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1-9561
  • 国内刊号:23-1318/R
  • 影响因子:0.55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最佳期刊奖(99)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猪饲料、猪尿盐酸克仑特罗、重金属、农药含量的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养猪场饲料有害物的含量和猪育肥期是否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的情况.方法:对15个养猪场现场抽取混合饲料15份、育肥期猪尿45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5份混合饲料样品的Hg、Pb、As、六六六、DDT含量合格率100%,15份混合饲料、45份猪尿样品的盐酸克仑特罗检测结果阴性.结论:在实施食品品质安全管理下,广东省15个养猪场混合饲料重金属、农药含量在<饲料卫生标准>范围内,猪饲养过程无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现象.

    作者:张志诚;曾护国;余淑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关于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03年5月3日下午4时许,接到疫情报告:通化市某机关组团到海南省海口市的董某等3人,在4月23日由海口市到桂林市途中,乘坐HU7736航班(海口-桂林-太原)时,与到太原市的崔某(山西省人)同机,崔某到达太原市以后,出现发热症状,于4月24日住进太原市人民医院检查,5月1日确诊为SARS病例.董某等3人为同机乘客,视为SARS密切接触者.他们于5月3日乘坐K673次特快,由大连返回通化市.通化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领导,指挥流行病学调查组,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于5月4日早5:38准时接到董某3人.立刻给每个人戴上一个十二层医用口罩.然后用医院救护专用车直接送到SARS留验站.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作者:任彬;李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污水中CODcr、BOD5影响的观察

    目的:了解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污水中CODcr,BOD5浓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在生物氧化池(1)及生物氧化池(2)处理医院污水、生活污水的前后,分别取水样测定水中CODcr,BOD5的含量,后进行各组间浓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结果:使用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3.20~99.45%,BOD5去除率为98.63~98.68%.结论:活性陶瓷球为载体的生物氧化池对医院污水及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均有非常好的去除作用.

    作者:黄广文;李永浩;杨正焱;王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消毒剂配制和保存过程有效含量变化

    在通常的消毒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是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分子式C2H4O3,用前按比例由甲液和乙液配制成原液(二元装)稀释作用,或者购买过氧乙酸原液(一元装)稀释使用.过氧乙酸具易挥发、易分解的特性,为了解它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变化情况,使消毒剂发挥大效能,做了一些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论行政执法在站车卫生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铁路站车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卫生监督工作范畴的一个特例,是铁路与地方卫生监督工作大的不同之处.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执行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执行铁道部相关站车卫生工作的有关部标和规定.但无论是在旅客列车上还是在所辖沿线,一切监督执法行为都应遵循国家行政法所规定的职权、程序和行使职权的方式.

    作者:王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菜城区冷冻饮品批发部卫生现状及管理对策

    为进一步了解莱城区冷冻饮品的卫生现状,探讨相关的管理对策.2002年7月对莱城区36家冷冻饮品批发部(即生产厂家直接送入批发部存入冷库再批发零售商销售)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金国;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宁夏南部贫困山区计划免疫工作三年效果初评

    1概况1.1基本情况彭阳县位于固原市东侧、北邻甘肃环县,东接甘肃镇源县,南接固原原州区部分乡(镇).全县辖3镇16乡,162个行政村,总面积约2 2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5人/平方公里,服务半径55公里.2000~2002年出生率平均在15%o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 080元.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243 411,回族约占29.2%,0~7岁儿童27 864人,0~14岁儿童61 264人.

