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1-9561
  • 国内刊号:23-1318/R
  • 影响因子:0.55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最佳期刊奖(99)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3年01期文献
  •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制对策

    人们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室内空气污染种类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作者:戚海;裴秀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论蔬菜农药残留原因及控制对策

    近年来,我国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贵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督管理,于2000年对贵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

    作者:董东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BsAg携带者的HBV血清标志物及其意义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市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提高对HBsAg携带者管理水平.方法:应用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了32 520名食品从业人员血清中的HBsAg、HBeAg、抗-HBc.结果:检出HBsAg阳性1 948人,阳性率5.99%,其阳性率男性(7.65%)明显高于女性(5.14%),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1 948名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474人,阳性率24.33%,其阳性率随年龄递增而下降(X2=81.45,P<0.001).抗-HBe阳性1 483人,阳性率76.13%,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X2=7.48,P<0.02).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中以第1种类型所占比例高60.93%,第2种类型所占比例低9.03%.结论:成都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较1993年有大幅下降,较全国人群低.对HBsAg阳性者,从血清学角度判断HBV复制和传染性时,应从整体出发,不以某一系统为依据.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要高度重视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1 消毒剂有效浓度是达到消毒要求关键因素之一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消毒处理的剂量至关重要.作为消毒处理的剂量,包含两个因素,一是强度,二是时间.

    作者:陈昭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定县居民对菌痢疫苗可接受性的定性研究

    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患菌痢,其中50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65万人因此死亡,其中95%以上的菌痢患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urtis等认为改善家庭卫生是有效的控制菌痢的方法,但在外部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手段[2].

    作者:田国栋;冯学山;龚幼龙;陈吉朝;张华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品保鲜剂的应用状况及卫生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自然资源的不断被破坏,食品的供给将日趋紧张.而每年全世界的粮食却有近20%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食用价值,其中主要的是腐败变质[1].

    作者:张万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苯甲酸钠和氯化钠对经高温灭菌的方便榨菜保质期的影响

    目的:查明苯甲酸钠和氯化钠对经高温灭菌的方便榨菜保质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方法:定制不同苯甲酸钠和氯化钠含量的方便榨菜共4组,经高温灭菌后放入恒温箱内,于不同时段观察其胖袋情况并作感官、菌落总数和酸度的变化比较.结果:高温灭菌的样品均未胖袋;感官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均以低苯甲酸钠和低氯化钠含量的组别为明显;酸度的变化基本呈同步状,与保质期没有明显关系.结论:高氯化钠含量方便榨菜进行高温灭菌后,不需要再使用苯甲酸钠,就能达到与使用符合标准范围的苯甲酸钠产品同样的保质期效果.但其处于低氯化钠含量时,在高温灭菌的同时使用适量苯甲酸钠,能延长保质期.

    作者:俞幼达;项张华;何水渊;朱永芳;张建群;胡向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职业性铬对工人生育影响的调查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三价铬能参与正常的人体糖代谢过程,而六价铬对人体健康有害并有致敏、致肺癌、引起肝脏肿大等,铬对生育情况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摸清铬酸盐接触者的生育情况,我们对某化工厂铬酸盐车间工人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任瑞美;李中帅;张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改善二次供水卫生状况的策略探讨

    1 前言人类通过加水处理剂和加氯等办法将天然水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后制成自来水基本解决了饮水的泥沙、悬浊物类的物理污染及细菌、藻类、寄生虫类的生物污染.

    作者:郑锦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析HACCP在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HACCP管理模式,探讨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食品卫生监督的监督方法;方法:根据预防性卫生监督实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根据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食品生产经营的模式,对其各个环节进行HA分析,提出相应的CCP方案,详细阐述了在对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结论:HACCP对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技术和方法.

    作者:袁青;孙群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无证经营的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

    1 无证经营的概况卫生许可证是公共卫生领域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今天,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现象依然严重.在一些基层地方,无证经营问题日趋突出.

