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315
  • 国内刊号:12-1361/R
  • 影响因子:1.1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55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2001年8期文献
  • 普鲁卡因并鱼精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大咯血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并鱼精蛋白静脉滴入抢救大咯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普鲁卡因持续静脉滴入并鱼精蛋白治疗;对照组应用酚妥拉明合用6-氨基已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6%,P<0.05),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平均止血时间(4±0.8)天比对照组明显缩短(5.6±0.6天,P<0.05).治疗组治疗失败的患者再联合应用氯丙嗪治疗有明显的效果.结论普鲁卡因合并鱼精蛋白治疗大咯血,其止血效果明显,如联合应用氯丙嗪,效果明显提高,是抢救大咯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淑静;张泽明;尹文斌;冯惠平;宋子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体上部溃疡的胃镜诊断体会(附350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体上部溃疡的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胃体上部溃疡的胃镜检查资料.结果随年龄增长,胃溃疡、胃癌发生部位上移;350例病例中,良性溃疡占44.8%,恶性溃疡占55.2%;良、恶性溃疡在胃镜下的性状、部位及年龄等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正规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

    作者:周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31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和24例老年正常血压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测定,计算出平均血压、24小时、白天、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出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LVM和LVMI大于老年正常血压组.结论血压变异性和平均血压水平与左室肥厚有关.

    作者:陈兵;施修明;王大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短节段CD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我院1995年8月~1998年8月用CD系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3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宋宏亮;魏振;孔庆迎;王森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8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对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82例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单腔引流管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肺完全复张天数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且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二腔二囊式气胸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较普通引流管有明显的疗效,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张同法;吕翠真;张改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干预的近期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干预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平均动脉压由(119±17) mm Hg降至(104±16) mm Hg,胰岛素由(31.22±9.98) mU/L下降为(24.11±8.57) mU/L(P<0.01),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近期对胰岛素也有明显干预作用.

    作者:吴玉峰;全丽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

    目的研究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发作时临床表现、癫分型、神经影象学及其与遗传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录像脑电图监测观察分析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并与26例随机选择,年龄相当的健康志愿儿童作对照.结果 50例中中央-颞区放电的小儿良性癫24例(48%),额叶癫(24%),其余还有颞叶癫,以及零散出现的顶、枕叶癫等其他类型.家系调查显示患者热性惊厥家族史与夜间发生的额叶癫的癫家族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智力发育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睡眠中发作的癫绝大多数为与放电部位有关的部分性癫,以中央-颞区放电的小儿良性癫为多.其与热性惊厥有相关性,夜间发生的额叶癫可能与遗传有关.二者对智力影响均不大.

    作者:刘寅;罗克娴;曹丽华;庞保东;吴家骅;张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肾间质病变与肾功能、尿蛋白关系的探讨

    目的了解肾间质病变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有肾间质病变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n=22)与无间质病变患者(n=29)分别进行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IgG、尿白蛋白、尿微球蛋白统计分析.结果有间质病变组的肾功能比无间质病变组的肾功能明显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IgG、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间质病变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及尿蛋白有重大影响,两者关系密切.

