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5期文献
  • EAggEC生化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EAggEC的生化特征及抗药性.方法从门诊腹泻标本中分离EAggEC菌株,并作DNA探针、和粘附试验、生化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生化反应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检菌生化特征基本相似、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IMVC反应为典型的++--,但有5%(2/40)菌株不分解山犁醇.而药敏试验情况表明,对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林可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等耐药,对环丙沙星、复达新、丁胺卡那敏感,可作为当前治疗的首选药.结论本研究提示了5个监测点分离的EAggEC生化特征和耐药性基本情况.

    作者:刘巧突;陈小勇;谭慧敏;钟忠;何凤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肠上皮性肿瘤AgNORs及PCNA表达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AgNORs计数及PCNA指数在大肠上皮性肿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AgNORs染色蓝调色技术及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1例大肠癌及10例大肠腺瘤标本中的AgNORs颗粒及PCNA指数,另检测正常大肠组织6例作为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管状腺瘤及大肠高、中、低分化腺癌之间AgNORs计数及PCNA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颗粒分布和形态也不相同.结论AgNORs计数及PCNA指数测定为大肠腺瘤及各级大肠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栋良;肖翠兰;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人群免疫功能及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广州市东山区110名男性餐饮业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唾液溶菌酶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结果烹调油烟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其接触工龄呈显著正相关.唾液溶菌酶含量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烹调油烟可损伤细胞遗传物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付裕;朱惠莲;赖志鸿;许斌;许晓晖;苏惠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酸雨及其紫外线对SARS疫情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3年春季SARS流行期间,北京、广州、太原、长沙等地酸雨和紫外线辐射等特征分析,结果指出:降水偏少、时段分布不均匀、降水中pH值偏高、气候干燥、空气中气溶胶微粒含量过高,是滋生和传播各种病毒的主要原因,也是SARS和呼吸道疾病病毒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

    作者:张国君;罗伯良;张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氯乙烯的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三氯乙烯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三氯乙烯用染毒柜对雌、雄昆明小鼠分别进行染毒,染毒后雌雄合笼进行自然交配,观测子代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脏器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毒组子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存在发育迟缓和缺肢畸形.结论三氯乙烯可导致昆明小鼠子代发育迟缓和缺肢畸形,表明其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吴泰顺;吴礼康;张勤;肖锦晖;聂绍发;陈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8月~2003年8月间人工材料植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实施各种人工材料植入手术3 121例,其中合并感染22例,总感染率为0.7%,14例送检,8例细菌培养阳性,病菌检出率57.14%,革兰阳性菌占6例,革兰阴性菌1例,真菌1例,经对症治疗感染控制痊愈9例,人工材料取出13例.结论人工植入材料合并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常常难以控制从而导致手术失败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是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玉生;廖旭锋;刘小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2002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五省食物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收集2000~2002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五省食物中毒和4种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类疾病合计发病率为42.19/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报告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别为浙江、河北、湖北、江苏和湖南省;所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动物性食品为多,植物性食品次之;中毒起数构成和发生人数均以微生物和农药及化学物引起所占比例大.食物源性传染病病例数以6~9月为多;发病年龄以60~(9.42%)、10~40岁(41 53%)人数集中;发病率以9岁以下年龄者为高;病死数以60~、20~25、55~60岁组比例较高;病例数与死亡数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结论由于本文数据未能涵盖所有的食源性疾病,故此数据为冰山一角;应重点加强动物性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采食野蘑菇、误食农药、鼠药以防中毒的宣传教育;关注的人群主要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

    作者:郭绶衡;刘富强;刘秀英;陈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二氧化氯消毒剂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为二氧化氯含量测定方法的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丙二酸-碘量法和五步碘量法.结果两种试验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别很大,pH值越低,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越接近.且方法的精密度也不同,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9996%~0.2503%和0.7336%~14.80%.结论作为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刘吉起;李艳芬;李发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341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宫颈糜烂的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341例已婚妇女采用集中普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情况、妇科检查、化验室检查3部分1.结果3 341例调查对象,查出宫颈糜烂思病率为27.17%,其中轻度单纯型糜烂占66.52%,中度颗粒型糜烂占27.64%,重度乳头型糜烂占5.84%;未查出宫颈癌.宫颈糜烂好发于35岁以前的妇女,其发生率与初婚、初产的年龄呈负相关,与人流次数、胎产次数呈正相关,同时还与职业、避孕节育措施、阴道清洁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干预,做到早防、早治,加大生殖健康教育力度,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高菊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骨髓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目的研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成骨特性,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成骨种子细胞.方法以人髂骨区骨髓为材料进行体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纳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进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接种细胞4d即可传代,在条件培养液中2周形成多层结构,并出现黑色结节,ALP染色阳性,结节四环素荧光标记、钙染色阳性,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黄褐色.结论采用本法在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生长良好,并具有成骨细胞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做为临床所需的成骨种子细胞来源,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黄柏英;祝斌;罗学滨;吴尚辉;祝和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衡阳地区不孕不育者支原体感染现状

    目的了解湖南省衡阳地区不孕不育者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现状.方法设计Uu、Mh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137例不孕不育者标本,统计分析Uu、Mh感染情况.结果在137例不孕不育者中,Uu阳性51例(37.2%),Mh阳性36例(26.3%).结论不孕不育者的Uu与Mh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者(X2=8.70,P<0.05).

    作者:余敏君;刘传爱;严加林;朱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丝光绿蝇抗菌物质诱导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体壁对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丝光绿蝇三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 h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滤纸片法作抑菌试验,用于显示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抑菌活力的大小.提取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设置3、5、7 μl不同的血淋巴加样量实验组,记录不同加样量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设置不同稀释浓度,记录不同浓度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观察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等8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丝光绿蝇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高峰出现在处理后48 h.平板滤纸片法抑菌试验中,以加7μl血淋巴的抑菌效果佳.丝光绿蝇诱导48 h血淋巴1/2、1/4、1/8、1/16、1/32、1/64的不同稀释浓度,对金黄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丝光绿蝇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等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结论针刺体壁能诱导丝光绿蝇体内产生抗菌物质,诱导的抑菌活力峰出现在处理后48 h.抑菌试验加样以7μl为宜,诱导后丝光绿蝇的血淋巴,稀释至64倍,对金黄葡萄球菌仍有抗菌活性,提示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提示具有较广的抗菌活性.

