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5年12期文献
  • 儿童期被徒手打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青少年儿童期被徒手打情况,探讨儿童期被徒手打经历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河北528名大学和中专学生儿童期被徒手打经历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有40.2%的学生报告在16岁前曾被他人严重徒手打过.学生报告童年期对其实施徒手打的人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教师(16.1%)、父亲(14.8%)、同学(13.4%)、母亲(11.4%)、陌生的未成年人(4.5%).儿童期有过3次及以上被徒手打经历的学生其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症状等因子分≥1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童年期没有被徒手打经历的学生.结论在我国儿童被徒手打问题常见,儿童期被徒手打经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相关.

    作者:马玉霞;陈晶琦;Michael P. Dunne;梁艺怀;程亚杰;吴春眉;陈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价

    目的编制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并评价其内部一致信度和重测信度,为开展生活满意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从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效率与能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师生及同学关系、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帮助、学习环境等的满意程度方面编制评定项目,以单个项目评分与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0.50为初筛条件,确立12个项目构成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以72名初二学生和61名高二学生间隔2周重测,评定该问卷的重测信度;运用该问卷对3 127名城乡中学生进行调查,计算Cronbach α系数,评价内部一致信度;分析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及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分别以抑郁、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问卷2次评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Cronbach α系数为0.829.该问卷总分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和-0.279(P=0.000).吸烟、饮酒、打架、无保护性行为等12项危害健康行为中,具有危害行为较多的男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没有或危害健康行为较少的个体;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中学女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评定.

    作者:陶芳标;孙莹;凤尔翠;苏普玉;朱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学生恋爱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目的了解大学生恋爱对人格塑造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恋爱指导.方法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法,以卡特尔16 PF人格因素量表和自编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表为测试工具,对包头市3所大学毕业班学生458名的人格特征和恋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恋爱率达52.8%,平均恋爱时间(1.1±0.8)a.男生中兴奋性、紧张性因素得分,女生中稳定性、怀疑性因素得分恋爱者明显高于非恋爱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恋爱女生聪慧性、世故性得分明显低于非恋爱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恋爱对在校大学生人格塑造有一定影响,并且有正负两方面作用.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学生的情绪向性、表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Diner等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感是对生活的整体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是指合群、乐观、自尊、愉快等,消极情感则与此相反.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愈强.

    作者:孔维民;高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苏州大学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网络成瘾(Interner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对成瘾者造成身心损害的一种现象[1].应对方式指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保护起重要作用[2].本研究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团体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作者:钱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目的编制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并检测问卷的信效度,为心理辅导对策研究提供测查工具.方法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技术,对大、中学生2 981名进行测试,对自行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由4个因素构成,包括容貌烦恼、形体烦恼、性器官烦恼和性别烦恼.全问卷同质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615 3,重测信度为0.777;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447~0.786之间,各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于各分量表与总量表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结论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的信、效度均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作者:高亚兵;彭文波;周丽华;骆伯巍;叶丽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防御、应对与认知作业的相关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人格问卷、防御、应对与完成认知作业之间的关系,为自杀早期干预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自杀意念者和对照各112名,应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和简易应对方式等问卷调查,通过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对大学生224名分别测定简单反应时、敲击速度、记忆、稳定性等认知任务.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心理测量和认知作业各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觉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时间和错误次数与自杀意念、神经质、精神质均呈正相关(P<0.01),利手手臂稳定性得分与自杀意念、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利手手臂稳定性得分、视觉简单反应时中的平均时间和错误次数与自杀意念有相关关系,其内在联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高宏生;王中军;曲成毅;惠武利;胡役兰;武惠丽;吴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

    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全国40%以上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在高校迅速开展.

