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1-6825
  • 国内刊号:41-1340/R
  • 影响因子:1.24
  • 创刊:195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Livin、Smac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及其促凋亡因子Smae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2例AL患者(初治组.化疗1疗程后.52例AL患者中有28例达完全缓解(缓解组),其中6例于观察期间复发(复发组))和1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取骨髓液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并以白血病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采用RT-PCR方法检测Livin、Smac mRNA表达情况.分析Livin和Smac mRNA表达的相关性和2者的表达与AL缓解率的关系.结果:初治组中Livin、Smac mRNA的阳性表达率(40.3%、59.6%)较正常对照组(0%、10.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中L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0%)与复发组的阳性率(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769,P<0.05).缓解组中Smae mRNA阳性表达率(14.2%)与复发组的阳性率(6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P<0.05).AL患者Livin、Smac mRNA的表达具有关联性(r=0.267 χ2=4.020,P=0.045).在初治组中,Livin、Smac mRNA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均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44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者与表达阴性者完全缓解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Smac mRNA表达阴性者与表达阳性者完伞缓解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5,P=0.023).结论:Livin、Smae mRNA过度表达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呈正相关;Livin、Smac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

    作者:王娴静;孙慧;王桂叶;范清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川崎病和败血症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水平的变化对小儿川崎病(KD)和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例KD和40例败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浆sPS水平的变化,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后KD组((62.67±4.82)μg/L,(57.96 4±7.55)μg/L)和败血症组((65.67±6.82)μg/L,(15.46 ±6.82)μg/L)患儿的血浆sPS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高于对照组((7.14±2.16)μg/L);治疗后KD组高于败血症组(P均<0.01).结论:sPS参与了KD和败血症发病的急性炎症反应,治疗后血浆sPS水平持续较高可作为诊断KD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徐灵敏;贾莉婷;董子明;胡素君;栾斌;张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了解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IPE细胞中加入转染rAAV-bFGF基因细胞和未转染细胞的培养液上清,继续培养4 h或1 d后分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IPE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MTT法结果显示,加入rAAV-bFGF基因转染组培养液上清的IPE细胞D值为0.338±0.047,对照组为0.277±0.064,2组相比,t=3.745,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加入rAAV-bFGF基因转染组培养液上清的S期IPE细胞为(21.19±1.93)%,与对照组(16.47±2.37)%相比.t=-3.448,P<0.05.结论:转染rAAV-bFGF的IPE细胞分泌的bFGF具有生物活性,这为rAAV-bFGF转染IPE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杨晓慧;孙葆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山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山药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Dioseorea batatas,DA)对四氯化碳(CCI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组)、不同提取工艺的山药水提物A、B、C组,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各组肝损伤模型小鼠经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干预后,血清ALT、AST水平与造模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镜检观察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发现山药水提物A、B、C及联苯双酯组较造模组肝组织损伤坏死明显减轻,坏死灶减少,范围减小,粒细胞浸润减少,并且山药水提物A组较B、C 2组干预肝损伤效果好.结论:山药水提物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状况,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刘伟萍;金国平;陈培波;王彦平;何伟;裴广军;张洪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genesis Ⅱ type 1 receptor,ATlR)基因1 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100例,血压正常者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IR基因1 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榆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①EH组中1 166C等位基冈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非杓型者比杓型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P<0.05),1 166C等位基因频率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ATIR基因1 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 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ATIR基因A1 166C多态性与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相关.

    作者:张强;乔鹏;杨丽红;苑小壮;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38例Ems异位内膜与40例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NOS、VEGF和CD34的表达,分析异位内膜组织中eNOS、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中eNOS、VEGF和CD34的表达较正常内膜组织的表达明显增高;在Ems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eNOS和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984,P<0.05).结论:异位内膜组织的侵袭力增强及血管生成可能与eNOS、VEGF高表达有关.

    作者:王晓娟;吴惠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含人DNA聚合酶β基因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含人DNA聚合酶B(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polβ/promoter.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人类polβ基因启动子的核心片段,克隆至含新霉素抗性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Neo-enhancer,构建含DNA polβ启动子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pGLpolβ/promoter,重组子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将构建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1细胞株,应用萤光素酶测定系统检测萤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polβ基因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pGL3polβ/promoter组萤光素酶的表达活性(2 207 348.000±71 626.763)与空白组(451.670±23.347)和pGL3.Neo-enhancer组(4 884.330±1 623.04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 681.596,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含人DNA polβ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polβ/promoter.

    作者:李月白;张贵星;于雅丽;赵国强;王欢;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逆转K562/ADR细胞株多药耐药性观察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外逆转K562/ADR细胞株多药耐药(MDR)的可行性.方法:在含细胞因子(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冈子、人重组白细胞介索-1、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和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a)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诱导K562细胞株、K562/ADR耐药细胞株分化成树突状细胞(DC).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上述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成CIK,与成熟的DC共培养成CIK+K562/ADR.D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及CIK+K562/ADR-DC的细胞表型.MTT法测定CIK和K562/ADR-DC对K562/ADR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组和CIK+K562/ADR-Dc组细胞中糖蛋白(P-gP)、阿霉素(ADR)的含量,RT-PCR检测mdr-1基因表达.结果:CIK、CIK+K562/ADR-Dc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均具有自己独特的表型.PBMC诱导培养4 d后,CIK开始增殖,第7-9天细胞数量明显增多.K562/ADR来源的Dc和CIK共培养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9 d以后与CIK相比2组细胞的增殖速度呈现明显差异.CIK+K562/ADR-DC细胞对K562/ADR的细胞毒作用在效靶比20:1范围内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CIK组和CIK+K562/ADR-DC组细胞的P-gP和Mdr-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ADR表达明显升高.结论:CIK+K562/ADR-Dc对高表达P-gp的K562/ADR耐药细胞株表现出了特异性细胞毒作用,有效提高了细胞内ADR的含量,下调了P-gp蛋白和mdr-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免疫效应细胞体外逆转MDR的效果得以显现.

