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469
  • 国内刊号:34-1229/R
  • 影响因子:1.94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7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5和2009年连续两年被安徽省科技厅和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药杂志   2012年3期文献
  •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 Ⅱ)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 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 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作者:吴春风;廖德祥;胡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前根损伤60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作者:王结才;徐斌;徐洪港;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该院自2006年4月~2009年9月91例(102眼)翼状胬肉患者,依照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34眼(均为原发);B组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68眼(57例共68眼,双眼11例,65眼原发,3眼复发).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为3-12月.术后观察结膜角膜修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及胬肉复发情况.评价其疗效.统计学分析两组手术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方法的术后复发率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11.76%;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组无复发,复发率为0.两组均没有严重威胁到手术患者的视功能的并发症.结论 两组手术方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组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组复发率低.

    作者:程红;张大传;王芳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与临床病理因素间关系.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直肠癌患者359例.回顾性分析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选择性别、年龄、血清CEA水平、血清CA19-9水平、病程、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侵袭深度、病理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等10个可能影响肝转移的因素,单因素用χ2检验及t检验,多因素用Logistic回归(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7)、血清CEA水平(P=0.000)、肠壁侵袭深度(P=0.022)、病理淋巴结转移(P=0.000)与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血清CEA水平及病理淋巴结转移与肝转移相关,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凶素回归分析,性别、血清CA19-9水平、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均与肝转移无关.结论 血清CEA水平及病理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2个显著性危险因素.性别、血清CA19-9水平、病程、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及肿瘤大小与肝转移无关.

    作者:韦之见;孟翔凌;徐阿曼;韩文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laudin3、claudin4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claudin3、4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原发性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的远处转移灶及卵巢转移性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claudin3、4蛋白及claudin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laudin3、4蛋白及claudin4-mRNA在卵巢癌中表达强于交界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强于良性肿瘤,但是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表达无明显差异;在卵巢癌的转移灶中表达程度类似于原发灶;在转移至卵巢的癌中的表达明显弱于卵巢原发癌.结论 claudin3、4表达增强与原发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浆液性囊腺癌可以有良性肿瘤直接恶变,也可以由交界性肿瘤发展而来,但不经历良性-交界性转变过程;黏液性囊腺癌则不仅可以由良性肿瘤直接恶变,也可以经历良性-交界性-恶性发展过程.

    作者:李传应;葛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癌组织中IGF-1R和MMP-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两种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72例肾癌组织和33例同期癌旁正常肾组织中IGF-1R和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IGF-1R和MMP-2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分级、分期及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IGF-1R和MMP-2的表达率分别为69.4%(50/72)和72.2%(52/72),明显高于同期非肿瘤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39.3%(13/33.P<0.05)和27.3%(9/33,P<0.05),两种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IGF-1R和MMP-2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GF-1R和MMP-2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同时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可以对肾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靳;周林玉;诸禹平;宣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息肉2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22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及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7月在该院通过官腔镜电切术及病理确诊的226例子宫内膜息肉病例资料.结果 有症状组在绝经前所占的比例较高,占63.0%(102/162);无症状组在绝经后所占比例增高,占53.1%(34/64)(χ2=4.887,J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中,经量增多常见,占29.4%,绝经前直径<4 am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出现同房后点滴出血的比例较高,占34.3%,并且常伴有经间期出血.不同年龄组息肉发生的数目不同(χ2=30.9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前的子宫内膜息肉因其常有临床症状较易被发现,绝经后的子宫内膜息肉因常无症状而较难被发现.同房后点滴出血不仅可以发生在有宫颈病变的患者中,还可以发生在直径<4 cm的未脱出宫颈口外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40岁以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单发性较多.

    作者:孙藜;王树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Magfif EX 600磁性附着体对15例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粘固磁体前后进行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测试.并对义齿的固位、基牙健康状况,进行10-20个月的跟踪随访.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粘固磁体后,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显著提高(P<0.01).12例修复效果满意,2例效果良好,1例效果改善.结论 应用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可以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

    作者:李玫;黄聪;邱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例骶管囊肿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的探讨

    目的 骶管囊肿20例的类型分析及发生机制.方法 20例骶管囊肿病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行囊肿造影;并在穿刺成功后、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前、后三个不同时间点各抽取囊肿液2-5 ml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20例患者造影后显示12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8例不相通;相通与不相通组比较氯离子、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不同时间点之间氯离子含量有差异.结论 骶管囊肿可能分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不相通型两大类.