    作者:宋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轻度肥胖对青少年推理能力及智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轻度肥胖少年推理能力以及智力水平,探讨轻度肥胖青少年推理能力及智力水平与正常体重青少年有无差别.方法以82名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82名正常体重青少年为对照,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C-WISC)(<16岁)或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CR)(17岁以上)中的数字广度测验、木块图测验、算术测验、填图测验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肥胖组推理能力的5个因子得分、推理IQ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广度、算术、填图、木块图4项,肥胖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轻度肥胖青少年推理能力和水平低于正常青少年.

    作者:孙莹;陶芳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某师范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了解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为贫困生的教育及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优秀贫困生97名、一般贫困生147名、非贫困生120名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以SCL-90≥160为界定标准)检出率为26.4%,其中优秀贫困生为26.0%,一般贫困生为29.2%,非贫困生为23.3%,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中的退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非贫困生三者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傅安国;邓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ADH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99例ADHD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结果病例组儿童智商(IQ)为99.92±15.44,对照组IQ为106.96±11.93,均处于正常水平;病例组儿童语文和数学成绩优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儿童经常独自呆着、动作缓慢、非常不安、不能长期静坐、经常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经常欺负别人或同学、粗心和神经质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识别儿童ADHD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利于开展儿童ADHD的早期诊断.

    作者:熊忠贵;徐海青;石淑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接纳问卷(SAQ)、应对方式问卷(CSQ)对高校贫困生154名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SCL-90各因子分和情绪缓冲性应付方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SAQ总分及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和指向性应付方式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SCL-90因子分与SAQ总分及自我接纳因子和PO-CS分呈显著负相关(r=-0.243 9~-0.536 5,P<0.01),与自我评价因子呈负相关(r=-0.201 6~-0.390 1,P<0.05),与AP-CS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5 8~0.536 5,P<0.01).结论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作者:曾天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了解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在中国适用的信度和效度,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估确立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应用美国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中国212名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7,问卷5个维度相隔3周的重测信度为0.78~0.86,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总体上五维模型的拟合可接受.结论该问卷具有基本符合心理计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中国借鉴用来评估人际交往能力水平.

    作者:魏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量表》区域性常模研究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很少.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量表>,经过2次修订后研究表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2].该量表是专门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所编制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量表的区域性大学生常模.

    作者:翟红娟;王欣;左晓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某高校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为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对1 0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运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问卷,对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占被调查人数的6.9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网络使用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稳定性、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孙海双;夏晓燕;胡庆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理学院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业方面存在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2].为此,笔者于2004年6月就不同体育成绩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维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玉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

    生命是人的诸种价值形式中基本的形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空难、水灾、地震、海啸、恐怖事件的频繁出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取向亦日益增多,如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因此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笔者就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作者:何源;徐济达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校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工作及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处方内容自行设计问卷,于2004年9~11月对山东省5所高校的1 094名入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74.9%,处方实际发放率为84.3%.结论发放处方能有效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处方的发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督导.

    作者:魏霞;闫静弋;席庆兰;杨育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黔南州少数民族中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在黔南州12个县(市)中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布、苗、水、汉4个民族15~17岁学生2 500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艾滋病和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黔南州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存在一定的民族、性别和年龄差异,与全国部分省市比较,也有一定的地区差异.结论条件局限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恐惧心理,应针对青少年不同民族、地区、性别和年龄的特点,开展正确、系统的性知识和预防AIDS/HIV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要综合考虑对吸烟、酗酒、上网等其他危险行为的预防.