    作者:龚旭红;陈杰;刘长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中总胆汁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中总胆汁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酶法检测30例健康人、21例继发性高血压及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并进行比较.结果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值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值较继发性高血压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Ⅲ级高血压患者总胆汁酸值大于Ⅰ级患者(P<0.05).但Ⅲ级和Ⅱ级高血压患者及Ⅱ级和Ⅰ级高血压患者血总胆汁酸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血中总胆汁酸异常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孙晓健;杜晓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配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激素抵抗或激素依赖患者联合应用泼尼松片1 mg/(kg*d),环磷酰胺针0.2 g,隔日静注,其中40例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相当于生药12 g),1次/d,静点,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尿24小时蛋白量.结果治疗12周时,两组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上升(P<0.01),黄芪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而黄芪组TG、TC明显下降(P<0.01),复发率相对低(P<0.05),感染发生率较低(P<0.05).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8例,无效7例,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尚可调节血脂代谢.黄芪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金玲;任东升;陶雅非;惠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严重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预测、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临床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对18例患者的血气及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回顾分析,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早期PaCO2 (32.1±5.2) mm Hg,PaO2 (57.7±10.1) mm Hg,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值为-29.00±11.50,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6.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革兰阳性菌占70.6%,革兰阴性菌占17.10%,霉菌占12.30%,混合感染为31.60%,全组病死率16.6%.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可作为ARDS发生的早期观测及观察其治疗转归的指标.同时需正确处理多发伤及休克,及早使用呼吸机并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重在预防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郭发良;阎红霞;蔡伟飞;高国君;曾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酶学的变化与肌钙蛋白I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常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标致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MC患儿和20例正常体检儿的同一份血清样本,同时检测cTnI、CK、CK-MB、LDH、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6项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并分别对VMC组和正常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特异性高于CK、CK-MB、AST、LDH.α-HBDH(正常组阴性率分别为100%、86.7%、86.7%、73.3%、73.3%和83.3%),P<0.01;cTnI灵敏度与CK、CK-MB、AST、α-HBDH相当(阳性率分别为88.4%、79.7%、79.17%、85.6%和79.17%),P>0.05.结论 cTnI对于VM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温晓滨;何亚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生殖道炎症妇女生殖道分泌物菌群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将143例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118株菌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多(31.36%),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25%)、绿脓杆菌(11.80%)、大肠杆菌(7.63%)、B族溶血性链球菌(4.24%).同时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先锋必及复达欣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培氟沙星、复达欣等敏感性高.结论抗生素应用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在未获得明确病原菌之前,应根据感染的统计趋势选择广谱抗生素,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叶海燕;沙孝珍;盛磊;周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近年急性肺栓塞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能否及时诊断及治疗,其病死率差异显著[1].为了早期正确确诊,降低病死率,我们收集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0月间呼吸内科诊断明确的1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作一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杨立云;于文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一种髋关节置换装置的研制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自制髋臼挤压装置,进行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与原臼、人工股骨头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用自制髋臼挤压装置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平均随访时间10(5~15)年.结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10例,良5例,一般6例,差8例.71.4%的患者主诉髋关节部无不适及疼痛,X线拍片复查发现髋臼假体松动、脱落及人工股骨头松动、下沉是主要并发症.亦是翻修的主要原因.结论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改良手术方法、改进手术器械、进一步提高骨水泥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

    作者:褚俊良;杨淑美;张学奎;陈景春;冀东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18例报告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由风心病引起11例,脾切除术后、中晚期妊娠引起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27.8%,死亡10例,病死率55.6%.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

    作者:张福元;韩要法;马惠;王玉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90年代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1990年1月~1998年4月,我院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全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7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4例,女13例;年龄1天~89岁,平均(27.6±18.9)岁.其中新生儿8例(10.4%),30天~3岁3例(3.9%).3~13岁6例(7.8%),14岁以上60例(77.9%).静脉毒瘾者29例,占14岁以上成人的48.3%.成人31例非静脉毒瘾者中有基础疾病者15例,其中天疱疮2例;尿毒症5例;糖尿病2例;白血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院内感染7例(9.1%).

    作者:罗雅玲;彭道波;朱建军;刘久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22例UA、2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3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N-CHD)患者的血清CRP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UA组血清CRP均异常升高,与CHD及NON-CH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HD与NON-CHD组血清CRP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A患者急性心肌缺血中炎症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血清CRP测定可作为UA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不稳定的检测方法.CRP异常升高的水平及持续时间与UA的再发及预后有关.

    作者:范文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尿道综合征雌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提高对绝经后妇女尿道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626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先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给予尼尔雌醇2 mg/2周口服治疗,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特别显著143例(2周),显著426例(4周),明显55例(6周),一般2例(8周).总有效率1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绝经后妇女尿道综合征给予尼尔雌醇1~2 mg/2周补充治疗有效,安全、可靠.