    作者:高生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2003年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1992年1月1日,我国正式将乙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3年7月1日又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到2005年,乙肝全程接种率要实现以省为单位城镇达90%,农村达80%的战略目标.为了解黑龙江省目前乙肝疫苗的接种现状,为制定黑龙江省乙肝控制规化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黑龙江省2003年13个地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

    作者:金宏;宋长江;周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提高乡镇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措施

    海南省位于中国南端,于1988年建省,农村人口约占76%;支柱产业为农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等,大的第三行业是食品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为了保持食品加工、餐饮及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良好发展态势,针对乡镇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乡镇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以提高乡镇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使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落在实处.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综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优劣水平.方法:对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资料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优劣水平为:以2002年为优,2001年次之,随后依次为1999年和2000年,以1998年食品卫生工作质量为差.结论:开封市1998~2002年食品卫生工作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这与本市近年来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和队伍建设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等密切相关,从而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政策制定及措施实施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品卫生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的提高,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卫生监督已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不但通过保护公众的健康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间接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还直接对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起到了规范、促进的作用.例如:通过严格发放卫生许可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规范企业(业主)的行为;通过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手段纠正和整治不法经营者;通过没收和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直接发挥治理市场的作用;通过打击卫生违法活动和控制某些疾病流行,提高公共卫生水平,进而改善外部环境;通过监督检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促成名牌产品的出现,促进市场经济贸易等等.所以搞好卫生监督对有效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纪华;宁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濮阳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熟肉制品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食品,但近年来由其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掌握濮阳市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于2003年4~5月对本市5县1区的熟肉制品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作者:麻顺广;王想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现状和对策

    1基层公共场所的现状1.1公共场所经营存在多种性质,彼此间的卫生状况差距甚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已经颁布16年之久,条例实施细则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也已经颁布12年.在各种法律法规颁布初期开始经营的公共场所多是个体旅馆、理发店等,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经营面积小,卫生设施简陋,无专用消毒间,房屋条件差(有些甚至为自盖房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低等.但近2年新兴起的一些公共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高层次消费人群,因此消毒设施完备,卫生条件好,有专职消毒人员.但前者的为数不少,虽然在每2年一次的卫生许可证换(验)工作中要求他们进行改造,但也难从根本上改观,因此给执法监督工作带来困难.

    作者:陈屏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规范化管理对提高宾馆饭店凉菜卫生质量的调查分析

    凉菜又称冷荤、冷菜,指对经过烹制成熟或者腌渍入味后的食品进行简单制作并装盘,一般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由于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受污染机会多,食用前又不再加热处理,易引发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为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高绍兴市餐饮行业凉菜加工制作的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002年5月,对市区加工制作供应凉菜的宾馆饭店实施卫生规范化管理,并在管理前后分别进行抽样检验,发现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凉菜的卫生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徐来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保健食品的审批现状分析及对策

    自1996年中国对保健食品实行审批制度以来,截止2003年7月,共有5 076个保健食品获得了批准,其中国产保健食品4 613个,进口保健食品463个.为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保健食品业的健康发展,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对2000年~2003年7月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吴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防治SARS的措施中,流行病学调查(流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各地流调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流调中有关询问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做一些探讨.

    作者:应晓诗;韩业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分级管理绩效的探讨

    在计划免疫实施过程中,应用何种管理方式才能够取得佳的工作效果,采取何种考评方法客观评价其绩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周口市卫生防疫站对周口市2000年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分级管理、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作者:赵伟;王云超;蒋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特点浅析

    新修改的<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新<规范>)由卫生部颁布,并于200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1992年颁布的<卫生监督文书>和1998年颁布的<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规范>(旧<规范>)同时废止.新<规范>在总结旧<规范>实施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考虑其长远性,旨在加强卫生监督统一执法,使卫生监督文书规范化.它吸收了旧<规范>实施的经验,保留了其中行之有效的文书;同时针对新情况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我国的执法文书更加完备,有其显著的特点.

    作者:王运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送盒饭单位卫生等级量化评价系统的开发应用

    外送盒饭由于具有一次加工量大、加工销售环节多,出菜到食用的时间长的特点,是一种高危食品,易引起食物中毒.为此苏州市开展了卫生量化分级和限量加工的管理,制定了外送盒饭卫生管理办法和等级评分标准,以达到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三方面合作,调动和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意识和守法的积极性,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全面提高外送盒饭行业的食品卫生水平.为了使外送盒饭行业的等级评审活动客观、公正、高效,便开发了外送盒饭单位卫生等级量化评价系统.

