降低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动物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试验动物各剂量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虽在正常波动范围,但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剂量加大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有下降的趋势.高剂量组雌雄大鼠肾脏出现轻度肾小管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 聚维酮碘亚急性毒性试验表现出对动物有轻微毒性反应,此可能与过量碘摄入有关,提示聚维酮碘消毒剂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和直接进入胃肠道.

    作者:万晓平;谭建东;刘小丽;林龙毅;皮运科;龙天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茶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抑菌效果

    目的 观察茶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抗真菌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生化指标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以含1-萜品-4醇与桉叶素为主要成分的茶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低抑菌浓度为体积分数1.56%;对该菌低杀菌浓度为体积分数25%.茶树油处理的白假丝酵母菌的菌体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菌体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菌株.结论 茶树油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具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茶树油有干扰菌体蛋白质、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合成作用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作者:郑罡;曹煜;魏羽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橡子酚抗菌洗剂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

    目的 研究以橡子酚为主要成分的抗菌洗剂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对淋病奈瑟双球菌和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7 cfu/ml的淋病奈瑟菌的小抑菌浓度为5 mg/L橡子酚;该抗菌洗剂对含菌量为105 cfu/ml解脲支原体的小抑菌浓度为10 mg/L橡子酚.结论 该橡子酚抗菌洗剂在试验条件下对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作者:张濛;胡巅;王万海;王歆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杀菌效果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并观察其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电晕放电反应器和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法进行了消毒器研制和杀菌效果评价.结果 利用电晕放电反应器研制出循环风量达到1000 m3/h的柜式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在高污染室内启动该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运行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达89.9%;运行60 min后,除菌率达到97.0%.经净化后的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由7739~24 788 cfu/m3平均下降至474 cfu/m3.在较低污染室内启动该净化器运行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为77.2%.经净化后的室内自然菌数由116~540 cfu/m3平均下降至79 cfu/m3.结论 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

    作者:余扬晖;屠远;朱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诺瓦克病毒肠炎临床调查

    目的 了解院内感染诺瓦克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观察其防控效果,为控制此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调查方法,对世纪坛医院发生的诺瓦克病毒肠炎13例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医院在2006年11月先后出现感染性腹泻病人聚集现象,经临床确诊13例疑似诺瓦克病毒性肠炎.经对病人粪便等进行细菌学检验,均为阴性结果,确定为病毒性感染.经采用试验性治疗,所有病人均痊愈.经及时进行隔离病人和医院病房环境的消毒隔离措施,再无新的病例出现.结论 诺瓦克病毒肠炎是可防可控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作者:宋志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填写规范表格,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监测.结果 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越低,感染率越高;出生体重小于2.5 kg和胎龄小于37周感染率明显增高;有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明显增高.吸痰、气管插管等侵人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结论 阿普伽评分低、不足月出生或体重偏低的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作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对象.

    作者:唐春莲;毛晓清;杨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及控制

    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湿包现象是影响灭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灭菌后包潮湿,使包内外形成一个连续液体通道,从而破坏包装材料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作用,使微生物浸入已灭菌物品内造成污染.我们2006年1~10月份用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共发现55个湿包,现对每个包潮湿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曹登秀;赵玛丽;朱希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报告

    消毒灭菌工作是各级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歙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我们于2005~2006年度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胡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检测报告

    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内部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于2005年对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进行监测.1 方法检测内容为:各基层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和医用污物消毒效果.

    作者:魏树华;杜婉;华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氧疗湿化系统的消毒与管理

    氧疗湿化系统的污染成为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是医院感染的一大隐患.2006年我们对全院各病区氧气湿化瓶和湿化液进行了抽样监测,结合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方兰;沈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和田地区个体诊所消毒质量监测报告

    为了解和田地区个体诊所消毒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和提高消毒质量的方法.我们于2004~2005年对和田地区76家个体诊所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1方法随机抽取和田地区各县(市)76家个体诊所,对各诊所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木合塔尔·阿巴;刘晓明;夏立新;吐泥沙肉孜;吐泥沙古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单位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管理中心.消毒供应室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应符合卫生学标准.为了解我院供应室内空气卫生学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梨;许丽琛;郑祎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消毒现状调查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污染相对严重的场所,医院某些精密危险医疗器械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高,加大了消毒与无菌工作难度.为了解我院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安全,我们特对全院Ⅱ、Ⅲ类环境科室的卫生学进行了监测.

    作者:雷新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武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武穴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2~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D试验测试不合格原因排查

    B-D试验(Bowie-Dick test)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的试验,根据B-D试纸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器中有无冷空气残留,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灭菌.我们在2006年B-D试验中连续出现11次不合格,为找出原因,进行了相关因素的排查.

