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压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玫侠;李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Focus 超声刀(UHS)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旁腺(parathyroid,PT)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 Focus UHS 手术,对比分析2组 Ca2+、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的 Ca2+和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 Focus UHS 效果较好,可稳定 Ca2+与 PTH 水平,有效保护 PT,避免PT 功能减退,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巫国海;张名文;林元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12,24周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二伟;吴长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术前评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6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24例(实施术前评估)和对照组102例(未实施术前评估),术前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及辅助检查,完成对观察组每一名患者的术前评估并评分,根据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三个亚组:0~1分为简单组,2~3分为一般组,≥4分为困难组。结果简单组、一般组、困难组的手术时间逐渐延长,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剖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评估 LC 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对手术的难易程度进行评定,并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对降低中转开腹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刘敏;张明;夏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观察组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应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麻醉后意识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玮玲;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SRL)治疗,统计所有患者治疗成功率并研究预防策略。结果24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177例(73.75%),输尿管镜手术失败改行开放取石32例(13.33%),单纯置管引流31例(12.92%);发生术后并发症10例(13.99%),其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成功39例(65.00%),中段成功62例(73.81%),下段成功76例(79.17%)。结论 USRL 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但对于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各异,在上段结石行输尿管手术治疗时手术方案的选择需谨慎。
作者:刘春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297例,男165例、女132例,发生吻合口瘘25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5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营养状态(NRS 评分)、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众多,有必要对高危人群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接受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和依那普利单用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肾病确诊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降压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冯健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4年12月儿科收治的137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1例和联合组6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小儿咳嗽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对比2组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联合组在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达到93.9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24%(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患儿的病情恢复以及肺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安全有效。
作者:刘烽;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清除活性自由基,从而改善神经损伤症状,保护脑组织细胞、神经细胞,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许槟;林小娟;林昭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我科就诊的50例头颈部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营养未干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且化疗方案相同,放疗疗程与剂量相同。营养干预组在 NRS2002评分≥3分时进行营养干预,对于营养未干预组未进行营养干预。每周检查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记录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感染发生情况,评价能否顺利完成治疗。结果营养干预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情况,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感染发生情况,延期完成治疗情况显著优于营养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给予及时的营养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情况,降低治疗期间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保障大多数患者按时完成治疗。
作者:董云峰;赵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 AECOPD 患者,分为甲、乙2组,甲组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1.9%)高于甲组(79.0%),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凝血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乙组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AE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凝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贾仲瑞;燕西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胸腔镜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模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田利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治疗中血压改变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血透中心的52名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实记录全部患者进行血透前、血透时和血透后血压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分析血压变化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正常血压组患者的年龄、血透龄、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SBP 组体重增长比例、平均脱水量、血透前 SBP 相比于低△SBP 组明显偏高, HB 与 ALB 相比于低△SBP 组明显偏低;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得出正常血压组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死亡率相比于高血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水平与年龄、血透龄、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具有显著相关性,血透前后收缩压差(△SBP)的升高会提高患者病死率。
