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影响因子:0.52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111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A组)、中药+温针灸组(B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容积及内膜下血流,随访妊娠率.结果 与A组比较,C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比较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高于A组(P<0.05),但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膜容积比较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的妊娠率分别为10%、33.3%、36.7%,B、C两组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与戊酸雌二醇有相似的效果,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有利于胚胎着床,从而提高了妊娠成功率,研究还发现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其疗效优于戊酸雌二醇.

    作者:胡慧娟;陈浩波;蔡彬彬;王美霞;田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治疗的宫颈HPV感染患者4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40例患者第1疗程结束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26例、患者宫颈柱状上皮移位面积均缩小;第2疗程结束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15例、患者宫颈柱状上皮移位面积缩小均>50%;第3疗程结束治愈28例、好转7例、无效5例、35例患者宫颈表明光滑、柱状上皮移位消失.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加快了宫颈HPV感染的清除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霍灿波;龚丽娟;张英钗;胡逸君;黄娣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人压疮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初探

    目的 研究个体化综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应用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对99例老年IV期压疮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创床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O2)等方法,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影响愈合主要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且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rSO2检测数据显著提升组的患者与其创面愈合率呈正相关.结论 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导致治疗老年人压疮失败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压疮创床rSO2检测可作为临床疗效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邱芳晖;田耿家;陈宁;孙多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药物性皮疹的发病规律,分析药物、机体和药物性皮疹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引起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关于药物性皮疹的病例,并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药疹的药物依次为抗感染类(25.87%)、抗痛风类(14.83%)、中药制剂(10.76%)、解热镇痛药(8.14%)、抗癫痫药(9.30%).药疹以多型红斑型、剥脱性皮炎、麻疹型猩红热型药疹及荨麻疹型药疹为常见.结论 药物性皮疹与年龄、致敏药物种类、过敏史存在一定关系,与性别、给药途径、是否合并用药无明显关联,有些药物如卡马西平、别嘌醇与HLA基因存在强烈关联.

    作者:陈玲玲;陈熔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同时统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与对照组的62.79%(27/43)相比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Lee心衰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与对照组的34.88%(15/43)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璞;王琦;李涤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50岁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50岁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及FEU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35例,入院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等.然后低嘌呤饮食5d后测定其24h尿尿酸、尿白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并计算FEUA和eGFR.按FEUA值分为尿酸排泄不良型、混合型、尿酸排泄过多型三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协方差检验显示三组间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eGFR及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和血糖,FEUA和eGFR呈负相关(r=-0.501,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是FEUA的影响因素(t=-8.800,P<0.01).结论 >50岁2型糖尿病患者FEUA和eGFR呈负相关.FEUA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保法;傅莉萍;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下肢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

    目的 荟萃分析评价下肢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主题为下肢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对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下肢静脉泵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可明显改善下肢肿胀.结论 下肢静脉泵可明显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并促进下肢肿胀恢复,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建勤;俞霞;杨贺杰;葛国芬;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鼻胃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Hb、ALB、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卒中后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卒中后肺炎发生率.

    作者:顾南媛;陈宁;吕华瑶;曾龙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和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研究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波动和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定期产检的1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第1周行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72h,给予为期4周血糖控制,入组5周时行第2次持续性动态血糖检测72h.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GDM患者血糖波动与母体、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入组第5周各项血糖指标波动情况明显低于入组第1周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GDM患者中有21例(11.7%)发生母体不良妊娠结局,23例(12.8%)新生儿存在不良妊娠结局;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组第1周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水平(MBG)指标是胎龄儿偏大、偏小的危险因素(P<0.05),巨大儿高危因素为患者入组第1周MAGE、MBG及入组第5周MAGE指标有关(P<0.05),患者入组第1周MAGE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血糖波动会引起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要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监测及血糖波动监测.

    作者:杨棋英;夏亚娣;孙芸;邱作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103例受试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停药4周复率分别为90.6%、9.4%和68.0%、30.0%,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明星;马秋华;许力华;解增强;王英;周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共12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1例)和观察组(n=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脾脏切除及门脉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及CRP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CD8+、CRP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7.87%,明显低于观察组复发率4.62%(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有确切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明;强荣;虞武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表面麻醉下尖峰预劈核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表麻下尖峰预劈核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表麻下行尖峰预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显著的提高,术中无后囊破裂,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结论 表麻下尖峰预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华;晋秀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JAS支具配合CPM机治疗创伤后肘关节早期僵硬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后肘关节早期僵硬在使用了JAS支具配合CPM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肘关节僵硬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使用肘关节JAS支具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对照组以治疗师的手法治疗及CPM机进行关节松解.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第1周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第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第3周观察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开始1、2、3周及1、3月随访复查X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再折、骨化性肌炎情况及内固定物断裂.治疗3个月后随访评价肘关节功能(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评分(89.18±3.35)分,对照组(87.18±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此项康复治疗创伤后早期肘关节僵硬疗效较好,从而能降低肘关节僵硬的致残率,增加医疗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任雅春;杨寅;赵剑锋;王人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及围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及控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未发现髋内翻、感染、脱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脑梗1例、深静脉栓塞2例、心力衰竭1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虽然手术及麻醉风险较大,但积极治疗合并症,做好术前准备及风险评估,可使老年患者安全渡过麻醉及手术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军;黄永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3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AECOPD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318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中249例培养出病原菌,共计2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69株(60.14%),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构成比分别为15.30%、13.52%和9.61%;革兰阳性球菌83株(29.54%)和真菌29株(10.3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一代及二代头孢、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而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90%,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AECOPD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存在普遍耐药现象,临床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AECOPD的重要手段.

