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05年12期文献
  • 10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重点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效果. 方法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 结果 AIDS病人72例.28例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仅1例阴性.69例AIDS病人进行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后3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6例退出治疗,50例AIDS病人坚持抗病毒治疗半年至1年半临床症状改善率94% 结论 ART确实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部分病人出现耐药,药物的组合和选择均受到限制,探索适合贫困地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新路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汝燕峰;徐臣;程国金;丁心平;冉献贵;陶立伟;葛阳;张云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92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382例肺心病,其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92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断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金炬;潘桂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30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24 h开始灌注营养液,观测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返流、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个别患者出现腹胀,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安全可行,与肠外营养相比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植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247例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疗措施调查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热和腮腺区肿胀疼痛为临床特征.该病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颌下腺炎、舌下腺炎和甲状腺炎等,它们可以与腮腺炎伴随发生,也可单独出现.该病在临床上属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为探索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7例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丁保民;刘军;李成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7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后紧急处理的要点和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所遇到的7例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的病例资料.其中:4例系在使用Baker 's探条进行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3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腹腔广泛粘连时所致十二指肠前壁损伤.术中紧急处理方法: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结果全组治愈5例,死亡2例;远期结果:随访1~10年,治愈的5例患者均健在.结论胆道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的并发症主要在于预防;误伤发生后,手术者应做到及时发现并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的紧急处理方法是成功治疗此类患者的关键.

    作者:王景钧;胡太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安庆市离退休老干部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并分析安庆市老年干部口腔健康状况.方法按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对安庆市726名60岁以上的老干部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结果龋病患病率为64.18%,牙龈炎患病率21.07%,龈萎缩57.98%,牙缺失10%,牙缺损67.76%,楔状缺损60.6%.结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应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实施预防和治疗.

    作者:孙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AO三叶草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AO三叶草钢板对粉碎性PILON骨折治疗的优点.方法采用AO三叶草接骨钢板对23例Ⅱ~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1例平均时间2.8年,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重建胫距关节是治疗的关键,AO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高宏斌;徐朝旺;鲁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生物流体膜半暴露加辐射治疗面部烧伤419例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创面清创干净,吸干创面水分,将生物流体膜挤入无菌纱布搓揉均匀,平整贴于创面,眼、鼻、口开窗暴露,高效宽频电磁波谱辐射治疗机持续辐射治疗.结果 419例病例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7~10 d愈合,平均8.16(2.34 d),深Ⅱ度创面14~18 d愈合,平均15.36(3.34 d).Ⅲ度创面脱腐后植皮封闭创面,平均28.46(2.48 d).结论生物流体膜具有抗渗出,抑制微生物生长,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结合高效宽频电磁波谱辐射的生物效应,效果更好.

    作者:薛忠信;赵遵江;张保德;章荣涛;罗正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鲜羊膜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仅有1例复发,其余11例均恢复良好.结论新鲜羊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取材方便,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附85例报道)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是以根治性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皮瓣游离面广,术后容易发生皮下积液,甚至皮瓣坏死,乳腺癌根治术后积极的预防皮下积液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术后治疗环节.本文总结1990年至2002年在我科行乳腺癌根治术85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周庆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神经内窥镜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不断获得提高并逐渐用于医学临床多学科, 1992年Jankowski等第一次报道了应用神经内窥镜成功切除垂体腺瘤,内窥镜技术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1].我科于2003年引进德国蛇牌神经内窥镜,施行了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1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温振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ER-2/neu过度表达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

    目的研究HER-2/neu过度表达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对1990~1998年收住的137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HER-2/neu的表达.分析HER-2/neu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检测HER-2/neu的过度表达作为预后指标对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的重要性.结果结果显示HER-2/neu过度表达和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HER-2/neu过度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显著低于HER-2/neu低表达患者 (P=0.0121和0.0301).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HER-2/neu过度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HER-2/neu低表达患者 (P=0.0011),但对激素受体阴性患者HER-2/neu状态与RF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 HER-2/neu、肿瘤大小、 p53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在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HER-2/neu过度表达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判定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毅;曹道成;后强;张俊坤;崔杰;李鹤成;邵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同时检测血清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的IgM抗体.结果重度COPD患者IgM抗体阳性和两种及多种病毒感染例数明显高于轻、中度COPD患者.结论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