作者:庄福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对饮食指导的遵从与否分遵从饮食指导组和不遵从饮食指导组,比较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结果遵从饮食指导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不遵从饮食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鲜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 KD 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 KD 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D 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 可作为预测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作者:江莹子;谢辉;沈彤;傅美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螺旋 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2016年3月间来我院做螺旋CT 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小肝癌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资料。结果螺旋 CT 组平扫检出率为58.3%,明显低于磁共振成像组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增强检出率分别为90.0%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肝癌首选螺旋 CT 检查,对不确定者再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与冠状动脉肌桥的关系。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60例,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初步筛查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后确诊,以血管内超声作为确定肌桥存在的证据。结果6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20例(33%)并发冠状动脉肌桥,肌桥位于前降支近段1例(5%),前降支中远段18例(90%),右冠后降支1例(5%)。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冠状动脉肌桥为常见征象,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明确此种关系有益于两种疾病的协同诊疗。
作者:韩俊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与 CT 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 MRI 和 CT 检查结果。结果 MRI 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为94.2%,明显高于 CT 检查的81.6%(P<0.05)。结论 MRI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较高,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杜红;胡含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都地区5家监测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自患儿血液、痰、咽拭子、耳分泌物等部位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用奥普托欣纸片和乳胶凝集试验进行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 ATB STREP 5肺炎链球菌药敏试剂对细菌进行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补充药敏试验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检测。结果共分离到肺炎链球菌301株,主要来自痰236株(78.4%)、咽拭子59株(19.6%)、血液3株(1.0%)、耳分泌物3株(1.0%),301株 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9.00%,95.68%,90.37%,83.72%,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达福普汀/喹奴普汀、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98%,5.31%,4.32%,2.66%,14.29%;未发现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新都地区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不宜用于儿童 SP 感染的治疗;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可用于经验治疗。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流行传播。
作者:陈涛;唐娇;陈宇宁;刘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MA)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年我院糖尿病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 HbA1c 值分为低水平组(HbA1c<10%)、高水平组(HbA1c≥10%)。对照组为同期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健康人群。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脂、HbA1c、UMA水平。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血脂、HbA1c、UMA 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生化指标和 UMA 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生化指标和 UMA 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 HbA1c、血脂水平密切相关,UMA 可灵敏反映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
作者:邱光艳;张正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 MRI 对髌骨软化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6例膝关节 MRI 扫描图像进行认真分析,观察了解髌骨的软骨信号变化,有无厚薄、高低,有无缺损及中断以及软骨下骨质信号的改变情况;除了观察髌骨软骨的变化情况以外,同时观察股骨髁面关节软骨变化状况,了解有无软骨下骨质异常变化。结果 MRI 检查具有无创性,并且可以显示关节各处的微小细节构造,如韧带及关节软骨。髌骨软化症晚期可以利用X 线及 CT 诊断发现,但是 MRI 相比于 X 线和 CT 检查更利于该病症的早期发现,使得其在临床上更具有诊断价值。结论MRI 诊断髌骨软化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数字 X 线对尘肺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确诊尘肺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 X 线与高千伏 X 线检查,对其诊断结果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76例患者采用数字 X 线诊断的准确率为93.4%,高于采用高千伏 X 线诊断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千伏 X 线相比,数字 X 射线摄影显示出的细微结构清晰度更好,更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结论 X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为尘肺病诊断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在尘肺病原诊断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影像线索,有助于医师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作者:黄亨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疟疾是目前世界上除艾滋病和结核以外严重的传染病,发病人数多,病死率约0.2%。疟疾以蚊虫为传播媒介,在非洲、东南亚等高发地区控制疟疾,防护是关键,感染主要以间日疟原虫为主,其次为恶性疟原虫。疟疾在我国福建省疫情控制较好,较罕见,但今年来有上升。我院检验科近20年以来发现第1例疟原虫感染,现将患者的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琳;苏文芳;陈源清;邱晓丹;陈爱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 X 线及 CT 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G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 X 线及 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正确率,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 CT 对 GA 诊断的正确率为61.5%,明显高于 X 线的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 检查对关节骨质病变的显示优于 X 线检查,能够提高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丹;曹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腰背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对腰背痛患者 CT 及 MRI 影像的研究显示:椎旁肌肉萎缩、腰背部筋膜水肿、椎间盘病变、椎小关节病变、胸椎小关节紊乱等均可引起腰背痛。 CT 为轴位断层图像,组织结构影像重叠少,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对病灶显示较 X 线平片好,MRI 对软组织病变显示较 CT 优越。因此,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导致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吕红玲;易红赤;杨燕;何敬;张尔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临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非孕妇女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凝血四项和其他血液项目的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活酶时间(TT)水平和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抗凝血酶Ⅲ明显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临产前要对凝血功能进行有效检测,可较好地预防产妇在分娩时的并发症,为产妇的生命安全做好充分的保障。