    作者:蒋东霞;何琳;徐虹;胡杰英;买玲;宋永平;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孕妇血浆DYS19位点巢式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使用巢式PCR检测孕妇外周血浆中男性胎儿DNA的可能性并评估其在早期判定胎儿性别方面的准确性.方法:采取20例正常孕妇外周血(孕10-38周)各2 mL,枸橼酸钠抗凝后提取血浆,经蛋白酶K及十二烷基磺酸钠消化后直接作为模板,以巢式PCR对其中的胎儿DySl9基凶位点进行检测,并将实验结果与娩出后的新生儿实际性别比较.结果:20例孕妇中有8例经2轮PCR后扩增出DYSl9基因,后均证实为男胎;未扩增出DYSl9基因的12例中有10例证实为女性,2例证实为男性.男胎性别预测符合率为80.0%(8/10).结论:应用巢式PCR能够直接从母体外周血中检测到男性胎儿基因,且预测胎儿性别有较高的准确度.

    作者:王雅莉;曾昭书;李瓅;葛秀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肥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人工髋臼准确置入的影响

    目的:研究肥胖因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人工髋臼准确置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55例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19例)、超重组(23例)及肥胖组(13例).每例患者术后均拍摄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外展角.结果:术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髋臼杯前倾角分别为11.0°±5.2°,11.6°±5.4°和10.4°±5.3°(F=0.368,P=0.665);外展角分别为43.4°±6.5°,45.3°±6.4°和43.1°±6.7°(F=1.274,P=0.3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因素并不影响全髋关刎节置换术中人工髋臼的准确置入.

    作者:卢延霆;陈辉;张斌;聂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拓扑替康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topotecan,TPT)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光吸收法(MTT法)检测小同浓度的TPT(0.05 μmol/L、0.10 μmol/L、0.15μmol/L、0.20 μmol/L及空白对照组)作用HL-60细胞后4 h、8 h、12 h、16 h的增殖情况,计算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找出TPT作用HL-60细胞的适时间和适浓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乍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结果:TPT作用HL-60细胞12 h后细胞集落减少,细胞中颗粒及碎片增多.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浓度TPT作用小同时间后,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是=312.24.P<0.05;F组别=1110.35,P<0.05).同一时间点不同浓度的TP,r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一浓度TPT在不同时间点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作用的适时间和适浓度分别为12 h和0.15μmol/L.结论:拓扑替康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作者:王芳;孙玲;孙慧;乐小平;赵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患儿左右心室间非同步运动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目的:探讨2种超声心动图方法对心力衰竭(CHF)患儿左右心室间非同步运动的评定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小儿40例,CHF患儿30例.①在组织多普勒状态下获取标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应用QTVI技术描记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及右心事侧壁基底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测量每一取样点心肌运动曲线上自QRS波起始至收缩期峰值的心肌电-机械收缩时间(ts),计算右室侧壁基底段ts值、左室基底段ts均值及二者差值△ts.②脉冲多普勒状态下,测量QRS起点到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起点时间(t(LPEP))、QRS起点到肺动脉瓣血流频谱起点时间(t(RPEP))及其差值(At(PEP)).结果:CHF患儿左右心室间存在有明显的收缩不同步.CHF组2种检测方法测定的6项指标中除Ats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PE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脉冲多普勒对评价儿童CHF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滑少华;秦石成;崔可飞;程安玲;张克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郑州市某医院健康体检者游走心律发生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和了解郑州市某医院健康体检者游走心律的发生情况.方法:采集2 285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标Ⅱ导联P波平坦或倒置者,描计活动后即刻肢体导联心电图.分析游走心律的患病情况和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游走心律的总体患病率为3.2%.男性为2.0%,女性为4.7%,男、女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P<0.01);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χ2=31.09,P<0.01;χ2=36.09.P<0.01),~40岁组女性游走心律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2.51,P<0.01);男性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组.而女性主要出现在40岁以前;73例游走心律患者中72例为健康人.结论:游走心律主要发生于健康青壮年.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58例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37/58)和70.7%(41/58),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3%(4/30).17.7%(5/30),P均<0.05).NSCLC淋巴结转移组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80.0%,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8.9%,50.0%,P均<0.05).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有关(χ2=5.32,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高表达,2者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作者:符宝敏;谭红文;张庆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

    目的:了解某城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阳钢铁公司社区40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1 789人,其中男738人,女1 051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25%,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标化后,标化率为45.34%.按照JNC-7对血压进行分级后,高血压前期占36.84%.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的知晓率为62.43%,治疗率为49.38%,控制率为13.51%.结论:该城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偏低.迫切需要开展高血压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作者:孙献周;丁亚兴;韩晓燕;刘俊伟;张卫东;张梅喜;郗园林;胡东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实验用藏猪和巴马小型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实验用藏猪和巴马小型猪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区碱基序列的差异,探讨小型猪的遗传标记.方法:提取59头藏猪和16头巴马小型猪血液基因组DNA,设计特异引物扩增mtDNA D-loop,从凝胶中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比较.结果:2种小型猪mtDNA D-loop都存在串连重复序列区和非重复序列区(5'端和3'端);重复序列区处于中间位置,藏猪有2种类型(A型和B型),巴马小型猪只有1种类犁(A型);藏猪D-loop 5'端(704 bp)发现有20个变异位点,其中有3个主要的转换位点:305,500,691,巴马小型猪未发现多态仪点,与藏猪以及其他猪相比,巴马小型猪D-loop 5'端在180、404位有2个碱基差异.结论:藏猪mtDNA D-loop区碱基序列存在2种类型(A型和B型);巴马小型猪mtDNA D-loop区碱基序列多态性较低,有2个遗传标记位点.

    作者:李洪涛;顾为望;吴清洪;袁进;王万山;林继红;王纯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郑州地区4种尸食性苍蝇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序列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尸食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 I)中305 bp基因序列,鉴定尸食性苍蝇的种类,解决依据形态学不能鉴定苍蝇幼虫种类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郑州市区、郊区等不同放置地点的实验动物尸体上的2科4种共17个苍蝇的成虫、蛹、卵为样本,提取上述样本的mtDNA进行PCR扩增,产物检测与纯化、正反双向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及进化距离分析,并构建种内和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小于1%,种间进化分歧均数大于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尸食性苍蝇mtD-NA中CO I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尸食性苍蝇的种类进行鉴定,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法医鉴别尸食性苍蝇种类的可靠依据.