    作者:许兵红;曾莉萍;史明珠;艾予川;李进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醛对小鼠胸腺、脾、睾丸组织MGMT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淋巴及睾丸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 mg/m3)、中剂量组(5 mg/m3)、高剂量组(10 mg/m3)、对照组(无甲醛暴露),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吸入甲醛1次,每次4 h,连续9周.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免疫组化法对小鼠胸腺、脾及睾丸组织中MGMT进行检测.结果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胸腺、脾和睾丸组织中MGMT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甲醛对小鼠淋巴和睾丸组织MGMT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杨迪;张全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珠海市万山岛不明原因儿童腹泻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索珠海市万山岛局部不明原因腹泻暴发的原因.方法对珠海市万山岛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结果2001年1月10日起,万山岛旧营房内出现儿童腹泻,至1月20日,共有25名儿童发病,死亡1人,发病儿童临床表现一致,均为腹泻,少数伴呕吐.结论珠海市万山岛局部不明原因腹泻暴发是由轮状病毒污染水源头所致.

    作者:阮峰;柯建厚;黄利群;陈斌;谭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含酶洗涤剂对胃镜清洗与消毒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有效的胃镜清洗与消毒方法,比较含酶洗涤剂(四槽法)与三槽法清洗消毒细菌学监测的结果.方法40支胃镜经四槽法清洗消毒后和42支胃镜经三槽法清洗消毒后作细菌学监测.结果四槽法与三槽法对比,其细菌数分别为(5.1±2.3)和(20.6±4.5)cfu/件,P<0.01.结论含酶洗涤剂能显著提高胃镜的消毒效果.

    作者:龙子义;杨惠;朱平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1~2002年资兴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防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1991~2002年全市肾综合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采取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效果,为HFRS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1991~2002年HFRS疫情、监测资料及防制措施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年间全市共发生HFRS634例,年均发病率为14.66/10万,20~55岁青壮年占78.65%,农民占85.7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升高,属野鼠型疫区.采取以灭鼠、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前后发病率分别为30.41/10万和6.78/10万.结论疫苗接种与灭鼠是控制HFRS的主要有效措施.

    作者:廖建华;曾孟春;周一平;欧阳文;吴政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反义RNA和反义硫代寡核苷酸抗HBV转基因小鼠病毒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人工合成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ODN)和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EP4-ac)在乙型肝炎(HBV)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BV-pre-c/c基因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5‘-CATGCCCCAAAGCCAC-3'.构建HBV-c区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EP4-ac),并以半乳糖-多聚赖氨酸(Gal15-PLL)作肝靶向载体.将20只HBV转基因小鼠分为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真核质粒表达、生理盐水组.靶向反义硫代寡核苷酸以每只体重150 ug剂量,反义RNA真核质粒每只100ug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对照组用同样体积生理盐水同样方法给药.结果注射asODN和PCEP4-aC后7 d血清HBsAg已有所下降(P<0.05);14 d时显著下降(P<0.01),且血清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6.7%(4/6)和62.5%(5/8),而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和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均能在乙肝转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复制和表达,且两者在抑制作用上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陈枫;王明勇;陈同良;宋新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用双氯芬酸柔性纳米脂质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柔性纳米脂质体局部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将44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局部外用双氯芬酸柔性纳米脂质体(治疗组)或口服戴芬(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对照组),疗程4周;分别于第1周和第4周观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周和4周时,纳米脂质体组较口服戴芬组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和压痛症状(P<0.01);经治疗4周,纳米脂质体组和口服戴芬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外用双氯芬酸柔性纳米脂质体和口服戴芬均能明显改善RA的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对改善关节疼痛和关节压痛,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无胃肠道不适等全身不良反应.

    作者:梁清华;罗徐;李国栋;李先红;范荣;唐涛;汤天凤;王安宇;李春燕;林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长沙地区部分小学生皮肤病调查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小学生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由皮肤科医生对长沙市雨花区37所小学,共17 542名小学生进行皮肤体格检查.结果发现皮肤病共37种,患皮肤病者2 703人,皮肤病总患病率为15.41%,时点患病率以单纯糠疹(8.43%)高,其次为雀斑(2.64%)、丘疹性荨麻疹(1.44%)、痤疮(0.87%)、湿疹皮炎(0.47%)、扁平疣(0.32%)、毛周角化症(0.30%)、血管瘤(0.19%).男生高于女生的皮肤病有单纯糠疹、丘疹性荨麻疹、毛周角化症、扁平疣、体癣(P<0.01),而女生高于男生的有痤疮(P<0.01).在小学阶段,随年龄的增长皮肤病的患病人数有增加趋势的有单纯糠疹、雀斑.结论在长沙地区小学生中,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的是单纯糠疹、雀斑、丘疹性荨麻疹、痤疮、湿疹皮炎、扁平疣、毛周角化症、血管瘤.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皮肤病有单纯糠疹、雀斑.

    作者:曾迎红;汤建萍;韦祝;周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周血P53基因检测在大肠癌高危对象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大肠癌发生过程中P53基因的突变作用,评估外周血P53基因突变分析作为大肠癌高危对象筛查指标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40例大肠癌患者及其40例家系成员外周血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外周血P53基因突变率为30%和0%(P<0.05),P53基因阳性者家系成员和P53基因阴性者家系成员的P53基因突变率为25%和5%(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P53基因突变分析可望成为大肠癌高危对象的有效筛查手段.

    作者:陈宏;余元龙;胡泽民;常晓健;周载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六价铬对L-02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六价铬(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与凋亡密切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8、16、32、64μmol/L 6个不同浓度的Cr(Ⅵ)溶液处理L-02人胚肝细胞6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线粒体酶抑制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PTP)的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的(△ψm)的变化.结果在2~64 μmol/L Cr(Ⅵ)处理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细胞存活率与Cr(Ⅵ)处理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10).随着Cr(Ⅵ)浓度的增加L-02肝细胞线粒体总酶活性受到抑制;线粒体PTP孔开放程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Ⅵ)可对L-02肝细胞线粒体与凋亡相关的功能产生损伤效应.