    作者:叶秀菊;叶晓玲;高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溧阳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为了解溧阳市医院消毒质量,改进和提高医疗单位的消毒工作质量,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6年对全市医院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1方法调查包括,市直医院3所,乡镇医院24所,共27所.监测对象为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等.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棉拭采样法,紫外线灯用仪器法,无菌物品用无菌试验法.

    作者:杨一明;江宪平;任云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北京市海淀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调查

    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质量,关系到儿童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为了解海淀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的工作现况,加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2006年我们对海淀区的142家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苏璇;靳凯歌;甄翠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市公用购物筐(车)细菌污染及清洗消毒效果调查

    超市公用购物筐(车)污染程度及清洗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水平.为了解超市公用购物筐(车)细菌污染及清洗消毒情况,于2005年对滨州市区2家大型超市正在循环使用的公用购物筐(车)在清洗消毒前和清洗消毒后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刘东科;苏新法;张丽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情况调查

    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属于医院环境卫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减少交叉感染,根据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我们对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进行检查.

    作者:吉素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循环风消毒机对门诊换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门诊换药室病人流动性大,人员出入频繁,空气污染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换药室空气含菌量.普通紫外线灯只能在无人情况下对空气进行消毒,且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针对换药室特殊情况,我们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换药室空气质量控制.

    作者:夏争鸣;何美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哈密铁路地区幼儿园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人群相对集中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搞好预防性消毒工作是预防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幼儿园餐(饮)具消毒效果,对哈密铁路三家幼儿园2002~2004年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杜献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海市奉贤区医院污水处理情况调查

    医院污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性污水,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和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不按要求进行严格处理,这些污水排入水体将引起严重水污染.为了解奉贤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现状,加强对辖区医院污水处理情况的监测管理,督促医院污水排放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也为医疗机构现有污水处理设备的改造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辖区内26家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排放质量进行调查.

    作者:戴辉;李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东省沂水县托幼机构消毒现状调查

    为了解沂水县托幼机构的消毒现状,切实做好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杜绝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我们于2006年对沂水城区32所托幼机构进行了卫生监测.1方法抽查对象为沂水县城区32所托幼机构.监测项目为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幼儿手及餐具的细菌污染情况.

    作者:张在山;王振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范或标准中明确规定,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后再进行灭菌.任何残留在医疗器械上的有机物都会阻碍消毒灭菌因子的穿透,从而影响灭菌质量.因此,清洗为医疗器械灭菌起到了清除障碍的作用,是医疗器械灭菌前处理的必要过程,更是确保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的器械清洗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给器械灭菌工作带来不安全隐患.

    作者:王风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消毒灭菌系统的建设及实施

    本文医院消毒灭菌系统是指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洗衣房以及病房护理终端所组成的体系,是医院感染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系统建设与实施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及职业防护具有关键性作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建立并实施了消毒与灭菌系统,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峥;王艳;李淑平;扬再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灭菌方式对无菌物品有效期的影响

    不同灭菌方法灭菌处理过的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受到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按照规范规定,对于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建议在室温25℃以下保存2周,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保存时间.对于其它包装材料如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如证实该包装材料能阻挡微生物渗入,其有效期可相应延长,至少为半年以上.不同的灭菌方式是否对无菌物品的有效期会有所影响尚不得而知,为此我们采用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使用不同的灭菌方式在不同的医疗环境中研究对无菌物品有效期的影响.

    作者:刘敏;毛宗福;荣愈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种护手抗菌凝胶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护手抗菌凝胶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室生物效应检测.结果 以含护手抗菌凝胶体积分数40%的溶液,对载体上大肠杆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均达99.56%;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护手抗菌凝胶对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但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稍弱.

    作者:杨雪萍;宋晖;张亚尼;张拉弟;陶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垃圾微波处理设备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照射对医疗垃圾中污染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微波照射吸湿性医疗废物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10.8 kW微波处理设备一次照射20 kg医疗垃圾,作用5 min,对置于垃圾上下层菌片上大肠杆菌杀灭率均达到100%;对菌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率为99.94%,每次杀灭率均达到99.9%以上.结论 微波照射对吸湿性医疗垃圾中污染微生物具有较强杀灭效果.

    作者:李志;吴冬;张聿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种中药皮肤消毒剂使用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以血散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药皮肤消毒剂的使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该消毒剂进行了生物安全性观察.结果 该中药消毒剂对小鼠经口LD50>5000 mg/kg;原液对动物皮肤刺激总积分值为0;蓄积系数K>5.该消毒剂3个剂量组诱导小鼠PCE微核细胞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中药皮肤消毒剂对动物急性经口毒性属于无毒级,原液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蓄积毒性和致微核作用.