    作者:滕臣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激励理论对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在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根本的因素,人力资源是战略资源.如何充分调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就成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管理者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对职工的激励,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作者:赵忠厚;孙凤文;刘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应对SARS看公共卫生决策的影响因素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本文以应对SARS所涉及的决策问题为例,阐述了公共卫生决策的影响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提高决策质量将会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

    作者:毛静馥;苏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建立公众健康突发事件紧急应对机制的思考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面临着各类危害健康因素的挑战.传染病爆发流行、中毒事件、化学性污染、自然灾害及恐怖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追溯历史,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等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危害.1991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数十万人感染甲肝病毒.1999年夏,我国苏皖地区发生的O157:H7的爆发流行,感染人数超过两万人.2003年4月份开始由我国广东首先发现的非典型性肺炎的迅速传播和蔓延.2004年元月,广东又发现了一例非典病例和一例非典疑似病例,都说明建立公众健康突发事件紧急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作者:胡志;冯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由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2年9月13日晚上7时,增城市卫生防疫站接到荔城镇医院某一中学学生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电话报告,立即组织6名食品卫生监督员赶赴荔城医院及某中学进行调查采样,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变形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何碧玉;黄李河;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防治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各项措施,明确了公民、社会有关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大力宣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使广大干部群众懂得有关法律规定,知道自觉防治既是一种社会公德,又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作者:齐朝晖;吴金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面对SARS加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当今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质量的公共生活是高质量的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而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是高质量的公共生活的重要保障.自2002年11月我国首例SARS(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现于广东以来,相继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呈流行之势,面对SARS这场战役,加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就迫切需要再次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来.

    作者:柳胜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时期基层服务型卫生监督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探索

    随着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贯彻实施,目前,全国省级、市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已相继完成,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已近尾声,但仍各有模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卫生监督机构,仍是我们应迫切解答的重点问题.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结合工作实践,就新时期服务型卫生监督体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杨卫国;廖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探讨我国卫生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向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卫生检测机构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挑战、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并总结了我国其它系统质检机构以及国外检验公司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卫生检测机构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中心,面向市场,积极拓展检验领域,开展多种服务.

    作者:傅武胜;蔡一新;吴永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转变观念走创新之路--对公共卫生教育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SARS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对公共卫生教育带来问题,留给我们许多思考.SARS过后,对公共卫生教育要反思,为我们应培养什么样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卫生教育担负着培养公共卫生事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有全球--社区的国际型思维、方法和技术,有广泛的流行病学、环境卫生科学、新现场实验室技术才能满足公共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作者:王维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云南省16个地(州、市)级疾控中心卫生检验现状调查的报告

    1调查目的近2年伴随着各级卫生防病机构的改革,原卫生防疫站的卫生检验设置、人员等的变动较大,开展摸底调查,可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卫生检验机构职能、资源配备等决策提供参考和便于省级疾控中心对下级疾控中心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指导.

    作者:孙灿;罗山;林佶;杨萍;陶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城区基层疾控中心应对非典的实践与思考

    2003年,非典疫病肆虐南粤大地,东山区地处广州市城区中心,面积17.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60万人,辖区内机团单位众多,是省、市政府、军区、邮电、铁道、航运部门的驻地区.东山区区内有中小学、幼儿园100多所,在校学生近十万人.

    作者:许斌;王进援;高永堂;肖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卫生理化检验玻璃量器质量管理分析探讨

    实验室分析中玻璃量器必不可少,因其价格便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测定水中耗氧量,滴定消耗KMnO4误差±0.10ml,结果相差±0.08mg/L,对微量痕量分析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使用不合格的玻璃量器,得出的实验数据就不可靠.本文就玻璃量器的分析质量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周兴;林党柒;陈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谈实验室新项目评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对新项目的评审,其目标是保证开展新工作(特别是新开展的检验项目)有足够的设施和资源,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认可准则>5.4条款也明确要求,实验室的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文件应包括开展新工作项目的评审程序.现就目前一些实验室新项目的评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双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展国家认可实验室工作的意义和做法

