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乙肝的传播,汶上县每年对从业人员(饮食服务、公共场所)、学生及健康人群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按国家规定作HBsAg检测.检出率为5%~8%.在HBsAg阳性人员中调查了17户存在由父系感染的家庭.
作者:江红鑫;刘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高碘体征状况,了解其碘营养状况.方法 在存在高碘地区的济南市商河县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高碘体征的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平均肿大率11.74%,男性甲状腺肿大率低于女性;尿碘范围89.6~3 201.2μg/L,尿碘中位数896.50μg/L结论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明显.必须实施停供碘盐和改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耿兴义;宁琼;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五类饮料中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本底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生产及销售的五类定型包装饮料进行主动监测,主要检测其中10种常崩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监测样品中,日落黄检出牢高,为20.93%,但超标率为0.00%,其中超标率高是甜蜜素为2.75%,10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率间差异及超标率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所有样品的检出平均值均低于国标限值,但五类饮料均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现象,应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监管以杜绝违规现象.
作者:彭志丽;何洁仪;谭铭雄;李迎月;成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为平台,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01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占88.1%,女性占11.9%.平均年龄为38.44±6.11岁,HIV阳性率为5.94%.性活动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24%,经常使用者占26%,偶尔使用者占36.5%.从未用过者占13.5%.结论 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点的吸毒者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较高,达到90%以上,但采用有利于预防艾滋病行为方式的比例则较低,50%的人少用或从未用过安全套,因此必须在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戴丽萍;陆娟;江汀;姜立海;邱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部分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中HIV-1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患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3号和5号样本各存在一处蛋白酶抑制剂次要耐药突变:A71T、L10I、A71T,但它们单独存在不会产生耐药性.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5号和6号样本均检出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5处:D67N、KTOR、M184V、K219Q、T215F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7处:K103T、Y181C、K103N、P225H、K238T、V106A、G190A,终导致三份样本对NBTIs和NNRTIs类中的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结论 被检测的AIDS患者中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有3例对多数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应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HIV-1耐药基因型监测,了解治疗前后总体耐药水平.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刘彦成;周广恩;张婕;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探讨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 ml、400 ml转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本站2006年~2007年78 216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的825例献血反应者,根据其献血量、年龄、性别、职业、献血方式、献血次数、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没有直接关系,与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献血次数等有关.结论 在加大宣教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的前提下,一次献血从200ml向300ml、400ml转变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叶志勇;陈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龙川县动物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状况和狂犬病预防状况.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川县2007年动物伤暴露人群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龙川县2007年动物致伤5 841人,暴露人群中62.5%为学龄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1.73:1;以四肢暴露为主,占88.6%;受伤人群中的47.8%能在暴露后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91.6%的暴露者能及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结论 动物伤暴露人群增多,增加了狂犬病发病的危险性,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形势比较严峻.为防止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所伤,加强养犬管理及落实犬只的免疫,提高人群损伤后伤口规范处理率和狂犬病疫苗及时规范接种率,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汉辉;刁海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赣榆县肺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 对新发肺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 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2.83).进食热烫食物(OR=1.56)、不按时吃饭(OR=1.18),粮食霉变(OR=1.61),吸烟部位深(OR=1.80)、家庭成员吸烟(OR=1.9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41).饮烫茶(OR=1.71),性格抑郁(OR=1.72),常使用农药(OR=1.37);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76),经常饮茶(OR=0.80),用冰箱保存食品(OR=0.53),粮食贮存一定的时间(OR=0.97).结论 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方法 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4)对舟山市15家(2006年)和22家(2007年)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及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较低项目为新风量和温度,分别为46.88%、55.10%.两年中各个监测项目的 合格率无明显差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集中通风系统监测结果:2006年和2007年总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送风中细菌总数、冷却水中军团菌、送风中真菌总数、风管真菌总数和风管积尘量,分别为25.00%、39.21%、52.08%、63.64%和70.02%.结论 舟山市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所以应加强对全封闭式空调的管理、清洗消毒工作,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
作者:金永富;王虹玲;刘洁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北仑区恶性肿瘤发生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ICD-10对北仑区21302~2006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对主要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北仑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66.66/10万,占全死因的30.98%,为首位,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97倍.死亡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占78.85%.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白血病为主,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肝癌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胃癌为主.因恶性肿瘸而缩短人群期望寿命3.91岁,除去恶性肿瘤原因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5.12%.结论 恶性肿瘤居北仑区居民全死因首位,主要肿瘤为胃癌、肝癌、肺癌.应积极探索相关危险因素,开展社区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危害.
