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断翼管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以蝶腭孔后缘为标记,使用电钻向后向内磨除腭骨蝶突,暴露翼管神经后给予精确切断.结果 36例病人均在鼻内镜下精确切断两侧翼管神经,治疗后症状大多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7%;无明显的严重并发症,36例中16例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眼干、无泪、眼困等症状,给予人工泪液点滴,6月内症状缓解;1例病人出现软腭麻木,未处理,3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鼻内镜下准确定位翼管神经并予切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席庆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人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对大剂量地塞米松(DXM)长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初诊ITP病人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分析Th17细胞比例在持续反应组病人(15例)及复发组(18例)病人之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ROC)分析Th17细胞比例对大剂量DXM长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病人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持续反应组病人(P<0.01).应用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预测大剂量DXM的长期疗效,其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17~0.998,P<0.01),cut-off值为1.235%.结论 初诊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有助于预测大剂量DXM在ITP的长期疗效.
作者:李颢;姜海华;王新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谱的发生和发展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方法 对老干部住院次数、不同年龄段住院构成比及不同年度病人疾病谱进行比较.结果 2015—2017年超过2次住院的超过了50%,多的达到10次,80~89岁住院构成比高;3年的前10位疾病基本相同,主要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始终居前2位;平均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结论 对老干部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前干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改善老干部身体素质、安度晚年的良好效果.
作者:黄培;钱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住院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取出球囊时宫颈评分均≥4分,均未破膜且临产后予人工破膜,根据不同破膜时机分为两组.A组90例,球囊取出后如无明显宫缩予缩宫素试产,试产2 h后即人工破膜;B组80例,球囊取出后即刻予人工破膜,破膜后0.5 h如宫缩乏力再予缩宫素试产,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影响和分娩结局.结果 A、B两组第一产程时间[(4.12±0.38)h比(12.12±1.27)h]、剖宫产率(14.4%比27.5%)、剖宫产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9.42±7.49)h比(70.42±5.31)h],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顺产产后低热度数低于B组、新生儿轻度窒息例数A组7例高于B组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子宫破裂、宫颈裂伤、羊水栓塞、宫内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如取出水囊2 h后再予人工破膜可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无需过早干涉产程进展.
作者:朱红云;赵囡囡;周洪英;田桂锁;秦秀英;石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150例OSAHS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6 h、1 d、2 d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6 h观察组的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1 d疼痛情况(3级34.7%比12.0%,4级17.3%比5.3%)和术后2 d疼痛情况(2级61.3%比34.7%,3级18.7%比9.3%),观察组疼痛情况均比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病人行UPPP术后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减轻其术后疼痛,也可以减少病人因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而产生的恐惧、不安、困惑、烦恼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潇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外侧手术人路治疗单独性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对11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病人进行钢板固定治疗,男4例,女7例;年龄45.8岁,年龄范围18~7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3例,合并伤:合并腓骨小头骨折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获12~31个月的随访,平均17.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腓总神经损伤、无手术切口感染、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无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有效显露手术区域,内固定方便、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单独胫骨后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作者:张逸飞;周业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步诊断误诊病人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51例病人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待查3例,包块性质待查29例,皮肤溃疡5例,误诊色素痣4例,鳞状细胞癌3例,脂溢性角化症2例,血管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皮脂腺囊肿1例.临床分型:结节溃疡型37例,色素型11例,纤维上皮瘤型2例,浅表型1例.病理分型:实体型31例,色素型14例,浅表型1例,硬化型2例,囊样型2例,腺样型1例.结论 基底细胞癌皮损多样,易误诊.积累临床经验,仔细查体,结合皮肤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诊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孙振燕;秦晓明;章婧;郑建峰;周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项炎症因子联合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脓毒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感染情况不同分为革兰阳性菌脓毒组48例、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32例.另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发光分析法、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同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Ⅱ(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三组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并作相关性分析.另外,将细菌性脓毒症病人根据治疗后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病人血清PCT、CRP、IL-27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组血清PCT、CRP、IL-27水平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而革兰阳性菌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经Prea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脓毒症病人血清PCT、CRP、IL-27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死亡组血清PCT、IL-27、CRP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PCT、CRP、IL-27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为影响细菌性脓毒症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T、CRP、IL-27水平以及计算APACHEⅡ、SOFA评分可诊断细菌性脓毒症,并可有效评估病人预后.
