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某医院普外科的实习生有108名,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以及PBL教学法进行指导教学,实习期满后利用多种检测手段检测他们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对照组的考核平均成绩为(69.11±7.13)分,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81.26±10.0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也相对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大规模推广.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改革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成效,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方法:比较传统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引导的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结论: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教学成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丽;李远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类专业基础课程,难教难学.该文从树立学习信心、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的改革等四个方面探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设计可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将交接班制度模式应用于介入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12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人,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按实习大纲要求带教;实验组68人,采用交接班制度模式,经过两周的临床实习后,比较两组护生各项考核结果,并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认为交接班模式的应用,能增强自己的责任心、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增加了能动性、爱伤观念(P<0.05).结论:交接班制度模式应用于介入科护生带教,可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刘荣超;张永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某校麻醉学专业本科2011级学生进入麻醉科实习过程中施行不同教学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P组)和PLB联合病例模拟系统组(C组),每组30人,对P组学生施行PBL教学方法,C组学生施行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能力考核、病例分析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影响.结果:C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高于P组(P<0.05),病例分析成绩高于P组(P<0.05),学习兴趣更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及沟通能力更强(P<0.05).结论: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法可促进麻醉实习学生更好掌握麻醉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作者:李娟;康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某医院普外科实习的80名同学,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名)及对照组(40名),观察组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使用同一试卷对两组实习生同时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分为(88.64±12.46)分,对照组的平均分为(82.24±8.51)分,观察组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习生的教学中使用案例式学习法效果显著,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由于解剖学的基础课程特点,其课堂教学方法探究一直备受关注.该文通过不断教学尝试,对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引入临床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适度、有机地结合临床内容教学可作为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晓庆;陈又佳;尚效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急性困难气道患者135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静脉推注咪达唑仑予以麻醉.对插管前、插后1min、10min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min和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中能够提升镇静效果和末梢灌注.
作者:张莉;王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实验犬右后肢静脉(6条)行腔内激光照射,对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犬后肢静脉在激光照射后的12周,其静脉管腔完全闭塞,形成纤维组织增生.该组患者下肢浅静脉曲张消失,5例患肢存在的溃疡14~30天全部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胡开兵;李龙;刘咸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液体复苏的相关性.方法:整理5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依照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两组患者予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以及复苏前后、死亡及生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标组患者的心输出量指数(CI)和每搏输出量(SV)、每搏变异度(SVV)较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的平均动脉压(MAP)、CI和SV、SVV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患者MAP、CVP、CI、SV、SVV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及达标情况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联系,可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王敏;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血府逐瘀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治疗有效率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TT进行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IB、D-D进行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肋骨骨折伴血胸的治疗,采用血府逐瘀汤能够获得显著疗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春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RP(C-反应蛋白)在尿石症SWL(冲击波碎石)术后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肾结石的患者301例SWL术前术后均查CRP、血尿常规,观察患者血尿常规及CRP水平变化.结果:SWL术后患者尿路感染19例,感染率为6.31%,感染患者血尿常规、CRP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将CRP对临床诊断肾结石SWL术后尿路感染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燕;陈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取18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给予患者保肝、降黄及支持治疗,并严密观察血糖及尿糖变化,或应用小剂量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对于血糖持续升高及饮食控制不理想的予短效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后180例患者入院时平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2~13.6mmol/L,平均(6.1±1.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6.78~18.56mmol/L,平均(15.45±2.63)mmol/L;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时,以肝病治疗为主,糖尿病治疗为辅,重视肝脏的作用.
作者:李有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CD64定量检测在ⅢA型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某院泌尿外科及男科门诊就诊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95例(研究组)前列腺液CD64数值及再次行常规细菌培养,根据CD64表达量将其分成CD64高表达组(59例)和CD64正常表达组(36例),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前列腺液CD64的表达在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中具有差异性,高表达组中再次细菌培养可出现阳性.结论:CD64高表达的ⅢA型前列腺炎与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前列腺液CD64的检测可能成为前列腺炎细菌感染的间接指标.