    作者:沈宏韬;顾雪峰;吴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小剂量HA方案基础上加粒-巨噬细胞剌激因子或粒细胞剌激因子组成的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17例.结果 17例经此预案诱导化疗后,6例达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总缓解率47.1%.结论此预激诱导化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尤其是对于白细胞不增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意红;祝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1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临床体征,X线片,内固定后的并发症及疗效. 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 年4个月.神经功能除2例Frarkel分级A 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椎体形态及椎管狭窄较术前均有改善.压缩椎体的高度均恢复80%以上.结论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的作用,手术时机及植骨融合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后路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江松;丁一凡;李潜;章子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盐酸奈福泮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主要手段,也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以往我院对患者施行人工流产时没有施行麻醉,多数必须忍受痛苦及恐惧,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为解除患者痛苦,我院近一年来开展盐酸奈福泮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杰;程华英;陈凌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自拟补虚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自拟补虚止哮汤内服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强的松、酮体芬等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补虚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干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法莫替丁用于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用的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疗效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7.8%和28.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64.3%(P<0.05).检测两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两组白细胞降低分别为8.89%和28.6%(P<0.05),BUN增高分别为6.67%和28.6%(P<0.05).结论法莫替丁治疗组抑酸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作者:郑朝光;陈伟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草酸铂治疗不同类型恶性肿瘤4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草酸铂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45例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皆给予草酸铂联合化疗1~7个周期,定期进行B超、CT、MRI等检查,观察其病灶及转移灶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25例复发或转移病例中CR(完全缓解)1例,PR(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CR+PR)36.0%,SD(稳定)10例,PD(进展)6例.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感觉神经毒性较多,无IV度毒性反应.术后预防性化疗20例,无1例半年内复发,转移.结论草酸铂不良反应轻,对多种肿瘤有效.

    作者:祝惠琴;詹可顺;祖恩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丹参合并香砂养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以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结合香砂养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观察治疗前后胃镜、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与中医证侯积分的变化.方法分丹参组:生丹参每天50 g,加水浓煎缩至100 ml,分2次口服;香砂养胃胶囊组:一次3粒(0.35 g/粒),一日3次;合用组:丹参及香砂养胃胶囊同时服用,用法与用量同前二组.结果丹参合并香砂养胃胶囊组胃镜下观察胃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或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后血浆LPO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主症起效时间较单独使用略短.结论丹参合并香砂养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不但能解除症状,而且能使慢性胃炎病理改变逆转且具有副作用小、作用持久、不易复发等优点.

    作者:何小兵;何遵华;沈海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1~2级,随机均分为四组:S0组为单纯氯诺昔康40 mg,S1组为氯诺昔康40 mg+舒芬太尼50 μg,S2组为氯诺昔康40 mg+舒芬太尼75 μg,S3组为氯诺昔康40 mg+舒芬太尼100 μ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病人清醒拔管后行PCIA,负荷剂量各组均为氯诺昔康8 mg,背景剂量为2 ml·h-1,PCA剂量为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2、24、48 h五个时段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0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1、S2、S3组,S1组基本满足镇痛需要,S2和S3组疼痛缓解良好,S1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5~2.0 μg·h-1舒芬太尼复合0.8 mg·h-1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中砥;林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加替沙星和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和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200例患者皆为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尿路感染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经χ2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加替沙星0.4 g,po,qd,对照组用氟哌酸胶囊,0.2 g,po,tid.疗程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为7 d,其他均为14 d.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10%,(P>0.05).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3%和45%,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李尚玲;黄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美蓝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麻醉用于人流术

    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和恐惧不安,这对孕妇的身心健康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使孕妇在行无痛人流术时更加安全、舒适、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美蓝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念平;蒋宗明;吕安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效果.方法对20例GBS患儿使用大剂量IVIG联合甲强龙治疗72 h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患儿在四肢肌肉麻痹,颅神经麻痹(包括Ⅶ、Ⅸ、Ⅹ对颅神经),呼吸肌麻痹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剂量IVIG联合甲强龙早期治疗GBS可有效抑制麻痹进展,尤其是呼吸肌麻痹进展,减少人工呼吸机通气应用,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亚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复方维生素E乳膏中山莨菪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维生素E乳膏中山莨菪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山莨菪碱与酸性染料溴甲酚绿定量结合成有色离子对,用氯仿提取后比色测定,测定波长为420 nm.结果浓度在7~3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5),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适用于医院制剂分析.

    作者:徐坚;沈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盐酸二甲双胍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苯乙双胍为内标物,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含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pH6.5)-乙腈(62∶ 38),流速1.0 ml·min-1,μBondapak C18柱(10 μm,3.9 mm×300 mm),柱温30 ℃,检测波长233 nm.结果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在0.05~5.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6608C+0.0009(r=0.999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检测限为0.8 ng;低检出浓度为50 ng·ml-1. 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钱启辉;张善堂;史天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西替伪麻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西替伪麻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测定装置测定,定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对均一性、释放度曲线、不同溶剂介质的释放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盐酸伪麻黄碱的释药曲线可用一级方程动力学拟合,证明国产西替伪麻缓释片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特性.结论该方法简便、宜行.