    作者:田应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聊天情况分析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手机族们时尚的沟通方式,也逐渐占据了青少年交往行为的重要位置.而短信聊天是青少年短信交往行为的主要方式.聊天的特点在于它的无目的性,与传统聊天、网络聊天都有基本相似的功能,即可以交流情感、促进友谊、传递信息、满足表达欲望;但又与传统聊天的面对面交流和网络聊天的虚拟性有所区别.为此,笔者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聊天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周鸿敏;邹婷芳;刘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同大学医学生早餐知识·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早餐现况,探讨在医学院校进行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餐知识、行为问卷,对大同大学医学院322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早餐结构分析正确率为27.3%,每天早餐就餐率为73.9%,早餐营养质量比较差的高达68.6%、质量好的仅为1.3%,就餐率及早餐营养质量不同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比二、三年级好;早餐食物消费频次依次为谷类81.5%、奶类45.0%、蛋类44.7%、蔬菜27.7%、水果17.3%、豆类12.9%、肉类10.7%,其中奶类、蛋类、蔬菜、水果、豆类在不同生源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消费频次(依次为59.3%,52.5%,33.3%,24.7%,16.7%)高于农村学生(依次为30.1%,36.5%,21.8%,9.6%,9.0%).结论医学生早餐及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有关知识欠缺,早餐结构及食物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尤以农村生源学生及二、三年级学生为重,此现象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在医学院校针对新生进行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范利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中学生青春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在校中学生青春期有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和保健需求,为在农村开展适宜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青海省、山西省、浙江省各1个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3 012名15~19岁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潮平均年龄为(14.07±1.27)岁,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5.05±1.39)岁;手淫发生率为17.9%,发生首次手淫的平均年龄为(15.09±1.09)岁.中学生普遍缺乏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学生对有关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为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等.结论农村地区亟待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小松;赵更力;周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疆奎屯垦区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目前正以难以遏制之势在全球流行,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蔓延的严峻形势,新疆更是排在全国第2位.调查资料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70%~80%是20~29岁的年轻人[1],而艾滋病是可以通过改变认识和行为方式进行预防的[2].为了解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认识情况,笔者于2004年3~4月对奎屯垦区4所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贾学军;杨新叶;王刚;王秀萍;郑忠良;赵建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我国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性健康包括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以及具有正确的性观念、高尚的性道德和正当、健康的性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家长和教师往往羞于在孩子面前谈论性的问题,阻碍了我国性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并由此而引发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性传播疾病患病率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我国处于性生理机能成熟、性观念薄弱、性心理不稳定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性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作者:杨珍;蒋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泸州医学院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现况,为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泸州医学院4 4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 64.8%的学生性知识主要来自书本或影视,59.1%的学生对谈论与性有关的问题感兴趣,53.7%的学生认为对性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25.5%的学生认为手淫是对性要求的一种补足,58.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性生理、性心理或从社会意义上讲已完全成熟,22.2%的学生渴望体验性生活,0.8%的学生体验过性生活.结论由于大学生性成熟普遍提前,而性知识的教育滞后,导致他们对许多与性有关的问题和现象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应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性健康教育.

    作者:颜丹;潘英;李燎;颜海婴;甘仲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谈托幼机构中的性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能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调适.

    作者:黄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抚州市城乡幼儿蛲虫感染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抚州市城乡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探讨蛲虫感染影响因素,为蛲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蛲虫卵,以问卷调查法了解感染影响因素.结果蛲虫感染率为14.76%,其中男童感染率为13.12%,女童感染率为1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大班儿童蛲虫感染率居高;乡镇(农村)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市区(城市)幼童,私立幼儿园儿童感染率高于公立幼儿园;感染影响因素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儿童个人卫生行为和是否服驱虫药等.结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蛲虫感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邓仕标;胡英辉;王敏;黄尾全;万国强;刘晓群;何云岩;徐南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泉州市2000~2004年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及各器官系统完善的阶段,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又由于托幼园所儿童的生活具有集居性的特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流行[1].笔者通过对泉州市学龄前儿童近5 a传染病发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规律与特点,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郑艺霞;黄柏青;潘清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岱山县1996~2003学年中小学生因病休学及死亡情况

    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岱山县地处杭州湾外缘的舟山群岛中部,四面环海,陆地面积326.5 km2,人口20万,是典型的海岛县.为了解海岛中小学生因病休学、死亡情况,笔者对1996~2003学年岱山县中小学生的因病休学、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何存弘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血压偏高中学生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配对研究