    作者:吴锐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河北省部分城市餐饮、旅店业餐具及公共用品消毒抽检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餐饮业、旅店业餐具及公用物品的消毒情况,探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方法:共抽检口杯、碗、盘、茶具、床上用品、坐垫等样品448件.结果:餐饮业大肠菌群样品的合格率87.44%.旅店业大肠菌群样品合格率100%.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监督管理.

    作者:冀维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湖南省24个城市(镇)餐饮业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上的餐饮企业的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基本卫生设施、自身卫生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卫生意识都明显好于营业面积在100m2以下的餐饮企业,这与餐饮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法制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有关.

    作者:李伟;李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青岛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情况分析

    为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确定今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对青岛市12个区、市(县)级卫生监督1998年-2001年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报表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苗莉茹;顾理平;李淑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青岛市大中型超市内现场加工熟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中型超市为了增加经济利益、招揽生意,在超市内设立现场加工食品专柜,给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为规范这一行业,我们于2001年8月对青岛市市区16家大中型食品超市内的28个现场加工制售熟食品专柜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鑫;高峰传;李中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河北省部分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监测抽查结果分析

    为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行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1年4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对部分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监督抽查,现将抽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士圻;周爱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现况浅谈

    1 食品卫生标准概况食品卫生标准的实施是鉴定和评价食品产品卫生质量及其生产经营行为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重要依据,在法制健全的的今天也是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食品卫生标准作为<食品卫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广大食品卫生执法人员的必备工具和执法武器.

    作者:申建业;邢东民;余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试论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销毁

    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何进行销毁目前缺乏相应的规定和规范.在理解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销毁中的销毁时,应理解为经过一定的处理,改变食品的状态或用途,大限度的利用其使用价值(符合经济学上投入产出比例的要求),且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程度即为销毁.这就要求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不同的销毁方法.对无任何使用价值或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利用其价值的费用远远超过其可利用价值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应予以烧毁或进行无害化后深埋,属于销毁;对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但经过检验合格后可供人食用的,供人食用,或对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但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可供人食用的,应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可供人食用,或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经过检验后也不可供人食用,且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仍不可供人食用,但经有关部门认可,改做动物饲料或改做其他工业用,也属于销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销毁做出相应的规定.

    作者:徐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徐汇区外来人口自办学校防病情况调查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市政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人,为上海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外来人口儿童就学问题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外来人口自办学校应运而生.徐汇区自1995年开始出现这类学校,目前发展到17所该类学校.为进一步了解这类学校的防病和计划免疫工作情况,我们于2001年12月进行了一次调查.

    作者:朱渭萍;黄萍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000年健康体检人员中HBsAg阳性者乙肝五项模式分析

    我国属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每年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检查是目前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段元宏;尹统玲;崔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十堰市城区1997-2001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管理情况分析

    托幼机构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乐园.托幼机构卫生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而开展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是改善和保障儿童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十堰市城区9家公立托幼机构自1997年以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逐步开展和加强了预防性消毒工作;十堰市卫生防疫站对这些单位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督监测和跟踪调查.现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总结经验和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探索更好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艾国学;张勇;周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世界银行贷款卫生V项目结核病控制部分郫县终期评价

    本县世界银行贷款卫V结核病控制部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于1995年5月正式启动,2001年12月结束.根据<成卫疾控[2002]8号>文件要求进行终期评价.本文利用1995-2001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季报和年报表,收集组织机构、人员、贷款使用,配套经费落实、病例发现、治疗管理成效、成本一效益分析等资料进行项目终期评价并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刘兴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妨害食品卫生执法公务案的分析

    1 案情简介1.1 2000年8月25日上午10时,北海市公共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员陈某等几位监督员依法对一间副食店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店无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陈某等监督员依据<食品卫生法>第40条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该店的经营活动予以取缔,收缴其经营工具冰柜盖.

