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临床上诊断出三重酸碱失衡类型,被认为是高AG在酸碱失衡分型判断中有价值的贡献和成功的标志.为了解决上述判断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有无代碱)与临床符合率偏低的问题.
作者:吴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COPD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进行性气道阻力增加并逐渐变为不可逆的气流阻塞为其特点-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疗效尚有争论.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2年10月对不同程度的COPD稳定期患者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暖容;陈实;李锦铃;蒋科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发病率较高,一组尸检报告称在无尘肺的煤矿工人慢支检出率为91.67%[1].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病情较重、缓解较慢、进展较快,为探讨其原因,了解气道内的改变,我们近年来对16例此类患者做了纤支镜检查.
作者: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近年来收治18例气管内植入支架后发生再次狭窄的患者,经过支气管镜进行冷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可可;于力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并因此引起PaO2下降及PaCO2上升.目前对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PaO2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对60例COPD患者同步进行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测定,对各肺功能参数和动脉血PaO2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郭宏波;王秀香;孙德俊;杨敬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机械通气对ARDS治疗的策略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现将本院ICU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旭东;严慧萍;谢芳;赵辉;黄天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简称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此类哮喘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的一种临床类型,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临床上很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1999~2003年收治CVA 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琳;庞小芬;张献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气胸病人86例,老年性气胸58例,其中老年性COPD合并气胸33例,回顾该组病人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提高老年性COPD合并气胸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国平;龚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气胸属肺科急症,是急性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伴轻度的气胸,即能引起呼吸力学的改变,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也易于诱发呼吸衰竭,且症状和体征易与原有肺部疾病相混淆.现将本院近三年来收治的COPD加重期并发气胸13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庆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肺炎.常发生在机械通气后48h,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VAP分早发性(≤4d)与晚发性(>4d),晚发性VAP更影响病人的预后.以下对我院近年确诊的46例晚发性VAP进行分析.
作者: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同种异体肺移植术是治疗临床终末期肺疾患的有效手段之一[1].由于术后发生的再灌注损伤、急慢性排异反应、呼吸道感染等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且我国开展仅20余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效果.我院于2003年9月为1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成功实施了左侧异体减体肺移植,现将其心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潘岁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从2002年6月以来成功施行了7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这些病人术后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若;郑明峰;陈静瑜;毛旭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范围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在其发病过程中常有急性加重(AE),为此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一组AE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COPD患者反复急性加重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遇到非敏捷物质和物理,化学刺激物所发生的气道缩窄程度,其在正常人群中无反应或轻微反应,而在某些人中引起严重的气道收缩,称为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BHR在支气管哮喘中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特征,诊断BHR且反应其变化特点,肺功能检测是唯一的手段,目前临床通过激发试验测定BHR是常用的方法.
作者:米天明;杨敬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肺炎死亡率较高,有如下特点:(1)起病多缓慢、潜隐,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咳痰等症状轻或无,有的可有意识改变,肺部实变体征少;(2)患者多数有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3)痰培养多为G杆菌;(4)治疗反应缓慢,疾病多迁延、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老年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较多,所以,在治疗早期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乌日娜;孙德俊;杨敬平;李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我科对20例住院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黏膜局部麻醉,辅以面罩吸氧,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斌;汪卫星;崔恩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是慢性肺间质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近年报告其发病有增多趋势,病因不明,其合并症较多如肺部感染、肺栓塞、恶性疾病、气胸等[1];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19例IPF中,有5例合并痰脱落细胞学阳性,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业清;朱述阳;赵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目前仅能用肺功能测定作诊断.但各地基层医院对COPD应用肺功能测定认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对COPD的诊断和早期干预.通过回顾性整理我院2002年至2003年COPD住院病人作肺功能测定、摄胸片等对照及分析,结果作肺功能测定仅占COPD住院病人的16.2%.可见基层内科医生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学习和提高.
作者:周晓宏;刘丽;范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院内真菌肺感染占首位,本文对2003年1月~10月我院住院13例真菌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中华医学会<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草案>).调查分析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作者:田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31例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包括胸部与副鼻窦的影像学、肺功能及气道激发与舒张试验,诱导痰检查、心电图、纤支镜、皮肤过敏原试验等,以及诊断性治疗.21例获得终确诊并治愈,其中除1例气道异物外,其余病因为: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道返流疾病(GERD)、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EB)、慢性咽炎.且该20例中15例为单病因,3例为二重病因,2例为三重病因.另外10例病因欠明,有2例在随后五个月的跟踪观察中出现了肺部病变,其余8例仍在继续观察中.
作者:李佑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已逐渐被临床接受.我科于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对多种原因所致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使用高氧液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海波;赵昆;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1967年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应用于临床以来随着纤支镜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应用广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抢救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所引起的并发症同样受到人们重视.因此防治纤支镜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叶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中国预防科学院公布,在今后30年肺癌将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依然是胸部影像检查的重点和难点.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由CT检查漏诊病例较常见.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本文仅针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影像诊断方法加以详述.