    作者:肖经纬;钟才高;张洪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恶性淋巴瘤分类和诊断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

    文章分析恶性淋巴瘤的分类、诊断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研究表明现代医学新技术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作者:周建华;文继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7例面中线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其EBV感染关系

    目的探讨面中线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ma,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抗体标记T淋巴细胞(CD45RO、CD56、TIA-1)和B淋巴细胞(CD20、CD45RA),同时进行EBV原位杂交检测.结果(1)67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2.7:1,平均年龄43岁,发病部位多位于鼻腔;(2)按照WHO新分类法,67例中B细胞淋巴瘤有31例(47.4%),NK/T细胞淋巴瘤有30例(46.2%),外周T(非特殊类)细胞淋巴瘤有6例(9.1%);(3)67例中有27例EBER1/2检测表达阳性(40.3%),其中25例为NK/T细胞淋巴瘤,2例为外周T(非特殊类)细胞淋巴瘤,31例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阴性.结论面中线NHL以NK/T细胞淋巴瘤多发,EBV感染与淋巴瘤组织类型有关,与部位无关.

    作者:李延辉;许淑媛;周金平;李美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苯柳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及防护试验

    目的研究硝苯柳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活性及其预防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尾蚴置于硝苯柳胺药液中,测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尾蚴的死亡率;小鼠涂肤防护和口服预防试验:即先给药,再经皮感染尾蚴,35 d后解剖检虫.结果温度为25℃~35℃时,硝苯柳胺水溶液浓度为0.5~2.0 mg/L,分别在8~32 min内将尾蚴全部杀死;小鼠涂肤防护在62.5 g/L以上,减虫率为100%;小鼠口服500和100 mg/kg减虫率分别为39.5%和12.9%.结论硝苯柳胺是一种较强杀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蚴剂,其杀蚴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小鼠涂肤防护效果好,但口服预防效果差.

    作者:陈生田;朱金华;龙彩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吸毒者吸毒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的吸毒特点对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对两所强制戒毒所内吸毒者分别进行随机整群抽样,用自制问卷了解772例吸毒者吸毒特点,并抽取血标本测定被访者HBsAg、抗-HCV.结果注射式吸毒者(包括静脉注射者、肌肉注射者、同时使用注射与口吸方式者)HBV、HCV重叠感染率24.3%,显著高于非注射者6.2%(P<0.01);随着吸毒年限的延长,重叠感染率从17.2%、22.1%增加到28.3%(P<0.05);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重叠感染率由13.4%增加到28.3%(P<0.05);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重叠感染率由13.4%(29/216)不断上升到36.3%(51/14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注射式吸毒、吸毒时间延长、戒毒次数增加是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黄民主;李登清;龚文波;关岚;刘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两种核酸染料的应用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GoldView核酸染料对于凝胶中DNA/RNA的染色效果及其取代EtBr用于常规电泳后凝胶中核酸染色的可能性.方法将电泳后的SSCP凝胶和琼脂糖凝胶放入两种核酸染液中轻摇浸染30~45 min,并注意避光,300 nm紫外灯下观察并照相记录.结果ColdView染色后,dsDNA呈绿色荧光,ssDNA呈红色荧光,可检测到少至5ng的dsDNA,灵敏度与EtBr大致相当.结论ColdView是一种安全、灵敏的EtBr替代品,可用于常规核酸染色.

    作者:海志杰;沈宏伟;邓军卫;姚茂金;李敏能;杨心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检测及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扩增抗拒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s system ARM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法评价其可行性,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临床病情及血清中HBeAg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ARMS对13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前C区nt1896位点进行检测,并对其中62例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HBV DNA前C区基因片段后直接测序.结果62例标本中,ARMS检测出A83突变35例,基因测序法检测出A83突变41例,A83突变例数差异无显著性(X2=1.23,P>0.05);在ARMS检测的139例标本中,HBeAg阳性标本57例,有5例A83突变,占8.8%,HBeAg阴性的82例标本中有56例A83突变,占68.3%(x2=48.4,P<0.01);22例急性肝炎(AH)患者未检测到A83位点突变,79例慢性肝炎患者(CH)有31例A83位点突变(39.2%),29例肝硬化患者(HLC)中有21例A83位点突变(72.4%),9例肝癌患者(HCC)均有A83位点突变(100%).结论HBeAg阴性患者病毒前C区A83突变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慢性化有关;ARMS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以满足临床对乙肝病毒前C区A83突变分析的需要.

    作者:罗立波;王永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母血、羊水中IGF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IGF-Ⅱ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抽取15例分娩IUGR胎儿(IUGR组)及20例分娩正常儿(对照组)产妇肘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血及羊水.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放射法分别测定其IGF-Ⅰ、IGF-Ⅱ水平.结果IUGR组产妇血清IGF Ⅰ水平低于对照组,IGF-Ⅱ水平无显著差异;IUGR组脐血及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检测母血及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早期诊断IUGR.

    作者:王晓春;肖平;刘惠宁;黄顺玲;陈卫群;吴佳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2~2003年珠海市健康体检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珠海市2002~2003年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加以分析,为该市疾病预防控制和满足从业人员对健康基本预防保健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方法用TRITURUS变色龙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酶联免疫法.结果HBsAg平均阳性率达到8.54%.从时间分布上看,7月份为高9.71%,11月份低7.42%;HBsAg感染女性高于男性,以21~40岁年龄段高.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阳性为近两年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其次为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分别占57.39%和27.15%.结论珠海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较高,提示应监测和这部分群体免疫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让从业人员了解乙型肝炎的知识.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面,这对于防治乙型肝炎,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丽雯;曾超;邬托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全民普食碘盐后山东省居民户食用盐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地区在实施全民普食碘盐以来,居民户食用盐状况,为今后的防治IDD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30个监测点(2002年为40个),每个监测点随机采取盐样40份(2002年为80份)进行全定量检测碘含量.结果至2002年,共检测样品6 595份,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上升至88.4%,变易系数降至25.1%,产盐区及粗盐中非碘盐问题突出.结论居民户食用盐状况得到了改善,成效是显著的,但全省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尚未达标,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非碘盐问题.

    作者:石福增;刘旭光;王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ARS暴发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本文利用北京、广州、太原和长沙四地SARS病例资料和前期及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时间相关、地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低气温、平均气温较低和空气干燥(湿度小)时,预示后期发病人数有较大增加;反之,当低气温、平均气温较高和空气潮湿(湿度大)时,预示后期发病人数有较大减少.此外每次降温过程的出现预示着SARS发病人数将增加.