作者:明颖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诊断特征,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并部分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随访证实的12例TAPVC胎儿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超声诊断11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5例,心下型2例,心内型3例,混合型1例.产前超声漏诊1例,产后诊断为心内型TAPVC.4例为单纯性TAPVC,8例合并复杂性先心病或心外其他畸形.典型二维超声表现为:胎儿四腔心观右房稍大于左房,左房后壁光滑,无肺静脉开口,左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大,于左房后方见共同肺静脉干,追踪共同肺静脉干走形可显示垂直静脉及引流途径.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诊断TAPVC,提示引流途径梗阻情况,为产前咨询及产后处理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孔子珍;刘俊;朱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73%比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5天、第30天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优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唐桂勇;徐东;杨效飞;刘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 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DN组)200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3组:单纯糖尿病(SDM)组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7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74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0例.空腹检测血清HCY、Cys-C、β2-MG含量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DN组病人HCY、Cys-C、β2-MG、Urea和Cr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DN组HCY、Cys-C和 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SDM组、EDN组和对照组(P<0.01),EDN组HCY、Cys-C和 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SDM组Cys-C和 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DM组HCY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HCY+Cys-C+β2-MG联合检测大、Cys-C和 β2-MG单独检测次之、HCY单独检测小.HCY+Cys-C+β2-M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8.50、96.00、98.88、67.61、90.00和84.50,其值均高于HCY、Cys-C和 β2-MG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HCY、Cys-C及 β2-MG联合检测可以用于评判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伤及损伤程度,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邵从军;沈莉;卜文君;秦淑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住院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分为3组,剖宫产组(ERCD)50例、阴道分娩组(VBAC)32例、阴道试产失败组(TOLAC)18例,同期选取无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娩结局.结果 各组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D组、TOL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VBA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充分尊重产妇意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当身体条件和各项指标满足阴道分娩要求时可采取阴道试产,临床工作者在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儿状况,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异常情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媛媛;辛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多脏器高炎症性反应合并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活化伴随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此病为罕见病,以儿童为主,年龄越小,临床表现差异越大,病情进展迅速,病势凶险.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入HPS患儿1例,经治疗后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其病程及诊治经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盈竞男;陈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行常规护理的MM化疗病人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8周后,对比两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8周后无疲乏率高于对照组,中度疲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8周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8周后社会功能(S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角色功能(RF)、躯体功能(P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16%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MM化疗病人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薇;许勤;谢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寻叙事医学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病耻感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循证途径.方法 采用分级抽样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及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科选取住院期间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489例,2017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4例设为观察组,行叙事医学式护理干预;2016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式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进行病耻感评定.结果 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的SIS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出院第3、6、12个月时,对照组SIS得分[(62.5±10.4)、(58.2±11.2)、(55.2±11.3)分]高于观察组[(67.9±11.2)、(67.3±11.1)、(67.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通过科学的方法诱导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宣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了病人的身心状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敏;黄俊婷;王凌;姚晚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HS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435例HSP患儿,根据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查分为两组,HSP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78例,HSP不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357例,同时选用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临床特点、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 (1)HSP发病以秋冬季节为主,男童多于女童.链球菌感染阳性率为17.93%,HSP+ASO组关节肿痛发生率及年龄较HSP-ASO组偏高.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男童所占的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P=0.025).而两组间腹痛及肾脏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613);(2)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IgG、IgA有明显增高(t=4.68,t=3.20,P=0.000,P=0.002);(3)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C3、C4有下降(t=2.49,t=2.43,P=0.025,P=0.023),而HSP-ASO组及对照组相比,血清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t=1.31,P=0.206,P=0.200);(4)各组血清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合并链球菌感染在较大年龄男童更常见,实验室检查以严重的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低补体血症为主,临床能增加关节肿痛的发生率,对腹痛及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其远期的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焕丹;张锐锋;彭倩倩;袁婷婷;朱冰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作为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常规手段,高危型HPV阳性病人应及时行病理活检,其与P16检测的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王海玮;柴丽丽;杨国青;陈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中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080例新生儿病人临床资料,对发生各系统感染的128例患儿,综合分析感染发生部位、疾病种类、细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0例病人中各种感染128例,感染发生率11.85%;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感染60例(46.87%),血流感染38例(29.68%),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17例(13.28%),其它部位感染13例(10.16%);新生儿感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21.