作者:陈耀荣;肖伟;贺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卫生法律知识,探讨普及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对辖区22家医疗单位522名医务人员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综合医院知晓率较高,而民营医院的知晓率低;医生和护士的法律知晓率较其他人员高;在所调查的10项法律知识中,医师资格、护士资格2项知识的知晓牢普遍较高,分别是93.94%、91.37%,其他知识根据医务人员所从事的专业知晓率高低不同.讨论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学习,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
作者:周林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997年6月~2001年7月,城区范围内先后发生3起自来水被污染的事故.经调查,其中有一起事故发生后,所采集的自来水样品中检出甲硝唑成分;另二起事故发生后,所采集的自来水样品中氟和邻甲酚含量均明显超标.
作者:唐才昌;陆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及主要血清型.方法 于2007年9~10月,采集武汉市八个城区23家宾馆、8家大型商场和6家医疗机构中央空调冷却塔冷却水,应用GVPC、BCYE培养基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及鉴定.结果 冷却塔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率达到29.73%(11/37),共分离到军团菌11株.血清型以LP1为主,达45.50%(6/16).结论 武汉市公共场所大型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较高,对市民健康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医疗机构的军团菌的污染率高达33_3%,需要我们加强控制.
作者:龙一兵;陈文革;陈智;周水茂;蒋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张家港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04年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地临时性等特点,出台了<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为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的卫生现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向,于2007年7月中旬展开了调查.
作者:赵凯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农村水厂供水现状及改善水质对策.方法 选择76家管理区、乡村集中供水水厂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水厂的基本情况并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测定及结果评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杯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 农村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49.15%,出厂水合格率为69.05%,管网水合格率为61.02%;镇级以上水厂水源水合格率为24.71%,出厂水合格率为98.14%,管网水合格率为96.14%.镇级以上水厂与农村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均有显著性差异,农村水厂的水源水要好些,而镇级以上的出厂水、管网水合格率则比农村水厂高得多.结论 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水处理工艺简陋、技术落后、消毒设备不完善、卫生管理落后、水源水受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比较多,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造:
作者:刘志权;张怀娜;黄淑华;谢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退出市场主办者的身份后,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问题渐渐突出,农副产品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已成为政府、市民和各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丁秀娣;罗海燕;周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了解常州市非法行医现状,为制定卫生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常州市非法行医的处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403起非法行医案件进行处罚,其中无证行医337起,占83.62%,医疗机构违规行医66起,占16.38%.无证行医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结论 由于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力等原因,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尚需多方努力、综合整治、长效监管、常抓不懈.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潮阳区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的情况,更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分级管理措施,确保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顺利进行.方法 分析餐饮业及集体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棚应对策.结果 餐饮业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率低.以致发证率也偏低,监督管理难.结论 因地制宜,分规模、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才能顺利开展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量化分级工作.
作者:邱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客房空气卫生指标的监测,了解客房空气卫生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综合评价南宁市旅店业的卫生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42间旅店客房的空气卫生指标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客房空气细菌总数超标较严重,超标率为74.38%(180/242).非空调客房细菌总数高于空调客房,细菌总数7~12月份问随月份的增大而增加,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少,随客房内可吸入尘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当气温23℃±1℃,相对湿度50%~60%时,可吸入尘>0.1mg/m<'3>时,细菌总数可达到大值.结论 南宁市旅店客房空气卫生质量受季节、周围环境及城市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对旅店业开展指导性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卫生服务意识,是提高旅店业空气卫生质量的关键.
作者:苏萍;覃竟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2003~2007年苏南某市食物中毒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发生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4起,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集体食堂,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31.80%和46.48%,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所占的比率高,分别占63.64%和86.48%,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结论 提高食物中毒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将该市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控制在低限度.