    作者:闫红涛;王旭东;朱运良;曾昭书;郭克民;张广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热疗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对H446细胞生长和MMP-2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纯热疗、单纯化疗以及热化疗联合应用对H446细胞生长及MMP-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温度(39℃、40℃、41℃、42 oC、43℃和44℃)、不同剂量紫杉醇(30μg/L、60μg/L、120μg/L、240μg/L和480μg/L)及热化疗联合的方法处理H446细胞.同时设对照组(0μg/L紫杉醇,37℃),每组又分为3个热疗时间(30 min、60 min和90 min),观察热疗、化疗和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另取H446细胞.分为单纯热疗组(43℃,90 min),单纯紫杉醇化疗组(60μg/L、120μg/L和240 μs/L),43℃热疗90 min联合紫杉醇组(60μg/L、120μg/L和240μg/L),对照组(0μg/L、37℃),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MMP-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单纯热疗与紫杉醇均可抑制H446细胞的生长,热疗不同程度地增强r紫杉醇对H44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生长抑制的优组合是43℃热疗90 min联合120μg/L紫杉醇化疗,在此条件下,H446细胞MMP-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热化疗联合对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MMP-2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实现.

    作者:张瑞芳;王琳;吴卫东;吴逸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心钠素及肺动脉压测定

    目的: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及心钠素(ANP)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33例,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VP和ANP水平,同时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肺心病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测定右室射血前期时间/加速时间(RVPEP/AT)以估测肺动脉压.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组缓解期与急性加重期AVP((4.62±4.14)ns/L,(53.98±26.18)ng/L,(138.28±57.18)ng/L)与ANP((67.00±63.88)ng/L,(298.50±141.06)ns/L,(627.89±177.77)ng/L)呈升高趋势,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2.85,127.40,P均<0.05).肺心病组缓解期RVPEP/AT低于急性加重期((1.24±0.26)vs(1.63±0.36),t=8.86,P<0.05).②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AVP、ANP与RVPEP/AT以及AVP与ANP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AVP、ANP均可能参与肺动脉压的调节,检测血浆AVP或ANP水平可用于评估肺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侯宇虹;唐显春;潘金兵;李莉;王苏;张国俊;邢丽华;孙培宗;王书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牛物相容性.方法:参照IS07406技术报告相关标准,选用短期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及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等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短期内无全身毒性,其细胞毒性评级为0-1级,溶血率为0.52%.对口腔黏膜无刺激.结论: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邱晓霞;王桃;莫三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和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1例健康人、4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72 h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法检测PBMc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BMc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呈负相关(r=-0.647,P<0.01);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PBMc凋亡率正相关(r=0.598.P<0.01).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和Th1/Th2的失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宏伟;申保生;莫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夏枯草提取物对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人T淋巴瘤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牛长期Jurkat细胞配制成2.0×105个mL-1密度的单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培养24 h,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以生理盐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继续培养48 h,分别采用四甲堆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夏枯草提取物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Jurkat细胞凋亡;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夏枯草提取物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夏枯草提取物对Jurka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率(IC50)为(53.59±3.10)mg/L;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彤凋亡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显示:与宅自对照相比,夏枯草提取物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减弱((12.31±1.21)% vs(40.76±1.64)%),而Bax蛋白表达增强((18.14 ±0.39)% vs(4.77±0.16)%).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以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和诱导Jurkat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付晓瑞;张明智;刘宏民;王庆端;张雁冰;夏薇;孙振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螺旋CT分析胃间质瘤的大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大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GST患者(良性9例,恶性34例)的螺旋CT资料和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螺旋CT所示GST的大小同肿瘤的良、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有关(P均<0.05);恶性、高度恶性及5 a内复发、转移的病例螺旋CT征象大多表现为瘤体直径大于10 cm.结论:螺旋CT对分析GST的大小,判断GST良、恶性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军委;周志刚;高剑波;杨学华;郭华;岳松伟;孙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社区牙周指数和全口逐牙检查两种牙周状况调查方法比较

    目的:通过对样本人群牙周状况的调查,比较社区牙周指数(Cpi)牙所反映的牙周状况与全口逐牙检查所反映的牙周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单纯随机、等容量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中原区建西社区及棉西社区35~44岁青壮年共350名,男女均等.用CPI探针对样本人群的CPI指数牙和全口牙分别进行牙周状况的检查,记录牙龈出血、牙结石、浅牙周袋、深牙周袋4项指标,并分析比较区段检出率.结果:CPI指数牙检查方法和全口检查方法对4项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牙龈出血71.29%vs 81.57%(P<0.05);牙结石:83.00%vs 86.71%(P>0.05);浅牙周袋29.48%似36.00%(P<0.05);深牙周袋5.67%vs8.00%(P<0.05).结论:WHO推荐的CPI指数牙在牙结石的检出中具有代表性,可以正确反映人群的患病情况,而在牙龈出血、浅牙周袋、深牙周袋的调查中结果出现偏差,易漏检,低估人群的患病率.建议根据不同目的的调查研究来选用指数牙,在前赡性研究中应进行全口检查.