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株(22.66%)、大肠埃希菌22株(17.19%)、B族链球菌(GBS)12株(9.38%);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中,新生儿性别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低体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入住暖箱、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围产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细菌广、危险因素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病房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爱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AD病人的主要照顾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主要照顾者仅提供门诊或电话咨询,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居家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调查主要照顾者情绪状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照顾者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为(35.35±2.00)、(37.57±0.70)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51.24±2.73)、(47.43±1.16)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51.68±1.98)、(47.12±1.4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6.36±1.11)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20.44±0.83)分,且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20.87±0.89)分,消积应对因子得分(9.48±0.59)分,低于入组时的(15.34±0.73)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15.67±0.5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AD照顾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病人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黄滨;韦海楼;何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RGP矫正视力,对照组则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视力矫正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配镜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矫正视力分别为(4.33±0.31)、(4.52±0.47)、(4.76±0.29),均高于对照组的(4.19±0.30)、(4.33±0.40)、(4.4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0%(40/59),高于对照组的43.14%(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100.00%(59/59),高于对照组的90.20%(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矫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更容易为患儿所接受.
作者:董玉红;霍敏;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病人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A组(重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5 ng/mL)、B组(轻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5~15 ng/mL)和C组(非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16~30 ng/mL).观察三组病人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别,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B、C三组病人白蛋白(Alb)[(42.35±4.63)g/L比(57.62±4.13)g/L比(68.95±5.57)g/L]、前白蛋白(PA)[(398.78±13.65)mg/L比(425.36±12.23)mg/L比(463.15±15.02)mg/L]、血红蛋白(Hb)[(65.74±6.11)g/L比(78.02±7.82)g/L比(95.86±10.02)g/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1.22±0.34)mmol/L比(1.39±0.46)mmol/L比(1.51±0.52)mmol/L]水平为C组>B组>A组(P<0.05);三组病人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C)、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为A组>B组>C组(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Alb、PA、Hb、HD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C、TG、LDL、CRP和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晓华;房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评价表(FACT-B)判定病人的SPB和生活质量.采用直线相关分析SPBS量表各维度和FACT-B量表各维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1)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SPB得分为(35.78±4.1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条目平均分高的维度为情感负担[(3.33±0.40)分],低的为身体负担[(3.04±0.43)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14.53±14.71)分,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条目平均分高的为附加关注[(3.81±0.49)分],低的为功能状况[(2.76±0.52)分].(2)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对病人SPB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5、0.000、0.000、0.000、0.001);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0.000、0.000).(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病人SPB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相关性高的为社会/家庭状况(r=-0.674,P=0.000);病人生活质量与SPB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相关性高的为情感负担(r=-0.783,P=0.0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SPB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可对病人的SPB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SPB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于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应增加社会和家庭支持,缓解情感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任艳伟;孙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合肥市滨湖医院骨科2009年12月至2014年1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病人3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38.5±6.3)岁,年龄范围为28~61岁;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病人术后获得随访的时间(15.6±3.4)个月,时间范围为9~36个月;骨折的愈合时间(4.5±2.8)个月,愈合时间范围为3~7个月.所有病人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病人膝关节活动度为(123±9.1)°,膝关节活动度范围为100°~130°.膝关节功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为(92.3±3.7)分,评分范围为89~96分.Sanders肢体功能评价,优2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3%.所有病人术后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装置机械故障等合并症的发生.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能为股骨远端骨折提供可靠的内固定,并允许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8例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6.1%,其中足月儿为30.5%,早产儿为67.7%,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间多为生后4 d内,其症状表现以呕吐、腹胀、胃潴留及血便为多见.早产儿腹胀及胃潴留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呕吐及血便发生率高于早产儿(P<0.05).结论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间多在生后4 d内,在此期间应严密监测,对相关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
作者:马丙南;林菁;朱炜春;闵宇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病人的早期诊治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92例颅脑外伤病人,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对不同损伤部位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2例病人中认知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67.81%,其中不同部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丘脑组发生率高90.63%,额叶组次之89.19%,而小脑组发生率低36.67%.不同组别之间MoCA总分、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语言、记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额叶组的执行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叶组、顶叶组、丘脑组和基底节组显著低于其他组的记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组注意与集中评分、语言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部位颅脑损伤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差异明显,MoCA认知功能评定对指导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琼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岛叶胶质瘤病人38例,按入院单双日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侧裂入路的岛叶胶质瘤显微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岛叶肿瘤切除术,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记录病人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0±0.5)h明显少于对照组(5.2±0.6)h(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72±62)mL显著低于对照组(528±89)mL(P<0.05);两组病人肿瘤均已切除,且病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观察组病人肿瘤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通过住院观察和随访,两组病人均有术后残腔出血、偏瘫、语言障碍的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病人三种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能较大程度上切除肿瘤,同时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时间、改善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优点,可作为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手术的首选.