作者:万滨;卢依刚;李勋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口腔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不同年龄、区域的人群中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饮食习惯等危险因素有关.开展对口腔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口腔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而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大程度提高口腔癌早期诊断率、患者存活率.该文对近一段时期对口腔癌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陶冶;朱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以及胸腔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声电导仪行局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水吸收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李娅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压氧预处理所产生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神经系统由于缺血、出血、放射线等原因造成的损伤.该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部分研究文献,探讨高压氧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孙行;江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香连化滞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予以香连化滞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肠镜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结肠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3.33%,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连化滞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关成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常规予吸氧、西地兰、呋塞米、吗啡、氨茶碱、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呋塞米联合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比例、2周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比例、2周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呋塞米联合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农大雄;韦少玲;李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因发现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通过术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发现2例单侧颈部复发,占患者总数的12.5%,均未见骨、肝、肺等组织器官及远端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较为少见、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也较高.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牛正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肥胖症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一种全球流行病,全世界有大约3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并且病态肥胖的人数在近20年内增长约70%.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肝胆以及胰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旨在从病理生理学以及预后的角度探讨肥胖对于胆石病、胰腺疾病的影响,为其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作者:雷鑫明;路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66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钢丝骨间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30天、90天、180天,研究组患者骨折线愈合数、咬合关系正常数及开口度正常数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因手术材料稳定性导致的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应用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的方法进行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龋病、氟牙症、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过小牙、牙间隙过大、切端缺损的前牙应用超薄全瓷贴面的方法对38例患者102颗患牙与应用Z350XT光固化树脂的方法对45例患者101颗患牙进行微创美学修复,分别进行6、12、24、36个月后随访,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贴面评价分类标准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统计成功率.结果:经过3年观察,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微创美学修复在继发龋、边缘适合性、边缘变色、颜色适合性和结构形态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表现,成功率分别为95.1%和92.1%.结论:超薄全瓷贴面和Z350XT光固化树脂微创美学修复,制备牙少,强度高,色泽逼真,是良好的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方法.
作者:王骅;王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曲安奈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曲安奈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房注射2mg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和炎症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8、24、28周视力均逐渐提高,且同一时间内曲安奈德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曲安奈德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对抑制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显著,抗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萍;李俊莲;郭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过手术证实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结合其实验室检查,将超声与增强CT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对肝内胆管癌的检出率及病理诊断符合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36例患者中,超声检查发现病灶42个,增强CT发现病灶45个,手术中发现病灶46个,超声与增强CT对于肝内胆管癌的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增强CT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优于超声.结论:超声对于肝内胆管癌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林;叶显俊;李红苗;刘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伴髓质型肾上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依从性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多年再次出现嗜铬细胞瘤样发作性血压波动、CT肾上腺增生患者加用卡维地洛.结果:11例患者,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卡维地洛对高血压伴肾上腺髓质型增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王海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耳穴压籽在临床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肝炎患者为研究调查的数据样本,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并给予耳穴压籽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症状改善人数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肝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耳穴压籽法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配合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BMI、TP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燕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Dixon)患者手术前后采用单腿抬高、双腿抬高截石位时体位变化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腹腔镜Dixon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单侧下肢抬高的改良截石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下肢抬高的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体位变化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由平卧到截石位改变时各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由截石位到平卧位改变时各时间点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3min、5min时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下肢抬高截石位可显著减轻腹腔镜Dixon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的波动程度.
作者:陈伟伟;魏春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操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10min心率、血压、呼吸情况、以及CT血管造影成像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呼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完成检查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图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提供心理疏导能提高老年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4例A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TX浓度和四氢叶酸钙(CF)总需要量,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0h和20h的MTX血清浓度及骨髓抑制、肝功肾功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44hMTX浓度、CF需要量以及消化道症状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MTX血清浓度、CF解救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云;许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0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对照组,统计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正确服药、规律生活等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招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使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进行体检静脉采血的人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与研究者进行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检之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检查者晕针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程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75.00%),研究组的晕针人数以及紧张、恐惧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静脉采血时使用沟通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体检人群使用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增加了体检人群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8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因为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让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婷婷;许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舒适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胰腺炎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芒硝外敷袋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护理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稍高于对照组(86.67%),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为70.00%(21/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芒硝外敷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舒适护理使用过程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薛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输液厅输液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100例(配合常规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为(1.05±0.1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9±0.2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可有效提高满意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作者:徐殷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予按时服药相关知识和一般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出院3个月后的患者进行回访,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卞士敏;杜婉莉;卓雪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强宣教,完善术前检查,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手术全切32例,术后病理示: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神经鞘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脑膜瘤3例,垂体瘤5例,手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出现1例脑脊液鼻漏,给予处理后自愈.结论: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芳;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以随机均等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覃应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血管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心血管治疗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则接受舒适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在接受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甘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有效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各类危重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再给予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CVC相关感染及留置CVC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VC相关感染的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重症患者CVC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置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莹莹;王静;许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某医院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下房间隔修补手术1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安全护送.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好,均顺利出院.结论:熟悉胸腔镜手术配合的步骤和特点,全面的评估、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迎春;周子娟;杨娟娟;马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探讨实施综合性护理防控措施的对策和应用效果.方法:MICU护理组于2016年建立非计划拔管防控小组,对既往两个年度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防控对策,并给予综合性防控措施并观察防控效果.结果:将采取防控措施前后的患者认知度、护理质量评分、患者舒适度指数、非计划拔管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ICU接受治疗并行管道留置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防控措施,能显著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MICU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提升.