    作者:周志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pherigel-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庚烷磺酸钠12 mg,pH2.4)-甲醇(9∶ 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 nm.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完全分离,左旋卡尼汀在1~6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

    作者:赵刚;凌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L-谷氨酸克拉霉素的制备及其毒理学研究

    目的利用L-谷氨酸和克拉霉素反应,制备可溶性谷氨酸克拉霉素盐,解决克拉霉素的水溶性问题.观察动物在接受谷氨酸克拉霉素后的反应情况,为制剂及临床提供安全性评价.方法对谷氨酸克拉霉素盐进行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溶解度测定.并采用谷氨酸克拉霉素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异常毒性、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试验研究,以此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谷氨酸克拉霉素熔点测定为157~162℃;溶解度测定达40 g·L-1.谷氨酸克拉霉素对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292.15 mg·kg-1,LD5095%可信限为276.694~306.902 mg·kg-1;异常毒性试验显示注射给药后观察48 h,未见死亡;溶血性试验显示无溶血和凝集反应;血管刺激性试验显示该药给药后给药部位可见轻微充血,未见其他明显异常.结论谷氨酸克拉霉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相关试验结果符合新药申报要求,可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注射用克拉霉素新制剂.

    作者:邹群;徐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奥硝唑口腔溃疡液配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奥硝唑口腔溃疡液的制备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以奥硝唑为主药制成口腔溃疡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的含量.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 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8 nm,柱温25℃.并建立制剂的其它质控指标.结果奥硝唑在0.04~0.4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47%(n=5).结论该制剂配制简单,质量可控.

    作者:邱新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合成工艺的优化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选定的合成路线,得到了合成奥美拉唑的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其目的产品奥美拉唑的试验平均摩尔收率为92.07%,比现行工艺可提高至少2%.新化合物及产品的结构经1H-NMR、MS得以确证.

    作者:李洪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观察输液量与尿量比对指导重度烧伤休克补液的意义

    目的探讨时段性观察输入量与尿量之比,对指导烧伤休克补液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11例31%~90%以上严重烧伤病人,分31%~50%;51%~70%;71%~90%以上三个观察组.病人伤后45 min入院,处于休克代偿阶段.按医嘱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在24 h内护理记录心率、血压和末梢循环变化,重点时段性观察记录每组输入液体量与尿量之比,尿量70 l~90 ml·h-1,无血红蛋白尿,作为肾脏滤过功能良好的指标,输入量与自排尿量之比达4.5~5∶ 1,为血容量基本满足的指标.结果入院后1 h内每组输入量平均683.3~1250 ml,与自排尿量之比为5.54∶ 1~11.9∶ 1;伤后8 h内输入量平均值3166.7~6350 ml,与自排尿量之比为3.57∶ 1~5.2∶ 1;24 h内输入量平均值7733~12125 ml,与尿量之比为3.6∶ 1~5.37∶ 1,无一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休克症状,病人全部治愈.结论在基层医院,观察输入量与尿量之比,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指导严重烧伤休克预防性补液,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兰晓娥;余莲香;姚美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体会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心脏手术后,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将严重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手术后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我院自2001年至2004年共收治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29例,术后通过加强监护,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肺动脉压力,使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护

    心律失常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将影响患儿的预后.本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8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5例.通过密切监护及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敏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某院门诊儿科抗菌素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确定某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方法调查某院门诊儿科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确定使用的抗菌药物的DUI值,判断使用是否合理.结果4岁以下儿童DUI值大多大于1.结论某院门诊儿科患者抗菌素使用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

    作者:张振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门诊2004年1~9月份的麻醉药品处方共813张,采用处方分析方法,并用 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处方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度大是吗啡制剂,个别处方在用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还有不合理的情况存在.

    作者:张晓芬;金慧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的综合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了解输液反应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我院临床输液疗法开展的实际情况,考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配伍用药、环境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输液残液中,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配伍用药、配液与输液的环境、输液的包装材料等已成为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规范输液疗法的操作及合理配伍用药是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主要对策.

    作者:徐德琴;徐学君;邹若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10年来倾向于认为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主要包括遗传和感染等方面.

