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输血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3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以洗胃、静注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活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28例,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输血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住院天数(9.2±1.1)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11.2±1.4,P<0.01);治疗组的阿托品用量(485.0±50.1mg)明显少于对照组(667.5±61.2mg,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输血能显著提高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的疗效.
作者:陈金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yract修复Ⅴ类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240颗牙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用Dyract材料和光固化夹层技术修复,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 A、B两组在修复体密合度、牙髓活力、继发龋、失败率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yract修复Ⅴ类洞操作简便,修复效果好,有望代替传统光固化夹层修复技术.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比监测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浆PLT、MPV及PDW值的变化.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重症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前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治疗前重症组与对照组比较,PLT值显著下降(P<0.01),而MPV及PDW值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当患者PLT值增加,MPV及PDW值下降时提示预后改善.
作者:王宗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氟嗪酸片剂治疗男性衣原体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衣原体性尿道炎男性患者70例,病程在3个月~4年,以氟嗪酸片口服,每次2片(200mg/次),3次/d,连续服用4周.结果总有效率为77.1%(54/70);其中显效25.7%(18/70),有效51.4%(36/70),无效22.9%(16/70).结论氟嗪酸片剂是治疗男性衣原体性尿道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余金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2000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18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6例患者中,183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全部病例术后72h内体温均恢复正常.3例发生穿刺口愈合不良,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均经相应的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斌;寿坚;刘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根据法洛氏四联症的病理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更适合于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所行的96例婴幼儿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麻醉处理,分析其术前准备,麻醉诱导、维持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治愈88例,死亡8例(8.3%),死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针对法洛氏四联症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婴幼儿的生理特点,维持转流前血压、血氧饱和度平稳,可保证围手术期的平稳,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金自瑛;杨懋颖;叶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变化.方法检测98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PLT、MPV、PDW、P-LCR数值.结果脑梗死组的PLT较对照组降低(P<0.05),MPV、PDW、P-LCR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其体积改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孙军浩;赵正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改良单纯肿块摘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观察72例行传统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摘除术和72例行改良单纯肿块摘除术的腮腺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所有144例患者术后随访5年均无复发,改良组术后积液和局限性面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结论改良单纯肿块摘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较传统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摘除术具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新民;张雄;应森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切开胆总管行胆囊管气囊扩张,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结果 13例患者均于术中取石成功,无胆瘘并发症,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结论本术式具有与胆总管切开取石相同疗效,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安全.
作者:郑国庆;梁金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中于孕早期发现者6例,孕中期31例,孕晚期49例;分娩后新生儿情况良好者79例,流产5例,早产2例(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以不同术式行手术治疗者83例,3例孕中期发现者暂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断难度较大,且妊娠和所合并的肿瘤之间可相互影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司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与纤溶活化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纤溶活化状态.APTT、PT、Fbg、D二聚体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意义.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B、C级中APTT、PT、Fbg值与A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APTT及PT可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而Fbg含量降低,并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来丽群发;楼德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管胃疑难高危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1986年1月~2000年4月,于本科经内镜治疗的51例异物中,4例异物的体积、形态及嵌入部位特殊.其中2例动物骨横贯于食道中段,1例(7.0×8.0)cm巨大坚韧胃石,1例胃内(12.0×2.0)cm长方形铁片.经充分术前准备,利用圈套器、网蓝和Olympus ST-C3外套管,充分应用内镜操作技巧进行治疗.结果 4例异物均成功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各科密切配合,内镜治疗食管胃疑难高危异物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国熊;张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介绍鼻骨骨折的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鼻骨轴位左右分开摄片.100例鼻骨骨折患者均分别摄传统鼻骨轴位片和改良鼻骨轴位片.结果传统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32%;而改良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100%,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法能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率.