    本文从检测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着手,针对不同部门对实验室的不同要求,并根据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际,介绍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作者:王书军;李申生;华荣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哈尔滨市南岗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1992~2001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探讨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原因.方法:资料来源于南岗区卫生防疫站居民死因年报,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利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十年间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率呈增高的趋势,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2~2001年的恶性肿瘤的报告发病率为172.70/10万,呈增高的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十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24.30/10万,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其中肝癌和肺癌的死亡率上升明显.男性死亡明显高于女性.结论:肺癌、肝癌、乳腺癌为恶性肿瘤发病的前三位,胰腺癌、胃癌略有下降趋势.

    作者:张亚旭;吴树岭;韩惠丽;卢明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03年全国慢病防治网络建设状况及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全国各省市和地县各级疾控机构慢病网络建设状况及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省级已全部设立慢病防治机构(部门),并制定年度计划、进行年度总结;68%地市级设立慢病防治科(组);少数县级设专人负责慢病防治工作.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结论:健全慢病防治网络是2003年慢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点任务,其开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国慢病防治工作进程.

    作者:郑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性病艾滋病疫情信息系统及统计软件开发

    卫统38表即<报表>,具有多字段双重嵌套式表头,属复杂报表,目前尚无专用软件报告性病疫情.故疫情报告人员全采用人工统计、填写、逐级上报,十分繁琐,不利于提高工效.为了解决人工统计、填报和信函邮寄传输<性病疫情年(季)报表>(以下简称<报表>)数据的问题,在不依赖专门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自动汇总统计,利用现有网络传输,数据导入,逐级汇总,笔者应用excel编制了专用于<报表>数据自动汇总统计模板,经实际应用,证明可行.

    作者:向定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福建省公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概况考试基地设在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400m2的多功能厅作为考场.多功能厅划分为3个考站、8个考试(项目)小组:第一考站2个小组(疾病与危险因素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第二考站3个小组(体格检查;急救技术;X线片或心电图判读);第三考站3个小组(常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消毒隔离;流行病学资料处理).多功能厅的空调良好,考生感到安静、舒适.考场的门厅设候考室,摆有椅子、风扇和桶装水;张贴考站设置平面图、考生须知、祝愿标语等.业务科具体安排考务有关工作,负责做好考生报到、考题随机抽签、考生引导、成绩单传递以及考试成绩单录入等项工作.

    作者:潘宝骏;刘少娟;陈武;高霞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县级卫生监督实行区域综合性管理的探讨

    县级卫生监督工作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特点是面广、量大、点多、政策性强.其工作性质是依据各项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行政,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县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由县卫生监督所承担.赣榆县卫生监督所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12月24日宣布成立并于当日对外挂牌和开展工作.在组建县卫生监督所的方案中,参照省、市卫生监督所的内部科室编制方案,由县编委下文成立县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35人,内部科室设置为四科一室,即生产卫生监督科、市场卫生监督科、场所卫生监督科、医疗卫生监督科和所办公室.单位性质为全民事业地方全额财政拨款单位,直属县卫生局领导.

    作者:庞中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

    本文拟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规则,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角度,对危机种类、发生的原因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作者:康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的特点及对策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系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本文就一般性突发事件及调查处理的特点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汪永良;鲁秀娟;张路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早是从临床角度提出来的,当前已成为国际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循证医学虽然被认为是医学一个新分支或新学科,但广义而言,循证医学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循证医学实践、循证医学方法、循证护理、循证卫生管理等都应运而生.

    作者:付金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由SARS的启示看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SARS的流行给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将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秋菊;马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防范SARS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在某企业的建立、实施与评估

    运用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学原理,根据SARS疫情发生情况以及传播机理,以上海市政府有关文件为依据,指导上海市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建立防范SARS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并对预案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郭凤霞;崔红伟;张鲁南;王继伟;鲍国良;徐松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