    作者:钮燕;靳小青;沈越;陆翠琴;王庆蓉;戴寿荣;刘玉明;吴苏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南阳市宛城区餐饮具集中式蒸汽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南阳市宛城区餐饮具集中式蒸气消毒效果,作出饮食业餐饮具消毒质量评估,以便加强餐饮具消毒管理.方法 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法进行餐具大肠菌群检测评价.结果 该区餐饮具消毒效果总合格率91.8%,其中在消毒站用集中蒸汽消毒的餐饮具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8.7%,各餐饮单位分散式消毒的餐饮具消毒效果合格率仅为59.6%.结论 采用集中式蒸汽消毒餐饮具,其消毒效果明显好于各餐饮单位分散式消毒,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敏;潘东辉;王天虎;李文亮;鲁延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使用中苯扎溴铵消毒剂污染检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使用中苯扎溴铵消毒剂污染情况,以便采取对策.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 随机抽样医院使用中1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30份,细菌总数超标18份,超标率达60%.在医院药剂科抽样8份,细菌总数超标3份,超标率为37.5%,且均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抽检医院制剂室配制消毒液的纯化水及苯扎溴铵原料3份全部合格,其环境卫生学监测亦合格,但抽检制剂室盛放苯扎溴铵消毒液的塑料桶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该医院使用中含量1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污染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制剂室盛放苯扎溴铵消毒液的塑料桶,应当重视使用过程中管理.

    作者:张浩军;朱玲;刘惠萱;王金萍;张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唐山市30所医疗卫生机构污水处理效果

    目的 了解唐山市医院污水处理情况,加强医疗污水管理,达到安全排放.方法 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唐山市直属医疗机构和县区、厂企30所医疗卫生机构排放的污水进行了卫生学监测.结果 2005年度市直属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卫生合格率为88.89%,区县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合格率为73.33%,厂企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合格率为83.33%.所有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不合格项目均为总余氯.结论 唐山市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卫生合格率比较高,但仍有部分不合格,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的消毒管理,以达到全部安全排放标准.

    作者:付学红;杜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江苏省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掌握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对医疗机构作出卫生学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 2002~2006年共监测医疗机构各类样品9585份,总合格率为83.1%.市县、乡镇和个体诊所消毒合格率依次为92%、82%和78%.各监测项目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43.2%,其他项目合格率均在85%以上,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4.5%.结论 新沂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明显问题,应尽快加强管理,改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压和温度对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压和温度对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仪器检测法对不同条件下紫外线灯辐射强度进行检测.结果 在电压220V条件下室内温度由16~26℃,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值由87.6 μW/cm2增加到95.5 μW/cm2;在室温20℃条件下,电压由190 V增加到220 V,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值由59.8 μW/cm2增加到91.3μW/cm2.结论 电压和环境温度对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有明显影响,随着电源电压升高和温度增加,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值增加.

    作者:吴冬;钱蕊硃;王俊龙;张聿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宫腔器械清洗质量控制

    目的 了解妇科宫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对妇科门诊人流器械包清洗包装后待灭菌包内器械检测618件,总超标率为26.8%;其中探针超标率高为45%,其次为吸引头超标率35%,血管钳30%.结论 使用后的宫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比较低,经过清洗、干燥、包装待灭菌的器械上存活细菌数将影响灭菌质量.

    作者:杨立霞;李瑞霞;靳丽敏;张琼;乔翠英;毛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程序中断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循环中断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原因,提出相应措施,进行灭菌效果复检.结果 在2年时间内共进行1400次操作,出现循环程序中断51次.程序中断的原因有器械潮湿,注射过氧化氢压力低,抽真空失败,卡匣位置不当,装载不当.针对发生程序中断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然后重启动灭菌程序.经化学和生物监测证明,包内化学指示卡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测试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自检系统灵敏,任何操作不当即发生程序中断,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多数程序中断都可以避免.

    作者:林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尸体消毒处理情况报告

    目的 有效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死于禽流感的病人尸体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处理.方法 参照《人禽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规定方法,采用化学消毒法进行病人尸体处理.结果 用含有效氯3000~5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棉球或纱布填塞尸体口、鼻、耳、肛门、气管切开处等所有开放通道或创口,再用浸有上述浓度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后送至殡仪馆火化.结论 通过对病人尸体的消毒处理、火化,达到了无害化目的 ;并针对尸体消毒的具体处理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作者:梁建生;邓兵;黄星;彭怡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检测化学因子杀灭淋病奈瑟菌效果的方法

    淋病奈瑟菌是一种性病致病菌,其形态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μm,常成双排列,属革兰阴性球菌.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常引起泌尿生殖器化脓性感染,称之为淋病,是我国常规监测的八种性病之一.淋病奈瑟菌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比较弱,但其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给评价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带来不便.为研究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的杀菌效果,建立了本试验方法.