作者:刘宏斌;吴涛;周厚杰;郭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4例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4例临床表现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2例伴有中重度脱水,1例曾罹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血牛奶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2例血IgE阴性;4例血常规白细胞(27.9±3.2)×109/L,血小板(563±48)×109/L;血白细胞介素-6(IL-6)0.43~34.67μg/L,C反应蛋白(CRP)21~165 mg/L;1例便常规镜检阴性,3例便常规潜血呈阳性或弱阳性,镜检:红细胞(0~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6)个/高倍视野;4例培便养均为阴性,其中2例粪便钙卫蛋白<50μg/g(正常值范围),另外2例粪便钙卫蛋白为65~231.1μg/g.4例均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粉喂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腹部影像学检查及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可能会被误诊为急性坏死性肠炎,应做好鉴别诊断.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省任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符合剖宫产分娩指征且为首次剖腹产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常规缝合方式,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方式.评估手术1年后两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发生例数(8例比2例)、肌层厚度[(6.03±0.88)mm比(7.51±0.96)mm]及憩室容积[(0.42±0.05)mm3比(0.31±0.04)mm3]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下段全层缝合法优于分层缝合法,能够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的发生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借鉴.
作者:周少静;关俊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对指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指端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人21例,采取指动脉顺行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并与池州市人民医院以往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病人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张力性水疱及皮瓣远端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月,对照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65.38%,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1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12月,观察组术后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46%,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2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促进指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礼府;廖士平;李思玮;谭靓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与动脉硬度指标(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sVAP-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结果 ①ba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r=0.561、0.539、0.29、0.186、0.201、0.114、0.155、0.111、0.202、-0.174、0.382、0.174,P<0.05);sVAP-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具有相关性(r=0.273、-0.176、0.179、-0.130、0.110、0.129、0.141,P<0.05),且sVAP-1与baPWV的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r=0.134,P<0.001).②sVAP-1与baPWV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无相关性(β=-0.002,P>0.05),但将年龄分为三组后,在55岁以上人群中,sVAP-1与平均baPWV及大baPWV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β=0.052、0.05,P<0.05),而且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后仍具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049、0.048,P<0.05).结论 sVAP-1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sVAP-1升高,在5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sVAP-1与baPWV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
作者: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Ⅱ)佐治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Ⅱ)1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6周.观测两组病人用药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6周后腹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57.6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2)治疗前后观察组腹痛症状总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23±2.49)分比(2.46±1.56)分,P=0.040],观察组腹胀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亦显著大于对照组[(3.31±1.89)分比(1.84±1.41)分,P=0.035];(3)用药后观察组胆总管直径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53.85% 比23.08%,P=0.023).结论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有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病人的腹痛、腹胀症状.