    作者:刘学军;薛晶;刘杰;何艳丽;张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COX-2、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两步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3例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和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和Ki-67增殖指数.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8.3%、45.5%、76.2%)、Bcl-2(0%、12.2%、54.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3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722,21.968,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组织(F=280.019,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χ2=6.402,r=0.390,P<0.05),COX-2蛋白表达阳性组Ki-67增殖指数明显高于COX-2蛋白表达阴性组(t=6.99,P<0.05).结论:COX-2和Ki-67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之一.Bcl-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发挥主要作用,但对临床监测不典型增生的转归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肖燕;毛红丽;李道明;石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来本科就诊的4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未用药.2组均于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ng-Ⅱ、ET-1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结果:①治疗组术后6 h、12 h、24 h、48 h、72h血清Ang-Ⅱ含量分别为(69.57±17.98)ng/L、(65.71±19.37)ng/L、(57.62±18.35)ng/L、(63.35±24.34)ng/L、(61.25±16.39)ng/L,对照组分别为(72.41±19.38)ng/L、(81.62±22.59)ng/L、(85.07±16.23)ng/L、(70.68±19.64)ng/L、(68.77±23.21)u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ET-l含量分别为(13.27±4.24)ng/L、(12.55±3.07)ng/L、(12.34±2.95)ng/L、(11.37±3.32)ng/L、(11.84±1.76)ng/L,对照组分别为(14.25±3.61)ng/L、(16.78±2.64)ng/L、(18.76±3.18)ng/L、(15.35±2.74)ng/L、(14.51±2.90)ng/L,2组比较除术后6 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术后6h、12 h、24 h、48 h、72 h NO浓度分别为(25.69±7.31)ttmoL/L、(27.34±5.36)μmol/L、(26.58 4-6.21)μmol/L、(28.09±5.16)μmol/L、(27.89±4.55)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6.38±6.73)μmol/L、(22.51±5.08)μmol/L、(22.67±6.91)μmoL/L、(24.36±4.01)μmoL/L、(25.76±6.37)μmol/L,2组比较除术后6 h外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给予丙泊酚输注,可明显降低血Ang-Ⅱ、ET-1含量,升高NO浓度,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术后心肺功能.

    作者:舒礼良;韩雪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5'侧翼区功能分析

    目的:分析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构建CCR5基因不同长度5'侧翼区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转染入Jurkat细胞中,检测分析其萤光素酶活性.结果:CCR5基因5'侧翼区-1 006 bp至-1 bp、-804 bp至-1 bp、-586 bp至-1 bp和-478 bp至-1 bp区段的pGL3重组质粒在Jurkat细胞中能表现出明显的萤光素酶活性.结论:CCR5基因5'侧翼区-478 bp至-1 bp序列中存在基因转录的主要上调元件.

    作者:靳静;赵国新;冯龙;马云云;卫艳萍;赵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葡萄糖酸锑钠对NK92mi细胞杀伤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锑钠(SSG)对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liP-1)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K92mi细胞,随机分为SSG处理组和未处理组,SSG处理组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SSG的培养基中培养16 h,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92mi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分析法检测经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SHP-1的活性.结果:未处理组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63.12±35.42)Lu,经过与1 mg/L,10 mg/L和100 mg/L SSG共同培养后,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10.53±38.35),(353.25±31.99)Lu和(771.03±24.80)LU,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随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F=210.16,P<0.05);经1 mg/L,10 mg/L和100 mg/L的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的SHP-1的活性分别降低到未处理组的(57.9±6.3)%,(23.1±5.7)%和(5.2 4-2.8)%,SHP-1活性随着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F=81.12,P<0.05).结论:SSG可能通过降低NK92mi细胞内的SHP-1活性来提高其杀伤活性.

    作者:朱娟;刘延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与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1级、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替米沙坦80 mg/d,晨顿服)和对照组(40例,口服贝那普利10~20 mg/d,1次/d).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尿微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2组降压效果、尿微蛋白排泄率、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均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13%,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1级、2级患者早期肾损害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不良反应轻、给药方便、依从性高.

    作者:郝铁来;刘英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近视眼角膜厚度的OrbscanⅡ检测

    目的:采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研究近视眼不同屈光度的角膜厚度改变.方法:利用OrbseanⅡ角膜地形图分析仪检查353眼不同屈光状态的近视眼患者(低度近视组Gl:-1.00~-3.00 D 85眼,中度近视组G2:-3.25~-6.00 D 95眼,高度近视组G3:-6.25~-10.00 D 90眼,超高度近视组G4:-10.25~-15.00 D83眼)的角膜厚度分布,并与381眼正视眼(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为(556.1 4±33.7)μm,G1、G2、G3、G4组近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54.2±33.9)μm、(551.6±32.7)μm、(549.1±30.2)μm和(548.5±31.6)μm,5组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薄点角膜厚度为(533.6±32.7)μm,G1、G2、G3、G4组角膜薄点厚度分别为(534.6±33.9)μm、(532.6±34.7)μm、(530.1±29.2)μm和(535.5±27.6)μm,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和薄点厚度与正视眼无明显差异,角膜中央厚度和薄点厚度可能与屈光度数无关.

    作者:聂晓丽;王丽娅;刘苏冰;辛宝莉;侯莹;买志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癌组织中BI-1、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乳癌组织中Bax inhibitor-1(BI-1)、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探讨可能的抗凋亡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乳癌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BI-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癌组织中Bcl-2与Bcl-xl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BI-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癌组织中BI-1的表达与Bel-2和Bcl-xl均呈正相关(r=0.356和0.375,P均<0.05).结论:Bl-1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乳癌的发生.Bcl-2和Bcl-xl均参与了,BI-1的抗凋亡过程.

    作者:李靖若;李孟圈;冯宗刚;李建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癌缺氧诱导因子2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目的:构建肾癌缺氧诱导因子2(HIF-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HIF-2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双链小干扰RNA,合成HIF-2 RNAi片段No 1、No 2、No 3和对照片段,将RNAi片段定向克隆于pSilencer 2.1-U6 neo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菌.挑取阳性载体克隆,DNA测序进行鉴定;培养人肾癌786-0细胞,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分别将No 1、No 2、No 3和埘照片段重组载体转染人人肾癌786-0细胞,并设未转染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载体对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的HIF-2 RNAi真核表达载体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转染肾癌786-0细胞24 h后,No 1组、No 2组和No 3组HI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0.05±0.00、0.11±0.01、0.15±0.01),与未转染组(0.22±0.02)和对照组(0.21±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5,P<0.05);未转染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人肾癌HIF-2RNAi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可有效干扰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的表达.

    作者:潘周辉;陈昭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别同时测定血浆、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多巴胺(DA)、高香草酸(HAV)、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及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分离良好,回收率为90%~107%,线性范围3.0~720μg/L,检出限为0.04 ng(S/N=3).通过在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中的应用,显示本方法能满足检测要求.