    目的探讨发中微量元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为寻找高血压防治的理想观察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93对血压偏高与对照组中学生的发锌、发铜、发镉含量用原子吸收法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血压偏高组中学生的发锌含量低于血压正常组中学生(P<0.05);血压偏高组中学生的发铜含量低于血压正常组中学生(P<0.01);发镉含量2组中学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中微量元素与中学生血压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洪艳;陈昭;李立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起水痘爆发致1例学生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3年11~12月,重庆市1所中学学生发生水痘爆发疫情,致使1例学生死亡.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龙江;肖达勇;陈云光;龚一顺;陈小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唐山市路北区1998~2003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卫生部、国家教委实行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10 a规划的2个阶段已于2000年结束,全国各地对2000年前的防病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1-4].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笔者通过对唐山市路北区1998~2003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的动态分析,以了解该区学生各种常见病在新时期的发病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和防病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学生;尹素凤;周志刚;李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嘉兴市秀城区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分析

    控制儿童青少年肠道蠕虫感染,是疾病控制机构的一项常规工作.为了解中、小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以利适时采取防治对策,笔者连续几年对嘉兴市秀城区中小学生进行了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俞文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起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调查

    2003年10月19日,浙江省某高校发生58例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和临床诊断,证实为一起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燕;胡连鑫;李杰;赵蓓玲;周建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南昌市468名儿童全血锌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锌营养状况,为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南昌市部分儿童进行血锌测定.结果 4~5岁年龄组儿童锌营养缺乏者占40.14%,6~7岁年龄组明显下降(27.09%);不满1岁的婴儿全血锌平均水平低,随着年龄增长,全血锌平均水平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岁以内婴儿和4~5岁学龄前儿童是锌营养状况重点监测人群和重点补锌人群.对小学生的锌营养供给亦应给予特别关注.

    作者:熊丽萍;周彤;胡祥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广东药学院学生维生素营养知识、行为及现状

    目的了解广东药学院学生维生素的营养状况及维生素知识水平的差异,为调整大学生的膳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434名医学生的营养认识水平、膳食结构、维生素缺乏症状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被调查的大学生对维生素的重要性有很好的认识,但他们的维生素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膳食结构也不尽合理.有7种主要维生素缺乏症的报告率超过15.0%,女生维生素缺乏症的报告率比男生高.结论应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正规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丘文戈;陆金环;艾宇飞;卢荣均;高永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重庆市某中学初中生营养不良及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学生近期健康档案的方法,根据<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为9.4%,肥胖率为24.2%.营养不良的发生与性别、是否偏食挑食、睡眠时间、早餐情况、是否吃动物内脏等5个因素密切相关.肥胖的发生与性别、父亲的体重指数、进食速度、是否宵夜、是否偏食挑食等5个因素密切相关.结论纠正中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肥?关键要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模式.

    作者:赵勇;赵梅;罗建;刘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青海省3所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为了解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笔者以青海省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的膳食营养对策,为改善青海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强;宋绮凡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平衡膳食对儿童体格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平衡膳食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避免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发生.方法以整体普查的方法对杭州市胜利幼儿园全体小班日托儿童104名进行调查.结果该园儿童的膳食供给比较合理.平衡膳食促进了儿童体格发育,入园时与平衡膳食1 a后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比较,男童发育达标率由48.3%提高到了87.9%,女童发育达标率由50.0%提高到了88.5%.结论平衡膳食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家庭的膳食结构有待改进.

    作者:蒋海乐;林贤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某寄宿制小学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市区寄宿制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以便为营养素的合理供应提供依据.方法膳食调查采用5 d称重记帐法,血清维生素A测定采用微量荧光法.结果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每日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的71%;血清维生素A含量为(0.85±0.32)μmol/L,不足率为32%.结论寄宿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水平较低,应注意调整膳食种类,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量和提高维生素A食物来源质量.