    作者:宋阳;陈家骅;赵丽;朱本藩;赵家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的现状及意义

    目的 探讨合肥地区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转氨酶)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 统计分析2008-2011年上半年ALT检测不合格率以及因此而造成的血液报废情况;对比分析部分采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后,ALT检测不合格率以及增加ALT快速检测须增加的支出和因血液报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情况.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率达4%左右,占全部检测项目不合格75%以上,一组实施ALT快速检测(16 651份)采后ALT复检不合格率为0.09%,未实施ALT快速检测组(266748份)复检阳性率3.28%,二者有显著差异(χ2=531.78,P<0.000 1),另一组实施ALT速率法检测组(12 295份)采后ALT复检不合格率为0.08%,未实施ALT快速检测组(11 741份)筛检阳性率4.75%,二者有显著差异(χ2=567.98,P<0.000 1),ALT检测不合格不仅造成宝贵的血液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论 合肥地区在无偿献血现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快速检测能够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还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吴君胜;张胜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er-2/neu、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瘦素(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和70.0%.Her-2/neu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MMP-2和Leptin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neu、MMP-2和Leptin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r=0.429,r=0.451,P<0.05).结论 Her-2/neu、MMP-2和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对指导胃癌靶向治疗有意义.

    作者:葛尔树;刘弋;姜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发牛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 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作者:邢益祥;李昊;程荣璇;许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犬下颌骨骨缺损自我修复能力的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范围颌骨骨缺损区的自我修复能力.方法 在实验犬的下颌骨上形成深5 mm、高(颊舌向)5 mm及宽(近远中向)分别为1、2、3、4、5 mm的骨缺损区(各缺损区间距为6 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水平宽度为1、2、3 mm骨缺损组,骨缺损区域均由较多新生骨充满.4、5 mm骨缺损区基本无新生骨形成,多为结缔软组织成分.结论 3 mm以下的骨缺损区12周时有良好新骨形成,与原有正常骨质相比较为接近,该范围以下的骨缺损可在无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作者:韩倩;张志宏;刘红红;龚明;鲍军燕;董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诊断食管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为肿瘤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测定150例新诊断食管癌和68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水平(FC-P),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1)早发组和晚发组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和晚发组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早发组FINS和HOMA-IR均高于晚发组(P<0.05).但两指标与肿瘤分期无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食管癌早期发病机制之一,提示对小于50岁,存在胰岛素抵抗人群加强食管癌筛查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耀军;陈胜;方友平;谭静;胡长军;李斯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 4±19.24)vs(34.28 4±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止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丹;孙国平;彭光辉;马泰;仲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位睾丸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异位睾丸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异位睾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位于会阴部,1例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之间的Denis Browne袋中,2例均行手术将睾丸固定于同侧阴囊内,术后一直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异位睾丸属于隐睾的一个亚类,与其它类型隐睾可出现相似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但在解剖位置,精索长度及治疗上有所差异.早期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办法.

    作者:谢友弟;方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孙建华;张贤生;郝宗耀;周骏;樊松;梁朝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提取发表于1990-2011年间,对比靶向治疗与无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分析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等顶后相关指标.结果 纳入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2 026例患者,其中经靶向治疗1031例,无靶向治疗995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新的生物制剂对于SCLC的靶向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1年及2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及2年无进展牛存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OR:0.89,95%CI:0.74-1.06,P=0.2)和(OR:0.97,95%CI:0.76-1.23,P=0.78),1年和2年尤进展生存率OR,95%C1分别为(OR:0.95,95%CI:0.76-1.17,P=0.61)和(OR:1.04,95%CI:0.78~1.39,P=0.78),生物制剂用于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一致无牛存优势.结论 新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未能改善患者SCLC结局.