    作者:闻文波;徐宏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寒热错杂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治疗组用乌梅丸治疗,对照组用口服莫沙比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胃脘痞闷、厌食纳呆、嗳气泛酸、胃腹疼痛、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各项胃肠道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仅恶心呕吐、厌食纳呆、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症状有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胃腹疼痛、餐后饱胀及早饱感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莫沙比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肖;陈君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体内TLHFSH变化及与OV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体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变化及与卵巢体积(OV)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将188例PCOS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PCOS-IR组,HOMA-IR≥2.69)和胰岛素非抵抗组(PCOS-NIR组,HOMA-IR<2.69).检测两组患者的T、LH、FSH、LH/FSH和OV水平.结果 PCOS-IR组的T、OV、LH/FSH水平均显著高于PCOS-N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H/FSH均与OV呈显著正相关(r=0.272、0.252,P<0.05);以OV为因变量,T、LH、FSH、LH/FSH、HOMA-IR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H/FSH水平为OV的危险因素.结论 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体内T上升,OV增大,LH/FSH下降,T、LH/FSH均与OV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潘丽翔;郧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用麦粒灸合腕踝针与口服加巴喷丁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在不同时点的VSA疼痛评分,分析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麦粒灸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10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后30min、24h、10d进行VAS评分.优:VAS0~1分,良:2~4分或下降>3分,余为无效.结果治疗后30min、24h、10d实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后,实验组优良率为97.1%,对照组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麦粒灸合腕踝针与口服加巴喷丁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均有效,但麦粒灸合腕踝针的止痛效果更快、更持久、更安全.

    作者:吴蔚;黄双英;孟伟洁;罗宏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2.5%、27.5%,差异明显(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沈丽芳;吴伯乐;胡夏云;张丽娜;腾荣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间入路近端残胃癌切除术后CEA表达及远期生存期观察

    目的 观察中间入路近端残胃癌切除术后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远期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近端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进腹时、全胃切除术时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清扫结束时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治性切除率为100.00%,术后感染率为11.90%;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为80.10%,术后感染率为30.95%,两组根治性切除率与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腹、清扫淋巴结结束、残胃切除时门静脉血中CEA-mRNA阳性患者术后1~3年肿瘤远处转移率为88.89%,对照组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血中CEA-mRNA阴性患者术后1~3年肿瘤远处转移率为25.81%,对照组为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71.43%,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间入路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近远期疗效确切,根治性切除率高,术后感染率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孙一峰;姜亚奇;徐卫星;杨月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29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BDI-Ⅱ)进行自评,根据评分分为并发抑郁综合征组和不并发组;此外本研究还自制人口学及健康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健康状况,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时间、是否吸烟、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情况(≤1/≥2)、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种类(≤1/≥2)、是否使用胰岛素,同时嘱患者在此期间定期(每隔3个月)回医院随访,抽血了解血糖控制情况(HbA1c%<7/≥7)和血皮质醇情况(8:00、16:00和00:00),用服药依从量表(MMAS-8<6/≥6)了解患者药物依从水平.结果 29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20例(40.82%)患者并发了抑郁综合征.经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女性、教育程度低、家庭每月经济收入、工作状态、是否有抑郁症家族史、人际关系状态、有≥2个的并发症、服药依从性低和肥胖(BMI≥30kg/m2)的老年2型糖尿病容易并发抑郁综合征,而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病程及其它因素与并发抑郁综合征相关性不大;且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得教育水平低、从不运动、有≥2个的并发症和服药依从性低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综合征患者的相关程度高.并发抑郁症组患者皮质醇在8:00、16:00和00:00均显著高于不并发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重点关注教育水平低、有≥2个的并发症和服药依从性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倡多运动,以降低其并发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霁;俞娉;李利;于冰;宣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用于2型糖尿病肾功能保护及调脂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调脂作用,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机制.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信封随机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降压及饮食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总体、两组中脂代谢异常者、两组中脂代谢正常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体、脂代谢异常者及脂代谢正常者TC、TG、HDL-C、LDL-C、UACR、Scr、hs-CRP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比较,观察组TC、TG、LDL-C、UACR、Scr、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脂代谢异常者TC、TG、LDL-C、UACR、Scr、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脂代谢正常者UACR、Scr、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调脂及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饶祖华;余颖;江淼;张波庆;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及家庭关怀度对其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的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及家庭关怀度对其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格特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就诊的203例UGIB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1.63%的UGIB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其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33.23±6.5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其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IB患者的人格特质在精神质、神经质及社会掩饰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内外性(49.94±10.09)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心理弹性得分为(59.21±10.23)分,低于我国普通成人的心理弹性水平(70.50±1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家庭关怀度平均得分为(7.03±1.28)分,其中61.58%的患者家庭功能良好.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GIB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费用支付方式、精神质、内外性、神经质、心理弹性、坚韧、乐观、家庭关怀度、情感度、适应度及亲密度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可联合解释其变异的46.8%.结论自我感受负担普遍存在于UGIB患者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从而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作者:吴平;揭中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胫骨骨样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 报告胫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胫骨骨样骨瘤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疼痛消失,功能良好.结论 胫骨骨样骨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其中手术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治疗周期短,恢复快,是治疗骨样骨瘤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永志;叶永志;钟永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 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I期假体植入12例,Ⅱ期假体植入2例,不植入假体18例.结果 随访1年,满意2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100%.14例隆乳患者外形对称,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根据影像检查指导清除方式,尽量包括包囊完整清除凝胶;乳房修复应在整形美学角度分析形态、软组织厚度、凝胶破坏的程度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欧欧;罗华;胡祖健;徐海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2吸/次,2次/d)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2吸/次,2次/d)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次,1次/d)治疗,观察两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肺功能水平、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均<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发作频次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雪梅;张昌红;刘晓静;张作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经三维CT扫描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5例,采用术中三维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6个月左右,采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优22例,良1例,优良率96%,末次随访膝关节关节功能达对侧>95%.患者膝关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手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吴生华;徐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疏风宣肺祛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缓解期风痰哮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风宣肺祛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缓解期风痰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5例慢性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属风痰哮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予以信必可都保,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服用疏风宣肺祛痰中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ACT评分,并统计积分结果、观察疗效及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显控率为88%,对照组显控率为60%;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FEF25和FEF5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FEV1%、PEF及FEF50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宣肺祛痰法治疗慢性缓解期支气管哮喘风痰哮证疗效显著,可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倩;傅骞;楼雅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收治的癌症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接受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61例,单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NRS评分、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近期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RR)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RR 6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红梅;董良;李海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前臂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再移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将随访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超肘关节长臂石膏托外固定,观察骨折位置固定效果、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后对位情况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按Gartl-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2.1%.结论 改良超肘长臂石膏托更有效地保证固定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不明显影响肘关节功能.