    作者:张殿廷;刘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直肠癌49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低位直肠癌占59.4%,中位直肠癌25.5%,高位直肠癌仅为13.1%,癌灶分布不明10例;直肠癌以大便习惯改变、腹泻、脓血便、血便、肛坠为主要临床表现;1个月内确诊者为16.3%.手术治疗485例,根治性切除394例,姑息性切除48例,姑息性造瘘43例.Dukes C和D期占48.0%.结论对便血、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并行直肠指诊.

    作者:谭华;韩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免疫复合物IgG及补体C3c在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揭示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学发病新观点.方法检测50例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活检标本(32例活动期,18例非活动期)及5例对照组的免疫复合物IgG与补体C3c.结果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同时在粘膜上皮下及小血管壁基底膜沉积,在活动期较非活动期明显增强.结论免疫复合物和补体的活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组织损伤的重要参与者,并已成为溃疡性结肠炎免疫调节网络中的组成成分.

    作者:李琪佳;徐敏;张雪怡;宫恩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化疗副作用中骨髓Ⅳ度抑制治疗体会

    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化学治疗为佳方案,但骨髓抑制,特别是Ⅳ度抑制仍为棘手问题,1983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问世以来,为治疗骨髓抑制开辟了前景.现将我院1999~2000年接受化疗的骨髓Ⅳ度抑制患者7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季淑英;高秀江;部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3、T4、rT3、TSH进行监测.结果①甲状腺激素与出血的部位有关,与出血量、中线移位呈正相关,其主要是与下丘脑损伤的程度有关.②急性发病死亡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大于存活者.③甲状腺激素随病情的好转、脑组织病损的恢复而很快得以改善.结论出血性脑卒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是脑损伤本身引起的特异性改变,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观察疗效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丹丹;吴辉耀;卢常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α-D3治疗肾性骨病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对α-D3治疗肾性骨病疗效的影响.方法用RFLPS法检测150例慢性肾衰患者VDR基因型;放免法检测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素;超声骨密度法检测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右足跟骨骨密度(BUA).结果 3型发病率BUA分别为80% BB,60.87% Bb,50.5% bb.治疗有效率为100% BB,75.03% Bb,81.64% bb,差异明显(P<0.05).结论 VDR基因型对CRF者肾性骨病发病有重要影响,bb基因型者和b等位基因肾性骨病发病率低且对α-D3治疗反应好.

    作者:赵宝春;郭志军;傅淑霞;戴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小肠多发性间质肉瘤1例

    1 病历简介女,48岁.因间断性左中腹疼痛1个半月,伴黑便,于1999年10月入院.诉间断左中腹疼痛,一月来出现黑便,食欲减退,体重下降10 kg左右,4天前头晕、心悸、乏力.幼年时皮肤出现咖啡色小斑,颜色逐渐较深,数目增多;21岁后头颈部、躯干及四肢出现较多皮下结节,曾在外院两次活检诊为神经纤维瘤病.体检: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广泛的咖啡色斑点,以颈部及前胸、后背为著;皮下可触及难以计数的小结节,直径0.5~1.0 cm,质较硬、活动,多位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左上腹饱满,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肿块.便潜血阳性,血红蛋白100 g/L,血沉16 mm/h;腹部B超示胰尾外侧、左肾内侧前方探及一约7.1 cm×6.9 cm×6.6 cm实性肿块,呈分叶状,边界尚清,回声较低,不均匀.CT示胰腺尾部一约5.7 cm×6.4 cm×6.4 cm肿块.纤维结肠镜检:20余个直径约0.4 cm的广基息肉.病理为管状腺瘤.于同年11月剖腹探查,术中见胃、肠浆膜面散在众多直径约1.0 cm结节,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可见9 cm×8 cm×8 cm肿块,表面为肠系膜复盖,向内侵及粘膜与肠腔相通.切除肿瘤及小肠20余厘米.病理见小肠浆膜下9.0 cm×7.5 cm×6.0 cm肿块,侵及粘膜,面积约4 cm×4 cm;2个直径约1 cm、1.5 cm的小肿物.病理诊断小肠多发性间质肉瘤(高分化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来源于神经纤维.