作者:曹大成;冯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突症术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腰突症术后间隙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转手术治疗的病例的临床特征为:①平均发病时间较早,为3~13d,平均(8.3±5.0)d;②任何一种活动都可能诱发症状的再次发作,发作时有似脑膜刺激征表现,发作后大汗淋漓,有虚脱表现;③激素治疗不能缓解症状,止痛药短暂有效,症状有逐日加重的趋势.手术以原切口进入,反复冲洗,术后引流(1~2)周.所有8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腰突症术后间隙感染者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应根据病情特点而定,具有上述3点临床特征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谢金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BG)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极法测定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急性颅脑损伤血清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监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葡萄糖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蔡小婕;徐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逆向交锁髓内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方法应用GSH钉治疗新鲜股骨远端骨折29例.结果 29例骨折均得到7月至3年,平均17月的随访,平均愈合时间14周(8周至22周).采用NEER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3例(44.8%)优,11例(37.9%)良,3例(10.3%)可,优良率为82.8%.结论 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关节面解剖对位、生物学固定牢靠、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裘天强;庞正宝;汤优民;柴世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电子泵与机械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53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89例,以电子泵行PCEA,另一组64例,以机械泵行PCEA,比较观察两组的VAS评分,追加用药量情况及镇痛泵使用时间.结果两种镇痛泵镇痛效果均满意(VAS<3).电子泵组需追加用药量的患者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机械泵组(P<0.01),使用时间显著短于机械泵(P<0.01).结论电子泵与机械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机械泵在减少药物追加量、延长使用时间等方面比电子泵具有优势.
作者:戴仪;王明红;曾振华;冯帆;鲍坤英;封凯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二组:选择性脑亚低温组22例,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在冬眠状态下将脑温降至33~35℃,降温3~5d;另设常温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二组均予监测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结果经治疗后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4.5%(12/22),死亡率22.7%(5/22),与对照组相比较(良好率26.1%,死亡率47.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未见相关并发症.
作者:王卫民;姜启周;程军;陆峰;赵晖;吴建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氧气驱动喘乐宁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被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吸氧、吸痰、激素和中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喘乐宁液雾化吸入.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2例(40.0%),症状改善13例(43.3%),无效5例(16.7%);治疗组显效21例(70.0%),症状改善7例(23.3%),无效2例(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氧气驱动喘乐宁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臂丛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例行经肌间沟臂丛麻醉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6例,以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麻醉,并在麻醉液中加入地塞米松15mg;B组8例,仅以布比卡因+利多卡因麻醉.结果 A、B两组镇痛效果达优良者分别为15例(93.8%)和4例(50.0%),平均镇痛时间分别为48.1±3.0h和8.3±1.2h,A组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1),镇痛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衡;李清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氯西林钠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60例各种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氨氯西林钠组(n=30)与阿乐欣组(n=30)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6.6%),对照组3例(10.0%),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氨氯西林钠与其它广谱抗菌素一样,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方河清;高顺良;刘颖斌;彭承宏;徐斌;林先明;许元良;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内酚抑制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中腹腔内器官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97例行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Ⅰ、Ⅱ组,Ⅰ组54例在麻醉成功后切皮前静注异丙酚0.75mg/kg,再以3.0mg*kg-1*h-1静脉维持;Ⅱ组在切皮前静注哌替定1mg/kg和氟哌利多0.5mg.结果Ⅰ组预防腹腔内器官牵拉反应的总有效率为94.4%(51/54),Ⅱ组为74.4%(32/43),Ⅰ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异丙酚抑制上腹部手术中腹腔内器官牵拉反应的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把78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并对其不同病程中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进行动态检测,与60名健康人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较轻症组及健康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水平较多尿期、恢复期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可帮助了解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对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陈国生;卢兴国;钟深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瘘管型根尖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具有疗程较长、易复发和效果不佳等缺点.我们用碘化钾和双氧水混合液对86例患者的101颗牙施行瘘管通过术,术后行根充术,随访18~24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亚飞;周贤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IP)是临床常见急症,而AOIP中间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不同于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的有机磷中毒呼衰新类型,发生于中毒症状缓解后的恢复期.易误诊为反跳,病死率很高.本院自1998年~2000年共收治典型的AOIP中毒病例25例,其中出现中间综合征患者2例,现将本征的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低钠血症是颅脑外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低钠性脑病,本院自1994年至今收治的外伤性颅内出血并发急性低钠血症74例,本文就其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邵华芳;贾宜莹;单华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8年1月到1999年2月本室采用呼附法无肝素连续性肾替代(CRRT)抢救肾功能衰竭合并脑损伤患者9例,效果良好,现将其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卢伟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羊膜系胎盘膜的内层,由滋养细胞分化而来,薄且呈透明状.近年来,随着对羊膜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被眼科医生重视.本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新鲜或保存的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虹霞;何建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老年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减退,肺活量小,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本文结合本科近期收治的61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在护理中如何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作一分析探讨.