    作者:杨国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张店区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析

    目的:对张店区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全区项目季报表、卫统14表和项目初诊病人登记人、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等资料.结果和分析:实施项目以来,逐年可疑者检查呈上升、平稳到缓降趋势.新发涂阳病人发现在迅速提高后亦呈缓降趋势,但所占检出比例呈上升趋势.新登记肺结核病人中,涂阳病人所占比例平均为52.1%.项目实施期间,逐年接受免费治疗病人平均为登记病人的52.0%,增强了病人接受治疗的主动性.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直接督导化疗管理,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新发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5.7%,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89.9%.结论:实施项目以来,迅速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以传染源为发现工作主要目标得到贯彻实行.对全部涂阳病人和部分新发涂阴病人实行免费治疗管理,提高了病人的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今后开展防治工作,要解决如何巩固项目成果,使结核病控制工作得以深入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者:王凤水;王新文;李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等院校病毒性甲型肝炎防治模式效益评价

    目的:分析、比较HA不同防治模式的CER,为指导实践、提高接种效益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复习文件、应用文献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CER方法评价防治效益.结果HA不同防治模式间(抗-HAV流行率80%、年感染率5%时)以治疗费用低(1.0万元),其次为筛检接种(1.5万元)和普种(1.7万元),与治疗费相比CER分别为0.88元和0.59元;流行率在10~30%(年感染率在8~12%时)治疗费用为7.0~10.8万元,普种可获正效益(CER=5.15元);流行率在10%~70%时(年感染率在4~12%时)亦有效益(CER=2.9元);而其余各组(10%~90%,年感染率在2~12%)治疗费用在0.2~2.0时均为低或负效益(CER≤1.3).普种在感染率≤40%时可获正效益(CER=2.3~9.0元),而≥40%为低或无效益(CER0.11~1.0元)以感染率为80%时低.结论:为避免疫苗浪费、无效接种、防治的盲目性和提高针对性,应根据当地HA流行情况选择对易感者适宜的防防模式.

    作者:雷新耀;解顺堂;贺平静;杨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炭疽流行特征及暴发原因分析

    内蒙古炭疽发病45年间(1956~2000年)年平均发病率0.2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农、牧民发病占78.06%,显示出典型的农业型特征.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为皮肤炭疽,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畜间炭疽疫情显示,经饮水传播是本区动物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家畜是人间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作者:陈国华;李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红塔区脊髓灰质炎控制与监测分析

    红塔区计划免疫工作1979年结束了零散突击接种,1983年开始以村为单位实施一人一卡的计划免疫,1988年实行了计划免疫保偿制,建立了计划免疫实施、针对疾病和免疫接种监测等一套工作管理体系,为红塔区控制、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证实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雪梅;普开福;李昆;李华;邢茹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犬伤后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本文对300名犬伤后人群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行临床使用效果观察,其接种后45天狂犬病毒抗体阳转率为93.67%;比较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抗体阳转率和首针注射时间距疫苗有效期的时限与抗体阳转率的关系,结果抗体阳转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析比较精制苗与浓缩苗的免疫效果,其抗体阳转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我国狂犬病疫苗的质量是稳定的,在有效期内使用其免疫效果是可靠的.

    作者:林思舜;柳美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问题的探讨

    暂扣或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是卫生监督机构在打击犯罪和不法商贩生产的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它对于维护<食品卫生法>,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其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和保障,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仅就暂扣或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的必要性、特点及立法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作者:谈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指导杭州市城区食物中毒调查工作的若干体会

    食物中毒是严重的食品卫生事件.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是食品卫生工作的一个难点.它主要涉及流行病学、统计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

    作者:郭智成;俞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运用TQC方法完成计量认证复检工作

    本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C)方法,严格按照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总结程序,对防疫站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认证复检工作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卢永仪;张筑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蒙古开鲁县1998年与2000年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比较

    开鲁县是全国40个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点中的一个,被列为较贫困农村点.我们于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二次儿童营养监测.为了解二年间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本文对1998年和2000年开鲁县儿童营养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金明哲;李宝英;刘敏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GIS系统在卫生防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应用

    1 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正在兴起和急速发展.

    作者:沈壮;黄若刚;滕仁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在食品卫生监测采样和卫生评价工作中有关标准运用的探讨

    1 前言1.1标准的定义所谓标准就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需要对某些技术要求作统一规定百制定的要求.