作者:吴天军;王光;朱理珂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吸入(i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HFOV中高参数设置下氧合差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6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iNO联合HFOV治疗,对照组予单纯HFOV治疗,治疗中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高铁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救治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NO联合HFOV,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指数,使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至安全范围,且合理调整参数后患儿无明显不适,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呼吸衰竭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为(107.00±39.60)h,观察组为(89.34±22.7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对照组32.14%,观察组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未用iNO之前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氧合指数(OI)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O后2 h、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O联合HFOV可以显著改善肺血管性痉挛导致的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患儿的氧合,有效且相对安全,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李玲;薛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纤维化病人15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鳖甲煎丸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变化情况;肝功能相关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白蛋白/球蛋白(A/G)的变化情况;肝纤维化和炎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313.78±50.69)vs.(90.39±25.41)μg/L]、IV-C[(139.16±30.97)vs.(63.38±19.34)μg/L]、LN[(180.16±34.05)vs.(102.29±1.24)μg/L],明显降低,对照组病人血清HA、Ⅳ-C、LN值也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血清ALT、AST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血清AST、AL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鳖甲煎丸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抵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文富;黄晶晶;黄鸿娜;王振常;林才志;於丽丽;潘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平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入院24~72 h内予以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15d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第1天及第15天营养生化指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病人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34.5±60.1)μg/mL、(321.1±68.3)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58.4)μg/mL、(272.7±67.9)ng/mL(均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天,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1天;而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为(12.8±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3.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康复.
作者:梁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单用或联合依达拉奉对于行腔镜手术的胃癌病人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京总医院麻醉科行择期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病人的资料.入组病人根据给药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依达拉奉+帕瑞昔布钠组),B组(帕瑞昔布钠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三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拔管时镇静、躁动情况、疼痛、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拔管时炎症及氧化损伤指标等.结果 共纳入125例病人,其中A组45例,B组39例,C组41例.A、B、C三组病人的镇静(轻度34比21比18例,深度10比5比2例)、躁动情况(中度4比5比13例,重度1比5比10例)、MAP[(91.3±8.8)比(101.2±9.7)比(117.5±12.2)mmHg]、HR[(81.4±7.8)比(89.1±8.9)比(100.4±10.3)次/分]及氧化损伤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病人镇静佳、躁动轻,MAP、HR、丙二醛(MDA)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而C组病人正好相反(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能机制与镇痛、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有关.
作者:赵玉;吕德珍;滕成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PCI)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病人100例.根据病人术中所用抗凝药物种类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则采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d后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心功能指标水平,MACE发生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病人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hs-CRP、IL-4水平分别为(22.7±5.4)mg/L、(2.0±0.5)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5.6)mg/L、(3.7±0.9)p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LVEF水平为(46.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4.0)%,而BNP水平为(284.5±113.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103.7)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卢定可有效降低STEMI病人PCI术后hs-CRP、Lp-PLA2、IL-4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同时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穆金兴;李雪霞;李延鑫;曹亚冰;陈要起;陈洪波;齐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病人中抗谵妄和降低应激水平的作用.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应激反应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目标镇静所需时间较长[(16.87±4.13)比(18.56±4.39)min,P=0.038],但谵妄发生率更低(30.36%比10.71%,P=0.010),首次谵妄出现时间更晚[(4.32±1.42)比(5.83±1.32)d,P<0.001],谵妄持续时间更短[(13.41±8.56)比(5.34±3.23)h,P<0.001],停药后唤醒所需时间更短[(59.65±30.82)比(14.76±6.74)min,P<0.001].在应激反应比较中,观察组第18小时(P=0.001)及第24小时(P<0.001)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中,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病人应激反应水平,减少谵妄发生,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孟文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养胃宁胶囊中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25℃.结果 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分别在2.18~54.50μg/mL(r=0.9999)、7.89~197.25μg/mL(r=0.9996)、6.57~164.25μg/mL(r=0.9998)、4.89~122.25μg/mL(r=0.9997)、5.76~144.00μg/mL(r=0.9999)、1.79~44.75μg/mL(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3%、100.18%、98.47%、97.42%、99.04%和96.99%,RSD分别为1.13%、0.59%、1.49%、1.36%、0.80%和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养胃宁胶囊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孙辉;何胜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曲咪新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硝酸咪康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0μm);以A甲醇:0.05%乙酸铵(85:15),B甲醇:0.05%乙酸铵(75:25)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0μL.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在0.01~0.0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52%,RSD=0.62%;硝酸咪康唑在0.1~0.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86%.结论 此方法可同时测定曲咪新乳膏中两组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作者:刘晓玲;梁晓东;崔杨;王婷婷;刘琳;丁银春;周化;范石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表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获得饲养了1~3天的新生SD大鼠表皮基底层组织,利用10 min快速贴壁法消化、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干细胞的形态.培养表皮干细胞的培养基为K-SFM,然后按照不同密度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组处理(0.1×107/mL,0.3×107/mL,0.5×107/mL,0.1×106/mL),每组加入20 ng/mL的bFGF,利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标志物Nestin和NSE的变化,以及观察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SD大鼠表皮干细胞;bFGF诱导后,0.3×107/mL组和0.1×107/mL组细胞第3天即可见细胞开始伸展生长,在约1周时细胞开始分化成神经细胞;且在细胞形态发生双极化改变的数目趋势上也具有一致性;Nestin和NSE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bFGF有助于诱导表皮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而且该诱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细胞密度依赖性.