    作者:方高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火龙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火龙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48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火龙灸及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3±2.1)h,对照组为(10.3±5.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龙灸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提高老年患者便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娟玲;徐婵娟;黄月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对照组)128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300例,将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比较各组血脂、血糖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及其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血清LP(a)、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水平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观察组血清LP(a)、ApoB、FB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冠脉三支病变组血清LP(a)、ApoB、FBG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LP(a)、ApoB、FBG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及其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随着血清LP(a)、ApoB、FBG浓度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增加,其中LP(a)、Apo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LP(a)、ApoB、FB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小英;陈文采;俞莎莎;陈晓峰;任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改变

    目的 观察中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暂时性心功能改变.方法 选择100例健康吸烟男性,所有观察对象均于吸烟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心功能指标.并在5min内吸完一支烟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吸烟前后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Vs/Vd、加速时间;左室舒张功能:IVRT、E、A、E/A、EDT、Em、Am.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吸烟指数与心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观察对象吸烟前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均显著低于吸烟后,肺动脉Vs/Vd、加速时间显著高于吸烟后(P<0.05).吸烟前后IVR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前的E、E/A、Em均显著高于吸烟后,A、EDT、Am均显著低于吸烟后(P<0.05).吸烟指数与Vs、Vd均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与Vs/V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VRT、E、A、E/A、EDT、Em、Am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吸烟可能引起心功能改变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手段,可反复评定左右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张玲芳;虞忠东;柳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胆囊癌76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胆囊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76例胆囊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14个可能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程度、术中失血和术前黄疸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在胆囊中所处位置是导致胆囊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方法;黄疸是影响胆囊癌预后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史永平;许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腹腔内雾化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末期进行腹腔内罗哌卡因雾化作为术后镇痛手段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进行LC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ASAⅠ~III级,年龄25~64岁,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在手术末期通过腹腔内1%罗哌卡因3ml(30mg)雾化后用于镇痛,对照组在手术末期使用0.9%生理盐水3ml在腹腔内雾化用于镇痛.用镇痛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阻滞后6h、24h、48h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肩背部疼痛缓解率、自主下床时间、哌替啶需要量、术后哌替啶使用率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缓解相关术后肩背部疼痛,减少哌替啶需要量,提早自主下床时间;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实施腹腔镜下雾化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吴仁毅;金肖丹;宋洪亮;陈海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可吸收止血膜在腮腺手术中的临床观察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止血膜在腮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腮腺肿物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2例,将术后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患者设为观察组(n=36),常规手术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n=36),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总引流量,以及术后面瘫、涎漏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类切口甲级愈合,观察组所得出的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膜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应使用.