作者:林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药仙方活命饮对肛周脓肿急症患者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就诊的82例肛周脓肿急症患者,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排除、抗菌药物,观察组在切开手术基础上使用中药仙方活命饮。观察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身情况积分为(1.19±0.13)分、局部脓腔积分(1.91±0.3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11.09±2.67)d、(2.45±1.0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仙方活命饮对肛周脓肿急症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作者:廖丹;戴锦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信必可都保联合参苏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AECOPD 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均接受信必可都保吸入剂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参苏饮治疗,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AECOPD 患者接受信必可都保联合参苏饮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伟;杨利勇;刘志文;钟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4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为(15.24±4.21)分,显著高于试验组的(8.27±3.25)分(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5.83%(P<0.05)。结论给予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陈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不要求任何物质回报,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关于“志愿服务在医院”和江苏省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活动方案的要求,我院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牵头,团委主要负责我院的志愿者服务具体工作。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每年都招募一批志愿者参与我院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我院的患者满意度。近年来,我院运用 PDCA 循环管理办法,使志愿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洪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临床现状。方法以某三甲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场所包括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放射性药物合成室和注射室、PET/CT 以及 SPECT 的工作场所,调查并统计上述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β表面污染水平以及30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年个人有效剂量。结果当工作人员在合成柜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操作的瞬时剂量率高;核医学工作场所均或多或少有β表面污染,其中尤以放射性药物注射室操作台污染高,其次是放射性药物合成室操作台;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年个人有效剂量控制较好,30名人员26名个人有效剂量在1 mSv 以下,4名在1~5 mSv 之间。结论虽然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未超标,但仍应加强放射防护,尤其是离放射药物近地方,加强医务人员对于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操作和管理,大程度降低辐射危害。
作者:余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开始施行 PDCA 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结果相比于 PDCA 循环实施前,实施后门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缩短,有效投诉事件数量减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能够增加就诊例数,缩短患者预约与等候时间,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另外还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解凌云;李成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肺错构瘤是正常肺组织因胚胎发育异常形成的瘤样畸形,是肺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其占肺部良性肿瘤的75%左右。临床上根据肺错构瘤发生部位分为肺实质内型和支气管内型,支气管内型较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及误诊。我科于2014年4月通过病理确诊1例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经可弯曲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摘除。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荣章;马志益;谢江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语 PBL 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双语 PBL 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双语教学中使用 PBL 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其专业英语沟通表达能力和英文文献查阅能力。结论联合 PBL 教学显著提高了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作者:曹冬黎;王立金;金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采用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诊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3—2014级中5个班403名学生,采取从抱着走:基本技能性实验阶段;扶着走:指导性实验阶段;自己走:探索性实验阶段的三个步骤开展实验诊断实验课教学。结果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及应用情况明显优化,实验报告雷同现象逐年降低,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逐年增高。结论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后,实验课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教与学反映良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杨梅;宋婷;熊丽娟;夏志鸿;周洁;赵汝军;朱胜金;张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医疗专业教育中,临床医学部分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引领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在课程安排上将桥梁课、临床课、实践课程系统融合,以器官系统安排授课顺序,形成以系统排课为主线、网络课程为保障、多维课程为补充的教改方案,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系统思维能力。
作者:杨柳;郝晓柯;马越云;李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高职女生饮食习惯和肥胖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高职女生200名,对其进行人体测量和膳食调查,了解高职女生的饮食习惯、体重指数以及减肥行为等,并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结果高职女生肥胖人数较多,较少女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体重,均有减肥的想法,但是却未采取科学的减肥行为。大部分女生喜食宵夜,并且宵夜多为垃圾油炸食品,喝酒、进食匆忙的高职女生较多。结论高职女生容易出现肥胖,需要合理控制体重。大部分高职女生饮食习惯和减肥行为也不健康,有必要给予系统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使其错误的饮食习惯得到纠正,合理控制体重。