    作者:王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女性原发纵隔生殖细胞瘤1例

    纵隔生殖细胞瘤占纵隔肿瘤和囊肿的20%,多见于成年男性,而女性原发纵隔生殖细胞瘤临床较罕见,现报告1例.

    作者:赵鹏;冯瑞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女,63岁.因意识障碍伴大小便失禁7天于2000年7月21日入院.入院前不明原因低热4个月,有高血压病史20多年,服药不规则.查体:T 37.4 ℃,P 86次/min,R 16次/min,BP 165/105 mm Hg(22/14 kPa);神志尚清,与外界接触不良,无应答;双侧眼球外展,内收运动受限,右眼睑下垂,双侧瞳孔等大0.2 cm,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清,无渗出及出血灶.右侧鼻唇沟浅,右上肢肌张力增高,四肢有自主活动,查肌力不合作,无病理征.颈软,克氏征(-).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无肿大,全腹无肿块,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辅助检查:脑电图为高度弥度异常.二次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分别为0.6×109/L,蛋白定量分别为22.8 g/L、17.5 g/L,糖及氯化物正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少量异形大淋巴细胞.血、尿、便常规及生化均正常.血沉19mm/h.骨髓检查正常.胸腹部CT正常.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头颅MRI平扫T1WI显示左额叶、顶叶皮层处低信号区,边缘欠清,双侧丘脑、大脑基底节、右侧桥脑略低信号.T2WI显示以上各部位是高信号区.造影后T1WI显示左额叶、顶叶皮层部分不规则片状强化.MRI诊断为多发性脑炎.

    作者:陆逸仙;王红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脏手术复苏困难原因分析(附2例报告)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当开放升主动脉时即为心脏复苏的开始,然而有诸多因素可影响心脏的复苏.现将2例心脏复苏困难的经过和处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仙;高维东;徐梓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体外反搏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一组症侯群.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颈性眩晕,临床上较为常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院1991~1998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关恒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大网膜包绕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附64例报告)

    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是患者能近期康复的关键.我院1996年9月~1998年8月采用食管胃单层缝合加大网膜包绕吻合法施行食管癌切除术6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腋下小切口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多伴有慢性肺部疾病,保守治疗后易复发.我们于1992年1月~1998年10月经腋下小切口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32例,效果满意.

    作者:房师猛;赵莉;庄育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附18例疗效观察)

    谷胱甘肽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内,尤其在肝细胞内含量为丰富,具有促进肝脏功能、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促进肝脏解毒和合成功能.我院于1997年2月~1998年5月使用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1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翁明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右肺中叶病变支气管镜检查及处理

    右肺中叶综合征并非一种独立疾病,由于肺中叶的解剖位置、结构和多种不同原因,构成了一组肺中叶病变,尤其是中叶不张.我院1994~1999年共行支气管镜检查196例,其中X线胸部平片提示右肺中叶不张、病因不明而行此检查3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胆囊炎与胆石症胆囊大部分切除36例临床分析

    1994~1999年,我院对36例胆囊炎与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李留峥;罗廷光;何启良;阿永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体外震波碎胆石的综合疗法

    1994~1998年,我院使用中国科学院KDE-Ⅲ型B超定位干式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胆道结石106例,碎石后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排石,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闫留玉;杨雷;党文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保护性肺通气

    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机理的不断研究,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在1994年[1]美国-欧洲ARDS学会就ARDS简单定义如下:①急性突发症状;②PaO2/FiO2<200 mm Hg;③胸片示:双肺渗出改变;④肺毛细血管嵌楔压≤18 mm Hg;⑤无左房压增高的体征.从临床角度观察对临床医生有用的是机械辅助通气领域.