    作者:罗伯良;张超;张国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肺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131例肺癌患者,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77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的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Beta-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结果131例肺癌患者有9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1.0%;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有2例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阳性率为10.0%;17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没发现阳性.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的应用对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阳国平;向晖;袁洪;闾宏伟;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常德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随机选择HBsAg阳性携带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应用FQ-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A-F6种基因分型.结果43例HBV DNA定量阳性血中B、D混合型占51.2%(22例),B型占27.9%(12例),C型占9.3%(4例),C、D混合型占4.7%(2例),B、C混合型占2.3%(1例),未分型者2例,未发现A型、单纯D型、E型和F型.结论常德市HBV基因型以B、D混合型为主,次为B型、C型,C、D混合型及B、C混合型.

    作者:廖可育;彭志高;侯宏锦;熊昌本;罗玲;梁华;周海峰;白熠;熊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运用UP-PCR技术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的扩增与酶切鉴定

    目的扩增、鉴定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方法选取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采用UP-PCR法扩增其Hsp60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分析.结果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以扩增出约1.1 KB的基因片段,蜡样芽孢杆菌PCR产物经Hind Ⅲ酶切后形成约684 bp和470 bp片段,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产物经Bgl Ⅱ酶切后形成861 bp和296bp片段.结论UP-PCR技术能同时扩增出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为进一步进行致病菌的种属鉴定和分型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胡玉山;江丽芳;洪帮兴;方丹云;郭辉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深海鱼油对大鼠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本文研究国内深海鱼油对摄取高脂饲料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调节作用.方法饲喂大鼠不同剂量的国内深海鱼油,实验期为28 d.并设阴性对照.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0.67、1.33 g/kg·bw深海鱼油可使血清TC值降低(P<0.05),1.33 g/kg·bw深海鱼油可使血清TG值降低(P<0.05)、HDL-C值升高(P<0.05).结论国内深海鱼油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作者:张荣标;林玉珍;林健;刘少娟;林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珠海市中老年男性生殖健康及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珠海市21世纪初珠海市中老年男性的生殖健康和服务需求状况.方法2000年11月~2002年6月期间,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珠海市区45岁以上男性共1 200名,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人口学特征、计划生育、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性保健、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男性更年期七大问题共70题.结果人口登记中老年45~54岁占33.2%,55~64岁占35.3%,65岁以上占31.5%.本调查对生殖健康较了解占11.4%,大多数人渴望得到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对男性更年期的了解仅占7.8%,但是对计划生育、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性保健、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了解程度较高,均达到70%以上.结论从本研究我们认为珠海市中老年男性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接受外界信息较快,影响较大,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对中老年男性进行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宣传教育及社区服务,以便进一步改善中老年男性生活质量.

    作者:庄声洲;丁建钢;马小艾;邓春华;任泽航;胡红星;詹鸣;郑克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湘市钉螺回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临湘市螺情回升的原因,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7~2003年临湘市查灭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7~2003年共查出有螺地带23处,面积1 635.5万m2.其中垸外6处1 490.61万m2,垸内17处144.87万m2.新发现8处826.67 m2.结论钉螺面积增大,受洲滩变化等地理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应对新生洲滩进行螺情监测,防止向垸内扩散.积极开展垸内灭螺,消灭垸内钉螺.同时控制查螺质量,扩大范围查螺,查清螺情.

    作者:熊海波;王周源;汤立志;闾岳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首例母婴传播HIV感染者报告

    湖南省自1992年在劳务归国人员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在全省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感染途径以吸毒(静脉)和性传播为主.性乱行为加速了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同时出现了家庭内夫妻问经性接触感染的第二代病例.2003年12月在湖南省发现首例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HIV者.现将感染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欧秋英;陈曦;贺健梅;覃碧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2~2002年深圳市福田区丙类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1992~2002年丙类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1992~2002年丙类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92~1994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后迅速下降;1995~2002年发病率波浪形上升;2)流行性腮腺炎是福田区重要的丙类传染病,占全部丙类传染病约60%,急性结膜炎和流感也占相当比重,且疫情相当集中于某年;3)福田区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56.56/10万.结论深圳市福田区丙类传染病仍呈较高发病水平,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和流感等主要丙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

    作者:黄慈林;谭京广;刘奋;方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长沙市芙蓉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长沙市芙蓉区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5~2002年芙蓉区麻疹报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预防控制措施逐步实施,芙蓉区麻疹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年平均发病率从1955~1966年的1 879.63/10万下降至1985~2002年的2.67/10万,下降了99.86%.1985~200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7例,麻疹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5.21%(88/117).麻疹发病呈高度分散状态.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6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70.94%(83/117).结论长沙市芙蓉区麻疹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后的工作需在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的同时,继续做好麻疹强化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

    作者:胡辉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山区中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处理与思考

    目的调查了解一起山区中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特点和流行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结果学校发生细菌性痢疾248例,以学生为主,罹患率为10.70%,流行期17 d.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粘液血便为主,从病人粪便、食堂从业人员肛拭、食堂售饭菜窗台、末梢水分离出6株福氏4型痢疾杆菌,经调查分析认为主要传播途径是饮用水源被污染.结论学校卫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学校卫生管理仍有许多不足,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如何理顺卫生监督与学校整改的关系、加强疫情报告、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值得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思考.

    作者:曾竣;李翠云;梁绍伶;马昌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80~2003年河南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河南省1980~2003年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历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0~2003年,全省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为607.14/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37.61~2 645.18/10万之间.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90年代以来发病态势持续平稳.90年代末以前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以来传染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成倍上升,构成比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3%.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淋病发病率2000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河南省传染病自90年代以来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传染病谱构成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河南省应进一步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

    作者:张更荣;李自钊;马桂芳;陈益洲;李瑞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6~2003年宁波市镇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

    为估算2004年和2010年宁波市镇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1996~2003年居民主要死因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宁波市镇海区的恶性肿瘤死因构成逐年上升,预计2004年将达到202.17/10万,到2010年可高达303.06/1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中,肝癌、胃癌、肺癌分别列为前三位,2002年宁波市镇海区与全国部分市、县恶性肿瘤同期死亡率相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作者:胡依红;范善康;董选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采集腹泻病人及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分别做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以后者为金标准,计算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O139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0%,约登指数为0.95,阳性预测值为46.6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可做为一种筛检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志红;胡世雄;曾亚雄;董月华;段丽琼;郭绶衡;龙智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河弧菌污染学校饮用水源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分析

    通过一起河弧菌污染学校饮用水源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说明应加强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改变其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

    作者:段良松;廖红军;谢群;段云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醴陵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七年效果分析

    醴陵市自1995~2001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来,严格按<项目工作手册>要求,全面推行现代化结核病控制策略--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 course,DOTS),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已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与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希;荣树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0~2003年珠海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流行性腮腺炎在珠海市的流行动态.方法利用珠海市1990~2003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珠海市统计局历年人口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在14年中流行性腮腺炎呈现两个峰值,分别为1991年(发病率为3.86/10万)和1997年(发病率为5.74/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0~9岁,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结论1990~2003年珠海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递增的波动性发展,应继续加强当前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下一波峰出现.