作者:张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支气管良性狭窄多因结核、外伤所致,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叶或一侧肺切除,这样虽然解决了呼吸困难及反复发生阻塞性肺炎的问题,但创伤太大,易造成一侧或一叶肺缺如,致病残,患者难以接受.我科日前应用球囊扩张治疗1例结核所致的支气管狭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德灵;赖国祥;林庆安;王卫红;郑溢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龚某,男,59岁,咳嗽、咳痰伴低热二月,自述二个月前食鸡爪可能误入气管后出现剧烈呛咳,即去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以后反复剧烈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痰色从白变黄,偶带血丝,同时伴畏寒、低热;有吸烟史,400支/年.
作者:龚燕;许仁勇;顾学章;傅维安;金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盗汗1月于2002年11月26日入院.查体:T 38.2 ℃,P 82次/分,R 18次/分,BP118/76mmHg,慢性病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周仲伟;李晓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哮喘,缺乏典型的喘息症状,它与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一样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但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已知CVA是一种包括嗜酸粒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与典型哮喘相似,但其气道炎症和临床病情程度相对较轻,因此,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其早期确诊至关重要,临床上通常将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唯一症状,持续时间大于三周,胸部影象学未见异常,未使用ACEI的慢性咳嗽,抗感染效果不佳,均应做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
作者:赵舰;刘锋;黄玉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男性,71岁,退休教师.咳嗽一周,间断性咯鲜血14h,共约300ml,于2003年9月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Hgb 121g/L,WBC 7.4×109/L,L18.9%,N 72.9%,M 8.2%,PLT 114×109/L.胸部CT:左肺下叶片状模糊影、边缘不表、密度不均.入院后咯血约20~500ml/d,三天后,血常规Hgb 89g/LWBC 12.8×109/L、L9.5%,N 86.6%,M 3.9%,PLT 176×109常规止血、抗炎、对症治疗仍咯血,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栓塞,咯血逐渐减少.
作者:张天洪;侯绍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例1患者女性,27岁.以反复咳嗽、咯血2年再咯血2天入院,入院前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按支扩治疗,好转后出院.查体:无明显贫血貌,R 20次/分,左下肺可听到中湿罗音,无哮鸣音,有轻度杵状指,实验室检查:RBC 5.2×1012/L,HB 15G,WBC9.69×10,N 0.72,L0.28,胸部X片示左下肺密度增高影,肺部CT示左下肺囊状改变,诊断支扩,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但入院第6天,出现大咯血,出血量达400ML,拟予栓塞治疗,造影时显示有迂屈血管团块样扩张,有动静脉短路.予明胶海绵栓塞,出血止,随访半年,未有再出血.
作者:王永;马济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发展,环丙沙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也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量、用药途径、用药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有关.现将其主要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蒋利;吕瑞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矽肺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肺结核,据国内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平均合并率分别为:Ⅰ期矽肺为20%,Ⅱ期矽肺为30%,Ⅲ期矽肺为50%.两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病变进展,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虹;赵云峰;罗永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性胸膜炎为浆膜结核,通常以血沉来判定它的活动性,在结核科做为常规检查,但通过临床观察,血沉不能直接有效地反映结核性胸膜炎的活动性.我们对120例初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积液的血沉与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所在位置及患者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孙凤艳;陈敏;张树春;孙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例1患者女,26岁,住院号36380.咳嗽,咳痰1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7月余.于1999年2月24日入院,查:左侧胸廓塌陷,左侧胸部中下叩浊,呼吸音消失,腋中线第8肋间有一胸腔引流管,可见灰黄色脓液引出,Ⅲ度漏气.诊断:慢性结核性脓胸.行抗痨抗炎支持治疗及胸腔冲洗,10日后脓液转为淡黄色,3月23日在全麻下行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术中可见,左侧胸腔上下均有多处漏口,脏层胸膜无法剥离.3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车勇;王刚;叶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3年9月底使用微卡641人,治疗肺结核419人,计3542次;肺外结核21人,133次;矽肺154人,计1120次;慢性支气管炎38人,计217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人,计92次.总计注射微卡5104次.
作者:饶高峰;吴高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0例,女性47例,年龄14-84岁之间,平均46.9岁,其中60岁以上16例,20岁以下7例.
作者:高福仁;刘明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1060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病历、X线胸片、报表等资料的统计、分析,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总结防治经验.
作者:乐向东;孙增勇;张学蕾;江永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是结核菌及结核菌的代谢产物到达胸膜,机体呈现高变态反应状态所致的疾病,结核性胸膜炎总的预后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些胸膜肥厚包裹,特别是原发耐药的病例,给我们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院1998-2002年共收治132例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曲长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常见的类型,病程长,自愈少,死亡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昏迷病人9例,经过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不耐受是患者感觉不舒服而不接受治疗,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也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为38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有28例占74%,(称为前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10例,占36%;医护人员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技术操作指导后,至2003年10月为86例病人实施NIPPV,发生不耐受的仅有16例占19%,(称为后组),因不耐受而上机失败的2例,占13%.我们就两组病人发生不耐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吴顺琴;李淑芳;张丹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家庭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病情得以稳定、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措施,本文对323例COPD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了氧疗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抢救中纤支镜气管插管的困难是气道麻醉.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对25例估计气管插管困难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率100%,无一例并发症.现将术前、中、后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罗丽铭;陈艺坛;吴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病肆虐人类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医学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它仍悄然无息地活跃在人群中,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的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有时可爆发流行.