    作者:王海鑫;刘宇;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的利弊研究

    目的 总结同期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拟行输尿管碎石术的患者,依据患者意愿、结石等情况,分为两组:A组45例,术前2周预置F6输尿管支架;B组36例,未预置输尿管支架,I期行输尿管软镜术.结果 A组45例患者,均Ⅱ期成功置入F12/14的输尿管软镜鞘,成功施行碎石术.B组36例患者,30例I期成功施行输尿管软镜术,27例置入F10/12的输尿管软镜鞘,3例置入输尿管软镜鞘失败,直接沿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入输尿管,完成碎石术,6例患者置入输尿管软镜失败,予置入输尿管支架,5例2周后成功进行Ⅱ期输尿管软镜术,1例患者考虑纯尿酸结石,予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口服1个月后,结石完全消失.A、B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日及结石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A组无明显并发症,B组未使用输尿管软镜鞘者,1例出现肾周血肿,1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另有2例术后出现泌尿道感染所致发热,后均治愈.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有利于输尿管软镜鞘的置入,并且能置入较粗的输尿管软镜鞘,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王坚;叶利洪;陈永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两种经典微创术式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组与开放小切口组,每组各49例.开放小切口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组则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渗血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s角恢复情况及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优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等优势,开放小切口组操作较经皮微创组为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透视明显减少.

    作者:江志强;徐德洪;吴巍巍;李之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患者在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急性加重风险低于对照组(P=0.018).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琴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有打鼾习惯的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正常组(12例)、轻度异常组(20例)、中度异常组(31例)、重度异常组(17例)共四组,每例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记录其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比较各组结果差异.结果 各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波间期、Ⅰ~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波潜伏期各组比较,正常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波间期比较,正常组与轻、中度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异常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夜间缺氧对听觉传导通路外周及中枢均有影响,早中期以耳蜗听神经段为主,晚期以上橄榄核至四叠体下丘核损害为主,而脑干耳蜗核至上橄榄核之间对缺氧相对耐受.

    作者:金满意;李红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致密乳腺中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在致密乳腺中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2例乳腺疾病患者,共76个乳腺肿块(直径≤2cm)合并致密乳腺(乳腺密度>50%).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常规手持超声、乳腺X线摄影(以下简称钼靶)及ABVS检查,再行活检或手术治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对比分析常规手持超声、钼靶及ABVS检查在致密乳腺中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76个病灶中ABV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89.5%、特异性88.4%、准确性89.1%,约登指数为0.779;常规手持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76.3%、特异性44.2%、准确性64.7%,约登指数为0.205;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82.1%、特异性90.3%、准确性85.9%,约登指数为0.724.ABVS的约登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持超声(P=0.000).钼靶和ABVS对致密乳腺中肿块微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92.2%和90.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常规手持超声对致密乳腺中肿块微钙化的检出率分别为90.3%和8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在诊断致密乳腺中的早期乳腺癌敏感性高.尤其在乳腺腺体致密的背景下以微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中ABVS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

    作者:黄佩佩;朱张茜;潘高云;尤利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SP患儿血FIBD-D和β2-MG水平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的关系与相关性,评价其在儿童HSP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HSP患儿50例,HSPN患儿3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血FIB、D-D和β2-MG水平.结果 HSPN组血FIB、D-D和β2-MG水平均高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血FIB、D-D和β2-M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FIB、D-D与β2-M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可能参与本病的肾损害.血FIB、D-D和β2-MG可以作为早期监测儿童HSP肾损害的检测指标.

    作者:朱玲玲;杨戎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设为急性阑尾炎组,另选取同期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阑尾人员设为正常阑尾组,对两组人员阑尾的显现情况及腔内物形态、阑尾及其周围的螺旋CT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患者阑尾的显现率95.0%(38/40)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82.5%(33/40)(P<0.05),腔内物形态固体比例20.0%(8/40)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10.0%(4/40)(P<0.05),层数显著多于正常阑尾组(P<0.05),直径、管壁厚度均显著长于正常阑尾组(P<0.05),40例急性兰尾炎患者中,脂肪条带33例,局部积水8例,脓肿形成5例,分别占总数的82.5%、20.0%、12.5%,均显著高于正常阑尾组7.5%、2.5%、0(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翁新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高场磁共振体外相位阵列线圈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高场磁共振体外相位阵列线圈对肛瘘检查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肛瘘患者与术前磁共振对比分析内口、窦道、肛周脓肿的数量.结果 42例患者共发现内口49个,56条窦道,肛周脓肿25个,MRI显示的内口、窦道、肛周脓肿敏感度分别为93.8%、92.8%、100.0%.结论 超高场磁共振体外相位阵列线圈对肛瘘的准确率高,检查便利,可作为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的首选之一.