    作者:段彩玲;黄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边远山区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当地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注射风疹疫苗的1~8岁儿童于1个月后采静脉血1ml作抗体检测.结果当地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抗体平均阳性率77.73%,其中1~2岁儿童阳性率高,为90.00%.结论风疹疫苗应列入常规计划免疫之中,并以1~2岁儿童及育龄妇女为重点免疫对象.

    作者:黄丽花;江超穗;罗大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张家界市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状况分析

    通过对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661例,涂阳发现率为20.50%;其中就诊411例,占涂阳病人的62.18%,涂阳发现率为19.43%;日常推荐150例,占涂阳病人的22.69%,涂阳发现率为30.93%;综合医院转诊78例,占涂阳病人的11.80%,涂阳发现率为29.77%.

    作者:张军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HBsAg携带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方法收集53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其HBsAg.结果正常人群HBsAg携带率为10.2%,男性为13.2%,女性8.75%;胃溃疡(GU)患者携带率为25.9%,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携带率为24.7%,男性溃疡患者携带率为29.7%,女性溃疡患者携带率为18.8%.结论消化道溃疡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HBsAg携带率有非常显著差异,两组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戴春梅;陈辉;周建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宁远县1998~200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近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 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998~2003年宁远县累计报告428例麻疹,年平均发病率/10万,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推迟,主要集中在第2季度,病例集中在0~4岁组儿童.结论根据对宁远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应采取加强防疫人员技术培训,加强冷链管理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和免疫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监测及流动人口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流行,同时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免疫等综合措施,把麻疹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者:何凡;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3~2002年广州市番禺区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1993~2002年间番禺区淋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1993~2002年番禺区性病监测系统的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3~2002年番禺区淋病病例逐年增加,年均递增12.77%,报告发病率从60.95/10万增至156.56/10万;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职业以工人、供销人员及饮服人员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测和重点行业人群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避孕套;规范淋病的诊治,从而控制淋病的发病率.

    作者:边叶兵;陶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湖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同时又是极其重要的工作.迅速、准确、全面地掌握传染病疫情,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趋势和流行规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关键.为了解全省各地医疗卫生单位疫情报告质量,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10~12月进行了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琦;伍英;白晓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军队院校学员肠道寄生虫感染及药物驱虫效果评价

    目的对军校学员肠道寄生虫服用驱虫药物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及药物效果评价.方法对2000级、2001级、2002级学员驱虫前后各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学员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服药后下降78%,差异显著,新学员感染率比老学员高(X2=7.1,P<0.01).结论集体服药驱虫,教育学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寄生虫病传播和流行.

    作者:黄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及驱虫效果分析

    了解通州市低年级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驱虫效果,为今后开展学生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建启;刘晓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2004年湖南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分析2000~2004年湖南省省级卫生部门随机抽检的市场流通领域的220份桶装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微生物及部分理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总合格率为57.7%,合格率偏低.结论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桶装水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指导.

    作者:张兆强;彭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永州市芝山区夜市卫生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永州市芝山区夜市卫生现况.方法拉网式对126家夜市摊全面现场检查、记录、抽样检测,作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夜市摊只占18.0%,且各种经营现状与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有关系.结论芝山区夜市卫生十分令人担忧,要搞好夜市卫生管理,不但要加强卫生监管力度,而且要开展广泛卫生宣传,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经营者的法律认识.

    作者:唐祥明;桑翠平;张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2003年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3年度部分食品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在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采样方式上的差异.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或按各厂家(公司)提供的企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检测272个样品,总合格率为89.71%,以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为主,不同地区、不同采样方式检测的样品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熟食类食品和液体类食品的产品合格率较低;熟食食品和液体食品多出现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固态食品多出现理化指标不合格.

    作者:周丽君;陈彦华;李开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1~2003年湘潭市化学性中毒分析

    目的为了解和总结湘潭市近三年中化学性中毒情况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化学性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湘潭市2001~2003年由市疾控中心检验确诊的92起化学性中毒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剧毒灭鼠剂和农药引起的中毒是湘潭市当前化学性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鼠药市场亟待整顿,同时要加强对农药的科学使用和严格保管知识的宣传.

    作者:肖学成;彭蔚;袁晓;左亮;江日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波市洗足房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宁波市足浴场所的卫生状况,随机抽查30家足浴场所,对现场及用品用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从业人员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检出率5.26%,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96.67%,茶具合格率88.75%,足巾合格率93.33%,修脚工具合格率76.67%.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霉菌、酵母菌污染所致.

    作者:徐亚萍;冯丹青;韩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2002年龙岩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龙岩市各类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监测市售的生禽、畜肉、熟肉制品、生牛乳、冰激凌、酸奶.结果2000年监测60件样品中,检出沙门菌1株,单增李斯特菌2株,致病性弧菌3株.2001年监测的88件样品中,检出沙门菌2株,单增李斯特菌2株,致病性弧菌10株.2002年监测的164件样品中,检出沙门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致病性弧菌13株.结论龙岩市生禽、畜肉存在着致病菌污染.应加强监测预报,提请有关部门实现从畜牧业到餐桌的综合治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袁丹茅;邱卿如;金建潮;刘素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学校食品卫生现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湖南省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查119所学校食堂和70所校周饮食店食品卫生.结果学校食堂有效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持证率分别为96.6%和82.4%;自身卫生管理、布局和功能分区、卫生设施、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食品储存运输和餐具消毒保洁的合格率分别为54.6%、10.1%、23.5%、45.4%、42 .0%和40.3%.结论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完善自身管理,落实责任制,从严打击违法经营的校周餐饮店,采取综合有效措施,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作者:张一青;侯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常德市餐饮行业餐饮具消毒效果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常德市的餐饮行业发展迅猛,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为了解常德市目前餐饮具消毒效果,对餐饮行业卫生监督工作有所提示,遂对市城区近年来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国;王慧军;汤土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株洲市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

    为了解株洲市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探索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从上半年各企业送检样和市场上各送水点随机取样共抽取132份桶装饮用水按GB17324-1998及GB/T8538-1995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霉菌、电导率.细菌总数合格率企业送检样为96.4%,各送水点合格率为71.4%.前者与后者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所有水样的霉菌总超标率为17.4%,纯净水的电导率不合格率为3.79%,株洲市桶装饮用水仍存在较大的质量卫生问题,尤其是市售桶装水的细菌总数超标问题严重.