    作者:邵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影响食物中毒结果评判的原因分析

    在食物中毒调查工作中,后结果的评判处理正确与否,对提高食物中毒的防治水平,顺利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明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一起食物中毒行政执法主体认定的商榷

    本文通过对一起分别由二个卫生执法部门管辖的食物中毒事故的执法主体认定,实施卫生行政处罚,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行们讨论,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

    作者:朱飞;邵元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关系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食品工业中建立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志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食品企业标准中一些卫生项目存在问题的商榷

    由于食品卫生国有标准的颁布和修改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其常常滞后于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而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标准因其有与产品同时诞生的快速反应特性,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凤娣;于波;王贵彬;范琳艳;郎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加入WTO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及思考

    WTO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法人组织,它同时享有独立的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其主要规则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包括货物贸易协议(GATT)、服务贸易协议(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的指导原则以及其它诸边协定或称例外规定.

    作者:张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起含阿托品的生肉食物中毒分析

    1 案情简介1.1 1993年6月28日,赵某等6人在某小吃店就餐,餐后30分钟6人陆续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疼、口干、面部潮红.市卫生防疫站立即派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调查,经调查可疑食物为猪后腿肉,随即对肉进行追踪调查.肉是从集贸市场上购进的,剩余食物送实验室检验,结果阿托品呈阳性.由于受条件限制未能追查到底,只对小吃店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作者:王想霞;徐国锋;麻顺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卫生行政处罚无效案例分析

    1 案例介绍2001年6月2日,卫生监督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二次供水水质没有采取二次消毒,经检测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进,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但该企业以水源是自来水厂供给,自来水厂已采取消毒措施,出现水质不合格的问题应由自来水厂负责为由,拒不改正,直拖至当年7月5日,执法人员再次到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情况仍未改善,现场对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余氯含量为零,并现场制作了检查笔录,企业负责人也在笔录上签字认可.

    作者:余平;宋付安;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谈取缔在卫生行政执法中的辩证适用

    对于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行政相对人,<食品卫生法>赋予了各级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对其实施取缔的权力和义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行政强制法>、<行政程序法>,因此,在具体适用中,难免会产生很多操作上的不确定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运用辩证的观点,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取缔在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中的适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分析.

    作者:刘海波;朱志虎;李兆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论以行政执法文书为载体正确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本文以行政处罚文书作为行政执法的载体,论述了正确适用<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三个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即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的正确适用,为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和行政处罚程序提供了法学科学的借鉴价值,对今后的行政执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卫生防病机构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创建和保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称体系),加强卫生防病机构的质量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方法:研究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门诊和卫生检验四类服务的质量控制.按照国家标准创建、保持和改进体系,并评价其运行效果.结果:(1)两年来,先后应用ISO9000的两个标准创建体系,通过了中国方园委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2)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运行,促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顾客满意度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区卫生局专项考核成绩优秀.结论:(1)在国内卫生防病机构中率先应用ISO9000标准建立实施了具有该专业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解决了专业过程识别、专业控制点设定和控制方法确定等技术难题,并得到有效运行,达到本行业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2)在卫生防病专业范围内具有通用性,可更好地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的有效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董建康;蒋志强;金以森;李毅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强化质量管理拓展生存空间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形势下勇于探索,不断开拓进取,主动去适应市场,转变观念,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争得了一席之地.以向市民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取信于民,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卫生改革及发展的新路.

    作者:刘学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实施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深圳市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在2000年初开始实施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做法:(1)全站广泛动员;(2)制定<福田区卫生防疫站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3)科室操作.成效:更好地体现了社会公正与公平;更好地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好地体现了先进社会生产力.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校预防医学素质教育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适应新时代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是本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借鉴本院以往教学改革及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作者:高晓华;王琪;樊立华;巍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卫生监督员语言行为及仪表举止规范的探讨

    卫生监督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是其个人的行为,而是事关卫生监督机构的社会形象与威信.因此凡实行卫生监督制度的国家,都对本国卫生监督员的语言和仪表举止作出严格的规范,以使其更好的承担起监督管理社会卫生秩序的重任.本文就卫生监督员的语言及仪表举止行为规范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卫生监督员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有所裨益.

    作者:陈永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