作者:胡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育龄妇女检测人乳关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妇科门诊检查的育龄妇女270例,均行HPV 筛查,并通过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患者是否伴有宫颈癌。结果 HPV 感染率达到37.41%(101/270);将 HPV 检测呈阳性者与阴性妇女进行对照分析发现,101例 HPV 阳性患者在CIN1、CIN2、CIN3以及鳞癌等病理检测结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HPV 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门诊检测育龄妇女 HVP 感染情况,并对 HPV 感染亚型进行划分,可有效评估患者宫颈癌病变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学生视力状况,为有效防控学生视力下降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宁南县6000例在校小学生,按照年级与不同民族进行分组,采用现场视力检查、知识讲座、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视力调查,分析小学生视力状况。结果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小学生基本视力正常;而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小学生视力情况逐渐下降,其视力低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彝族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少于汉族小学生,而其色弱情况则高于汉族小学生(P<0.05)。结论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视力低下情况增加,彝族小学生与汉族小学生色弱情况与视力低下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应采取安全、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降低小学生视力低下率。
作者:李易昆;李燕;袁兴;孟贵海;张仕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妇产科门诊无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门诊无痛手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分别接受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镇痛麻醉和单纯异丙酚镇痛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异丙酚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异丙酚用量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妇产科门诊无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小容;张殷;王春燕;朱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水平的影响,同时监测皮疹、尿蛋白消退情况。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 A、B 2组,A 组在 B 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用量为40~60 mL/d,治疗2周后观察结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 IL-8、TNF-α水平对比,A 组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B 组无明显差异。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尿蛋白消失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别,但 B 组变化不如 A 组明显。结论早期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以影响患儿血清中 IL-8和 TNF-α的水平,对蛋白尿消失有肯定疗效。
作者:潘英丽;陈希格;于燕华;原晓红;赵正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 POEM 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4 d 即可食用流质食物,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术后3 d 食管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术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取得理想的短期疗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还有待考证。
作者:魏作林;彭贵勇;韩容;田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 ABCB1基因型乳腺癌患者在应用紫杉醇治疗时毒副作用的差异。方法根据是否进行紫杉醇药物基因检测,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乳腺癌患者分成检测组、未检测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中选择应用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化疗方案,且坚持完4周期化疗的患者入试验组。终检测组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患者编为试验一组,未检测组72例患者编为试验二组。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应用4周期后,出现Ⅲ度及其以上骨髓抑制的情况。结果试验一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仅为7.5%,试验二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多达43.1%。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通过检测 ABCB1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患者血液学毒性风险。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高甘油三酯、高血压、LDL-C≥3.6 mmol/L、HDL-C≤0.91 mmol/L。结论在早期干预中,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患者的吸烟进行控制,加强饮食指导,控制血糖和血压,同时对血酯水平进行控制。
作者:魏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某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卡方值方法对该县4个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定性评价,然后采用基尼系数对卫生人员公平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某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均处于比较公平的状态,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在保持公平性的基础上进行地区间的卫生人员优化配置。
作者:乔光曦;韩颖;李婧;张楠;张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7月收治的213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AID 患者中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上述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ANA、抗 ds-DNA 抗体及抗 ENA 抗体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乃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灌注滑石粉两种方法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为观察组,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3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行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灌注滑石粉。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胸水控制情况。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完全缓解率90.3%,有效率96.8%,对照组完全缓解率33.3%,有效率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在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灌注滑石粉。
作者:曾绍杉;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里氏木霉胞外多糖提取发酵工艺,为木霉胞外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粗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利用正交试验对摇瓶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液初始 pH、孢子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选。结果里氏木霉发酵佳控制参数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0 g/L、酵母粉20 g/L、K2HPO4·3H2O 8 g/L、MgSO40.5 g/L;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 pH5.0、孢子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90 h。优选发酵条件下里氏木霉粗胞外多糖产量达到21.6 g/L(RSD=2.54%, n=3)。结论优化的里氏木霉胞外多糖发酵提取工艺是一种简便、合理、可行和产量较高的提取工艺。