    作者:方英;罗建平;范明远;杨林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宁波市大中专院校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宁波市大中专院校餐饮具消毒状况.方法在市内大中专院校食堂随机抽样,并对其不同种的餐具及不同采样点的餐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种类的餐饮具消毒状况无显著差异,不同采样点的餐具肖毒状况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学校消毒餐具的保洁工作.

    作者:朱夏娣;冯碧君;胡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08份昆明市售鲜牛乳抗生素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随机抽取昆明108份市售鲜牛乳,进行抗生素残留的监测.方法国标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结果发现小包装消毒鲜牛乳的抗生素残留阳性率为38.5%,结论应规范鲜牛乳供应市场,加强对鲜牛乳的抗生素残留监控.

    作者:杨庆文;周惠芹;李晓莉;国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2003年张家界市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张家界市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方法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阴道显微镜、阴道脱落细胞学、阴道分泌物常规、盆腔B超、乳腺红外线透视检查.结果本文对近四年的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00~2003年资料完整者2 383人次,患病1 693人次,总患病率为71.05%,妇科炎症居首位,其次是乳腺疾病.妇科炎症中慢性宫颈炎排列第一,其中宫颈糜烂患病率高,通过普查普治工作的开展,妇科疾病患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全市妇女的妇科炎症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宫颈糜烂,应引起我们保健工作者的注意.减少妊娠次数,以避免和减少节育手术,规范节育手术操作,注意性卫生,改善工作环境,是减少妇科炎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秦自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桑植县1994~200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贫困县的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全县1994~2003年全部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逐例进行分析和评审,查找死亡原因.结果1994~2003年10年间,桑植县活产数为42 553例,孕产妇死亡58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36.3/10万;死亡原因主要是以产科出血为主,其次是妊高征和产褥感染.结论孕产妇死亡与孕产妇个人及家庭保健意识不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系统管理不到位,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以及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等因素有关.

    作者:向玉华;田奇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原学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输卵管不孕的危险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女性不孕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468例不孕病例组和320例对照组进行不孕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史、宫外孕史、阑尾炎手术史及结核病史在不孕病例组中的比例分别是69.0%、18.8%、4.7%、4.0%及2.8%,在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是44.9%、4.9%、0.8%、1.3%;不孕组的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1.6%、68.2%及7.3%,高于对照组的3.2%、3.8%、1.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史、宫外孕史、阑尾炎手术史及结核病史等是导致女性输卵管不孕的高危因素,CT、UU及NG是导致输卵管不孕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作者:唐慧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肇庆市某职业中专学生高血压调查分析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为了解中专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10月对肇庆市某中专的1 460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的同时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容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解脲支原体对妊娠影响的调查

    目的确定解脲支原体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以五项临床指标为依据,对350例初次产检孕妇进行筛查,追踪复查其中解脲支原体患者34例及无解脲支原体患者200例的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期的解脲支原体的发病率为9.71%.(2)有解脲支原体组的胎膜早破、早产、组织羊膜腔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9.5%、14.71%、8.82%、11.8%;而无解脲支原体组的发病率分别为7%、3%、1%、1%.有解脲支原体组各项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解脲支原体组.结论解脲支原体是妊娠期常见的疾病,它与早产、胎膜早破、组织学绒毛羊毛膜炎、新生儿肺炎的不良结局有关,有必要进行孕期解脲支原体的筛查与治疗.

    作者:杨静;李晓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瑶族山区369例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需求问卷分析

    为了解贫困瑶族山区农村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为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建立,提高住院分娩率提供科学依据.遂于2002年10月~2003年5月,对本县4个瑶族乡36个村的369例孕产妇进行了围生期生命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一平;胡宗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导乐分娩266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266例导乐分娩孕妇的临床观察,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孕妇,无头盆不称,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随机分为导乐分娩及正常足月分娩组各266例.结果266例导乐分娩孕妇的剖宫产率,吸引器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病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乐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科出血和产后病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朱秋蓉;刘艳红;李亚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毒鼠强的研究现状

    毒鼠强属于国家禁用的剧毒灭鼠药,曾一度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已经下大决心在今年内彻底消除其危害.本文就近年来毒鼠强的严重危害、国家的有关禁令和毒鼠强的毒性、诊断检测方法、解毒治疗方法及解毒机理探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期广泛提高认识,做到防治结合.

    作者:闫冬良;马纪伟;高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源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人口的流动及一些自然社会因素的变革(气候的变化,生态系统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卫生条件的改变、人口因素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使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当前一种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1].食源性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通过食物传播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食源性疾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在全世界爆发的食源性疾病中,食源性感染占90%以上.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虽然其症状严重,死亡率高,但所占比例较小,而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作者:洪帮兴;江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的发展状况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死亡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应用,使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并趋向复杂.本文从医院感染的定义、发展史、我国目前流行情况、医院感染危害、控制环节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感染发展的状况.

    作者:刘晶晶;袁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

    自古至今,暴力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各种形式的暴力影响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由于个人、个人之间和集团的暴力行为,造成每年100多万人丧命,更多的人遭受非致死性伤害,暴力已成为全世界15~44岁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1].在上世纪及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暴力是一种社会问题,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只能通过法律及教育手段进行干预,而与医学毫无关系.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暴力同时也是一个医学问题,暴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原因,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或者公共卫生措施对暴力实施三级预防,以预防暴力的发生、降低暴力的危害程度、促进暴力受害者的康复及社会回归.

    作者:尹逊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盆腔局部免疫环境的改变在EM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EM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肖松舒;周昌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与人类健康,特别是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这些元素的营养不足,将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地损害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作者: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78例犬咬伤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2 078例被动物咬伤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夏秋季多于冬春季,伤人部位以下肢居多,上肢次之,伤者均能得到正确处理,多数能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正确使用抗狂犬病疫苗,对狂犬病的预防是关键.

