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城区居民就诊意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对8282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病后选择市级医院的占80.8%,社区卫生服务的仅占居民的4.2%.结论选择就诊医院的主要原因有离家近,合同医院.要求的服务项目有健康咨询、体格检查、上门护理等.大力发展医保进社区,为社区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是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卢昀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高恶性程度的肿瘤.多发于皮肤、甲下、亦见于粘膜、眼脉络膜及软脑等部位.
作者:刘明江;王丽丽;李战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科学评估三期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方法收集40例胰腺CT平扫正常人,于三期分别行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胰周主要血管的显示率均≥95%,显示程度评分≥2分.结论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周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作者:李春志;赵志梅;李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水平与脑电图(EEG)改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CD62P水平及EEG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结果血浆CD62P水平与脑电图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脑梗塞患者血浆CD62P水平与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密切.
作者:王韵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CEA)的双重优点[1].2004年2月,我院应用CSEA行下肢手术及术后镇痛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茧症是一种少见的腹部疾病,我院普外科1995~2005年手术中共遇见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石磊;樊琦;孙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验证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先取伴抑郁、焦虑情绪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每日口服氟西汀20mg,共4周,于治疗后进行SDS、SAS测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1.2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眠情绪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高毅;周志壮;于永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近发现的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后,来改善他们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58例新近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短效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使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维持1个月后停胰岛素改口服降糖药.观察组开始即用降糖药治疗,1个月后使血糖的结果也在正常范围.观察两组6年来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无论在血糖控制和服药的剂量及并发症都优于观察对照组.结论对新近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建议对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新近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马龙新;孙慧琛;殷春秀;周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导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医疗服务保障机制的健全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医院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医院更是举步为艰.因此,科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晓慧;蒋英姿;周志壮;范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我科自2003年4月开展了陪伴导乐分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玉平;邓富秋;李云;何燕;陈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XCG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可以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在临床上易与癌瘤相混淆,在病理检查上易被忽视.国外Christensen和Ishak1970年首次描述胆囊纤维黄色肉芽肿[1].1983年国内黄应堂等作了第一次报道[1],以后逐渐增多.现收集我院从1990年1月~2005年1月术后病理诊断42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作一简要讨论.
作者:王丽萍;杨金英;黄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合并高血压病.2004年10月我国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了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级(轻度)高血压即血压在140~159/90~99mmHg的病人合并糖尿病者列入高心血管病危险组,与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同等视之,因此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目标血压应降到130/85mmHg以下,可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或微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宇;孙志宏;侯英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血粘度等指标的检测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人们认识到许多疾病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多少会出现异常.
作者:孔德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1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平扫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部分增强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多数累及侧脑室周旁白质.结论充分认识本病后,CT平扫结合临床病史对本病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再作增强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施付强;卢昌宏;谈瑞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在32周后为多见.本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国内外报道较多,全国妊高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高征与年龄、第一胎、第一产、多胎及遗传等有关.本文重点就云南省思茅市贫困移民妇女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李雪梅;段玲;肖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检测波长为278n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乙腈(87:13),流速为1.0ml/min.结果诺氟沙星滴眼液检测浓度在1.5~3.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0.40%,n=3).结论本法可以用于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王中兰;陈菊;冯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睾丸扭转和急怀睾丸炎临床上均以急性阴囊疼痛来诊,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早期正确的超声鉴别诊断,对临床采取及时、恰当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慧华;刘卫星;安雪岚;郑晓红;朱本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隔离症是肺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好发于两下叶后基底段,尤以左侧多见.位于脊柱旁沟,多呈三角形,团块状阴影,其内可见囊性结构边界清楚.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以前者为多见.
作者:王胜;吴修会;许名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局部缺血而失去感觉和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溃疡久治不愈严重者肢端坏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加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截肢比例.
作者:谢丽芹;张连瑞;姜琳昭;刘学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075%左旋布比卡因(A),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左旋布比卡因(B),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左旋布比卡因(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法记录疼痛分数和下肢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生命体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宫缩图和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三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有较明显的差异(P<0.01),三组在活跃期VAS皮肤分别为:A组(6.58±0.65)分,B组(3.98±0.62)分,C组(3.05±0.61)分.三观察组中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是A组长(P<0.05).三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为7.6%,8.7%,9.7%.催产素用量B,C组明显多于A组(P<0.05),且以C组多.产后失血量元明显区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相似.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且促进活跃期,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冰;蔡慧;袁源;谭思源;徐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其波;刘京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食道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食道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20例,全凭静脉复合麻醉.B组(复合组)20例,静脉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结果B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留院时间均优于A组.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道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比较优越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3年至今,我们对51例胸部锐器伤进行了辅助小切口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均取得满意效果,使诊断与治疗同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姜长滨;张毅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手术前放化疗进行评价.方法28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手术前放化疗.术前放疗采用6/15MV-X线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为40Gy/20f/28d.全身化疗共两个疗程,放疗前后进行,具体剂量为:DDP:20mg/m2,dl,静脉滴;5-FU:750mg/m2,dl~5,24h连续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完成后2~4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放化疗期间全组未出现因毒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仅1例出现造血系统Ⅲ度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治疗,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经术前辅助治疗,2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病理总有效率(CR+PR)为67.8%.结论术前放疗+全身化疗安全有效,可缩小原发肿瘤,使部分肿瘤病理完全缓解,从而达到降低肿瘤病理分期,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
作者:楼奕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对乐群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本病的复杂,病情变化快,症状严重的阶段.正确的治疗与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吴美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的部位是输卵管.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目前被认为是佳的治疗方法.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院经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2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的几个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783例人工气道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呼吸机的使用和参数的调节、保持气道温、湿度、吸痰的护理、加强口鼻咽部的护理等.结果有4例痰痂形成(0.5%),意外脱管3例(0.3%),口腔溃疡8例(1%),无1例因护理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病人死亡.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气道的温湿度和吸痰、口鼻咽部的有效护理、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它们是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卫生法是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包括与卫生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等,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力保障其实施[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放射科紧跟时代的步伐,从2004年10月份由以前旧的X光机换成高清晰、高质量的CR、DR、CT和16排螺旋CT,把放射科带入了高科技、高信息的网络时代.因而,严格规范地实行三查七对制度这一护理常规,是降低差错发生率的有效保证,是保证病人安全,使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对这一制度在放射科的运用呢,我们进行了探索.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上常采取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人工肛门改变了正常粪便的排泄途径,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认识的提高,吻合器的不断进步,吻合方法的改进及护理手段的完善,在Miles手术基础上产生许多保肛手术,其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似,却明显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肛肠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肠吻合器治疗直肠癌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也将逐渐上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医务工作者倍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因此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护患纠纷,势在必行.