作者:许正伟;贺宝荣;刘团江;郭华;郝定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石斛枸杞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石斛枸杞颗粒高、中、低剂量组(7.5 g/kg BW、5.0 g/kg BW、2.5 g/kg BW),每组40只,连续灌胃30 d,每日1次.采用耳肿胀法观察其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观察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观察其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观察其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石斛枸杞颗粒中、低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高剂量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胸腺/体质量比值、脾脏/体质量比值、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石斛枸杞颗粒小鼠的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 NK 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作者:邱涵;吕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 口服液的高剂量组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都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中口服液高剂量组P=0.006、注射液中剂量组P=0.004、注射液高剂量组P=0.010).但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不明显.
作者:贾佳;张平;王银娟;苏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筛选帕博西尼胶囊处方.方法 以帕博西尼胶囊的体外溶出曲线为考察指标,调节帕博西尼胶囊的填充剂比例、崩解剂用量及厂家、原料药粒度,确定帕博西尼胶囊优处方.结果 终确定帕博西尼胶囊内容物:微晶纤维素PH102/无水直压乳糖为1:4,台湾永日化学的羧甲淀粉钠为6.00%,原料药粒度D90为12.00~18.00μm.单剂量处方:帕博西尼125.00 mg,无水直压乳糖231.20 mg,微晶纤维素PH10257.80 mg,羧甲淀粉钠27.00 mg,二氧化硅4.50 mg,硬脂酸镁4.50 mg.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一致.结论 筛选的帕博西尼胶囊处方可行.
作者:张银龙;汤继辉;李巧霞;高文远;霍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在新西兰大白兔中单剂量服用达比加群酯,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变化、不同血药浓度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mg/kg组、10 mg/kg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达比加群酯溶液和等体积的溶剂,于给药前,给药后0.5、1、1.5、2、3、4、6、8、12、24 h取血,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组间差异;通过检测达比加群浓度(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测定,EC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LC-MS/MS结果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ECA与LC-MS/MS进行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结果 达比加群在各实验组中药代动力学参数:5 mg/kg组:tmax=(2.42±0.66)h、Cmax=(131.07±49.95)ng/mL、AUC0→t=(814.56±366.86)ng·h-1·mL-1、AUC0→∞=(902.79±426.86)ng·h-1·mL-1、MRT=(5.69±1.74)h、t1/2=(8.12±1.98)h;10 mg/kg组:tmax=(2.83±1.13)h、Cmax=(309.99±189.12)ng/mL、AUC0→t=(1732.26±605.15)ng·h-1·mL-1、AUC0→∞=(1887.63±616.99)ng·h-1·mL-1、MRT=(5.69±1.83)h、t1/2=(8.47±2.87)h,两实验组tmax、MRT和t1/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TT-时间曲线随药-时曲线有类似的变化.APTT与达比加群呈低度相关(R2=0.224);TT与达比加群浓度呈高度相关(R2=0.780)但有过高的敏感性;ECA检测达比加群的血药浓度呈高度相关(R2=0.882),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提示ECA低估药物浓度.结论 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是可预测的且在体内抗凝效果无时间延迟;APTT不适合作为定量检测达比加群的指标,但其值显著升高提示高浓度的达比加群;TT可作为达比加群的定性指标;ECA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达比加群定量的指标,但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培哲;曹邦明;李佳俊;张弛;夏明;杨向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祛风舒筋丸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弗氏完全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体外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滑膜VEGF、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祛风舒筋丸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足趾肿胀,抑制体外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抑制VEGF、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风舒筋丸具有较强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外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L-1β、IL-6及TNF-α等细胞因子生成,抑制VEGF和ICAM-1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瑶;屠莹;胡占嵩;陈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对2016年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出院病人病历进行收集与分析,同时针对相应问题开展持续性的药学干预.结果 临床药师对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进行持续性药学干预后,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合理率从62%上升至96%.结论 持续性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作者:杨玉琴;陈斌;张晓明;谢加力;陶云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某社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服务和自费购买利培酮;干预组除接受常规门诊服务外,还接受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随访等服务;随访观察周期为1年.采用自制成本调查表、大体评定量表(GAS)对两组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GAS评分、病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年干预后,两组的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GAS评分和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以GAS评分和控制率为干预效果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发现干预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C/△E)分别为30.89元和8.58元.