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影响因子:0.9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32-9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2011年4期文献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为调动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广西医科大学两个年级本科学生中各选一个班进行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针对改革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一些措施.

    作者:曾霞;樊晓晖;杨海波;肖庆;唐深;王启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习的医学基础必修课.文章阐述了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就教学实践中如何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金昌洙;刘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全国CLEN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高职护理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方法:对比分析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前后学生通过CLEN考试差异,分析改革后,核心课程考试成绩、毕业考试成绩与CLEN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改革组学生参加CLEN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学生CLEN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平时课程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P<0.01),而毕业综合考试与平时课程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通过CLEN考试者问卷发现85%学生认为学校毕业考试时间不足、57%学生认为学校专业教师命题题型不规范,3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内容不吻合,43%学生认为学校考试辅导存在问题.结论:基于CLEN考试为导向的毕业考试模式改革引导的核心课程内容改革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通过CLEN考试,但如何以CLEN为导向,进行核心课程内容改革,组织好毕业考试,提高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饶和平;李胜琴;章晓幸;潘丽萍;王工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虚拟显微镜系统在形态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虚拟显微镜系统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应运而生的,由虚拟显微镜软件和光学显微镜、切片扫描、图像采集设备等硬件搭载到计算机平台上构成.文章针对目前形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虚拟显微镜系统的特点和价值及其在形态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作者:蓝永洪;牛海艳;李群;林世珍;杨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模拟教学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20例在急诊教学学习中的情况,依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10例和(模拟教学方法组)观察组10例.结果:观察组急诊外伤、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急救处理理论知识的考核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单项操作和综合操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教学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护理人员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旭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医学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模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探索建立一定的医学模拟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完善知识结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医学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薛磊;李建华;徐米清;肖瑞;陈晓云;黄宇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开发标准化整体护理模拟病人的设想

    护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科学,护理教育不仅包括了必需的理论知识,也包括了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是护理教学的关键.护生的临床实习对象问题成为影响护生临床培养的主要矛盾.开发标准化整体护理模拟病人不仅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还可以替代标准化病人完成教学、训练和考核任务,解决了标准化病人在使用中的局限问题.

    作者:高颖;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了在儿科护理中如何实现带教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分析2009年到2010年本院儿科护校生实习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情况.结果:实习中护生没有出现重要的护理差错,成绩理想,且对带教教师也较为满意,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结论:讲求儿科护理带教的方式方法,能够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适应能力.

    作者:陈益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生实习后期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后期对沟通能力自评情况,以提出对策.方法:对108名护生进行沟通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沟通能力总得分为59.68(79.6%)分,本科护生、专科护生、中专护生三组间沟通能力自评,P<0.05,沟通能力评价专科生优于本科生,本科生优于中专生.结论:护生实习后期沟通能力不容乐观,应通过学校、医院、护生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作者:劳利迪;江爱玉;金技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标准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的探索

    标准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依托于开展大规模扶贫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院,由理论教程、动物眼训练、临床实战训练、视频教学和教学评估系统五部分组成,自2007年12月至今共培训进修医师36位,所有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均能独立完成手术.

    作者:陈蔚;徐栩;李国星;涂昌森;沈丽君;王勤美;瞿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性化带教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带教模式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40名在我院骨西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采取人性化带教模式.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和选拔,根据骨科护理及护生特点实行人文关怀,制定培养计划并进行实施,出科前进行考核、评估.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将人文关怀及人道主义精神融入临床教学中,调动了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增强了护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了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左恩俊;胡书海;李晓杰;牛卫东;马国武;唐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案例教学在耳鼻咽喉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精选的范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对照组为2008年5月-2009年4月接收的32名大中专护生,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为2009年5月-2010年4月接收的42名大中专护生,为案例带教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带教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徐素珍;陈利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标准化病例学习(SPBL)法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一高校侨生传染病学标准化病例教学(SPBL)法的教学质量.方法:制作传染病教学病例加以标准化,建立标准化基于问题的学习法,测试其教学质量.结果:SPBL法教学质量的评估分和传染病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SPBL法在传染病教学取得较好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友鹏;梁旭竞;黄思敏;陈晓珍;曹雅鲁;唐永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案例教学法以其生动、真实、启发性强等鲜明特点在法学等领域广泛使用,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尚无系统研究.通过结合具体病例对案例教学法的作用、编写设计、组织实施和规范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显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培养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陈继红;孙洁;陆丽蓉;舒胜强;董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病例讨论模式在口腔正畸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病例讨论模式在正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带教老师指定典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习生跟随老师参与研究对象的诊断检查治疗过程,然后各组书写一份正矫病例,针对病例由老师带领同学间讨论.结果:本试验方法中,学生通过临床实践了解了正畸诊断操作的步骤,通过组织病例讨论,促进了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结论:这种互动式的自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教育,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临床技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作者:沈晓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在风湿科CBL法教学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风湿病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与别的科目紧密相连的学科.我们在风湿科临床教学时结合CBL教学方式和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和评价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凌;张立斌;徐沪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与大学生态