    作者:王旗;裴迎新;陈萍萍;李文杰;韩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武陵地区高中学生膳食及健康状况

    目的了解武陵地区中学生饮食、营养和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调查表和访谈形式,对武陵地区37个市(县)的2 25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武陵地区中学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男48.6%,女54.5%);挑食占26.0%,偏食占33.8%,按自己嗜好饮食占41.2%,经常有牙龈红肿、瘀血、出血占46.0%,贫血占11.5%,女生月经不正常占60.3%.结论武陵地区中学生饮食缺乏科学指导,应加强中学生的科学营养知识和健康意识教育,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作者:张有平;姚传明;陈代梅;倪东业;李继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东省梁山县中学生营养状况

    为了解梁山县城乡中学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笔者于2004年9~11月份对梁山县中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对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作者:侯典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宁夏回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现况和长期变化趋势,为该民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00年宁夏7~22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0年与1985年比较,宁夏回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各形态指标第二次交叉年龄约提前1 a,突增高峰年龄也有所提前.城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值均高于乡村学生.结论宁夏回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速度呈现加快趋势,但各指标增长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

    作者:王冠梅;王晓莉;胡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北京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初中毕业生血压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水平,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学生958名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结果随BMI增加,男女生血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早期干预,进一步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作者:徐轶群;马军;尹遵栋;潘勇平;高爱钰;斯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广东省高校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学校教学正常的秩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食堂的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卫生等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尤其重视.为此,笔者对广东省部分高校的集体食堂和大学生饮食安全意识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辉;王启军;罗天威;张绮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绍兴市学校餐饮具消毒现状调查

    学校餐饮具消毒一直是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餐饮具的消毒工作,确保餐饮具消毒质量,2004年4~5月,笔者对绍兴市区46所学校的食堂55家、学校内小吃部7家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之俊;周林娟;李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北京市中小学课桌面甲醛释放量调查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加大,促使许多学校进行新的装修和更换新的教学用具;而学生使用的课桌椅是教室必备的用具,其主要材料为木质人造板材,包括多层胶合板和刨花板,其中的胶粘剂会在较长时间内向空气中释放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特殊气味,能强烈刺激粘膜,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并已被认为可能致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2年开始对中小学校使用的课桌面进行了甲醛释放量检测,并于2004年抽检了北京市75所学校正在使用的课桌面,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慧芳;赵竹;李心意;张锐;段佳丽;滕立新;刘玉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舟山市各类学校餐具消毒及从业人员卫生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食堂也在不断走向社会化.为了解舟山市城区学校食堂在不同经营模式下餐具消毒及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笔者于2004年5月和9月,分2次对舟山市内36所大、中、小学校的45家食堂的餐具消毒情况和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俞惠飞;沈永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学生近视眼的综合防治

    比较1979年以来的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全国学生近视率一直持续升高或居高不下[1].循证眼科学(EBO)研究显示,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甚至还没有一种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近视进展[2].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的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祖国传统医学与国内外眼科学、视光学与视觉科学以及学校卫生学与教育科学特别是体育科学的新研究成果,对学生近视的综合防治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荣领;翟黎东;徐广第;李淑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10 a来,为解决高校医药费居高不下与大学生自身医疗保险的需要,安徽财经大学与当地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大病、伤害等医疗保险项目,这对于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解决大病住院、伤害等医药费支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保险公司与大学生之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校医疗保险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医疗费用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扭伤32例

    大学生年轻好动,在参加活动中经常会发生骨关节外伤,其中以踝关节软组织扭伤为多见.笔者于2003~2005年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扭伤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枣庄学院校医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为了解枣庄学院校医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增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笔者对枣庄学院校医院2003年11月~2004年10月所开处方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隋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教师职业失音疗法分析