作者:周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胸腹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配合,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护士器械传递措施、器械准备不足以及器械使用方法错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巡回护士离开手术室次数以及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可促进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减少护士在工作中的失误.
作者:常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骨科收治6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其中,57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且未见肌腱骨骼外露表现,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创面良好恢复且为阴性,另外3例患者骨外露面积相对较大,且严重感染影响肉芽的生长和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在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两组采血方式检验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检验WBC、RBC、Hb、HCT、PLT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末梢血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吴天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体内白消安血药浓度的柱前衍生HPLC法.方法:衍生化处理加入内标1,5-戊二醇二甲磺酸酯的血浆样品后,以甲醇-水(75:2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NovaPak C18(3.9mm×150mm,4μm)色谱柱分离,在波长为280nm下检测.结果:白消安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以加权小二乘法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0.006+0.163X(n=7,r=0.9998);提取回收率,平均(87.67±2.64)%;日内、日间精密度均低于15.0%.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的白消安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临床实施白消安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周雅丽;余琼芳;张善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细胞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病理、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随访具体临床病例.结果:该组病例细胞形态学:圆形及卵圆形上皮状细胞为散在单个、巢团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大可见大核仁,细胞质及间质散在色素沉积.免疫表型见HMB45、S100、MelanA表达,多数病例有手术病史,1例患者随访3个月后失访;3例患者死亡.结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为高度恶性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傲;陈柯;王琦;何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9月-2016年3月接收精神分裂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氯丙嗪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符号编码、连线测验、语义流畅、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情绪管理方面分值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分裂症患者借助喹硫平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其相关机制仍需深入探讨.
作者:王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医院科室之间、领导与医护人员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老职工间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政工师发挥其沟通与协调职能,促进医院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该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医院政工师如何在科室间、医患沟通方面发挥沟通与协调作用.
作者:钱晓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高于实验组的1.67%.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一家医院生存和发展的财富和宝贵资源,是医院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持续发展动力.如何让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总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赢得主动.该文结合实践,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疗安全是如今社会讨论与热议的一个话题,病人安全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探讨国内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精神专科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探讨适合我们精神专科医院病人安全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
作者:杨慧敏;贾刚;郑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血站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其在提供采血、供血服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血液、检验、制备、运输等均涉及到劳动力价值成本、物料消耗成本.因此,血站在发展过程中须将社会效益的实现发生在首位,同时加强成本管理工作,通过成本核算促进血站配置资源、节约成本、绩效分配等的合理性得到不断提升.该文主要探讨血站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具体构建措施,旨在为血站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几年来,财政预算内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合法合规,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必须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该文总结某院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分析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时业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2016年1月-6月医院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同期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患者80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0%),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6.3%)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维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高职高专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是培养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渠道.为适应卫生改革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该文总结分析某医学专科学校实践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者:纪艳;朱霖;朱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调取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合全年住院患者细菌分离及耐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015年某院抗菌药物DDDs排序中,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频度高,同期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多.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某院存在不合理使用,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尽可能的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率.
作者:许文嘉;张功武;罗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导致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患者149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妊高症组和无妊高症组.采集记录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分娩时孕龄、孕次、产次、胎儿性别、流产引产病史、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高血压家族史等.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阳性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龄孕妇妊高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0岁、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29、前置胎盘、流产引产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0岁、体重指数>29、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是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40岁,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合并孕期肥胖、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应做好预防及相关的治疗准备.