    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的相关因素与大学生态密切相关,不容乐观的大学生态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的直接或间接推手.高校可以在优化大学生态方面有所作为,将其作为有效缓解大学生抑郁症高发率问题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作者:董琳;郭晋蜀;黄东阳;杨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干预研究

    目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受到职业性质、职业前景、自身人格因素等的影响.可以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减轻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改变不良认知方式、加强自身的修养等方式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干预.

    作者:唐海波;黄剑飞;李赛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某校08级医学生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调整和完善教学改革工作.方法:对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08级医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在改革实施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结论: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的从学生的角度调整各项工作.

    作者:胡咏梅;郭洁;梁章琴;王眷乐;冯伟;孙振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临床教师与专职教师工作总体压力的对比研究

    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惠关系及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的职业压力明显增大且有其特殊性,通过其与高等医学院校本部专职教师的压力作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其承受压力情况及其特点.

    作者:黄丹华;余天浩;凌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ISO9000认证的理念规范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

    分析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入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从以人为本、以过程为本、以质量为本出发,构建护理专业实践能力规范化培养管理的新模式,建立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组织,制订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文件和各实习环节的量化管理指标,形成实习环节评价体系,实现持续改进目的,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质量.

    作者:屠美萍;邹宝俭;钱宇红;王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试论面向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医学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是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面向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医学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该类院校顶岗实习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作者:沈励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军医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网络媒体给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新的挑战,调查发现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3.1%,女性较低;随着学历层次的增长,网络成瘾倾向得分趋于降低;成瘾组上网目的是为了有成就感的比例较高,聊天目的中为了发泄情绪和填补心理空虚的比例高于非成瘾组.管理者在对学员进行引导时可从培养现实生活中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出发,从源头上解决网络成癌的问题.

    作者:戴琴;冯正直;杨国愉;张翠华;周厚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提高检测数据安全的实践

    目的: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对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安全性及危急值报告准确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分析本院检验科安装US前后2年的检测报告前后不一致自查例数、危急值报告速度及危急值收到反馈例数.结果: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检测报告前后不一致自查例数由以前平均251例/月升至平均4182例/月.P<0.01;危急值报告速度由平均15分钟降到2分钟内,P<0.01;危急值收到反馈例数由60%提升到100%,P<0.01.结论: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有助于提升实验室数据安全性,尤其对危急值报告速度和准确性,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高值耗材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高值耗材实施特殊管理程序前后评价进行比较.结果:特殊管理后漏收费次数、退回不合格产品次数、丢失产品次数明显低于特殊管理前,手术室实施管理后护惠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可以是高值耗材成本的采集更加准确、实时,是高值耗材的应用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提高了临床效果,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育兵;杨敏;胡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运用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泰山医学院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81.4%的大学生BMI值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在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女生比例明显低于男生.在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各指标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数值与其BMI值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男生的50米跑时间以及男生的握力值与其BMI值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

    作者:蔡农;付明;尹迎春;张仕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教师岗前培训调查分析

    通过对某市五所高校2005年,2006年举办的两次新教师岗前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此次调查新教师的职业准备情况,探讨了大学新教师岗前培训的被关注程度,反思岗前培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大学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

    作者:周令;荣光涛;姜兰妹;胡冬梅;李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骨科循证护理的教育探讨

    为了加强循证护理方法在骨科的管理,我们通过研究循证护理的历史内涵并结合骨科护理的特点,循证护理在我院骨科的知晓和实践现状及在职护士处理临床护理问题尚未自觉采用循证的模式现状,结合循证护理5要素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沈文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对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8年普外科带教的护理实习生82例作为对照组,2009-2010年普外科带教的护理实习生8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岗前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岗前教育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结果:观察组临床操作差错率为1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87,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能够明显减少实习生临床操作的差错,应受到重视.