    作者:贾玉柱;茅国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PV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下肢穿静脉功能不全患者32例,采用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IPV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 穿静脉主要位于小腿下段;静脉造影检查后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静脉炎等并发症,而彩超则无并发症发生,且在过敏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以反流时间0.5s为界值,灵敏度差(35.2%),特异度好(100.0%),一致性较差(Kappa=0.37);以反流时间0.35s为界值时,灵敏度升高(88.2%),但特异度降低(82.6%),一致性较好(Kappa=0.69).而以直径3mm为界值时,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3.3%,一致性较好(Kappa=0.73);后联合应用反流时间0.35和直径3mm两个界值一致性高(Kappa=0.78),敏感度虽有所下降(86.0%),但显著高于单纯以反流时间0.5s为界值,且特异度强(94.6%);IPV的内径、血流速度和反流时间与临床表现分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0.826,0.849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彩超较静脉造影而言,诊断IPV具有无创性,且检出率较高,并与X线静脉造影一致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颖超;杨章慧;邵倩;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类型及流行特征,为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确诊的HFMD患者743例,采用自建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对HFMD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EV71型和CA16进行检测,比较HFMD患儿不同肠道病毒感染类型与季节、患儿性别和年龄、临床分类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743例HFMD患者标本肠道病毒EV/EV71/CA16检测,其中EV71(+)占23.7%(176/743),CA16(+)占20.9%(155/743),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感染占55.1%(410/743);混合感染2例.重症HFMD患者与普通HFMD患者之间肠道病毒株流行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939,P=0.000),HFMD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78.1%(89/114),明显高于普通病例13.8%(87/629).不同季节HFMD肠道病毒感染分布不一,二、三季度为全年发病高峰期.743例HFMD患儿发病年龄以0~5岁婴幼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8.6%;743例HFMD不同肠道病毒感染人数分布与患儿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结论 HFMD患者肠道病毒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流行特点不一,重症HFMD仍以EV71病毒株感染为主;2017年嘉兴地区HFMD肠道病毒感染以非EV71非CA16型肠道病毒株为主,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病毒类型并加强监控.

    作者:沈伟锋;邵平扬;殷新光;邹洪兴;吕青山;杨清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外Castleman病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胸部外Castleman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胸外Castleman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本组8例患者CT平扫发现病灶均位于胸外,呈密度均匀的椭圆形软组织肿块,3例有钙化(分支、点状),5例进行增强扫描动脉早期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与周围血管相似.结论 胸外的Castleman病较少见,常容易误诊,其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多数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仔细分析CT特征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吴娟;何海青;徐新建;郑柯;朱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8例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是单侧股骨大粗隆受累,包括滑囊型4例,中心型3例,边缘型21例.X线表现:中心型主要表现粗隆部骨质密度增高,骨质破坏,粗隆或股骨颈增粗、变形,边缘型表现粗隆边缘骨质毛糙,骨质硬化、破坏,临近软组织肿胀,钙化等.CT表现:主要表现为粗隆区骨质破坏、溃烂,或脓腔及死骨形成,临近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及软组织内散在钙化.MRI表现:主要表现大粗隆区骨质破坏,呈稍长或长T1长T2信号,T2W脂肪抑制像:明显高信号,软组织肿胀、渗出,或寒性脓肿形成,或伴有低信号钙化灶.结论 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发病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和CT对骨质破坏、硬化及死骨和钙化灶观察有一定价值,对早期滑囊型病变诊断MRI检查更有价值.

    作者:柳祖孝;樊小红;何家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眼科头位架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眼科头位架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保持有效体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眼科头位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体位保持时间术后第1、2、3天分别为(17.36±1.82)h、(17.21±1.46)h、(16.98±0.95)h,而对照组分别为(14.09±2.54)h、(14.30±2.36)h、(14.49±2.3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有明显颈肩腰背酸痛及胸闷憋气的分别为18例、6例,而对照组依次为34例、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应用眼科头位架,能够延长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王菊英;沈晶;章水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27%),其次为上呼吸道(28.51%)、肛周(6.07%)、血液(5.61%)、口腔(4.67%)、肠道(1.40%)、尿路(0.47%).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化疗、合并其他疾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及白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以呼吸道、肛周、血液和口腔感染为主.因此住院期间要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等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不仅保证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成功,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林海燕;黄乐听;吕可超;程碧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元整合护理在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多元整合护理在提高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至12月分娩的乳头凹陷产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等量(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向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指导基础上,加用多元整合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升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乳头凹陷产妇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产后1周和6周时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产妇(P<0.05).结论 采用多元整合护理对乳头凹陷产妇实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干预,对于提高该类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具备积极价值,可显著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戴玲华;张婉婉;卢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采样检测法对医院集中机械清洗消毒的毛巾、地巾清洁后的物表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并以传统的保洁员手工清洗消毒保洁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比.结果 机械清洗消毒组的毛巾、地巾使用前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门把手、床栏、呼叫器表面和地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显著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1),机械清洗消毒组的开关和床头柜表面清洁后细菌培养菌落总数明显低于手工清洗消毒组(P<0.05);机械清洗消毒组的空气消毒监测细菌培养菌落总数与手工清洗消毒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院保洁工具集中机械清洗消毒效果明显,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宜推广使用.