    作者:王炜红;杜丽;杨晶雪;陈微娜;林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与工艺监测项目关系密切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医疗器械主要灭菌手段,目前医院无菌医疗用品主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和环氧乙烷灭菌法.对于大部分耐湿热物品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而少部分不耐湿热物品用环氧乙烷灭菌法灭菌.

    作者:梅逸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凡士林纱布灭菌方法研究进展

    无菌凡士林纱布,在临床上用于创面覆盖、引流、填塞等,不仅要求其灭菌质量可靠,且要求保持其油质和纱布质量不变.凡士林纱布制作方法是将纱布浸透凡士林后层层叠放于容器内,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1],干热灭菌法虽然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但其油质和纱布质量都受到影响.由于凡士林纱布油脂性对蒸汽的穿透有一定的影响,用压力蒸汽及其他灭菌方法较难达到灭菌效果[2],所以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对油脂类物品及滑石等必须用干热灭菌法灭菌.为了确保凡士林纱布的灭菌质量,同道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不少经验,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凡士林灭菌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以下介绍.

    作者:李淦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机构内镜消毒与管理现状

    随着医院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内镜产品的日臻完善,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于2004年颁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预防因内镜清洗消毒原因导致的医院感染.但由于内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存在一定难度,以及某些人为因素的缘故,内镜消毒不严造成医院感染的病例屡见报道.本文就我国目前常用内镜消毒与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文翠容;张利军;刘振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口腔器械消毒与灭菌方法及消毒灭菌效果状况.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监测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 医院口腔科总的检测合格率为97.64%,联合口腔诊所合格率93.51%,个体口腔诊所合格率74.68%.各项监测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只有54.65%;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为98.79%.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较好,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较低,个体诊所消毒隔离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李宗麟;张淑芬;邓小红;王云波;白玉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洁净室洁净度监测的原因调查

    目的 了解影响洁净室洁净度监测结果的因素.方法 采用检测空气中尘埃颗粒的方法对洁净室各种动态情况下洁净度进行了监测.结果 在洁净系统启动30 min后,无人条件下洁净室内空气中仪器采样尘埃颗粒数为13个/次.有1人进入洁净室,空气中采样尘埃颗粒数增加到105个/次,随着进入洁净室人数增加,尘埃颗粒数有上升趋势;但在2~5人范围内,空气中尘埃粒子数不呈规律性增加.洁净室内人员走过采样口、扩胸、坐立等动作,可使洁净室内空气中尘埃颗粒数增加20倍以上.在洁净室内监测时,于采样口上风向折床单动作,可使尘埃粒子数增加60倍左右,需要10 min以上才能恢复正常.结论 在洁净室监测过程中监测者不同动作可对监测结果造成较大影响,洁净室内人员数量增加、折床单等操作活动均可明显改变洁净度.

    作者:孔庆鑫;邱丽华;徐虹;金慧;倪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病房用低浓度过氧乙酸终末空气消毒法

    老年科病房病人年高体弱,多数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本医院用低浓度过氧乙酸对老年病房进行终末空气消毒,并专门进行了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赵晓红;杨荣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保洁员用肥皂洗手前后细菌培养调查

    医务人员特别是保洁员,他们的双手每天与患者及患者用具接触频繁,洗手是否彻底有效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由于我院95%的科室均采用肥皂(多处在潮湿状态)洗手,容易造成细菌的生长繁殖,影响了洗手效果.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改进措施,对全院保洁员手进行了洗手前后的细菌培养检测.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李良桥;石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保存不当致输血反应1例报告

    1 一般情况患者,男,39岁,于2006年11月13日来我院,确诊为直肠癌.于11月15日遵医嘱给予红细胞2个单位,护士于15日11:30由本院血库将红细胞领回,由于患者正在做B超检查,所以未输血,护士便将血液放入科内冰箱保存,于3.5 h后进行输注.输血1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不适,同时伴有恐惧不安.立即停止输血,吸氧,静推地塞米松10 mg注射液同时反复两次,给予患者心理安慰,30 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翟红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化道传染病模拟现场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常用的消毒措施对消化道传染病疫源地病家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作比较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在设定某地三起消化道传染病疫情病家消毒现场采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喷雾消毒并作用60 min,对桌面、门把手、水龙头以及地面等硬质表面上污染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均>1.00,未检出肠道致病菌;对人工污染在菌片上的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 使用含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对病家污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措施可有效切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