    作者:蓝根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中的实施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7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分娩程序进行分娩.观察两组孕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两病筛查率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两病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可转变传统不良习惯,提高自身保健意识,减少母婴损伤,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方亚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学本科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为了解大学本科新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沈阳医学院861名本科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女生在严谨、重情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利他维度差异显著;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在活跃、严谨、利他、随和4个维度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群体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完善.

    作者:侯雪艳;于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于当代医学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才能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责任.面对传统教学观念中忽略创新教育的现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建立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吴艳峰;万涛;曾雪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析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认为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方法.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伍兴阶;朱德超;王绪伦;李存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设置与规范管理探讨

    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目前医学院校的选修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学生选课具有盲目性和缺乏学习积极性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选修课状况对比分析,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在课程计划设置、选修课管理、师资建设、质量监控和选修课教学环境的优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作者:于京珍;栾志学;张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高等医学院校普及医院信息系统课程

    在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已是现代化医院工作的支撑环境.高等医学院校的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留白,可能削弱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力.文章阐明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院信息系统专业课的重要性,讨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高校与医院合作建立HIS实验室、实地教学和针对专业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

    作者:左娅佳;吴蕾;赵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7月-2009年4月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时间为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4.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69.23%.而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君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突Regan-Morrey Ⅱ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12例Morrey Ⅱ型骨折,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5岁至45岁-平均29.3岁,手术复位骨折空心钉及锚钉固定骨折块同时,修补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中,随访11例,随防时间4-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问平均6-8周,May评分平均87分,其中8例为优;3例为良.结论:Morrey Ⅱ型骨折需积极处理,重视关节囊及韧带的修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中伟;陆惠根;徐红伟;龚遂良;贾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不同时间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T2DM患者不同的时间点毛细血管血糖控制的相对价值.方法:检测60例T2DM患者的不同时点毛细血管血糖(3餐前、3餐后2h和睡前),分析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结果:对平均血糖和HbA1c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平均血糖和7个时点血糖与HbA1c均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87及0.50-0.86,均为P<0.01),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和睡前2h血糖与HbA1c具有更好的相关性.结论: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和睡前2h血糖在预测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间点的血糖,在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可作为HbA1c的一个补充指标.

    作者:邵平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COPD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采用患者治疗前后对照,动态观察NPPV治疗前和通气治疗后2h、24h、72h动脉血气分析、神志变化以及N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无创正压通气(NPPV)32例患者,通气前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后比较,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理地调整参数,准确掌握吸气支持压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宏波;金晓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高频超声特征与ER、PR、CerbB-2、survivin mRNA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乳腺癌高频超声特征与ER、PR、CerbB-2、survivin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7MHz,ER、PR、CerbB-2、survivin mRNA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65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均可见肿块,ER、PR、CerbB-2、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3.8%、52.3%、49.2%和47.7%.ER、PR在有毛刺征、血流贫乏和无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毛刺征、血流丰富和有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 B-2和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在有毛刺征、血流贫乏和无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毛刺征、血流丰富和有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高频超声特征与ER、PR、CerbB-2、survivin mRNA 表达具有相关性,超声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柳良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改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用方法对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

    目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用方法对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0例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观察常规服用与改良服用肠道准备效果的比较.结果:改良服用方法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常规服用.结论:加快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服用速度,配合适当运动能提高肠道准备的效果.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入选的58例OSAHS患者为我院耳鼻喉科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入院治疗患者,全部患者均应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的ENT CoblatorⅡ等离子系统治疗仪,连接EVac 70 T&A刀头,切除扁桃体和(或)消融腺样体,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多导睡眠仪监测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多数患者诉鼻阻塞和轻微疼痛,术后2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AHI、低血氧饱和度(LSpO2)、打鼾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小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17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88例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Hp清除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胀、嗳气和反酸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清除Hp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分析

    目的:对比口服奥硝唑和阴道内放置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55名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28例,予阴道内放置奥硝唑治疗:对照组27例,予口服奥硝唑治疗,疗程后7天.结果:两组疗效并无明显差别,但阴道内放置奥硝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串明显少于口服奥硝唑组.结论:阴道内放置硝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应予临床推广.