    作者:郑惠良;杨莹;齐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HgCl2与CdCl2联合对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样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Hgcl2与CdCI:联合对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66只雌性去卵巢SD大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HgCl2(0.04 mg/kg、0.20 mg/kg和1.00 mg/kg)和CdCI,(0.08 mg/kg、0.40 mg/kg和2.00 mg/kg)及低剂量HgCl2联合低、中、高剂量的CdCl2,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雌二醇,连续3 d,检测各组大鼠的子宫脏器系数和嗜银染色颗粒数.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HgCI2组、高剂量CdCI2组及低剂量HgCI2与低、高剂量CdCl2联合组大鼠的子宫脏器系数升高,Ag-NORs颗粒数增加(P<0.05);与对应剂量CdCl2组比较,低剂量HgCl2与低剂量CdCI2联合组的子宫脏器系数升高,Ag-NORs颗粒数增加(P<0.05).结论:低剂量HgCI2与CdCl2联合可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付远辉;王思华;汤晓阳;吴逸明;陈小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硝唑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在2.5×106个·mL-1阴道毛滴虫培养液中加入甲硝唑(5 mg/L),37℃培养3-5 h,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甲硝唑作用于阴道毛滴虫后,对其细胞膜及氢化酶体影响不明显;阴道毛滴虫细胞质出现大量空泡、裂隙.内质网消失、细胞核变形及自噬空泡,终虫体变性坏死.结论:甲硝唑对阴道毛滴虫细胞内结构的破坏是导致虫体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汤自豪;卢小澍;高兴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83例ACI患者和185例健康人血清Hcy水平;对183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根据Hcy水平将ACl分为Hcy正常组(Hey≤20 μmol/L)和Hcy升高组(Hcy>20μmol/L).结果:ACI组血清Hcy水平(25.3 ±8.6)μmol/L高于对照组((15.3 ±5.6)μmol/L,(P<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中重度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8.8%和46.9%.高于Hcy正常的ACI患者(分别为30.9%和16.4%,P均<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狭窄和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70.3%和46.9%,高于Hcy正常组(27.3%和9.1%,P均<0.01).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马建军;张连仲;李学;冯艳;袁丽品;徐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以RT-PCR获得CCR5基因全长1 059 bp的完整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载体pGEM-T中,经限制性内切酶和菌落PCR分析并测序;再将阳性重组子中的CCR5片段与表达载体pQE80L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a,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在30℃以IPTG诱导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1 000的CCR5重组蛋白表达带,诱导4 h后此蛋白表达量约为全菌总蛋白的25%.结论:成功获得人CCR5重组蛋白.

    作者:赵国新;靳静;冯龙;马云云;卫艳萍;赵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LB)阳性者的降压效果和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mALB阳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缓释片和替米沙坦片.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缓释片,剂量方法同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8周后血压下降以及尿mALB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并监测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下降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和96%,与对照组(29%和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mALB((67.2±35.2)mg/d))较对照组((140.5±28.3)mg/d))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尿mALB阳性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

    作者:刘传红;赵菁;陈长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缺氧缺血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氧缺血损伤(HI)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方法:结扎9 d龄(P9)、21 d龄(F21)C57/BL6小鼠(各10只)左侧颈总动脉后分别给予吸入体积分数为7.7%氧气的氮氧混合气35 min(P9小鼠)/30 min(P21小鼠),制成脑HJ模型,选取相应天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各5只,连续腹腔注射新生细胞标记物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7 d,并分别于末次注射后4周处死小鼠并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以成熟神经元细胞标记物、少突细胞标记物、新生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检测不同日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生与细胞分化情况.结果:细胞增生随着脑组织发育快速下降;HI后P9小鼠皮层和纹状体的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而在P21小鼠,大量的新生细胞仅发现于纹状体区;P9小鼠在皮层和纹状体区、P21小鼠仅在纹状体区检测到极少量新生细胞为成熟神经元细胞,多数分化为胶质细胞;HI后,P9小鼠3种新生胶质细胞在皮层和纹状体区均显著增高,P21小鼠仅发现在纹状体区新生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均增加,新生少突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适中的HI损伤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增生和存活,细胞增生和分化与大脑区域和年龄相关.

    作者:邱林;朱长连;王小阳;徐发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亮氨酸脑啡肽一级结构的电喷雾质谱分析

    目的:测定亮氨酸脑啡肽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一级结构.方法:应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法及碰撞活化解离技术对亮氨酸脑啡肽进行测定,根据典型的碎片离子确证其氨基酸序列及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测得亮氨酸脑啡肽的准分子离子峰[M+H]+m/z 556.277 3,[M+Na]+m/z 578.258 7,与理论值相符合.通过适当调整碰撞解离电压,得到一系列典型的y离子、b离子及部分碎片离子,进而确证亮氨酸脑啡肽的完整序列.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实用,测试成本低.

    作者:李娟;王少敏;郑甲信;韩冬;李华雨;刘宏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6水平与T细胞亚群检测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IL-2、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71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9例)和51例正常对照血清IL-2、IL-6水平,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用荧光定PCR法对HBV-DNA进行扩增,并根据PCR扩增结果分为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结果:随病情加重,CD4+细胞百分率与CD4+/CD8+呈下降趋势,而CD8+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L-6水平呈上升趋势(P均<0.05);与HBV-DNA阴性组相比,HBV-DNA阳性组血清IL-2水平、CD4+/CD8+明显降低,血清IL-6水平、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哑群和细胞因子的失衡,IL-2、IL-6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损伤情况,对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任春锋;沈燕;刘红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变化.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35例,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10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酶法测定肌酐(Scr)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精尿病肾病轻、中、重度组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cr水平仅有糖尿病.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反映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郑;毛红丽;毛淑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真核荧光蛋白表达载体 pEGFP-C3-B7.2-MAGE-1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构建表达B7.2和MAGE-1的绿色荧光共表达载体pEGFP-C3-B7.2-MAGE-1,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对B7.2、MAGE-1各设计一对两端带有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从乳腺组织、乳癌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PCR后,将两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在pGEM-T载体,经测序证实碱基序列无误后,双酶切pGEM-T载体,回收目的片段,将两目的片段亚克隆至真核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载体(pEGFP-C3)上,并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果及结论:pEGFP-C3-B7.2-MAGE-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基因序列分析验证,PCR扩增片段与选择的目的片段序列相符,pEGFP-C3-B7.2-MAGE-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表达载体转染EC9706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分析,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