    作者:王荣;邹延峰;孙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给予奈哌地尔量为每次25 mg,每天2次,观察1个月.观察奈哌地尔的降压效果、排尿状况,具体为观察120例患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Pulse,P)变化、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m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PVR)的变化.结果 12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血压显著下降,有效率90%,排尿状况也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疗效明显,具有同时降压和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双重作用,是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03例药物性肝损伤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该院2001~2010年103例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例药物件肝损伤患者,男51例,女52例,平均年龄(51.02±17.84)岁,肝细胞型多,76例(73.8%),涉及药物40多种,其中抗肿瘤药居首位占38.83%,抗菌药物占第2位,为20.39%,中药居第3位,占10.68%.结论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性较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作者:倪鸿昌;凌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儿相应雾化治疗,且对其雾化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患儿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米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氧驱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粟顺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晚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彩超证实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 mg·d-1,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1,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1,三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ALT)、肌酸激酶(CK)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斑块数目、大小.结果 三组治疗前血脂、hs-CRP水平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其中B组患者血脂及hs-CRP的变化水平较A、C组明显(P<0.01);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但仅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斑块数目无明显改变,B组斑块治疗后较治疗前缩小,A、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通过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等可能机制逆转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印荻;章旭;曹娟;王国华;李海涛;周长菊;赵彩霞;丁浩;许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OLF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 一组采取OLF方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另外一组采取DCF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泵滴120 h,顺铂(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结果 DCF组和OLF组中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3%(21/36)和56.7%(17/30),两者比较意义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CF组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较OLF组发生率高.结论 OLF和DCF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但OLF与DCF相比,OLF方案在化疗毒副反应和经济方面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蒋宗惠;何广思;孙霄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含银抗菌敷料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对人类危害巨大,寻求佳治疗方式,改进换药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科自2008年开始引进慷舒灵含银抗菌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换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治4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及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作者:朱冬梅;苏明海;王丽平;陈盈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洛因依赖者营养不良评价的研究

    目的 海洛因依赖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该文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并对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基本情况调查表、MNA营养评价表对60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营养评价,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海洛因依赖者的消化道症状.结果 60名海洛因依赖者中烫吸23例,肌肉注射10例,静脉注射27例,吸食时间为12~158月.在海洛因依赖者消化道症状中,便秘53例(88.3%),呕吐50例(83.3%),腹泻38例(63.3%),腹胀15例(25%),腹痛20例(33.3%).在海洛因依赖者营养状况评价中,出现营养不良者40例(66.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19例(31.7%),营养良好者1例(1.6%).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

    作者:于传华;梅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 建立头孢地尼胶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平皿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及方法联用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过比较加入已知阳性对照菌的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结果 根据回收率实验得出,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1 ml青霉素酶/膜冲洗)进行细菌数测定,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采用联合法[离心薄膜过滤法(500 r·min-1,5 min,100 ml/次,500 ml+5 ml青霉素酶/膜冲洗)+培养基稀释法200 ml/瓶]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头孢地尼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丹;卫延明;杨静;赵生奇;杜晶;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清痤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痤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依利特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 绿原酸浓度范围在10.08~60.48 mg·L-1之间峰面积(Y)与浓度(X)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5.08%,RSD=2.1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清痤颗粒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许永;吕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子强肾胶囊中的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 改进测定三子强肾胶囊中的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 (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64~100.64 mg·L-1(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3%,RSD为1.6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三子强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忆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考察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初步稳定性,采用加速试验、室温留样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该乳膏膏体稳定,其性状、pH值、伸展性及阿魏酸含量等均符合规定.结论 复方甘草黄酮乳膏的性质稳定.

    作者:谢军;刘圣;姚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酚酞片中荧光母素的HPLC法限量检查

    目的 建立酚酞片中荧光母素限量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0.05%磷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荧光母素在0.2144-5.36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同收率为98.30%,RSD=1.32%(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酚酞片质量.

    作者:孙银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卡泊三醇中甲酸残留量

    目的 建立卡泊三醇中甲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6%氰丙基苯聚硅氧烷-94%二甲基聚硅氧烷),0.53 mm×30 m,液膜厚度为3.0 μm;柱温40℃,保持5 min,以10℃·min-1的速度升温至150℃;保持10 min.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量为1 ml.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3 ml·min-1;FID检测器.结果 甲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检出限为1.19 mg·L-1.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适合于卡泊三醇中甲酸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吴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 建立LC-MS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盐酸昂丹司琼的浓度,观察昂丹司琼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估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血浆中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0.2 ml·min-1,色谱柱为Shim·pack ODS 250 mm×2.0 mm,柱温40℃.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剂量为8 mg.结果 盐酸昂丹司琼线性范围为1-50μg·L-1,检测限为0.2μg·L-1,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0%.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8 mg盐酸昂丹司琼后,测得盐酸昂丹司琼Cmax为(29.09±5.61)μg·L-1,Tmax为(2.2±0.8)h,AUC0-τ为(159.5±29.1)μg·h-1·L-1的.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19.5)%,两制剂生物等效.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盐酸昂丹司琼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周梅;孙刚;武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金花消痤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花消痤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Shim-pack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 nm;柱温:40℃;流量:1 ml·min-1.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52 4-0.524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2.06%(n=6).结论 该方法测定金花消痤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作者:陈根德;吴德玲;邢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n=10):模型组(A组)采用OVA致敏与激发;空白对照组(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布地奈德组(B组),第6次诱发哮喘结束后30 min采用BUD混悬液雾化吸入2周.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测定肺组织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布地奈德组大鼠肺组织EOS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8.87±3.21)vs(11.53±4.50),P<0.05].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有大量的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布地奈德组大鼠肺组织Eotaxin蛋白、CCR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空白对照组在上述部位仅少量表达或不表达.结论 Eotaxin及其受体CCR3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与其抑制Eotaxin及其受体CCR3表达有关.