作者:董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专业为人类健康服务,就要求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对工作认真负责等职业道德,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相应的能力.
作者:张希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我国患病率为0.5%~2.0%左右,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常使患者悲观失望,特别是在哮喘持续发作时,使患者焦虑恐惧.影响哮喘病人生命质量的心理因素有3个方面:(1)情绪的稳定性不稳定的性格,遇到各种刺激时反应过于强烈,通过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诱发哮喘发作;(2)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冲应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导致紧张的心理压力,如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及时缓解和渲泄紧张应激,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作者:陈红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部手术病人术后失眠发生率(尤其在2d内)高达93%以上,失眠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延迟刀口愈合.通过对239例肺部手术后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体位不适等为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本组239例,男172例,女67例,年龄8-77岁,肺癌87例,肺结核81例,包裹性脓胸45例,肺隔离症13例,其它13例.
作者:于莉燕;李宇;孙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治疗时间是在家服药治疗,本文介绍结核病的一般护理知识和技术,提供患者实行.
作者:曹红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为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症导致的呼吸肌麻痹和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率较高,故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总结如下.
作者:冯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护理部必须重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应,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陈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站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共收治69例自发性气胸病人,通过及时抢救和科学严格的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气胸的抢救首先要积极排气减压,以解除气急,使肺及早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一般急诊气胸病人可用大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排气;或用50毫升及100毫升大注射器直接抽气;或使用气腹箱抽气;或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或行胸腔镜进行胸膜修补术.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从2002年5月-2004年7月对10例肺脓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FB)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疗效显著.1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大58岁,小36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急性肺脓肿2例,慢性肺脓肿8例.用药方式经FB进行BAL.每周1-2次,本组病例少灌洗1次,多4次.
作者:程炎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称重症哮喘.是常见的急重症,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及早发现先兆症状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1月共收治20例重症哮喘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0-65岁,其中并发肺性脑病1例,重症哮喘并发呼衰辅以机械通气2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炎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中,有效、合理、准确地护理配合可以使麻醉效果好,插镜顺利,拍片速度快,图像清晰,有利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范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支和(或)肺气肿导致的进行性气流受限的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我科从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51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氧疗管理如下.
作者:刘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42例高龄慢阻肺病人施行开胸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黄佳慧;闵群惠;蹇英;王玉玲;许继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疾病通常是支气管、肺部疾病引起,致使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不良,病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2岁,住院时间3~12天,其中死亡5人,症状缓解40人,未缓解而自动出院5人.均经血液气体分析诊断为呼吸衰竭.本文总结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在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用力排便又是引起并发症或造成突然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便秘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康复过程的必要措施.
作者:黄珍;刘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导管粗细长短不一,大多外径10mm左右,长约6-10mm,外形可呈管状、漏斗状、粗短者呈窗状.适当的手术年龄是学龄前.(另:婴幼儿伴心力衰竭时应提早手术治疗),患儿年龄偏小,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总结,本文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例1女性,5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再发1月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8年,高血压史3年.
作者:陈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囊性腺样癌属于支气管和肺部肿瘤中少见的良性肿瘤,占良性肿瘤的10%~15%.本文报导误诊误治囊性腺样癌3例如下.
作者:刘泽辉;何天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肺心病病人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且按NYHA分级[1]心功能均为Ⅳ级.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5~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0岁,平均54岁.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作者:叶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关于病原学诊断的分岐趋于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十分常见的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精确的病原学诊断不仅是确诊依据,也是合理选择抗生素、确立疗程、实施转换治疗和调整抗菌治疗的基础与主要参考条件.
作者:何礼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胸膜疾病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例如美国胸科医师协会主办的网站上相关文献就增加了4倍.尽管如此,有关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缺乏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继60年代对抗体进行全面研究达成共识后,1975年Koehler等采用细胞融合技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者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oAb,mab,McAb,单抗),由于单抗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强,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各领域.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2年本院住院和门诊肺结核病人(按2003年结核病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结核)痰140份,同时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加以对照.痰标本经NALC-NaOH消化振荡离心法前处理后,无菌条件将待测液接种于快速培养瓶和改良罗氏培养基内,同时将标本涂片:萋-纳二氏染色,镜检.
作者:廖传玉;蒋克珉;高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侵及单一脏器,亦可累及多个系统,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76~2003年确诊为恶组并有肺胸膜损害18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阳云平;钱桂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健择(Gemcitabine)是阿糖胞苷类似药,国内外文献[1~3]报告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缓解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12月~2004年4月应用健择加顺铂治疗NSCLC 15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德灵;赖国祥;林庆安;张鸿文;郑溢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心型肺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而周边性肿块既往多采用针吸活检的方法,但该项操作复杂,取材较小,成功率低,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的组织标本,结果可靠性差.为了提高肺部周边性肿块的诊断阳性率,我科自2003年3月以来,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采用一次性活检针行经皮肺活检,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王晓芹;朱运奎;金远林;汤育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