作者:陈鑫;刘小燕;闵敏;田锐;黄政政;文志;田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例。在常规换药基础上,对照组予加空气灌冲;治疗组给予40%臭氧治疗30 min。分别观察2组切口疼痛、愈合时间,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切口疼痛病例和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切口分泌物经培养无细菌生长。结论在临床中使用40%臭氧灌冲30 min 可促进感染伤口愈合,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手术切口感染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苏军;胡建山;赵久敏;唐广应;肖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FA)、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NC 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的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 NC 组比较,GDM 组孕妇血清中的 Hcy、FPG、TC、TG、LDL 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叶酸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 与 FPG、TC、TG、LDL 呈正相关(P<0.05),与 FA 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 Hcy 水平与 FPG、FA、TC、TG、LDL 有一定相关性,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加强血糖、血脂的监测,预防妊娠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
作者:陈雪;康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三联疗法)和对照组(38例,给予三联疗法),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 Hp 根治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P<0.05)。观察组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P<0.05)。2组均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5.9%,低于对照组的16.7%。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性消化溃疡,Hp 根治率高,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可靠稳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理想剂量及模型评价。方法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STZ 45 mg/kg 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给药后5 d、15 d 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FBG)及观察一般生理情况。结果试验组造模后第5天、15天空腹血糖值为(16.82±1.44)mmol/L、(24.70±2.36)mmol/L;试验组大鼠血糖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试验组的 FBG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成模率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稳定。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 STZ 45 mg/kg 剂量是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理想剂量。
作者:李钊至;吕敏;梁魏;梁能堂;秦小云;夏春波;王俊锋;陈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认知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城乡结合地区768名儿童家长进行了乙肝防治知识情况调查。结果儿童家长获取乙肝防治知识的途径方面,以医生告知及网络为主,不同文化程度、户籍儿童家长乙肝防治知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途径宣传乙肝防治知识。
作者:杨少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不断进行的医疗实践活动所总结形成的,其依靠“道”的思想不断发展,以“道”作为立学之本,以疗效证明其存在的科学性,通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医学为国民健康与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中医学的立学之本及其科学性进行讨论,同时对道的思想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
作者:张文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情绪弹性指个体在面对负面情绪刺激时产生积极情绪,并从负性情绪中恢复的能力[1]。情绪弹性可以促使人克服困难,减轻压力,缓解心理的不适,能有效提高个体应对应激及压力的心理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职业倦怠又称“心理枯竭”,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为外界对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个体无法应对而产生的挫折感,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3]。 Maslach 等提出枯竭、倦怠的三维度模型,认为枯竭是个体在面对工作中持续的负性情绪及应激源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征,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三个维度[4]。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的行业中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指数位居第3[4]。
作者:李英;刘芳娥;李晓明;单珊;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余慧华副主任医师师从海派创始人金义成,临床从事小儿推拿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小儿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本文从小儿肌性斜颈的概念、中西医对其的认识、治疗方法、病案举隅等方面重点介绍小儿推拿专家余慧华副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的特点。虽为管窥之见,也能反映出余慧华副主任医师对该病的临床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后世者学习借鉴。
作者:许榕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艰难梭菌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发热、腹泻、肠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及腹腔感染,且存在复发性感染的风险,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艰难梭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其感染率逐年上升,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复发及死亡人数也随之上升。探讨艰难梭菌的感染机制,从中发现阻断病情进展的有效疗法是当前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综述艰难梭菌的致病机制,并探讨其防治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谢玲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所造成的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卫生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强化降糖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胰岛素治疗是目前临床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同时由于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胰岛β细胞呈进行性衰减。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 K.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显示在2型糖尿病第1次确诊时,β细胞功能可能已经丧失了约50%[1],并随病程进一步减退,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都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帮助以控制血糖。
作者:沈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美洲大蠊提取物来源丰富,药用价值高,不良反应低,在医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制剂康复新液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且外用于各种创伤。本文就美洲大蠊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黄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