    作者:李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763例无偿献血血液调查分析

    目的提高献血质量,减少采出不合格血液.方法对以往肝功能检查正常的763例医院职工,无偿献血后,将采得的血液进一步检查HBsAg、梅毒血清初筛试验、抗-HIV试验、抗-HCV试验、谷丙转氨酶(ALT)和血红蛋白(Hb)等项目.结果763例血液中,不合格有32份,占4.2%;其中谷丙转氨酶ALT>25 IU/L以上者25份,占不合格血液78.12%.不合格血液全部弃废,不予采用.结论医务人员于采血前夜因休息欠佳、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及过量饮酒、过高脂肪和过高蛋白饮食均能导致ALT增高.要提高献血质量、减少采出不合格血液,上述情况应高度重视.

    作者:曾艳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30名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与相关指标分析

    当前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步增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参数,因此,对健康人群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及时发现隐性糖尿病病人,并研究血糖异常与血脂、血压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且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本研究对2 030名体检人群的空腹血糖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卫;石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泰市部分居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晓与参与预防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群众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知晓与参与预防情况.方法按职业整群抽样,上门面对面调查.结果干部(职员)和教师知晓率高,农民低.结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应给予其正确的科学导向.

    作者:罗庆湘;王克红;和西涛;王继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医院不同时期住院肺结核患者耐药谱变化分析

    目的比较我院1980~1986年和1999~2003年住院结核病人,两个不同时期结核菌耐药谱的变化.方法对两个时期1 300例住院病人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本世纪初与上个世纪80年代,结核菌耐药谱变化比较呈现下列特征:结核菌总耐药率下降、耐利福平跃居首位、耐多药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本世纪初金华市结核菌总耐药率与上个世纪80年代比较呈现下降态势,但与全国比较还处于较高水平,耐多药现象相当严重.

    作者:方银芬;金美琴;王宝水;金方强;应利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厦门市631名儿童被动吸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市儿童被动吸烟状况.方法2004年3月对厦门市11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卫生部/WHO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基线调查核心问卷,10岁以下儿童由家长代填,10岁以上儿童少年自答问卷.结果调查631人,其中10岁以上儿童被动吸烟率为59.4%,10岁以下儿童被动吸烟率为57.3%.被动吸烟的场所:在家里67.7%,公共场所37.1%.由此可见,家中是厦门儿童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公共场所;10岁以上儿童认为被动吸烟肯定会危害健康的占71.9%;在家中如有人当着儿童的面吸烟时,选择离开的多,其次是劝说不要吸烟,及打开窗,但还有7.7%~10.8%的儿童不懂得保护自己,避免被动吸烟.结论儿童被动吸烟现象普遍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动员全社会,采取综合性控烟措施,以减少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危害.

    作者:张兰;戴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因肌注引起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的调查报告

    目的为了解某村卫生所1998年7~9月因肌肉注射引起局部感染的原因及病原菌情况. 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各类样品作细菌培养,病灶组织作病理切片. 结果3例未切开肿块中抽取液培养出偶发分枝杆菌,2例做病理切片,病变组织特征为类结核样病变,结合病史及体征,临床诊断为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结论5例患者为玻璃注射器消毒不规范,在肌肉注射时引起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作者:卞永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实习人员的普遍预防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人员对普遍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273名临床实习人员进行普遍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实习人员对普遍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平均知晓率为71.8%,95.2%的实习人员愿意接受普遍预防知识培训,并在医疗工作中注意普遍预防知识的应用.结论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医院对实习人员进行普遍预防知识的岗前培训很有必要.

    作者:黄珈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地区O139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分析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或弧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多,本菌属共有100多种,大多数菌为非病原菌[1],其中的O139霍乱弧菌含有O1群霍乱弧菌相同的毒素基因,亦可引起霍乱流行,已归入霍乱管理[2].2002年8月从一例临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一株O139霍乱弧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力敏;杜雪飞;陈晓蔚;丁洁;徐景英;陆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探讨

    目的对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讨论,建立其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通过实例,对不同情况下,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的全过程及其不确定度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结论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潘振球;冯家力;王春娥;袁春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薄层色谱法检测槟榔卤水中麻黄碱

    目的检测槟榔卤水中麻黄碱.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槟榔卤水中麻黄碱.结果湘潭市部分非法槟榔加工作坊在制作槟榔时人为添加了麻黄碱,通过用此方法我们成功地从槟榔卤水样品中检出麻黄碱. 结论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出麻黄碱,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作者:彭蔚;肖学成;袁晓;朱建中;江日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砷

    目的介绍测定水产品中砷含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方法采用微波消化、氯化钯为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砷的测定.结果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7%,变异系数为2.0%,8份样品测定结果与银盐法比较无显著差异(t=0.460,P>0.05).结论本法适用于水产品中砷含量的检测.

    作者:陈夏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TB-DNA与抗酸染色阳性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检测TB-DNA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82例高度怀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标本,应用FQ-PCR检测TB-DNA,同时用浓集法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患者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TB-DNA阳性检出率为60.98%,显著高于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32.93%(P<0.05);且治疗后TB-DNA的拷贝数和阳性检出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TB-DNA定量能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可作为药物选择和判断疗效的指标.

    作者:向成玉;邓正华;邓剑;林燕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原料鉴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分析人参类保健食品中的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皂甙,并根据分析所得的皂甙谱判别产品中的人参原料种类.方法以乙腈-水体系在反相C18柱上进行梯度淋洗,于203 nm监测,对六种主要的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皂甙进行分离分析,根据所得皂甙分析谱图判断产品中人参原料种类.结果红参与白参的六种皂甙谱较为相似,但两者大的差异在于Re与Rgl之间的比例变化,白参Re含量明显高于Rg1,但红参则相反;西洋参及茎叶皂甙则皂甙谱与人参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在人参二醇型皂甙部分(Rb1,Rb2,Rc,Rd),在白参及红参中均存在Rf,而西洋参则无此成分.结论应用本法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防止生产厂家在原料上以次充好.

    作者:赖天兵;陈波;潘振球;冯家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HPLC法检测槟榔卤水中的麻黄碱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槟榔卤水中麻黄碱的方法.方法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Nova-pak C18色谱柱(3.9 mm×150 mm),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调pH为5.5)=98+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波长210 nm,柱温45℃.结果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出麻黄碱.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定量准确,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作者:彭蔚;袁晓;肖学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Reed-Merrel法编制简略寿命表SAS实现技巧

    目的用SAS实现Reed-Merrel法编制简略寿命表.方法利用sort过程结合sum、lagn、round等函数实现Reed-Merrel法简略寿命表的编制,利用gplot过程实现寿命表主要指标的作图.结果合理的编程思路结合一些技巧保证了寿命表和相应图形的输出.结论在SAS软件上编程实现Reed-Merrel法编制简略寿命表简单方便易于推广.