作者:章磊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了一次性输液器(8号头皮针),对长期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在冲洗过程中发现多种因素可导致膀胱冲洗失败,现将失败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单华娟;邵华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肾穿刺常对明确肾病变性质、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但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本科从1998年12月~2000年1月共行肾穿刺术3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来花;钱亚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致病因子影响下生物多系统结构与功能损害时所存在的时空关系.方法①实验Ⅰ,30犬随机分成五组,常温下阻断腹主动脉0、25、35、45和60min.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液酸碱、血清酶、血浆电解质、凝血状态等指标被获取与分析;②实验Ⅱ,6犬被测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右颈总动脉血流和右股动脉血流等指标;③实验Ⅲ,从实验Ⅰ五组中获取肝、肾、胰、肠组织,另选15犬(五组)取脑、脊髓、肺组织,在H-50型电镜下研究其超微结构变化;④实验Ⅳ,30犬随机分成五组,行腹主动脉阻断或不阻断以及其他毒素或药物刺激,同步监测膈神经与膈肌电位变化;⑤实验Ⅴ,6犬同步测量脑电图、心电图和呼吸电变化.采用作者提出的多维图方法分析了本实验中多系统功能与结构之病理生理变化.结果常温下阻断腹主动脉致犬多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损害中在下列几方面存在时空关系:①多器管系统功能损伤之间;②多器官系统结构损伤之间;③功能与结构损伤之间;④各综合征发生之间.结论本实验提出了在疾病或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病理生理学理论.
作者:曲度;张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归肾颗粒冲剂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甘油三脂及C肽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雄性,共分七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高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低剂量中药组、降糖舒组和模型组.治疗4周后禁食12h采血测定血糖、甘油三脂、C肽,2h后再测定餐后血糖、餐后C肽.结果糖尿病大鼠普遍存在高血糖、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空腹C肽低下.高、中剂量组餐后2h C肽水平增高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低剂量组、降糖舒组和模型组餐后2h C肽仍低下,与正常组比较仍具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其他糖尿病组(P<0.05).结论归肾颗粒冲剂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症状,具有一定降糖作用,且能提高C肽水平.
作者:黄妙珍;高秀英;郁加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气管内插管全麻相当安全,但遇到困难时也会发生环杓关节脱位等少见并发症,本文报道8例.
作者:陈光明;胡铭荣;徐德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农民.因阴道瘙,白带增多呈色黄,腹部下附感一月余而就诊.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感冒通片致小儿血尿,医学文献中鲜有报道.本院儿科于1992年10月~2000年10月共收治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荣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70岁,1997年9月因咳嗽单服蛇胆川贝液(广西梧州地区第三制药厂生产)约10ml,10min后感全身皮肤搔痒,后出现大片风团样荨麻疹,遂停药,未经特殊治疗,数小时后上述症状自行缓解.1999年4月,患者又因咳嗽服用蛇胆川贝液10ml左右,约8min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同时感唇舌发麻、胸闷、喉部阻塞感、全身出冷汗.查体:血压110/70mmHg(14.7/9.3kPa),四肢有散在淡红色斑块疹,大小不等,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嘱立即停用蛇胆川贝液,并给以息斯敏、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后痊愈.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0年1月至1999年10年间,本科采用单味草药四季青贴敷、坐浴或外洗治疗乳腺炎、前庭大腺炎、产后会阴感染共10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按WHO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以常规方法治疗;葛根素组32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BUN、Cr、Ccr及Alb/Cr的值.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UN和Cr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cr和Alb/Cr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有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洪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大椎、阳陵泉放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以大椎、阳陵泉点刺放血加拔罐的方法,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中显效22例,占57.8%;有效11例,占29%;无效5例,占13.29%,总有效率为86.8%,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椎、阳陵泉放血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针刺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纪晨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是常见的病理性瘢痕,它们都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增殖旺盛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的过度合成与沉积为特征.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主要临床区别在于瘢痕疙瘩的增殖性瘢痕组织超出初损伤的范围,并侵入周围正常皮肤.虽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是个古老的疾病,但FB为何在创伤已经修复后仍处于增殖及生物合成失控状态,有的瘢痕疙瘩患者的FB为何会自发地增殖及生物合成失控这一关键问题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对瘢痕FB性状的了解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鲍卫汉;徐少骏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