作者:毛玉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18例颈椎病或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法①做好心理护理.②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③密切观察病情.④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基础护理.⑤做好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由于此类病人术前病情较重,心功能较差,手术费用较高,而且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口服抗凝药,因此患者易出现手术恐惧、担心预后、经济困扰、家庭支持与否等心理障碍.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33例行瓣膜置换的风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以期制定相应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科室2004年共施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58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7例,年龄25~65岁,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教科书规定臀大肌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但在临床中我们则发现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注射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病人就医时,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做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减少护理纠纷,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高文霞;刘屹东;崔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治疗技术来促进人类健康是不够的[1].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护士如何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在家较快康复成为现实.
作者:覃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暴发型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脑膜脑炎型、休克型、混合型.起病急,病情凶猛,变化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因此,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工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经过临床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
作者:郭长萍;高玉梅;孟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又由于人们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医疗保险等原因,许多患者选择门诊输液治疗,因而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冶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三查七对工作制度是每位护士必须遵守的操作制度,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药品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差错事故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使病人致残或导致死亡.现就工作中见到的误把利多卡因作为50%葡萄糖静推(静脉推注)引起急性中毒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警戒.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进展.方法依据文献介绍药物筛选思路及药理作用.结果与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目前首选.其他类药物也有较好疗效,但均应进一步探索.
作者:曾秘;顾克敏;蒋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院从1995年至2005年共做过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现总结一些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8例病人,年龄40~75岁,6男2女,ASAⅡ~Ⅲ级,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年限的反复发作性心悸,进行性加重,发作时有的有全身紫绀.入院查血压都高于正常达200~160/130~100mmHg,心率90~140次/分,心界有不同程度扩大,心电图示T波改变,血糖升高,术前经B超、CT均已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常规滴眼法,药液外溢造成浪费且药液流入鼻腔及咽部有口苦恶心的感觉,为此我们将滴眼法进行了改进,使药液充分发挥了作用又避免了不适感.
作者:司存武;谢丽芹;郭艳秋;姜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脱落细胞学突出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性强、对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查率高.随着近几年癌症率的不断提高,脱落细胞学亦日益备受临床的关注,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学检查采集标本量少,看到的细胞数少,因而假阴性多.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降低假阴性,减少可疑性,杜绝假阳性,工作中总结的几项建议,以供交流.
作者:安翠;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不断更新,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白蛋白注射液50ml静点完后,续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先锋必注射液4.0g静脉点滴时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
作者:杨福琴;鹿宪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湿敷对11例感染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伤口清创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结果11例病人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高锰酸钾液湿敷感染性伤口,操作简单,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地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使以手术为主的观点发生了变化,非手术疗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在治疗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比如阑尾炎复发问题,由此,有些人在临床上渐放弃了这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回到只用手术方法治疗的老路.回顾我科1977~1985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60例,进一步评论其价值.
作者:杨进山;李文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甚至暴发流行.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身痛、乏力、咽喉疼痛、音哑、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于病情好转后出现急性肾炎及风湿病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李文惠;牟宇红;张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5年2月18 日收治1名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安全性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降段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欣林;李承;姜长滨;周军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占我院每年手术病人的三分之二左右.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姜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少见,但因其发病急、进展快、范围广及中毒症状严重,应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彻底引流是关键.延误诊断治疗致肢体功能障碍教训是深刻的.现就我院收治坏死性筋膜炎7例,结合临床如下.
作者:罗开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 1998年9月~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72例,年龄2月~3岁,男108例,女64例;发热74例,无发热98例;轻度脱水104例,中度48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56例,<1.0×109/L116例;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乳酸菌素加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组88例,单纯乳酸菌素口服对照组84例.
作者:刘宪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应用生长抑素+四肽-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梅;蒋丹娜;杨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氯胺酮、安定、普鲁卡因、阿托品、简称(KDPA)用于中小手术静脉全麻和其它手术的全麻诱导等,经临床观察,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