    失音系指声音不扬或语声嘶哑,甚至不能发声[1].<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将失音分为10个证喉类型,即风寒闭郁、风热上壅、寒包火证、火邪壅盛、痰郁窒塞、忧恚气逆、肺燥津伤、心脾肺气虚、肾气虚、肺肾阴虚.笔者采用中医法、饮食调理配合体育锻炼,治疗7例教师职业失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荣;吴丽生;吴潇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硫代硫酸钠治疗荨麻疹43例疗效观察

    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疹块,是学校师生中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笔者自2001年底至2004年门诊收治急慢性荨麻疹病人43例,采用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角膜塑型术矫治青少年近视2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塑型术(OK镜)对青少年近视防治的近期、远期效果,为青少年近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70例(525只眼)近视青少年验配OK镜,对其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改变进行4 a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1 a后裸眼视力恢复并保持正常(≥5.0)者的比率矫正前屈光度≤-3.00 D组为96.61%(228/236),-3.25~-5.00 D组为55.12%(113/205),≥-5.25 D组只有5.95%(5/84).但近视度数仍出现上升趋势,屈光度增长超过-1.00D的比率矫治1 a后为0,2 a后为2.29%(12/525),3 a后为7.24%(38/525),4 a后为16.95%(89/525).结论对低于-5.00D的近视,OK镜的近期、远期效果均明显,但仍不能完全控制近视进展.

    作者:李太东;王勤美;瞿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郧阳医学院626名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为深入研究齿龈内阿米巴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对郧阳医学院626名大学生以探针从牙周组织或龈隙挑取渗出液或脓液,镜检齿龈内阿米巴.结果郧阳医学院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33.1%,其中有口腔疾病的学生感染率为54.3%,无口腔疾病的学生感染率为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分别为32.4%,33.3%和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3.4%和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普遍存在,口腔疾病可能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刷牙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探索教育儿童有效刷牙的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120名学生,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给学生看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及正确刷牙姿势的图片,传授普通口腔卫生知识,播放标准刷牙过程录像、同时让学生跟着刷牙的方法教育儿童刷牙及选择刷牙时间.结果 3组学生刷牙后,其菌斑分布率分别为33.47%,34.78%和21.51%;刷牙时间分别为98 s,87 s和130 s.结论播放标准刷牙过程录像,同时让学生跟着刷牙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对延长儿童刷牙时间、清除牙菌斑的效果佳.

    作者:冯娟;谭小兵;罗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安徽省高校教工体育锻炼现状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训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能,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工群体在社会中影响力很大,他们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等对学生和其他人群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渗透和辐射作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促进教工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对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于2003年4月对安徽省8所院校教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运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推进全科医学发展加快全科医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全科医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代表了医学发展的一个前沿学科,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更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融合[1].加强全科医学,既顺应了全球医学教育发展的潮流,又与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相适应,是新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周亚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禽流感的流行现况及防制措施

    2005年11月16日,卫生部通报了我国嫩地确诊的2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H5N1的病例.其中,湖南1例,患者已于11月12日痊愈出院;安徽1例,患者终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尽管2005年秋季的禽流感疫情没有象2003年的SARS那样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蔓延和对人类生命的威胁还是让人们感到了一丝不安.禽流感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而且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面对新的疫情形势,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禽流感的流行状况,并为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防制措施予以介绍.

    作者:叶冬青;潘海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艾滋病项目成本-效果分析原则

    艾滋病项目成本-效果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项目的成本数据,并结合项目的干预效果,对该干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有不少方法可以评估艾滋病干预项目的效果,而分析方法的选择不但取决于分析的目的,而且取决于已具备的数据类型和结构.成本-效果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艾滋病干预项目效用的重要性.成功的干预项目应有良好的成本-效果评估结果;但一些具有社会效益的项目很难仅仅通过成本-效果分析作出评估,而且许多项目产生长远的效益,也不能通过成本-效果分析作出评估.学校的教育项目,对人的一生都起着作用,这种长期效益是不能通过这种分析方法进行评估的.

    作者:孙江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