    作者:夏丹萍;李情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硬化肝癌行PALPP的围术期心理干预

    目的 总结肝硬化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PALPP)的围术期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应用PALPP技术治疗剩余肝体积(FLR)不足的8例肝硬化肝癌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资料,评估心理护理在围术期的作用.结果8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明显抑郁症状4例,轻度抑郁症状4例中度焦虑3例,轻度焦虑5例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3例经过心理护理后,8例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消失,3例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到改善,能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入院时幸福指数评分5.7~10.7分,平均(9.0±1.7)分,出院时为11.8~13.3分,平均(12.6±0.6)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治疗.

    作者:冯霞;卞红艳;夏燕;吴瑶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的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及依从性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使患者知识和技能提高、依从性提高,减少了患者因护理不当引发的并发症发生,故在临床实践中可广泛推广.

    作者:潘敏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Ⅱ~Ⅲ级,2017年1月至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组),每组各30例.F组患者入室前30min,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组患者入室前5min,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5μg/kg.记录患者入室后(T1)、过床时(T2)、麻醉体位摆放(T3)时的VAS评分,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F组T1、T2、T3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59)分、(3.03±0.72)分、(4.47±0.86)分,明显低于I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0.00.F组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出现,I组患者有头晕3例(10%),恶心2例(6.7%).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静脉用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李宗师;康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在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氯胺酮口服用于患儿全麻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围麻醉期的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的2~6岁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术前30min分别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5μg/kg(D组),鼻内滴右美托咪定2μg/kg和口服氯胺酮3mg/kg(DK组),口服氯胺酮6 mg/kg(K组).给药30min后评估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30min、1h、2h的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K组患儿的镇静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与父母分离时的情绪评分均优于D组和K组(P<0.05),DK组患儿的拔管时间较D组、K组长(P<0.05),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的躁动评分均低于D组、K组(P<0.05),三组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的联合应用可产生明确的镇静作用,有助于患儿顺利接受麻醉诱导,围麻醉期不良事件较少,是用于临床实践的合理选择.

    作者:王琳;林学正;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131I治疗临床数据分析

    目的 通过随访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患者131I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DTC肺转移患者131I疗效、发展及转归因素.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给予131I治疗的5361例DTC患者中筛选单纯肺转移患者,随访>5年,观察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分析影响患者131I疗效及生存的因素.结果 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共109例,男43例,女66例.肺部转移灶摄I患者79例,不摄I的患者30例.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患者19例(19/109,17.4%),部分有效(PR)患者23例(23/109,21.1%),稳定(SD)患者38例(38/109,34.9%);PD患者29例,其中摄I但疗效评价进展(PD)的患者15例(16/109,13.8%).年龄和病灶大小与患者的131I治疗疗效相关(P<0.01,OR值分别为0.056和0.036);年龄、Tg水平、病灶大小、病灶摄碘情况是影响DTC肺转移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OR值分别为4.5、0.356、8.8和2.5).结论 131I是治疗DTC的有效手段;131I治疗抵抗涉及碘代谢功能障碍和固有放疗敏感性两个方面;年龄和病灶大小与131I疗效相关;患者年龄、Tg水平、肺部病灶大小、病灶摄碘与否和患者生存相关.

    作者:易贺庆;张丽军;陈授聪;龙斌;叶雪梅;李林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母婴分离方法制备产后抑郁大鼠模型的 行为学及海马病理变化的观察

    目的 观察并验证母婴分离方法制备的产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与海马病理学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16只大鼠进行为期14d的母婴分离,另4只产后母鼠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分离.造模结束后对母鼠行旷场实验评价,根据其评分应用K-聚类分析进行分类,造模1周后对20只大鼠行为学评价,造模5周后取大脑海马观察HE染色结果.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得出正常组9只(包括4只空白对照大鼠),产后抑郁组11只.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周后产后抑郁组大鼠体重变化程度明显增加,水平及垂直分数明显降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及进入开闭臂总次数明显降低,并且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产后抑郁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经过2周母婴分离的母鼠有抑郁表现的概率为68.75%,此模型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作者:李净娅;章正祥;戚观树;杨歆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AD与MCI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幅(ALFF)分析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基线脑活动变化.方法 对AD组、MCI组、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ALFF分析法计算并对比三组间ALFF改变的脑区.结果 静息态下,AD患者、MCI患者和对照组间ALFF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位于颞上回、内侧额回、中央后回、海马旁回、楔前叶、脑岛、扣带回、尾核以及额上回.A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双侧颞上回、内侧额回、楔前叶、海马旁回、额上回、尾核表现出ALFF降低,在右侧豆状核表现出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下顶叶、缘上回、额上回、额中回、中央后回、海马旁回、颞上回、楔前叶、后扣带回、内侧额回表现出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与MCI患者比较,在海马旁回、楔前叶、后扣带回以及小脑的ALFF显著降低.结论 AD和MCI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存在显著变化.