    作者:艾敏;张巧;赵国强;杨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B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B的(0、62.5 nmol/L、125 nmol/L、250 nmoL/L)进行干预,2组均在Aβ1-42干预2h后用RT-PCR法检测CD14及TNF-α mRNA表达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β1-42干预小胶质细胞2h后,62.5 nmoL/L与0 nmol/L Aβ1-42组CD14 mRNA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Aβ1-42浓度为125 nmol/L和250 nmol/L时,CD14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使用CD14抗体后,抗CD14加Aβ1-42组中CD14 mRNA的表达与Aβ1-42组比降低(P<0.05).Aβ1-42组TNF-α mRNA的表达随Aβ1-42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Aβ1-42组相比,抗CD14加Aβ1-42组中TNF-α mRNA的表达在Aβ1-42浓度为125 nmol/L开始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脂多糖受体CD14使TNF-α mRNA的表达增加,且与Aβ1-42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葛继晖;索爱琴;许予明;李玮;朱良付;张杰文;成巧梅;苗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构建

    目的:探讨构建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I、Ⅱ、Ⅲ3组,I组采用倍频532 nm激光在裂隙灯下光凝阻断大鼠右眼1条巩膜上静脉,Ⅱ组阻断右眼2条巩膜上静脉.Ⅲ组阻断右眼3条巩膜上静脉,左眼为对照眼.用Tono-Pen眼压计分别于术后即刻、1 h、1 d、1周、4周测量眼压.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结果:I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右眼眼压与左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术后各时间点大鼠右眼眼压较左眼明显升高(P<0.05);术后1周内Ⅲ组大鼠右眼眼压高于Ⅱ组大鼠(P<0.05),1周后Ⅱ组和Ⅲ组大鼠右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均未出现角膜、巩膜病变;角膜直径未见明显增大,瞳孔大小未见变化,前房深浅正常.结论:倍频532 nm激光阻断2条巩膜上静脉可成功构建长期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作者:郝燕燕;范璐璐;付蓉花;卢振威;孟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托吡酯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低、高剂量TPM组分别按40 mg/kg和100 mg/kg给予10g/L TPM生理盐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h后,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四氮(35 ms/kg)建立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当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达到点燃时,应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GAP-4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齿状回、海马CA3区和CA1区内GAP-3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与CA3区的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的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GAP-43表达增强,表明突触重建参与了癫痫发生的病理过程.TPM可抑制GAP-43的过表达,2种剂量的抑制作用无差异.

    作者:郑得义;连亚军;张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耐力训练及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突触体素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耐力训练及力竭运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及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N)的变化.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等分为5组:安静组,急性力竭运动后即刻组,急性力竭运动后24 h组,耐力训练+急性力竭运动后即刻组,耐力训练+急性力竭运动后24 h组.安静组不外加运动,其他组次日进行力竭运动.力竭运动:开始速度为10 m/min,逐渐提高速度并在5 min内到达预定的速度,并保持速度直至力竭,并记录力竭运动时间(力竭标准为大鼠用毛刷驱赶无效,在跑台尾端停留2s仍不愿跑,且失去快速翻正反射).耐力训练方案:大鼠在动物跑台进行运动训练,1次/d,6 d/周.跑台速度由开始的10 m/min逐渐增加至第4周的30 m/min,运动时间由30 min/d增加到40 min/d.4周后断头处死取脑,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NMDA及SYN的变化.结果:50只SD大鼠均完成实验设计方案.运动训练后,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显著,切片尼氏染色显示,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锥体细胞层变薄,神经元密度明显下降,神经元胞体肿胀、变形,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排列稀疏,并有神经元崩解、丢失现象;大鼠海马NMDA受体的表达增高;SYN免疫阳性产物密度明显下降.结论:大强度的剧烈运动可引起海马NMDA受体及SYN的一系列变化,使海马神经元发生功能和形态改变,海马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突触传递效能下降,这可能是产生运动疲劳的中枢原因之一.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头部药物注射疗法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位点注射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腩损伤(HIBD)后大鼠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Wistar大鼠制成HIBD动物模型.20 d后随机分为A、B、C 3组(n=9),同时设D组(不构建模型)为正常对照组(n=5).A组固定于额顶叶处注射维生素B1及维牛素B12,1次/d,共25 d;B组功能训练(鲍巴斯法);C组不予处理.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50 d后处死动物取脑进行电镜观察.结果:D组一般情况正常,A、B、C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迟缓,皮毛干燥无光泽,出现行为能力障碍,如过度兴奋、惊吓、易激惹等.电镜下可见A组神经细胞结构较好,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较轻.B组神经细胞轻度变性,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较明显.C组神经细胞重度变性,早现重度暗细胞表现,星形细胞足突空泡变性与膜破坏及小血管变化明显.结论:HIBD模型可产生类似脑瘫的病理改变,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位点注射有改善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具有修复功能.

    作者:刘素芳;万国兰;朱登纳;王军;闫丙川;钟延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素和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索(CD62p)及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SAA水平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SAP组、UAP组、AMI组的SAA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为(6.32±1.74)mg/L,(9.52±2.37)mg/L,(420.60±158.11)m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5±1.58)m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79,P<0.05);SAP组、UAP组、AMI组的CD62p阳性百分率依次升高((18.31±4.74)%,(36.52±15.81)%,(62.35±16.60)%),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52±3.16)%),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0,P<0.05);SAP组、UAP组、AMI组血浆中CD62p阳性表达率与SAA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2、0.512、0.548,P<0.05).结论:SAA和CD62p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颈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和P27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人宫颈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elinDl)和P2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宫颈腺癌组织、30例官颈腺上皮内肿瘤(CGIN)和24例正常宫颈腺上皮缉织中CyclinD1和P2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CGIN和正常宫颈腺上皮组织中Cye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26.67%和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3种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6%、53.33%和91.67%,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官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腺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51,P<0.05).结论:CyclinD1的高表达和P27的低表达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李素琴;李文才;黄明;王冠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等效性检验若干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等效性检验中一些相关统计概念和应用公式问题.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结果:等效性检验有关概念和应用公式存在歧义和不一致.结论:等效性检验有关概念和应用公式需要学术讨论和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