    作者:肖梅;吴正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的透皮给药主要受到皮肤障碍、药物的分子量和亲水/油性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同时,辅以载体方法可有效提高药物(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和复方中药)经皮给药效率.随着透皮给药的不断发展改进,经皮给药系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作者:邢晓夏;王慧;刘洪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所致的一个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其中80%~95 %为2型糖尿病[1].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及胰岛素作用下降. 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人、中老年人,其中50%~80%为肥胖患者.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数是使用口服降血糖药.选择口服降血糖药物时,既要考虑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性、药理作用,还应考虑病人的自身因素.本文就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种类、主要作用、治疗选择等予以分析.

    作者:邹若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发生率为22%~76.1%.其与病灶部位、病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社会、家庭、卒中后遗症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分轻、重两型,随着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PSD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曹曦;李维祖;明亮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如何识别以淀粉为原料进行搀杂造假的中药材

    近几年来,在中药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竟在中药中掺入淀粉或用淀粉制售伪品,主要有小麦粉和玉米粉,他们认为淀粉对人体危害小,不易被人发觉,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影响疗效耽误患者的病情,延误冶疗的佳时期,给病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有身体健康的损害.在多年的药品检验工作中,作者根据自已的实践经验,对几种常见的以淀粉为原料进行掺杂造假的中药材的性状鉴别作了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潘家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蚌埠市2002~2004年度药品抽验情况分析

    蚌埠市药品检验所2002~2004年度共抽验药品1461批(其中中药材158批),判定不合格药品119批,不合格率为9.13%,不合格中药材68批,不合格率为43.04%.其中,从生产单位抽验7批,未检出不合格药品;从经营单位抽验677批,不合格药品78批,不合格率为11.52%.在经营单位中,抽验县以上经营单位药品542批,不合格药品56批,不合格率为10.30%;抽验县以下经营单位药品135批,不合格药品22批,不合格率为16.30%.从医疗单位抽验777批,不合格药品109批,不合格率为14.03%.在医疗单位中,抽验县以上医疗单位药品625批,不合格药品77批,不合格率为12.30%;抽验县以下医疗单位药品152批,不合格药品32批,不合格率为21.10%.近两年,由于逐年加大针对性监督抽验,即对可疑品种抽验,故不合格率相对增加,其中中药材较为明显.

    作者:齐中元;马洪怡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清肺止咳露中薄荷脑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清肺止咳露中薄荷脑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氯仿提取样品中薄荷脑,以石油醚(60~90℃)-苯-醋酸乙酯(9∶ 2∶ 1)为展开剂;结果按上述方法分离效果较好;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适用于清肺止咳露中薄荷脑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汪和平;徐庆辉;凌丽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药品抽验工作

    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可分为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抽验工作是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行政监督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可谓之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相成,缺一不可.药品抽验工作主要分为药品的抽样和药品的检验,笔者就药品抽验工作浅谈拙识,请同道斧正.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提取车间建设工程的目标控制

    中药提取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成品制剂的产量和质量.提取车间的设计、施工、目标控制的好坏,对整个中药厂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提取生产工艺及提取车间特点对建设工程的目标控制浅谈及点体会.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应用体会

    血管新生及其治疗性应用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国外已开始早期的临床研究[1].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的芽生(angiogenesis,血管新生)和侧支血管的发展(arteriogenesis,动脉生成),为冠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陈蓉;王佑华;聂颖颖;王鹂;刘学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有必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加以完善和强化,以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我国未来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应是多层次、分门类,囊括立法、执法、法律监管、行政处罚以及刑罚等在内的综合性法律体系.

    作者:闫士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1 医院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医院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在医院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医院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病人信息,也可称为医疗信息;二是医疗费用信息;三是主要用于成本核算的物资信息;四是其他管理信息.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医院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组织,常见的有病案室中类似大型图书馆规模的病例档案,每天大量的处方,检查报告,各种报表,大量X光照片影像资料等.另外,医学的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的发展很快,要求医院的医护人员必须能够及时掌握并处理这些产生的信息.医院的信息管理把信息作为医院中一项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对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步骤使其变为方便医护人员使用的信息.

    作者:李湘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模糊决策法在医药企业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由于企业人才选拔过程中存在大量模糊概念和因素,文章通过运用模糊数学中模糊决策理论.提出一种具体运用方法与步骤,可对待选拔的人才形成综合的较全面的评价,为企业选拔人才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杨松涛;李国强;高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卫生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疾病构成、医学模式、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的不断变化,给医学科技发展、医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精力、财力抓重点学科建设,使之成为集临床高新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医疗优质服务的基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江济华;梁朝朝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