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食品企业标准中一些卫生项目存在问题的商榷

李凤娣;于波;王贵彬;范琳艳;郎爽

关键词:食品企业标准, 行业标准, 食品卫生, 食品工业, 国家标准, 反应特性, 发展速度, 滞后, 产品, 颁布
摘要:由于食品卫生国有标准的颁布和修改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其常常滞后于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而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标准因其有与产品同时诞生的快速反应特性,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无证经营的成因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

    1 无证经营的概况卫生许可证是公共卫生领域内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今天,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现象依然严重.在一些基层地方,无证经营问题日趋突出.

    作者:吴锐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校预防医学素质教育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适应新时代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是本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借鉴本院以往教学改革及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作者:高晓华;王琪;樊立华;巍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卫生监督员语言行为及仪表举止规范的探讨

    卫生监督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是其个人的行为,而是事关卫生监督机构的社会形象与威信.因此凡实行卫生监督制度的国家,都对本国卫生监督员的语言和仪表举止作出严格的规范,以使其更好的承担起监督管理社会卫生秩序的重任.本文就卫生监督员的语言及仪表举止行为规范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卫生监督员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有所裨益.

    作者:陈永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实施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深圳市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在2000年初开始实施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做法:(1)全站广泛动员;(2)制定<福田区卫生防疫站科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3)科室操作.成效:更好地体现了社会公正与公平;更好地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好地体现了先进社会生产力.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制对策

    人们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室内空气污染种类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作者:戚海;裴秀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指导杭州市城区食物中毒调查工作的若干体会

    食物中毒是严重的食品卫生事件.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是食品卫生工作的一个难点.它主要涉及流行病学、统计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

    作者:郭智成;俞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试论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销毁

    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何进行销毁目前缺乏相应的规定和规范.在理解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销毁中的销毁时,应理解为经过一定的处理,改变食品的状态或用途,大限度的利用其使用价值(符合经济学上投入产出比例的要求),且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程度即为销毁.这就要求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不同的销毁方法.对无任何使用价值或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利用其价值的费用远远超过其可利用价值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应予以烧毁或进行无害化后深埋,属于销毁;对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但经过检验合格后可供人食用的,供人食用,或对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但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可供人食用的,应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可供人食用,或虽属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经过检验后也不可供人食用,且经过挑选、复制、加工后仍不可供人食用,但经有关部门认可,改做动物饲料或改做其他工业用,也属于销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对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销毁做出相应的规定.

    作者:徐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一起食物中毒行政执法主体认定的商榷

    本文通过对一起分别由二个卫生执法部门管辖的食物中毒事故的执法主体认定,实施卫生行政处罚,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行们讨论,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

    作者:朱飞;邵元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红塔区脊髓灰质炎控制与监测分析

    红塔区计划免疫工作1979年结束了零散突击接种,1983年开始以村为单位实施一人一卡的计划免疫,1988年实行了计划免疫保偿制,建立了计划免疫实施、针对疾病和免疫接种监测等一套工作管理体系,为红塔区控制、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证实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雪梅;普开福;李昆;李华;邢茹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析HACCP在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HACCP管理模式,探讨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食品卫生监督的监督方法;方法:根据预防性卫生监督实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根据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食品生产经营的模式,对其各个环节进行HA分析,提出相应的CCP方案,详细阐述了在对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结论:HACCP对中西式快餐连锁店预防性卫生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技术和方法.

    作者:袁青;孙群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炭疽流行特征及暴发原因分析

    内蒙古炭疽发病45年间(1956~2000年)年平均发病率0.2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农、牧民发病占78.06%,显示出典型的农业型特征.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为皮肤炭疽,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畜间炭疽疫情显示,经饮水传播是本区动物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家畜是人间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作者:陈国华;李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职业性铬对工人生育影响的调查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三价铬能参与正常的人体糖代谢过程,而六价铬对人体健康有害并有致敏、致肺癌、引起肝脏肿大等,铬对生育情况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摸清铬酸盐接触者的生育情况,我们对某化工厂铬酸盐车间工人生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任瑞美;李中帅;张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青岛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情况分析

    为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确定今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对青岛市12个区、市(县)级卫生监督1998年-2001年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报表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苗莉茹;顾理平;李淑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等院校病毒性甲型肝炎防治模式效益评价

    目的:分析、比较HA不同防治模式的CER,为指导实践、提高接种效益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复习文件、应用文献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CER方法评价防治效益.结果HA不同防治模式间(抗-HAV流行率80%、年感染率5%时)以治疗费用低(1.0万元),其次为筛检接种(1.5万元)和普种(1.7万元),与治疗费相比CER分别为0.88元和0.59元;流行率在10~30%(年感染率在8~12%时)治疗费用为7.0~10.8万元,普种可获正效益(CER=5.15元);流行率在10%~70%时(年感染率在4~12%时)亦有效益(CER=2.9元);而其余各组(10%~90%,年感染率在2~12%)治疗费用在0.2~2.0时均为低或负效益(CER≤1.3).普种在感染率≤40%时可获正效益(CER=2.3~9.0元),而≥40%为低或无效益(CER0.11~1.0元)以感染率为80%时低.结论:为避免疫苗浪费、无效接种、防治的盲目性和提高针对性,应根据当地HA流行情况选择对易感者适宜的防防模式.

    作者:雷新耀;解顺堂;贺平静;杨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论蔬菜农药残留原因及控制对策

    近年来,我国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贵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督管理,于2000年对贵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

    作者:董东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定县居民对菌痢疫苗可接受性的定性研究

    全球每年约有1.5亿人患菌痢,其中50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65万人因此死亡,其中95%以上的菌痢患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urtis等认为改善家庭卫生是有效的控制菌痢的方法,但在外部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手段[2].

    作者:田国栋;冯学山;龚幼龙;陈吉朝;张华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食品企业标准中一些卫生项目存在问题的商榷

    由于食品卫生国有标准的颁布和修改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其常常滞后于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而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标准因其有与产品同时诞生的快速反应特性,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凤娣;于波;王贵彬;范琳艳;郎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问题的探讨

    暂扣或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是卫生监督机构在打击犯罪和不法商贩生产的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它对于维护<食品卫生法>,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其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和保障,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仅就暂扣或封存有毒害嫌疑食品的必要性、特点及立法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作者:谈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谈取缔在卫生行政执法中的辩证适用

    对于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行政相对人,<食品卫生法>赋予了各级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对其实施取缔的权力和义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行政强制法>、<行政程序法>,因此,在具体适用中,难免会产生很多操作上的不确定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运用辩证的观点,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取缔在食品卫生行政执法中的适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分析.

    作者:刘海波;朱志虎;李兆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卫生防病机构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创建和保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称体系),加强卫生防病机构的质量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方法:研究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门诊和卫生检验四类服务的质量控制.按照国家标准创建、保持和改进体系,并评价其运行效果.结果:(1)两年来,先后应用ISO9000的两个标准创建体系,通过了中国方园委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2)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运行,促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顾客满意度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区卫生局专项考核成绩优秀.结论:(1)在国内卫生防病机构中率先应用ISO9000标准建立实施了具有该专业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解决了专业过程识别、专业控制点设定和控制方法确定等技术难题,并得到有效运行,达到本行业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2)在卫生防病专业范围内具有通用性,可更好地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的有效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董建康;蒋志强;金以森;李毅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