    作者:王爱英;李克均;施学忠;杨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E-选择素、D-二聚体及血清CK-MB水平检测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D-二聚体(DD)及血清肌酸激酶MB亚型(CK-MB)水平.方法:设AMI组(n=22)和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组,n=40),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对象血浆中slCAM-1、sE-selectin水平;胶体金免疫测定法分析血浆中DD含量;速率法测定血清CK-MB水平,并分析sICAM-1、sE-selectin与DD、CK-MB的相关性.结果:Ami组slCAM-1、sE-seleetin、DD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AMI组血浆slCAM-1和sE-selectin水平与DD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754和0.598,P均<0.05),但与CK-M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lCAM-1和sE-selectin有可能成为评判AMI危险性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王清霞;任春锋;孙改河;沈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郑州集餐饮、洗浴、娱乐、住宿一体的大型会所室内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郑州市集餐饮、洗浴、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会所公共场所室内卫生质量的状况.方法:2005年3月至12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郑州市6个市辖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1个县(中牟县)、5个县级市(巩义市、荥阳市、新街市、新郑市、登封市)营业面积3 000 m2以上的200余家大型会所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6家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格,统一调查标准,由专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人员逐家调查、监测并登记人册.分别检测66家会所的餐厅、休息大厅、客房及娱乐场所室内的照度、噪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可吸人性颗粒物情况及空气细菌总数);并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计算各指标的合格率.结果:郑州市大型会所室内的温度、湿度合格率均较高,而餐厅、休息大厅、娱乐场所等处可吸人颗粒物、细菌总数和二氧化碳浓度合格率较低.目餐厅和娱乐场所的噪声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郑州市大型会所室内卫生质量总体上较好,建议针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不合格)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全面提高郑州市公共场所卫生水平.

    作者:程桂平;田红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型肝炎宫内感染150例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可经母婴传播感染胎儿,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乙肝高发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乙肝发生的关键.作者探讨了妊娠晚期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经母体对胎儿进行被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

    作者:陈敏;和春霞;张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鼻窦炎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调查

    鼻窦炎(rhinosinusitis,RS)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病程长,易复发,不但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及社会活动,还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成长[1].有研究报道在许多疾病中,患者有着同样程度的疾病但却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感受;同样,对某些疾病经治疗后的效果患者的自己评价与医师的评价也不相同,患者求医的主要原因还是症状感受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

    作者:张镭;柴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体水泥灌注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

    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作者采用椎体水泥灌注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28个椎体),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杰;耿孟录;何贵生;李永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河南省某高校教师血脂水平检测

    近20 a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为探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作者于2006年7月对信阳师范学院的教师人群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霞;张景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86例治疗体会

    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本科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8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燕;朱长举;裴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

    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作者采用磁刺激脊髓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测定了30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发病初期的脊髓神经根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少平;李增富;冯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海拔地区儿童鼻窦炎34例脑电图分析

    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高海拔地区儿童鼻窦炎更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脑电图异常率较高[1].1988年5月至2006年9月,作者共收治鼻窦炎患儿34例,现将其脑电图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镜诊断治疗13 843例配合体会

    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采用内镜诊治患者13 843例,现将内镜诊治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星星;晋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胰岛素瘤54例诊治体会

    胰岛素瘤是来源于胰岛B细胞的肿瘤,具有较强的自主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临床上以血糖降低导致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和神经缺糖症状为其主要表现[1].作者将近20 a收治的54例该类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牛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司坦唑醇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8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作者采用司坦唑醇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38例MDS,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林湘;梅瞬喜;张秋堂;王芳;马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听神经瘤48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2003年2月至2007年1月,作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48例,疗效满意.现从手术入路、神经电生理检测、面听神经保护、内听道肿瘤处理等方面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郭孝龙;吴进松;程小兵;赵勇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思他宁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0例

    2002年3月至2007年4月,作者采用思他宁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0例,并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相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段德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9例治疗体会

    利用搏动性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Glenn手术)治疗难以一期于术矫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作为Fontan手术的过渡手术,同时也是一些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的终减状手术[1].2000年3月至2005年4月,作者对19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保留奇静脉的搏动性双向Glenn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刚;荣金明;柴文祥;杨巧玲;梁宝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鼻内镜鼻腔双径路治疗眶下壁击出性骨折12例体会

    眶下壁击出性骨折的特点是眼眶遭受钝性打击时,眶内压突然增高,致眶下壁薄弱处破裂骨折,使眶内容物嵌入骨折处或上颌窦内,造成眼眶容积和眼眶内容物间不平衡,其特征是眶下缘完整,伴眼球位置改变,出现复视、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本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经鼻内镜鼻腔双径路手术治疗12例眶下壁击出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李赞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与替硝唑防治根管治疗期急症的疗效比较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将增加复诊次数,导致根管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为25%-40%[1].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作者将地塞米松作为辅助药用于根管封药、根管充填,并与替硝唑相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宋琰华;张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式显微泪小管断裂吻合术87例疗效观察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急症之一.内眦部的裂伤大多伴有泪小管特别是下泪小管的断裂,占眼外伤发病率的10%左右[1].其并发症之一是流泪或急慢性泪囊炎,手术常在急诊的情况下进行.由于伤口的不规则性或复杂性,如果吻合不良,术后常会出现溢泪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作者采用改良式显微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治疗87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沈玲;许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46例临床分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psoriasis pustuiosa,PP)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无菌性脓疱伴严重全身症状为特征的银屑病,病情危重,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诊治了46例PP患者,现将4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鸿玮;郑晓红;王瑞;杨俊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66例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病因难以确定,与感染、食物、药物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常易复发.近年来研究发现,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也称慢性食物过敏,可导致机体慢性免疫性损伤,症状涉及全身各系统,却常常被临床忽视[1].

