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315
  • 国内刊号:12-1361/R
  • 影响因子:1.1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55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2003年4期文献
  • 宫颈电切术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重度宫颈炎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对于糜烂面积较大,特别是合并有宫颈肥大的病例,物理方法治疗只能对宫颈糜烂有效,但解决不了宫颈肥大的问题,仍有白带多及腰腹酸坠痛症状.

    作者:黄占华;郭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疗效的性别差异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性别差异.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其中男性组97例,女性组5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男性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女性组 (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出血并发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男性组的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女性组(P<0.05).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的疗效低于男性患者.

    作者:余彦;吴定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内窥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

    目的介绍神经内窥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患者手术方法、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11例获得较好近期疗效,1例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波;梁冶矢;石祥恩;周忠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自制的前列腺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例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96例中临床治愈66例(68.8%),显效18例(18.8%),好转8例(8.3%),有效率为95.8%.对照组64例临床治愈11例(17.2%),显效21例(32.8%),好转19例(29.7%),有效率为 79.7%.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治疗仪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舒适、科学的经尿道内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孟战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9例肾脏病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18 G).结果 214例(42.04%)明确诊断,37例(7.27%)修正了诊断,52例(10.22%)改变治疗.结论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病诊断、病变进展状态和性质、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马琳;张武;韩向午;范敏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在诊断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价值和疗效.方法分为实验组(102例)与对照组(64例).前者行输卵管机械疏通,后者采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重建术.观察两组再通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受孕率、宫外孕、足月妊娠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102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196条,缺如8条,介入再通168条,再通率为85.7%,手术中7例发生输卵管浆膜下穿孔.随访1~2年,1年内受孕37例,受孕率40.4%;年内受孕50例,受孕率54.4%,其中发生宫外孕10例,发生率为11.2%;足月妊娠分娩37例.对照组64例中输卵管阻塞105条,缺如13条,经显微外科手术吻合再通88条,再通率84.2%.术中输卵管浆膜血肿3例.1年内受孕21例,受孕率43.3%;年内受孕27例,受孕率55.6%.其中宫外孕4例,发生率10%.足月妊娠分娩23例.再通率、复孕率、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诊断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敏;马新文;王英红;郭晓青;丛江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哮喘儿童系统管理教育和规范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哮喘儿童系统管理教育和规范治疗跟踪随访观察结果.方法 320例患儿分管理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治疗与观察.结果管理组有效率98.9%,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学龄儿童缺课天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哮喘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儿对疾病认识水平,改善用药依从性,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次林;包亦凤;鲁正荣;罗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36例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往确诊后大多数患者需要行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高淑凤;李桂荣;高丹丽;张学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14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粘膜发生的多种病变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胃镜检查资料.结果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残胃及吻合口炎99例(67.8%),残胃及吻合口溃疡28例(19.2%),残胃癌11例(7.5%),急性胃粘膜病变4例(2.7%),胃结肠瘘2例(1.4%),慢性输入袢梗阻综合征2例(1.4%).结论对残胃患者定期行胃镜检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术式,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莹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73例肝外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肝外伤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肝外伤腹穿诊断阳性率为93.6%,B超检查阳性率90.4%,CT检查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56例,治愈率98.2%;手术治疗117例,治愈率94.0%.术后膈下积液3例,胸腔积液5例,肝脓肿1例,胆瘘1例.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体征和腹穿.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例,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对Ⅰ、Ⅱ型肝外伤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非手术治疗;Ⅱ、Ⅵ型肝外伤一经诊断为腹腔内大出血或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作者:邵孔健;田立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循环血中血小板活化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检测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后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10分钟,GMP-140、tPA和vWF明显增高,术后24小时vWF仍显著增高.结论 AMI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和纤溶功能均出现改变.