    作者:李宝华;商雄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慢咽片水提工艺

    目的 优选慢咽片中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得率、甘草酸铵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佳水提工艺为加水量14倍,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有利于慢咽片优化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刘毅;王友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羽扇豆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体外研究羽扇豆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加入羽扇豆醇后,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分子、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羽扇豆醇作用后,DC细胞表面分子下调;TNF-α和IL-12分泌减少;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羽扇豆醇抑制了DC的成熟和活化,此将在GVHD中发挥作用.

    作者:梁勇;刘芬;马守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障碍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VD模型组,丁香酚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VD模型组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加扎法造模;丁香酚治疗组大鼠在造模完成后3d予以1%浓度的丁香酚吸嗅;假手术组除不结扎血管外,余下操作步骤同VD模型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前和术后60d时,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术前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时,V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香酚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VD模型组,穿台次数多于V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香酚吸嗅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宋娟;高晓平;李光武;陈和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胆汁药物浓度分布情况探讨

    目的 在大鼠模型上,研究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胆汁药物浓度分布的情况,并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用于胆道感染的剂量问题.方法 选择32只Wistar大鼠分为20,40,50,100 mg·kg-1 4个剂量组.在给药后30 min,1,2,3,4,5,6,8,10,12 h 分别收集血标本和胆汁标本,经HPLC方法检测药物含量,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通过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发现,各时点血药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比较各剂量组胆汁药物浓度后发现,20和40 mg·kg-1剂量组各时点均无差异;1~5 h,50和100 mg·kg-1剂量组胆汁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剂量组;6~8 h,50和40 mg·kg-1剂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10~12 h,两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10~12 h,50和100 mg·kg-1剂量组相比浓度相差较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结论 由动物模型结果推测,400 mg·d-1剂量用于治疗胆道感染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500 mg·d-1剂量可能更合适临床用药.

    作者:鲍峻峻;许建明;胡咏梅;梅俏;郑海伦;李见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庆某三甲医院206例正常待产孕妇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正常待产孕妇心理健康水平,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使用自制的<孕妇健康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6例待产孕妇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躯体化、恐怖等两项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近(P>0.05)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七项因子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不同家庭住址、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方面的SCL-90总分、强迫因子分、敌对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有不同住址孕妇的恐怖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组正常待产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妇产科医护人员应关注孕妇,继续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钱立晶;沈蓓蓓;宋玉梅;潘发明;曾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留置针针芯不同拔出方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比较

    目的 通过对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针芯的不同拔出时机比较,探讨更安全的拔出针芯时机.方法 将8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直接拔出针芯,再打开调速器调节至适当滴速.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先打开调速器使滴速争大,再拔出针芯,后调节滴速.比较两种方法在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拔出针芯时造成血液污染的发生率分别是83.3%和2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照组的方法可减少拔出针芯时造成的血液污染,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苗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86例甲减便秘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患者针对饮食、饮水、运动及局部按摩等八个方面进行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为近7 d的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评价的时间分别为入院时和干预后的第3周.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及其他认知、行为方面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甲减患者便秘效果好.

    作者:李雪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PSVT应用心律平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讨论由心律平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2例患儿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成功,余26例患儿全部应用心律平25例转复治愈,只有1例无效后用胺碘酮复律成功,心律平转复治愈率达96.15%.结论 心律平是治疗PSVT的有效药物,护士的观察、监护在复律过程中对复律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童天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影响急诊输液室医疗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室中医疗安全的因素,提高急诊患者的输液、注射等治疗安全.方法 由护士、医生、药房药剂师、配置中心、后勤工作人员、医务处等共同完成急诊输液室患者的输液安全工作.结果 通过医院各部门参与安全工作,降低了急诊输液室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急诊输液室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急诊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好急诊输液室的医疗安全工作.