    作者:吴甜莺;郑永克;陈淑超;王一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ASL MRS联合PSA在诊断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方法 收集44例患者行常规MRI、ASL及MRS检查,均获得PSA数据,其中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PCa的患者20例,BPH患者24例.在常规上观察前列腺的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ASL上结合常规MRI测量病灶的灌注改变.MRS上测量胆碱+肌酸(Cho+Cre)/枸椽酸盐(Cit)比值(CC/C).结果 20例PCa,18例位于周围带(PZ),其中4例同时累及PZ和CG,5例累及对侧,另2例仅位于中央腺体(CG),T2WI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17例DWI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9例包膜完整,11例突破包膜.24例BPH,23例位于中央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的外形增大,压迫膀胱颈,1例位于PZ;T2WI图像上8例表现为弥漫性混杂信号,14例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结节状高信号,2例以低信号改变为主,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包膜完整,周围带受压变薄.T2WI诊断标准,20例PCa患者平均评分为(3.70±1.13)分,24例BPH患者平均评分为(1.96±0.91)ml/(100g·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MRS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CC)/C比值明显升高,为(2.09±0.85),24例BPH患者病灶(CC)/C比值为(1.02±1.05),二者间比值有显著差异(P=0.001).ASL检查20例PCa患者病灶的平均灌注值为(130.97±37.6)ml/(100g·min);非肿瘤区的平均灌注值为(78.30±13.3)ml/(100g·min),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PCa病灶灌注明显增高.24例BPH的平均灌注值为(89.1±24.8),与PCa患者病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BPH的灌注较PCa病灶低.PSA数据显示20例PCa的PSA范围是8~1119.2ng/ml,其中>10ng/ml者17例,<10ng/ml者3例;24例BPH的PSA范围为1.17~101ng/ml,其中>10ng/ml者9例,<10ng/ml者15例.MRS、ASL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诊断PCa和BPH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95.0%,87.5%,90.9%.结论 ASL、MRS联合PSA明显提高了鉴别PCa和BPH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梅亚军;姜黄维;金平;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感染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CSX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X综合征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的情况,同时比较伴或不伴HP感染的X综合征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住院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61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患者61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血清HP IgG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感染的阳性率.同时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结果观察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vs57.6%),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在HP感染阳性及阴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发现两组HP阳性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HP阴性的患者(P<0.05),但这种差异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P<0.01).根据HP感染的年龄分布情况,<55岁的观察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HP感染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心脏X综合征发生相关联.

    作者:俞子恒;卢孔杰;程震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BP在儿童血流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按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50例)、革兰阴性菌组(4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0例),并加正常对照组(入托入园健康体检30例),同时测定四组PCT和HBP表达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价PCT、HBP这两个感染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 革兰阳性菌组HBP、PCT浓度表达水平分别为17.90ng/ml(9.90~28.70ng/ml)、0.49ng/ml(0.34~0.61ng/ml).革兰阴性菌组HBP、PCT浓度表达水平分别为83.95ng/ml(10.63~182.55ng/ml)、0.67ng/ml(0.35~1.16ng/ml).革兰阴性菌组HB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革兰阳性菌组高于非细菌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间HB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用于诊断儿童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0.0%、96.0%、0.929,用于诊断儿童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5.0%、86.7%、0.956,明显高于PCT.HBP鉴别革兰阳性菌感染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50.0%、96.0%、0.687.结论 血浆HBP、血清PCT可用于儿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且HBP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HBP用于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相对较弱.二者联合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效能略高于HBP或PCT.