    作者:陈德;华尔铨;张书富;郑鹏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第一胎药物流产致输卵管性不孕的分析

    目的探讨第一胎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方法对第一胎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者54例,同期原发不孕患者117例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比较两组输卵管梗阻发生率.结果继发不孕组有19例(35.19%),原发不孕组有20例(17.09%),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比较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一胎产妇行药物流产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月华;李玉萍;严秋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所致夜间尿失禁(遗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伴有白天尿频、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的儿童和青少年遗尿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采用奥昔布宁或丙咪嗪.结果 54例患者尿动力检查均存在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奥昔布宁和丙咪嗪的疗效分别达88.4%和81.8%.结论抗胆碱能药物是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所致遗尿的首选治疗方法.该病临床表现较典型,可不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而可直接行经验性抗胆碱治疗.

    作者:国平英;黎伟;张勇;薛文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42例,入院至手术时间为12~240小时,14例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期间发生胎盘早剥2例,颅内出血2例,死胎2例(胎盘早剥),手术分娩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1例.B组32例,入院治疗后立即行剖宫产术23例,入院至手术时间为1~2小时.无一例因并发症而死亡.早产儿13例,全部存活.A组中孕产妇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镇静与解痉的基础上,立即剖宫产是治疗产前子痫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东红;杨华光;黄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系膜血管栓塞23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血管栓塞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病死率很高.因目前缺乏特异的检查手段,故临床误诊率高.

    作者:赵以芳;司艳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脂蛋白(a)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脂蛋白(a)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冠心病组44例,糖尿病肾病组44例,急性感染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5例,肾功能衰竭组35例,肝硬变组30例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急性感染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脂蛋白(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变组脂蛋白(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Lp(a)在疾病诊断中应动态监测,不宜将其作为某一疾病诊断的独立指标.

    作者:张淑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8例ARF患者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病程与转归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诱发ARF的因素各异;老年组更易于发生少尿型ARF,少尿时间长,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组肾功能恢复率高.结论对药物性ARF应引起高度重视;而重视老年人ARF的预防和处理,是降低ARF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莉;李荣藻;胡春梅;邓行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颅压及凝血异常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颅压及凝血异常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及常温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肛温控制在32~35 ℃.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以及入院时、入院后1~3天静脉血的D-dimer浓度.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26.1%,良好率47.8%;对照组病死率47.8%,良好率21.7%,有显著性差异.亚低温治疗组伤后3天内颅内压(ICP)显著下降(P<0.05),而3天后无显著差异(P>0.05);伤后早期D-dimer显著下降 (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降低颅脑损伤后早期的高颅压,延缓脑水肿的形成并可改善颅脑损伤后的凝血异常.

    作者:潘辉;隋冰冰;董长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经鼻气管吸取物培养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重症凶险的新生儿常合并呼吸衰竭.细菌培养15例中混合感染7例.15例经治疗后11例治愈,好转后自动出院4例.结论经鼻气管吸取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为病原学诊断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何惠兰;陈小蓓;黄砚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间歇二联和三联给药的疗效.方法将13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Hp;对照组给以间歇联用雷尼替丁与呋喃唑酮根除Hp.结果治疗组Hp清除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97%)(P<0.01);治疗组Hp根除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1).结论间歇联用果胶铋、呋喃唑酮与奥美拉唑根除Hp明显优于间歇联用雷尼替丁与呋喃唑酮根除Hp.

    作者:曾靖;蔡佩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诊腹部手术后猝死19例分析

    目的对腹部急诊手术后猝死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对急诊腹部手术后猝死的患者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龄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术后体位改变及急腹症的发病在猝死中起主要作用,而与手术关系不明显.结论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防止老年人发生腹腔急诊术后猝死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大伟;傅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膜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附8例分析与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8例经临床、头颅CT/MRI、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既有脑症状,又有脑膜刺激征者6例;颅神经损害以后组颅神经、视神经及听神经为主要表现者分别为4例、2例及2例;多组颅神经同时损害4例,脊神经损害2例.CSF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早期头颅CT/MRI增强扫描可见脑膜线状与条状异常增强,可有交通性脑积水,脑实质也可有异常强化.6例于3个月内先后死亡.结论脑膜癌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多组颅神经和(或)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CT/MRI对脑膜癌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且MRI优于CT.CSF发现癌细胞仍是确诊脑膜癌病简便与直接的证据.