    作者:荀鹏程;蔡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氯化物对测定硝酸盐氮的干扰探讨

    用国标GB5750-85中的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时,要求对水样中所含氯化物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干扰.但是由于有的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有的含量低.而氯化物含量低时,氯化物对硝酸盐氮的干扰很小[1].所以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对氯化物含量低的水样,进行除氯化物前后硝酸盐氮含量的对照测定,看是否存在不必进行预处理的氯化物浓度限值,以节省人力物力.

    作者:董玉英;李怡;冉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水中总硬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对用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测定水中总硬度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样品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量化,求得总硬度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61 mg/L和1.2 mg/L.

    作者:曾孟春;廖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人体解剖学网络图库的建设

    该文通过讨论人体解剖学网络图库建设的几点心得,探索如何顺利建设网络图库的可能方法,为推动现代基础医学教育提供了实践依据.

    作者:熊鲲;黄良;王慧;朱武;曾志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析双语教学

    通过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对学生英语水平、毕业后去向与双语课堂听懂比率之间的相关性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能听懂双语课的75%或50%的比率因通过大学英语考试的级别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X2=10.9730或9.7933,P<0.005);能听懂双语课的75%或以上的比率因毕业后的去向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x2=4.4473,P<0.05).揭示了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加强英语语言基本功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

    作者:鲁建云;王赟;向亚平;左成忻;黄进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PSS软件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SPSS软件对医学统计学教学的作用.方法教研室自1999年起在研究生、本科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结合SPSS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结果使用SPSS软件辅助医学统计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能力,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结论使用SPSS软件来辅助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周志衡;宾晓农;雷毅雄;马金香;纪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制作医学高专病理学电子教材

    本文论述了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研究、制作医学高专病理学电子教材的实践体会,认为只要客观依据病理学教学特点,合理选用适宜的工具软件;紧扣病理学电子教材制作要求,科学设计有关制作程序;有机联系病理学教学内容,巧妙开发研制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就能有效地制作病理学电子教材,有效地提高这门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晓阳;孙勋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试论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及预防对策

    对多媒体的认识不足和对多媒体技术掌握的不够,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很多教师陷入了一些认识的误区,采取对策预防这些误区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与新.

    作者:左成忻;黄进华;陈静;鲁建云;廖朝晖;向亚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分别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柳一红;易宏辉;田小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对于开发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意义.(1)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是时代发展需要.(2)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预防控制疾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二是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三是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普及对档案信息的需求.(3)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4)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实用的原则;(5)重视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的内容实体)建设,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目的.(6)档案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7)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8)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

    作者:季震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探讨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终身教育对女性社会素质发展作用探讨

    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女性已不再是男性的附属,而是具有其社会属性,并且在推进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女性把自身发展纳入社会发展主流,通过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全面参与活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作者:吴益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模式探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其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生,单一原因,导致人员不同程度伤害,控制不力,社会影响严重,甚至危及到国家的生存发展.突发事件可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由人为因素造成.自然界的气候、地质、病媒微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为无意导致的火灾、重大交通事故、食物或职业中毒、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群体性接种或用药不良反应、局部地区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人或动物的死亡和疾病暴发、院感暴发.人为有意制造的生化恐怖事件.

    作者:常宪平;郭文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艾滋病(AIDS)又名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cquired Immuo-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能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免疫系统)、以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法治愈,亦无用于预防的疫苗,故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胡国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例脑梗死糖尿病合并肺炎病例误诊为SARS疑似病例的报告

    本文通过对一例脑梗死糖尿病合并肺炎病例误诊为SARS疑似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和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提示:正确的使用卫生部颁布的SARS诊断标准、做好患者及其接触者与SARS的鉴别诊断以及及时正确的对患者进行医疗处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周云;刘琼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大疱病9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性大疱病系糖尿病特异性病变,好发于病程长,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起病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总结我院自1999年以来9例糖尿病性大疱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岳建芳;韩圣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求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梗塞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12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梗塞的病例43例,总结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及预示征象.结果本组病例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良好11例,中残8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容易发生脑梗塞,外伤早期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注意防治脑血管痉挛,避免其进一步演变为脑梗塞;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出现脑梗塞的征兆并及时处理;外伤后影象学检查发现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存在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行CT复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梗塞时多显示其预后不良.

    作者:胡继实;朱新洪;张克云;杨焕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典型婴幼儿哮喘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为探讨非典型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及治疗问题,回顾分析了48例呈肺炎表现的非典型婴幼儿哮喘发病经过及诊疗情况.结果表明,临床如有支气管肺炎表现,但无感染中毒症状,1 d之中症状体征有明显变化,同进具有特异体质或家族过敏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对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临床可诊断婴幼儿哮喘.

    作者:薛亦男;严新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迪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方法对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迪银片,每次5片,每日2次;对照组每日外涂去炎松尿素软膏于皮损处,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5%,二组有显著性差异(x2=6.3,P<0.05).结论迪银片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较理想药物.

    作者:许潜淳;童和林;吴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凝固与免疫疗法联合治疗尖锐湿疣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微波凝固治疗及微波联合免疫制剂(胸腺肽)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胸腺肽治疗,胸腺肽20 mg/次,肌注,1次/2 d,连续30 d为一疗程;对照组为单纯微波凝固治疗,均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122例治愈117例,复发5例,其中复发病例中有1例有饮酒史.对照组118例治愈82例,复发36例.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3.96,P<0.05).结论微波联合胸腺肽治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作者:文志军;邹中华;谢新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ARS诊断中的辐射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保障SARS放射诊断中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根据调查检测结果和国家放射防护标准分析归纳.结果为降低SARS诊断中的辐射危害提出对策.结论应贯彻电离辐射防护的正当化、优化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或消除其负面影响,使SARS防治尽快实现理性和规范.

    作者:任庆余;赵进沛;张延华;刘卫;陈卫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1 354例精神病住院患者病历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 354例病人中医院感染发生人数153例,发病率为11.30%,住院>180 d患者,医院感染率达52.94%.结论加强生活护理、改善患者生活居住环境、合理选药及重视医院感染知识宣教是感染预防控制的关键.

    作者:金冬;李秋明;刘洪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