    作者:顾卉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晚期流产后胎盘残留147例诊治体会

    目的:讨论晚期流产后胎盘残留的诊疗方法要点,降低误诊误治率避免生殖妇女不必要的身心伤害.方法:回顾分析147例晚期流产后胎盘残留的诊疗手段和效果.结果:147例晚期流产后胎盘残留误诊误治发生率为3.4%,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对常见妇产科疾病,为避免延误病情,作为妇产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加强工作责任心详细询问病史、谨慎操作和细致检查仍然是关键.

    作者:沈新剑;钟维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6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X线平片及CT检查上的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CT上全部病例可见椎体粉碎骨折.三柱骨折25例,二柱骨折16例,后柱骨折27例.CT扫描可明确椎管狭窄的程度:0度正常椎管8例,Ⅰ度椎管狭窄20例,Ⅱ度椎管狭窄15例,Ⅲ度椎管狭窄19例.结论:CT检查更能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中骨折碎片,脊椎前、中、后柱损伤及椎管狭窄情况,临床上应结合X线平片及CT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程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图形记忆游戏的医学教育应用研究

    教育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深入研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基础上,结合学习者认知特点分析,设计并开发了符合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特点的图形记忆游戏,并分析了其对学习者的作用.

    作者:张培;张龙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反思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育被边缘化,是因为其学科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被误解.医学伦理学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培养医学生的德性不是其主要任务,其教学内容中不应包括道德规范教育,教学方法则应适合中国的课堂情况.

    作者:王云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民族医药走高等医学教育之路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思路

    民族医药走高等医学教育之路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民族医药的现状分析,论述民族医药走高等医学教育之路的重要性,提出民族医药走高等医学教育之路的发展思路,加速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健康服务.

    作者:陈吴兴;陈光平;陈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理性虚拟实验对减少医疗事故的作用分析

    如何在信息时代高等医学教育中提高医疗事故防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基于此,深入阐述医疗事故的产生原因,首次将工业设计领域非理性用户模型设计思想引入医学教育,提出非理性虚拟实验概念并剖析其在减少医疗事故方面的重大作用.

    作者:杨雪;闫灿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对我国护理英语教学的启示

    护理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护理国际化滞后的原因除了与国际护理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语言也是阻碍我国护理国际化进程的一大障碍.ISPN(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将会对护理院校中的相关课程产生影响,文章从ISPN项目对护理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英语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适应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王奕萍;李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国高等医学院校生命伦理学教学现状及启示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研究所对125所美国医学院的生命伦理学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美国的生命伦理学教育现状.根据这些数据文章将提出对我国生命伦理学教学的几点启示,以期为提升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教学质量,在校大中专生的生命伦理素养提供一些助益.

    作者:刘晓枫;陈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分析及人才培养方案对策研究

    通过调查浙江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专业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对调研情况加以分析,提出我们对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设想和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制定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标准,建立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认证体系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作者:徐秀芳;郭永松;宁圆欢;何青青;褚林芳;王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职助产专业技能测试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临床调研法对高职助产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进行规范,构建了一套由11个技能模块、70个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构成的助产技能测试指标体系.改革了技能训练测试类型与方法,建立了学生准入临床实习和毕业技能考的两个教学标准,应用助产教学工作两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登蕉;何菲;钱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浙江省高等医学专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近10年来,由于浙江医学院校扩招、升格和合并,医学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专业设置也从单一临床医学专业向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和护理学等多学科专业发展.但因医学院校的师资、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没有同步发展,造成医学教育的质没有很好提升.文章拟通过剖析医学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以期对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作者:王世泽;周琼;方才妹;曹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体系构建

    目前,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临床技能教学内容少,方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教学效果.而通过完善八年制医学生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功能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技能培训方式,可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纪广玉;马兵;徐正梅;张浩;刘洋;景在平;王志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影像资料判读考核应用于八年制学员多站式考核的体会

    影像诊断技术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常用辅助检查技术,对于影像资料的判读能力是医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重要临床能力之一.医学八年制学员作为我国重点培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需要更全面地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表现.本教研室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法(OSCE)中增加专门地影像资料判读考核,考核反映了八年制学员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种常见外科疾病的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在阶段出科考核、毕业考核中增加较全面的影像考核内容是可行和必要的.

    作者:方亦斌;王志农;苏佳灿;胡薇;李志刚;高旭;冯睿;杨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

    文章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发展和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现状,并从培养目标、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导师队伍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发展建议和举措.

