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回顾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估策略的发展,重点介绍2001年FAO/WHO生物技术食品致敏性联合专家咨询会议推荐的转基因食品致敏性树状评估策略,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估的不同方法进行了论述.
作者:吕相征;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世界各国对食品用酶制剂的管理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微生物及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酶制剂的管理.为给我国的食品用酶制剂的管理提供借鉴,详细介绍了美国、欧盟和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食品用酶制剂的管理、安全评价,以及目前各国普遍认可并采用的安全评价转基因微生物生产食品用酶制剂的判断树.
作者:罗雪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保证营养丰富、保质期短的广式蛋黄莲蓉月饼的卫生质量,在一月饼生产厂运用危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方法(HACCP)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危险分析,确定4个关键控制点为原料采购、烘烤、晾凉、包装.确定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关键控制点的监测系统和纠正措施.实施HACCP后该厂月饼的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合格率从1999年的80%上升到2000年的98.5%,2001年的99.5%.
作者:何洁仪;马林;李银宽;欧继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根据进出口工作的实践,提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食品保质期与检验周期存在一定的冲突;抽样方法不尽完善;标准不适应工作的需要;检验方法和手段落后;检验成本核算过低.建议对保质期短的食品的生产企业实行HACCP管理;修订我国的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采样方法;统一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根据需要增加新标准,增减原标准中的项目;采用先进的检验仪器、试剂、方法;按成本重新核定收费标准.
作者:冯家望;黄云君;吴小伦;王小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解微囊藻毒素在鲤鱼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用ELISA法对饲养不同时间的鲤鱼肝脏和肌肉以及饲养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鲤鱼肝脏和肌肉的微囊藻毒素含量在试验第七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43 ng/g和2.53 ng/g.饲养用水微囊藻毒素在第四天达到11.36 ng/g,是整个试验期间的高值.不同时间鲤鱼肝脏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富集能力均明显高于肌肉,鲤鱼肝脏的生物富集系数在实验第三十五天达到3 961.6,为整个试验的高值,肌肉的生物富集系数在试验开始后28 d内平缓上升,维持在800左右,整个试验期间肝脏的生物富集系数基本是肌肉的3.9倍.本研究为囊藻毒素对水产品的污染和制定其在水产品中的限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徐海滨;隋海霞;高士荣;严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研究生物防霉去毒,探讨了乳酸菌吸附黄曲霉毒素B1的强度及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性.将乳酸菌细胞与黄曲霉毒素B1在生理盐水中相混合,在37℃振荡培养60 min和120 min后检测生理盐水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同时利用Ames试验检测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使用的8株乳酸菌中,乳酸菌结合黄曲霉毒素B1的强度在4%~50%之间,其中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CGMCC 1.539吸附黄曲霉毒素B1能力强.Ames试验表明,被结合的黄曲霉毒素B1仍有较强的致突变性.
作者:李志刚;杨宝兰;姚景会;徐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在常规检验过程中,发现某厂纯净水在菌落计数的营养琼脂平板上出现未曾见过的异常菌落,该菌落呈雪片状或花朵状,呈5~8个边不等的多边形,5 mm~7 mm大小,中心圆形,有与边数相等的轮状辐射线直达边缘中心,表面光滑湿润,灰色带有浅绿色荧光,闻之有僵蚕味,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菌,菌体中心染色稍浅.
作者:陈玉真;陈敏;林艺;张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维生素B12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为了规范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2的使用量,利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易行的检测维生素B12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概括介绍了目前用于测定维生素B12的化学分析法:导数分光光度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分析法、间接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鲁杰;杨大进;王竹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