    作者:陈美华;魏薇萍;秦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1例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61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为患者安置恰当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肢体活动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训练膀胱及排便功能等.结果 59例患者均无因体位安置不当、头颈活动不规范,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对护理水平要求较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丕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院2010年临床使用药品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每月销售金额前20位的药品记录,对药品种类、出现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物累计出现频次高(123次);其次是中药制剂(45次);每月用药排名前2位药品销售金额波动幅度平稳.结论 医院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显示出药品销售金额监测效益,但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现象.

    作者:张洁璟;张延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观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匍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磺苄西林钠的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下降,含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 室温下,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速配速用.

    作者:孔飞飞;韦庆;沈洁;谭兴起;郭良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畸形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的血管病变,人群发病率约为1.5%.其命名和分类曾一度比较混乱,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目前对血管畸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进行综述.

    作者:叶琨;朱化刚;余康敏;查斌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癌治疗现状

    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较困难,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难以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在所有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该文就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双;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RNAi技术应用新进展

    RNA干扰(RNAi)是由小分子双链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多种领域.它不仅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而且为特异性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前景,因而RNAi技术正日益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和调控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者:崔照琼;张彦;李艳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

    在近年来的肿瘤治疗中,靶向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予以综述,重点包括PI3K/Akt/mTOR信号转导在肿瘤机制中作用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性方面的关系等.

    作者:张丹丹;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普遍采用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并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多维化教学空间,但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的问题,从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

    作者:管世鹤;杨凯;刘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本着探索如何从急诊医学学科独特性出发,搞好教学医院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该研究采用病例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医师、轮转住院医师和培训全科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使用不同的教程,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对不同需求的医师或医学生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有助于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卫生人才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作者:张泓;俞凤;王楠;方芳;陈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懂得药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药事管理人才,结合该校专业特点,该文就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教材的编排、教学大纲及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作者:刘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积极灵活的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医院病房、从手捧书本到接触病人迈出的第一步,该文就该院骨科根据骨科临床工作的特点,落实主治医师负责制,采取积极灵活的实习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周云;荆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监护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发病早期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转移到第三间隙等原因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改善伞身组织细胞灌注,从而避免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及胰腺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该文就SAP发病早期液体复苏的认识及监护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李桃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紧密连接蛋白与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足机体内重要的器官防御结构之一,紧密连接蛋白是血腑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与其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该文主要对影响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紧密连接蛋白进行综述,为研究药物影响血脑屏障结构功能改,变的机制及新药筛选提供借鉴.

    作者:廖华宁;汪宁;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原理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1980年加拿大Bohn首次用狗作高频振荡通气研究:频率为15 Hz,潮气量为15 ml,证实其可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同年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显示了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对高频振荡通气的肺内气体交换机制、肺损伤和通气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的高频振荡通气和常规通气的多中心研究完成.近年来人们相继提出了肺泡复张(recruitment maneuver)策略,佳肺容量(op-timal lung volume)的概念.使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并在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取得了临床应用的好效果.

    作者:吴银弟;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病用氨基酸制剂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肝功能不全时代谢异常,血浆氨基酸谱发生改变,Fisher比值下降,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肝病用氨基酸制剂配合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对营养的改善和肝功能的转归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就肝病用氨基酸制剂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做一简要阐述.

    作者:王金亮;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IV/AIDS感染型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药物治疗研究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中普遍的视觉损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CMV病毒,尤其是新生儿、器官移植者和免疫功能缺损者如HIV/AIDS患者等.感染CMV初期,一般呈无症状或隐性感染,一旦免疫功能缺损时将导致发生严重疾病如视网膜脱落、失明等.目前CMV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有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埋植剂,其中更昔洛韦埋植剂、口服缬更昔洛韦已经广泛用于治疗CMV视网膜炎.

    作者:余小红;李晓祥;李德刚;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徽省2009-2010年462例尼美舒利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尼美舒利制剂的安全性,探讨尼美舒利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尼美舒利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462例尼美舒利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尼美舒利以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较多,且男性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以消化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结论 应加强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临床使用尼美舒利制剂的安全、有效.

    作者:梁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洁净区消毒效果验证

    目的 分析多种消毒剂不同使用量在洁净区消毒使用过程中的消毒效果情况.方法 通过验证的方法来判断消毒剂是否适用于洁净区的消毒用途.判断不同剂量的?肖毒剂的消毒时效.结果 所选消毒剂符合洁净区消毒要求.验证数据可作为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依据.结论 验证中选用的消毒剂适合该公司洁净区的消毒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