    作者:陈芬;洪开听;陈凤凤;潘辉;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择期行腹腔镜患者39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对照组(320例)与谵妄组(75例).检测两组和肽素及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腹腔镜全麻术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合并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谵妄组(21.3%)较对照组(12.2%)多,术中发生低血压发生率谵妄组(17.3%)较对照组(6.9%)多,术中输血量谵妄组(439.25±74.32)ml较对照组(322.52±79.59)ml多,及术中失血过多发生率谵妄组(12.0%)较对照组(5.3%)多,术后疼痛评分谵妄组(3.13±0.32)较对照组(2.24±0.47)高,术前COR浓度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前和肽素、NE、PGE浓度,术后和肽素、COR、NE、PGE浓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精氨酸加压素受体基因(rs28632197)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谵妄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术后谵妄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发生率(OR=1.33)、术中失血量(OR=1.01)、术后和肽素(OR=1.13)、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OR=1.26)、AVPR1B(rs28632197)CA/AA基因型(OR=2.98)为正相关因素.结论 术后谵妄的发生与血浆和肽素及精氨加压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术后谵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芪山无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大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山无糖颗粒剂对糖尿病前期大鼠慢性炎症因子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食制造糖尿病前期模型.然后将模型大鼠分为四个干预组,分别以小剂量(Z1组)、中剂量(Z2组)、大剂量(Z3组)中药芪山无糖颗粒剂和罗格列酮(X)进行干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食的正常对照组(NC)和单独高糖高脂饲料喂食的模型组(MC).干预16周后,测量体重;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部分采用试纸法)、血脂;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tin)、血清胰岛素.结果 与NC组比较,MC组Leptin和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或0.01),Z2、Z3、X组下降显著(P<0.01).与MC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均出现血糖、血脂降低,Z3、X组血糖、血脂降低更明显(P<0.01).与NC组比较,MC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增高的MC组比较,Z3、X组两者胰岛素降低明显(P<0.01),而Z3与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山无糖颗粒明显降低糖尿病前期大鼠TNF-α和leptin水平,改善糖尿病前期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可缓解糖尿病前期大鼠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徐新鹏;朱岚;魏燕;侯鹏超;李迎新;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数字化技术指导胫骨交锁髓内钉个性化置钉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健侧胫骨结合数字化技术制定术前计划,指导临床应用胫骨骨折髓内钉的个性化置钉,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运用数字化技术指导胫骨骨折髓内钉治疗中个性化置钉并实际应用于病例共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术前采用数字化技术术前测量髓内钉直径、长度、进针点和胫骨结节垂直胫骨平台沿线距离,在术前选择好合适利用的髓内钉,术中寻找到合理的进针点并实际应用于手术.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经验置钉的手术方案.术后定期随访,指导功能锻炼,并评定其疗效.结果 34例均为单侧胫骨骨折患者,并以交锁髓内钉完成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3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4~42周,平均(16.2±1.3)周.平均进针点距离胫骨结节垂直平台沿线距离(6.6±0.7)mm.术后1年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3例,良9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4.12%.结论 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设计,并进行个性化置钉,能够有效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操作减少创伤,降低感染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预后的满意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作者:龚冲丞;刘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OPD患者拔管后序贯不同辅助通气方式对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拔管后序贯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或无创机械通气(NIV)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住的45例需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所有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分别序贯应用HFNCO(高流量组)和NIV(无创组),治疗期间按照25~30kcal/kg目标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前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臀(MAC)、计算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并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再插管率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序贯治疗前比较,患者营养指标均有下降(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高流量组相关指标优于无创组(P<0.05),在ICU停留时间方面,高流量组明显优于无创组(P<0.05);再插管率、误吸发生率及28d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HFNCO在COPD患者拔管后序贯治疗中ICU停留时间及营养状态明显优于无创组,此外其与无创机械通气在误吸发生率、28d病死率及再插管率等临床指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贤省;张京臣;罗立强;刘殿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创颅内压监测及其在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神经内外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出血等常导致颅内压(ICP)升高.ICP增高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脑疝,并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因此,ICP监测是颅脑疾病处理的重要前提.ICP监测的金标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但由于其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且局限于神经外科开展,在康复科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因此,国内外开始了ICP无创监测技术的研究.现将目前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及其在脑外伤、脑卒中等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谢甬淋;高坚;李景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gr5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Lgr5,又名GPR49,被认为是癌症干细胞标志物之一.Lgr5+细胞可长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Lgr5作为一种参与调控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蛋白,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Lgr5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新靶点在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就Lgr5与多种消化道肿瘤进展、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报道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侯震涛;冀子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肋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1个月前在本院体检X线胸部后前位示:右上肺野第2前肋处见一结节样密度增高影,边界清,边缘欠光整,大小约2.9cm×2.4cm,其内见条索状高密度影, X线诊断:右上肺野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右上胸膜见一宽基底软组织团块影,边界较清,大小约3.4cm×1.7cm,CT值约26~42HU,增强强化不明显,对应右侧第2前肋受压、骨质破坏吸收,可见硬化边.CT诊断:右上胸膜肿瘤首先考虑,肋骨肿瘤待查,建议穿刺活检.患者平素一般情况良好,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心慌、气急,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体格检查无殊.手术及病理:右侧第2前肋部分呈空洞样改变,表面粗糙,周围组织增生,部分突入胸腔,瘤组织分叶状,见灶状透明软骨,周围为成片胞浆红染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灶状透明软骨S100+,增殖指数低.病理诊断: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作者:纪海明;陈兴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常合并精神障碍及活动失调等,且病情发展变化较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难点.安全管理指的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基础条件,以预防为主,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大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致力于杜绝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以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无明显症状,但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躁动、偏瘫及昏迷等状况,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具有高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可显著降低高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护理水准[2].对此,本文重在探讨预见性护理手段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效用,并和一般性护理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文鸿;周玲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原谱的分布特征,可疑中毒食物范围和感染的季节分布为临床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湖州地区2016年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10株,检出率21.57%,检出的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杆菌60株11.76%(60/510)、副溶血性弧菌41株8.04%(41/510)、沙门菌5株0.78%(5/510)、气单胞菌3株0.59%(3/510)、其它肠道病原菌2株0.40%(2/510),志贺氏菌未检出.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中主要可疑食物为肉类与肉制品24.2%,果蔬类占18.1%,混合多种食品占17.1%,水产品类占13.9%.结论 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感染高发期为8月份,病原菌前三位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同时肉类和肉制品、果蔬类、混合多种食品和水产品是可能的污染食品.

    作者:周丽华;王萍;强鑫华;柳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二陈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水肿影响的理论探究

    中风是世界上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其发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学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是痰浊为患,加上肝阳暴亢、风火挟痰、上犯脑窍、蒙蔽清窍,遂成卒中[2].

    作者:胡珏;施侠威;金竹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