    作者:谭静;朱京慈;鲁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在医学院院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首所开展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医学院校--温州医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育体制,构建良好的培养体系.并建议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对该专业学位的认可度,积极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和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眼视光学博士生设置眼科学导论课程的可行性探索

    作为眼视光学人才培养的高层次,眼视光学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劣直接关乎眼视光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未来.根据眼视光学学科特色与培养要求,立足于博士生个体差异,2009年始我们开设了眼科学导论这一全新课程,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收到理想效果.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等层面对这一新课程的初步实践做一介绍.

    作者:吴文灿;徐丹;王勤美;吕帆;瞿佳;肖天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诊室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急诊室各种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有效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室2007年9月-2010年3月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17例患者病历.结果:患者未有效固定、合理使用镇静荆、操作不当及合适的肢体约束等式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UEX的预防护理并在UEX发生后及时补救可降低UEX的发生率和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陆彩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纤支镜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气道阻塞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35例肺癌所致的气道阻塞,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分析.结果:35例患者支架置入术操作顺利完成,呼吸困难、气促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有助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术的顺利完成,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亚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PCEA无痛分娩产程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CEA无痛分娩产程观察中的应用.方法:将217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9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阈值明显提高,疼痛(VAS)评分(P<0.05),焦虑分值明显降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0.01),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无痛分娩产程,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有效的减轻产痛,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病情观察、饮食干预和出院指导等一般疾病护理,研究组额外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治愈率、上级医院转院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8%和8_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3,P<0.05);两组的转院率分别为2.2%和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2.P<0.05);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0%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0,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3±5.2)d和(23.8±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作者:胡亚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652例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所管辖社区内已确诊的6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危险度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将愿意建立健康档案的328例患者作为综合治疗组,另324例患者没有建立健康档案为单一用药组.结果:二年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单一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的危险度等级分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单一用药组.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管理,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忠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妇产科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所以风险管理不容忽视,这也是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的风险控制要比其他科室的风险高达几倍,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保证护理安全和降低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作者:黄舜佩;潘爱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10年临海市1683例体检者脂肪肝B超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B超时1683例体检者进行检测,探讨本地区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3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结果:本组1683例共检出脂肪肝338例,检出率为20.1%.其中轻度189例,检出率为11.2%,中度115例,检出率为6.8%,重度3_4例,检出率为2.0%.B超对各级脂肪肝的大小、形态和回声具有明显差别,随着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大小逐渐增大,形态逐渐饱满,近场回声逐渐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走向逐渐模糊至难以辨认.单因素x2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年龄、酗酒、不经常锻炼身体及有高血脂为脂肪肝发病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超对脂肪肝的检测及病变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阻止脂肪肝病情加重.

    作者:朱玲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常见病因.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106例慢性咳嗽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效果等作出病因分析.结果:常见病因包括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有咳嗽变异性哮喘(27.4%),肺部感染(24.5%)鼻后滴注综合征(19.8%)气管、食管返流(15.1%),支气管异物(5.7%),其他不明原因(7.5%),年龄对病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较复杂.临床应据不同的病因采用针对性治疗.

    作者:罗会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室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即将进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及术前1d与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1d血压及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前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应对方式,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

    作者:程苏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BL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考核中的实践

    PBL教学法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问题,我国教育学者纷纷时此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考核中,通过调查问卷及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显示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作者:丁肖华;张婧婧;赵庆伟;朱琳琳;张新富;李向平;贺志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DME教学中的运用

    以2003级七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PBL方法在DME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可行性.以数字评分法评价PBL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合作学习情况、学习收获、对PBL接受程度的评价得分≥7分的比例分别为70%、85%、80%和75%.说明在DMF教学中引入PBL方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许卫华;梁伟雄;温泽淮;王奇;郭新峰;朱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BL在药物毒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体会

    随着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的不断推广,PBL教学法首次应用于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的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药物毒理学PBL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从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郭凤;蔡际群;赵金生;胡慧媛;封瑞;陈再兴;赵美眯;郝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实习的7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教学法组)35名和B组(传统带教法组)35名,后将两组患者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实习积极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的良好率均高于B组,学习积极性也好于B组,而患者满意度也高于B组,经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BL教学法较传统带教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悟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将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与传统LBL教学法的班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法班级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都高于LBL教学法的班级(P<0.05),说明PBL教学法可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作者:周芸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