    作者:肖卫忠;张铭;张燕;隋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和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脂及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对1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37例健康查体者空腹血脂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与糖代谢紊乱,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LDL-C、甘油三酯(TG)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h、LDL-C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与Clu、LDL-C/HDL-C、LDL-C、TG等相比,后者更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罗春华;李国静;赵武;陈华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以恶心、呃逆为首发症状的周期性麻痹1例

    1 病历简介女,15岁.因反复恶心、呃逆2天而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呃逆,伴头晕、四肢乏力.

    作者:陈永吉;谌细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婴儿双束支阻滞1例

    1 病历简介患儿男,日龄48天.因咳嗽4天、发热1天就诊.查体:T 38 ℃,P 143/min,R 36/min.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及小水泡音.

    作者:高丽;王锦辉;薛红元;高仁果;刘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用碘附致支气管哮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碘附作为消毒剂,常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消毒,其不良反应非常少见.近期,我们遇因使用碘附消毒皮肤所致支气管哮喘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陈琳;黄红云;王锐;修波;李秉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立克次体肺炎结节样表现1例

    1 病历简介男,23岁.因咳嗽、咳痰2周,伴发热1周,于2002年4月28日入院.

    作者:张媛;徐东红;刘淑芹;陈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女性真两性畸形伴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

    两性畸形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为少见.2001年4月,我院收治女性真两性畸形,并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

    作者:郭雪涛;邵鸿江;邵文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1例临床分析

    亚硝酸盐中毒时亚硝酸盐使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高铁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同时还阻碍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缺氧,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血压下降.亚硝酸盐中毒的突出表现为皮肤呈青紫色,且与肠源有关,又名肠源性紫绀.

    作者:李志强;王红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痰栓致通气泵衰竭病例分析

    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因外伤所致泵衰竭5例,均有明显气道不畅征象,听诊有少量痰鸣音,且吸引器只能吸出少量痰液,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加重,常规吸氧不能缓解.

    作者:薛小军;陶莉娟;梁豪;陶莉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脑卒中1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脑卒中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伴发脑血管意外,以缺血性卒中多见.有些患者,脑卒中为AMI的首发临床表现,AMI反被掩盖,故易误诊.

    作者:杨照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胸腔镜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和医疗费用.方法两组各10例患者,分别采用胸腔镜下和保留胸肌小切口行肺大泡修补术.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平均术后4天出院,但手术费用胸腔镜组高于小切口组4倍.结论自发性气胸应首选保留胸肌小切口手术方法.

    作者:吴慧潮;眭康;赵伟军;胡伟良;胡丽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貌似小脑病变的副肿瘤综合征3例

    副肿瘤综合征日益受到重视,因为早期诊断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肿瘤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发现的3例副肿瘤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电图判断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可靠性

    心跳呼吸骤停可造成大脑广泛性缺氧损害,而成功的心肺复苏可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其终的恢复情况个体差异颇大.

    作者:张雄伟;牛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性幻觉,是自觉的平衡感觉障碍,或为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

    作者:屠永华;王玉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利用低温进行医疗自古即有.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用冷敷方法止痛获得效果.

    作者:张赛;只达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理想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应具有高度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出现早,且检测方便,持续时间长,检测周转时间短.

    作者:周白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胰岛β-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胰岛素原,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胰岛素及C肽.

    作者:牛萍;王晋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在发达国家是第三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致死的第二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亦呈上升的趋势.

    作者:赵军;冯跃;孟荣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方法对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原因有:①患者就诊原因常为心脏症状;②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③老年人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作者:肖军;唐发宽;金志浩;李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管支气管结核41例误漏诊分析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结核病,临床上又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

    作者:周一平;叶又蓁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