作者: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白血病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后对其腰穿和骨穿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白血病患者共9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依从性、疼痛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小儿白血病患者的腰穿和骨穿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依从性,缓解患儿痛苦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南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中,运用品质管理圈(QCC)途径,以提高患肢功能锻炼的恢复率.方法:10名成员组成QCC小组,首先通过分析找出阻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要因;并通过小组协作针对要因采取新的护理策略.选择1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测试新策略的有效性.患肢的功能将在术后第1、2、3个月末由两个校准官和审查员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肢功能的恢复率在第1、2、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的途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恢复率.
作者:裴小红;江琳;储妍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67.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1.18%(P<0.05);关于护理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病症不确定感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而且还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加快患者病症康复.
作者:郭志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并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将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优;观察组雌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活血化瘀法能够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并改善患者机体中的雌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雯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黄芪颗粒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桂贤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共256例,对研究对象的血样开展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入选的对象中,有182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效价≥64,异常检出率为71.09%;随着年龄的加大,妊娠次数的增多,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不断升高.结论:对产前保健孕妇开展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并对探查到的异常情况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钱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心理体验,以期为患儿家长提供心理复原支持,增强对其出院后的照护能力.方法:对18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进行深度访谈.结果:经过阅读、分析、对比和提炼,提炼出4个主题:情绪症状焦点:焦虑、恐惧、无助、木然;疾病不确定感;行为依赖;社会性支持缺乏.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不同时期心理负荷不同,护理人员及时提供专业知识及心理疏导,可减轻患儿父母心理应激水平,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张莉莉;丁圣刚;刘安诺;胡燕;牛霞;宫娟;汪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准确把握医改目标和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医院医改工作进程,宁国市人民医院召开医共体医改政策培训会.
作者:院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日前,从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上获悉,六安市人民医院申报的两个科研项目均获中国药学会科技传播创新工程2017年首批重点项目立项.
作者:院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7月30日下午,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开展了首例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患儿恢复良好.金安区马头镇6岁的王宝宝,由于肌肉注射患上臀肌挛缩症,造成双腿不能并拢,摇摆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慕名入住六安市四院骨科.
作者:刘菊;张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切实加强卫生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提高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呼救技能,盐城市口腔医院按照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7月22日下午,组织全院100多名职工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
作者:院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方法.方法: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病床使用床头抬高角度仪,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由白班、小夜、大夜三个班次不定时检查一次床头抬高角度,1周后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为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床头角度仪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
作者:戈亚运;姚秀英;黄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1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实验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宣教,并运用回馈法.结果:实验组对围术期知识掌握率、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的自觉不适症状明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提高术前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张骆骆;张晓红;吴明琴;张燕红;刘国萍;蒋紫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 例,指导观察组术后6 小时开始咀嚼口香糖,每次10~15min,每天3 次至肛门排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童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袜在固定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3M自粘绷带固定穿刺部位,观察组则在3M自粘绷带固定穿刺部位后套上儿童袜自制的小手套.比较两组患儿意外拔管的例数、静脉留置的时间、不良反应及穿刺部位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意外拔管例数、留置针不良反应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用儿童袜保护,可减少患儿意外拔管,保证静脉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危重患者胃肠减压置管长度的临床研究的护理体会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置管分别为45~55cm和55~70cm,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置管深度不同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引流效果的优良率91.4%,对照组患者引流效果的优良率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置管深度不同后发现,研究组患者重度腹胀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置管长度在55~70cm时可以起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胃管进行有效的清洗避免发生围观堵塞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冉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1例上消化道出血补液过程中致皮肤水泡的患者静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导致皮肤水泡的药液为聚明胶肽,并采取护理措施,积极治疗皮肤水泡直至愈合.
作者:孙红梅;朱其华;贺贞;刘凤;方志琳;卞士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讨论1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家族遗传情况.方法:对1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及遗传情况.结果: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过基因测序发现,主要为CAG的重复顺序扩增所致.结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共济失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张丽;李达;魏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亚型感染可使人产生急性呼吸道症状,严重者脏器衰竭,甚至导致死亡.2015年某医院收治1例H7N9禽流感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成功治愈出院.该文试图对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为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锋生;张兵;周道平;吴怀国;闫萍;解俊;张文燕;王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电话随访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常规进行脑血管病健康宣教;研究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并宣教,出院后1年内每月1次进行电话随访教育,并及时电话答疑解惑.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有效答卷为78份,其中研究组38份,对照组40份,随访成功率为92.9%,研究组出院后1年二级预防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内不良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教育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从而可以降低患者脑卒中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管文娟;孙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