结论 在传统的常规门诊基础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干预等服务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病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东阳;周金平;邢晓萍;蔡军;董永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某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评价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和合理用药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门诊处方2400张进行点评,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 2400张门诊处方中结核诊断处方1913张,占79.71%,非结核诊断处方487张,占20.29%;在1913张结核病处方中,含有护肝药物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61.58%,含有其他辅助用药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15.58%.2400张门诊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8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310.24元,基本药物使用率55.28%,处方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92%和4.67%.2400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1969张(82.04%),不合理处方431张(17.96%);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320张(74.25%),用药不适宜处方111张(25.75%),超常处方0张(0.00%).结论 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病种相对单一,单张处方药物品种多,药量大,金额高,特别是结核病辅助用药金额占比高;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现象普遍,不规范处方比率较高,应加强监督,针对性干预,进一步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提高门诊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洪健;潮蓉;张云玲;李影;贺思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针对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将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结合,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肿瘤专业临床药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作者:唐慕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作者:闫学朋;毛古燧;付俊;黄传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内皮细胞损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性,其损伤标志物可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疾病早期诊断.该文就缺血再灌注中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作者:邹洋洋;杨旻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目前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体内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前提.该文就近年来ITP发病机制研究中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萍;唐吉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大隐静脉曲张(GSVV)是一张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常合并溃疡、湿疹、静脉炎等.由于静脉血液动力学改变,使静脉主干和皮肤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皮肤皮下缺血缺氧和营养缺乏,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皮下脂肪硬化、皮肤萎缩,终形成静脉性溃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治疗方式应用于GSVV,该文就GSVV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宋均飞;殷世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已日益成为热点,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研究较多的两种生物学指标,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发现NLR、PLR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系,并可评估病人预后.该文现就NLR、PLR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东东;林海月;冯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2017年3月22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用于治疗EGFR T790M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更小,尤其适用于对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或者脑转移的病人.与含铂类治疗药物的二联化学疗法相比,奥希替尼可使NSCLC病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5.7个月,疾病进展风险下降70%.该文就奥希替尼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饶晓明;李海燕;李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回顾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新进展.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由IgE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表现为消化、呼吸、皮肤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牛奶回避-双盲激发试验为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正国;温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人体呼出气中含有数千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反映着体内的代谢状况.近年来呼出气分析技术由于它的方便,安全,无创和无痛等优点,使它在临床诊断和监测领域中备受关注.多项研究表明,特异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某些疾病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该文总结了与癌症(如肺癌、乳腺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氧化应激(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以及神经系统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相关的一些呼出气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以及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同时简述了呼出气分析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白杨;郭雷;李恩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报道并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致视力下降1例,提高临床重视TP方案化疗的眼毒性.方法 1例卵巢癌病人TP方案化疗后引起视力下降的病案分析及查阅文献印证.结果 该卵巢癌病人视力下降很可能是TP方案化疗引起,同时通过文献分析掌握了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结论 TP方案化疗过程中要关注眼毒性并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陈世灵;陈力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