作者:徐正龙;朱红艳;于颖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ICD-10规则将大同市18所医院2001~2005年32.9万病例进行统一编码、归类,恶性肿瘤按构成比排序.结果 恶性肿瘤性别间分布有明显差异:男性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前三位;女性则以消化器官、生殖器官、乳房恶性肿瘤构成前三位.结论 饮食安全、职业环境、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是造成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构成特点和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作者:党秀琴;柴小明;郝铁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促进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安全套使用率,降低艾滋病(AIDS)/性病(STD)感染风险.方法 通过建立营造支持环境、提供安全套获取途径、开展同伴教育及专业人员外展服务等综合干预模式对目标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结果 AIDS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目标人群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比例.结果 AJDS综合干预模式需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以有效控制AIDS/STD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林彬;刘岩;曾克芬;阿斯木古丽;郭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榆次区儿童乙型肝炎抗-HBs水平,为进一步完善乙肝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55名幼儿园儿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HBs,按年龄、城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抗-HBs阳性率为64.50%,其中农村幼儿园儿童抗-HBa阳性率为58.77%,城区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5.27%.结论 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低.建议规定学龄前儿童加强乙肝疫苗免疫的具体时间,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张凤荣;邢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长春地区实施涂阳肺结核病人项目管理4年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寻找更好的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3~2006年长春市10个县(市)、区结防所上报的季报资料.结果 2003~2006年共发现涂阳病人11 533例,初治病人8537例,全程督导率96.70%;复治2 996例,全程督导率96.20%;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2.70%,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82.80%;项目实施后涂阳病人丢失率较项目实施前明显减少,初治由6.90%降至0.70%,复治由37.40%降至1.70%;复治病人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项目实施后全程督导管理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手段,但涂阳病人的治疗管理应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时期麻疹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2007年春季沁源县麻疹暴发流行的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报告资料,进行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沁源县2007年3月15日~4月27日共确诊麻疹93例,罹患率58.59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沁源二中及其附近3个乡镇,平均年龄17.3岁,男女比例为1:0.7,职业分布以中小学生发病率高,有免疫史者66例;93例全部有发热和全身皮疹,但发现口腔黏膜斑和退疹后有色素沉着糠麸样脱皮的分别有13例和26例.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带人性麻疹暴发流行,沁源二中防控机制不健全及应对措施不当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常规免疫疏漏、原继发免疫失败是流行的根本原因.应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切实保障冷链正常运转,在继续做好麻疹常规免疫的同时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加强免疫,传染病疫情公布方式应改进.
作者:邹翠英;高小平;王建勋;史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多年来,基层血防工作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致使不断有外来人员感染血吸虫病的报道[1].长江中下游作为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近年来疫情有再度回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钉螺面积,尤其是阳性螺面积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随着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此类地区涌入大量流动人口.他们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与城市居民面临着同样的公共卫生问题[3].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疫区,即使来自疫区,也大都因血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对血吸虫病知识的掌握,防治意识淡薄,又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机会频繁,使得他们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这种背景下,血防管理有必要在完善现有体制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工作思路,在有效遏制本地居民感染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基层流动人口的血防管理机制,避免疫情的死灰复燃.
作者:彭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资料来源及方法1.1 资料来源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监测的病例资料.1.2 方法对到医院就诊的发热病人、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搜索到的发热病人取耳垂血液制作0.8~1.2cm厚度血片进行染色镜检,镜检阳性和抗疟试治有效为诊断依据,采用卡方检验对发病状况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张成宇;王良周;罗友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大力开展免疫规划,使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总结云阳免疫规划重大成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处理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免疫规划工作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结果 21年间云阳县免疫规划取得的巨大成效,通过分析免疫规划的客观现状和大滑坡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明确了工作重点.结论 将免疫规划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创新管理体制,有政府重视,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免疫规划将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势头.
作者:刘兴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嵊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现状.方法 采用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方法对2003~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9%,而估算接种率在75.57%~95.12%之间,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D值显示2003和2004年D值不可信,2005年可疑.R值显示2003和2005年报告资料可疑,2004年报告资料不可信.结论 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存在偏高现象,主要与乡镇免疫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有关.应加强对免疫接种的监督管理和技术培训,完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
作者:王勇;竺小春;刘仟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太原市10县区儿童麻疹、白喉、破伤风、乙肝抗体水平,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及质量,为免疫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将其作为考核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标准之一.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与批质量检验抽样法进行调查,采集儿童静脉血2~3ml,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破伤风抗体及白喉抗体.结果 各县区儿童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岁与1~2岁儿童之间麻疹抗体与乙肝表面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之间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县区与城区儿童抗体水平也存在差异,且各县区抗体免疫成功率也存在差异.结论 太原市2岁以下儿童白喉、破伤风和乙肝已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但各县区又有差异,需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接种.