    作者:毛滨泉;李占清;段明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乙酰唑胺临床应用中罕见的不良反应

    乙酰唑胺(醋氮酰胺,diamox)是碳酸酐酶抑制剂,有利尿作用,现在多用于治疗青光眼,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罕见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川平;孙莉;苏春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或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IDA是常见病,占贫血的50%,尤其好发于儿童、育龄期妇女及老年人.近年来对IDA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金芳;朱建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胺碘酮的神经系统副作用

    胺碘酮(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是目前较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毒副作用被发现,其中主要有心脏毒性、肺毒性、甲状腺毒性及肝功能异常,近年来又发现其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有报道发生率可达20%~40%[1],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胺碘酮的神经系统副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唐静怡;李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霉菌性胃高位溃疡误诊为胃癌1例分析

    1 病历简介男,56岁.剑突下规律性疼痛反复发作10年.多于饭后3、4小时发病,反酸嗳气,服用雷尼替丁及抗炎药后可止痛.近半月来,疼痛加剧,服药不能止痛,体重下降3 kg.查体:体质消瘦,无黄疸,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软,未扪及包块,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如常,肛查(-).外院及本院胃镜检查报告:胃高位溃疡疑恶性.活检报告:胃粘膜慢性炎症,未发现恶性细胞.认为活检取材不当,初诊为胃溃疡恶变.手术见肝、胆正常,脾不大,胃底、体间有一6 cm×8 cm×10 cm肿块,与脾门、胰尾紧密粘连,大网膜处有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多个,疑胃溃疡恶变,行胃癌根治术及脾、胰尾切除术.病理诊断:胃底、体慢性巨大溃疡合并霉菌感染.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作者:朱小松;李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误诊68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真菌感染并不少见,由于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现将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2月COPD合并真菌感染误诊的68例分析如下.

    作者:江惠;曹保森;崔文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以心脏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1例误诊分析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起病隐匿,病程长,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或误诊.我院1994年~2000年诊治的以心脏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性原发甲减患者21例,现对其误诊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延迟性脾破裂3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5~1999年治疗延迟性脾破裂8例,其中3例误诊,分析如下.1 病历简介例1:男,26岁.因左胸腹部外伤1小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左胸腹部皮下瘀血,左第7肋骨腋后线处压痛.胸部X线平片报告:左第7肋骨折.入院诊断:左胸腹部挫伤,第7肋骨折.经对症治疗后,胸痛减轻,生活自理.入院第9天脐周腹痛,第14天右下腹痛,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WBC 5×109/L,N 0.88;当天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腔内新鲜血液,考虑为延迟性脾破裂出血;另行左侧腹部切口,发现脾门处破裂口4 cm,上下极被膜下瘀血;行脾切除术.病理报告:陈旧性脾破裂及血肿形成;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

    作者:宋强;杨春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膈膨出临床误诊分析

    膈膨出系一种少见病.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1].前者在临床上常无症状,但当合并肺部及其它疾患时,临床医生易将升高的膈误诊为胸膜炎、肺炎等.为减少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误诊6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风湿病9例分析

    急性白血病多以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有时伴有骨及关节痛,而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者往往被误诊为风湿病.我院1988~1999年共有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误诊为风湿病,分析如下.

    作者:初晓霞;秦友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误诊分析

    妊娠期外科急腹症并不少见,有的表现与产科急症如胎盘早剥及子宫破裂等相似,常造成误诊,甚至导致母婴死亡.现将我院1989~1999年收治的66例外科急腹症中的15例误诊病例作一总结,旨在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石英;李节良;李进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细胞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与遗传、感染、环境及应用激素和药物等有关[1],对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SLE患者抗双链DNA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阳性滴度与狼疮细胞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借以探讨抗ds-DNA抗体检测及狼疮细胞检查对SLE诊断的意义.

    作者:常玉荣;王元福;尹凤荣;杨秋;苗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