    作者:孙改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50例MRI表现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前对病变的准确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MRI作为一种无创伤且具有极高软组织分辨率的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者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连建敏;李永丽;徐俊玲;史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2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noncoml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INVM)是由于胚胎时期心肌形态发生(致密化)过程受阻,导致窒壁内持续存在大量异常突出的肌小梁网和深陷隐窝,临床表现为左室功能不全、体循环动脉栓塞和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不合并其他心脏结构的异常.

    作者:陈岩;刘晓宇;张连仲;朱中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妊娠是妇女的正常生理过程,妊娠期妇女可有甲状腺体积增加、血流丰富、基础代谢率增高等改变[1].为了解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清甲状腺及垂体激素的水平,评价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王庆祝;刘保平;韩星敏;孟玉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肠气囊肿症6例临床分析

    肠气囊肿症以肠管黏膜下、浆膜下或肠系膜存有气囊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国内少见,多发生于新疆、青噜海等地[1].1988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共收治6例肠气囊肿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洁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环孢霉素A、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A)进展快,预后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对经典的雄激素治疗反应欠佳,单独应用的有效率为56.1%[1].作者联合应用环孢霉素A(Cs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雄激素治疗23例CAA患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陈绍倩;孙慧;孙玲;刘少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跳跃性颈椎间盘突出症41例

    1998年4月至2006年12月,作者共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跳跃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磊;王义生;翟福英;王利民;李军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24例外科治疗体会

    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本科共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中亚;熊海洋;郑新红;乔俊;凌兴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

    2005年3月至2007年7月,作者采用腹腔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峰;危林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哮喘症状类型和表现形式对哮喘分级评估的影响

    2005年3月份以来,作者对在本院哮喘门诊就诊的196例哮喘息儿进行有关哮喘症状和活动受限方面的问卷调查,以评估这些儿童的哮喘症状负荷和表现形式对哮喘严重程度分级的影响.

    作者:葛秋生;张双船;陈金玉;徐颂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松果体区肿瘤35例临床分析

    松果体区肿瘤是颅内少见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4%-1%[1].由于其位置深在,邻近又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故手术具有一定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作者对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科收治的35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翟广;刘献志;宋来君;张志强;冯祖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呼吸道管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机械通气作为治疗SAP并发ARDS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1].本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SAP合并ARDS 32例,现将呼吸道管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屈清荣;马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癌术后皮T积液的防治体会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1].乳癌传统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皮下积液是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2],也是导致皮瓣坏死和创面感染的主要原因.不但延迟切口愈合时间,而且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接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时间.

    作者:张忠玲;王晓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脑幕脑膜瘤57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小脑幕脑膜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脑膜瘤的2%~9%,多发于40-60岁,女性居多,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1].1995年6月至2006年9月,作者收治小脑幕脑膜瘤5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闫东明;宋来君;徐国本;保建基;魏新亭;徐滨;孙剑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8例MRI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MRI的影像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儿童幕上PNETs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8例患儿均行颅脑MRI常规平扫,其中6例进一步行颅脑增强扫描,1例行MRI颅脑及全脊柱增强扫描.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包括顶叶3例,顶颞叶I例,顶枕叶1例,三脑室1例,前颅窝底和中颅窝底各1例.病灶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T1WI上8例均呈不均匀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WI上3例呈高信号,4例旱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肿瘤伴有囊变5例,出血4例.病灶内见流空血管3例.肿瘤周围无水肿6例,轻度水肿1例,中度水肿1例.7例颅脑增强扫描示肿瘤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1例,其中1例中颅窝底肿瘤伴有脑池、侧脑室室管膜下及全脊柱蛛网膜下腔广泛结节种植强化灶.结论:儿童PNETs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肿瘤部位、边界、信号、水肿、增强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高雪梅;程敬亮;任翠萍;张焱;崔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性牙龈炎180例临床分析

    妇女妊娠期间因内分泌影响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牙龈炎称妊娠性牙龈炎.通常表现为口腔有异味,牙龈红肿,遇刺激易出血,甚至牙龈乳头形成瘤样病变(即牙龈瘤).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本院产科和妇幼保健门诊接诊的1 560例孕妇中有牙龈炎者180例,作者对该类患者进行孕期口腔保健和健康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学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5例MRI表现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dysplastie gangliocy-toma of the crebellum)也称Lhermitter-Duelos disease (LDD)病,是十分少见的小脑肿瘤,病理学上认为它可能属于迷芽瘤或错构瘤性质,为一种低级小脑新生物,WHO将其定为I级肿瘤,该类病变以单侧小脑皮质缓慢进展的占位性病变为特征[1].

    作者:张继良;李永丽;徐俊玲;史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0例治疗体会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常采用单纯圈套器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1].自2001年7月至今,本院应用鼻内镜技术及动力吸割系统手术切除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6例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作者对入院的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了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司亚卿;王家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沐舒坦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63例疗效观察

    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早产患儿126例,对其中63例早期给予沐舒坦防治肺透明膜病(HMD),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彦伦;李建业;徐呜浩;丁晓霞;钮宜文;周俊华;葛太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Sturge-Weber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及CT和MRU诊断

    Sturge-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病或软脑膜血管瘤病,为先天性神经皮肤发育异常,临床少见[1].作者收集本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彦;任翠萍;李彩霞;程敬亮;张会霞;白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切除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60例体会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起效快、作用完善、麻醉用药量少,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作者总结了本院2004年以来应用CSEA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EA相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食管癌患者217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目前食管癌的首选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如何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围手术期管理至关重要.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本科共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217例,死亡11例,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血小板生成因子-4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Y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 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2.0%(41/50).47.4%(9/19)、26.0%(13/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4蛋白的用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36.8%(7/19)、18.0%(9/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L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36,P=0.000).结论:VEGF-C和FLT-4与ES-CC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庞霞;郑湘予;李晟磊;陈奎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转变理念,重视做实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全球因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在每3个死亡的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作者:胡大一;丁荣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脏器.根据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肾脏受累.因此,狼疮性肾炎(LN)是SLE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也是决定SLE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红;丁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