作者:郭慧芬;关彩萍;牛玉梅;张俊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腾冲县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 共检查22 461人,检出HBsAg阳性372人,阳性率为1.65%.2004~2007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44%、1.74%、1.40%、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检测15 517人,检出HBsAg阳性263人,阳性率为1.69%;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6944人,检出HBsAg阳性109人,阳性率为1.56%.女性阳性率为1.28%,男性阳性率为2.56%,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39岁平均阳性率为1.43%,4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2.74%,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作者:杨承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已审批的68份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书,从企业立项的地点分布、职业病危害种类、等级、职业卫生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新建企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68个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等级为严重和一般的各占50%,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仅占总投资的1.03%,职业病危害种类多,选址分散,仅对同期300余个立项中的68个进行了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主的高度重视.
作者:楼曙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单位疫情报告组织和制度不健全,基础资料登记不全,报告程序混乱,法定报告人法律意识淡薄,卫生监督部门对<传染病防治法>执法不严,以及评价疫情报告质量指标欠科学等.因此,必须提高法定报告人的法律意识,完善各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提高报告质量的措施,经常开展疫情报告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指导.
作者:刘东升;罗智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在康保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了四次动物鼠疫流行,1971年12月26日~1972年5月7日发生了一次动物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菌19株;1994年10月24日~1995年11月4日从主要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体内检出鼠疫菌70株;2002年11月1日~26日从鼠、蚤体内检出鼠疫菌24株;2005年5月21日~29日从鼠、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3株.疫源而积由490km2,扩大到1 000km2,动物鼠疫发生和流行的特点出现了新情况[1],极有可能引发人间鼠疫.HFRS的高发区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等市.
作者:白万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根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专项调查结果,分析了2007年平顶山市、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人力资源、房屋基础建设、财政拨款及支出、实验室设备及开展检测工作等情况.结果 表明:全市疾控人员整体超编,但乡镇仍有空缺;人员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高技术人才;经费投入少,业务经费极少;办公用房基本保障,实验室建设及检测能力有待提高;此外,没有建立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设备的补给运行机制.
作者:李爱军;石朝辉;谢清梅;张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底建所以来,一直将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日常卫生行政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卫生法制宣传方式,突显了卫生法制宣教成果.
作者:吴光明;张子平;姜瑞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规范生产强化管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品市场的目标模式为:免疫规划的宏观调控、政策法规的监督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有效和科学合理、流通领域的规范有序.以形成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国家社会责任和全民健康水平三者间的利益大化局面.生物制品就是生命之品.近期针对市场屡屡出现假冒人用狂犬疫苗等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案例,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部署,积极稳妥,逐渐推进,分批实施派驻监督员工作.紧紧围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充分发挥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地域监管的优势,实行属地监管原则,做到监管关口前移、监管重心下放,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责任化的监管模式,确保驻厂监管工作到位,消除药品生产质量隐患,防止重大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作者:戴蔚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将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叶全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一项边缘技术的治疗及以此引发特殊的超诊疗范围案件为例,从医学和法律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争议,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以梳理和分析,试图给人以启示,同时对医疗机构内边缘技术治疗的开展提出反思.
作者:沈民南;沈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绍兴市近5年来立案查处的37起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案件的违法原因、结果等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职业卫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孙雅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1 307例投诉举报的分析,及时掌握投诉举报方式方法的变化趋势和重点类别的确定.方法 对2004~2007年投诉举撤资料作现况分析.结果 来电举报占74.60%,举报内容以食品卫生无证经营和医疗卫生中无证行医为主,对投诉举撤内容经核查属实率高.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更好地发挥卫生监督作用.
作者:陈传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充分认识卫生执法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卫生执法监察是卫生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依法对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视和督察,依法对直属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其主体是卫生部门内设行政监察机构,客体是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其目的是确保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各地实施卫生行政许可的主体不一致,地位不合法,行政指导介人过晚,行政成本较高,许可条件和标准难以细化、统一,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听证程序适用范围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行政许可擅自收费,缺乏制约和监督.卫生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加快卫生体制改革,赋予事实主体以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指导制度,提高行政效益;完善卫生许可标准体系,规范审查行为;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听证适用范围;落实许可经费,加强许可收费稽查.
作者:王笏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公共部门以服务顾客为宗旨,即使所在的组织并没有完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也要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的有效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并对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展更具积极意义.
作者:邵志祥;姜利平;陆致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三届夏季奥运会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多部门合作、周详的计划、开展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危险评估、广泛及时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强化应急处置的能力等.这些成功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中都有非常成功的实践,有力保证了北京奥运的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刘涛;畅青霞;郭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太原市煤矿工人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355名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囚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煤矿工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46.3%.在355名调查者中,不反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吸毒行为分别占38.9%、16.4%、9.9%.19.7%的调查对象承认有过非婚性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主要受文化程度及收入的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主要受收入的影响.结论 煤矿工人对艾滋病了解程度小深,还需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十预.
作者:李志杰;李秀宏;赵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建立为起点,阐述建立疚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论述了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制定,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内部管理评审,国家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评审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交流时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应当报告与评判标准中相同计量单元的检测结果,以防误判.如,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5.10检验,某饮用井水的亚硝酸盐氮为0.009 mg/L,应按C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换算后报告为亚硝酸盐(以NO<,2>-计)0.030 mg/L.另外,食品卫生标准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别是以亚硝酸钠和硝酸钠计的,工作场所中锰及其化合物是以二氧化锰计的,等等.此时,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与评判标准的计单元可能不同,报告时必须换算成评判标准中计量单元的结果.
作者:刘德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因素,为有效提高免疫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海市、县、乡镇各级免疫规划综合评估资料为基础,对照<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分,找出影响综合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果 全市免疫规划综合质量总分平均得分率为77.1%,除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大于85%外,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得分率仅为59.8%、68.1%;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项质量组成项目,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均在85%以上,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均在80%以下.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免疫规划总体工作水平及其经费保障、业务与管理水平较低对全市免疫规划整体影响十分明显.结论 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免疫规划管理三方而均普遍不达标(<85%),是影响全市免疫规划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县、乡村基层工作水平为重点,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个项目方面,必须同时关注,同步提高.
作者:沈智勇;吴德仁;吕良勇;冯辉煌;余强;梁家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免疫规划综合评估方案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免疫规划分为行政职能及业务与管理两大类别,拟出评估方案给予合理权重并贯彻实施,分析2001~2005年评估方案的异同并对比工作促进的效果.结果 以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案作技术支撑和整改引导,以黄牌警告机制作行政敦促与推进整改手段,2001~2005年广西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人员和经费成倍增加,新出生儿童接种率比2001年前增加20%~30%,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1.85/10万,降至历史低.结论 在贯彻国家规定的目标前提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规划评估方案,并随着工作重点的不同和效果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不断引导,行政手段和业务与管理监管双管齐下,即可遏制工作滑坡势头、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之效.
作者:卓家同;黄琳;钟革;郑志刚;刘巍;蒋玉艳;李燕;何涛;杨源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现场快速监测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卫生监督和处罚力度.
作者:聂素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传染性疾病科在综合性医院中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临床科室,是筛查、预警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科室.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开展情况,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感染性疾病多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有传染性.并且在初期与非传染性疚病没有区别等特点,因此,综合性医院对传染性疾病不但要进行有效的诊断,还需进行合理的处置.
作者:蔡霞芳;赵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为制订肿瘤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全市恶性肿瘤死亡5 261人,年死亡率约149.97/10万~160.19/10万,年标化死亡率142.92/10万~176.6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乳腺癌为主.按期望寿命75.34岁算,如果肿瘤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4.25%.结论 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首位.今后应对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予以重点防治.普及防璃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恶性肿瘤综合预防工作.
作者:齐振标;张俊琳;刘宗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指导的内容1.1 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众卫生防护为重点,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三个时期和常态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全程实施对下级疾病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1)事件预警期(发生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告、预测预警.
作者:孟虹;安莹;孙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状1.1 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特点2007年江西省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以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57%和43%.事件级别以一般性为主(占60%),其次是较大级别的(占40%).以发病,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规模的事件多(占66%),100人以上的事件少(占9%).传染病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学校,主要是乡镇级的中小学.
作者:程慧健;熊小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