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4例报告

曹复得;朱德铭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摘要:泪小管断裂是眼外伤中较常见的疾病.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泪小管断裂伤合并下睑撕裂伤14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报告如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病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病例应用后房型悬吊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术的手术效果.方法51眼,分为A、B两组,A组为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共28眼.晶状体后脱位范围>1/2者22眼,晶状体全脱位于玻璃体腔内者6眼.B组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共23眼,均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两组手术方法均为用聚丙烯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上下襻于睫状沟处.结果A组术后3月矫正视力:23眼>0.6,3眼分别为0.1~0.3.B组术后3月矫正视力:19眼>0.6,4眼分别为0.1~0.3,两组病例全部脱盲.结论通过本组病历观察结果说明根据患眼的具体情况选择后房型悬吊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时机,后房型悬吊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术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周明;马榕;雷晓军;孙晶;郝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睑术矫正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误区及修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整形业发展迅速,但因美容师和低年资医师不熟悉眼睑的解剖或缺乏经验,如只用重睑成形术矫正单纯性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则易失败.现将作者在眼科门诊接诊的利用重睑术矫正单纯轻度上睑下垂15例(22眼)报告如下.

    作者:逯阳;许蒲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400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纯及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术后近期并发症,为术式选择和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中心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全部住院患者共321人(400眼).术式包括单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人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小梁切除联合MMC,羊膜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联合黏弹剂留置.记录各种术式近期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对小梁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118眼采用保守治疗,治愈111眼(占94.07%).MMC组浅前房的发生率低于羊膜组,但与单纯组无明显差异;浅前房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低于羊膜组,与单纯组无明显差异;前房积血的发生率与羊膜组、单纯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技术水平选择手术方法,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洪颖;张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139例(163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ECCE)或ECCE+PC-IOL术,分别观察术后1天、3天、1周角膜水肿情况,并将其按主要原因归类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者103例123眼(75.46%);术后第3天仍水肿者12眼(7.36%);术后1周仍水肿者4眼(2.45%).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因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所致者70眼(42.94%);因灌注液压力过高时间长所致者41眼(25.15%);因暂时性眼压升高所致者6眼(3.68%);由于外伤性白内障术前角膜损伤所致者4眼(2.45%);由于后弹力层撕脱所致者及由于缩瞳剂所致者各1眼(各占0.61%).而水肿持续时间长的原因是外伤性白内障术前原有角膜损伤和角膜后弹力层撕脱.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角膜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其次是术中高速度的液体冲洗.

    作者:王成启;宋明娟;王秀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压力喷枪致眼外伤45例

    目的探讨45例(77眼)压力喷枪致眼外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通过对45例(77眼)压力喷枪所致眼外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压力喷枪致眼外伤引起异物伤、化学伤、眼挫伤,经过治疗45例(77眼)全部治愈,视力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对异物伤、化学伤及眼挫伤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敬告作者--来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足叶乙苷玻璃体内注射对兔视网膜损伤的研究

    目的研究足叶乙苷(etoposide,Vp-16)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的化学性损伤作用.方法28只大白兔,根据足叶乙苷玻璃体内注射的量0 μg、1.5μg、15μg、150μg、375μg、750μg、1500μg随机分为7组,每组8眼.注射前1 d,注射后1d、3 d、7 d、12 d作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检查,12 d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玻璃体内注射足叶乙苷量为0μg、1.5μg、15μg、150 μg的4组,在注射前后,其ERG、光镜和电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注射量为375 μg、750μg、1500μg的3组,其ERG、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在注射后均发生了显著的异常改变.结论足叶乙苷对兔眼视网膜有一定的化学性损伤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的安全剂量至少高达150μg.

    作者:郑嵩山;吴中耀;张效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羊膜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治疗的连续病例36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手术中联合羊膜植入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13.5±6.2)月,随访12月以上者66.67%.手术后6月的39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2.65±8.40)mmHg降至(17.60±5.16)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9.74%;随访12月以上的30眼眼压由术前(41.95±7.18)mmHg降至(19.08±4.81)mmHg,手术总成功率为86.67%;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月以上功能性滤过泡占76.67%.未发现羊膜排斥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并应用可松解缝线技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广贤;吕建华;庞润辉;鲁少音;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板层角膜移植层间角膜填垫治疗角膜溃疡穿孔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层间填垫角膜片治疗严重角膜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角膜溃疡穿孔行角膜溃疡板层切除,层间填垫角膜片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观察3~12月.结果术后10眼植片成活(83.33%),无双前房发生.视力较术前提高者8眼(66.67%),无进步4眼(33.33%).术后原发病复发1眼(8.33%),植片融解1眼(8.33%).结论该手术不仅具有治疗性,而且术后有一定的增视效果.

    作者:丁亚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89例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人,14例Ⅱ期植入.随访3月~2年.结果89例眼睑及结膜均有不同程度水肿,Ⅰ例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不影响效果,没有处理.Ⅱ期植入2例出现下穹隆狭窄,经成形后恢复,89例义眼活动良好,配戴仿真义眼片后眼外观满意.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式操作简单,美容效果佳.Ⅰ期较Ⅱ期植入义眼活动度及外观好,尽量行Ⅰ期植入.

    作者:胡绍柱;董万江;罗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外伤玻切气体充填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分析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术后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方法眼外伤7例(7眼)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注入C3F8.术后观察视力、视野、眼压、前房反应及眼底.结果术后眼压2例较低,5例正常;7例术后发生视网膜动脉分枝阻塞6例及中央动脉阻塞1例.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注入C3F8后发生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刘素美;刘宗明;钟启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球穿孔伤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眼球穿孔伤视网膜脱离手术中护理工作如何更好地配合.方法对98例(98眼)眼球穿孔伤视网膜脱离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准备;术中配合认真;术后仔细交待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等工作.结果98眼中,出院时有77眼(78.5%)视网膜复位.随访3~35月,50眼(50.02%)保持视网膜平复.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视网膜脱离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宇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表皮生长因子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效果.方法切除翼状胬肉后取术眼下方角膜缘上皮连同部分结膜上皮组织制成移植片,移植于角膜上皮缺损处,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68例(72眼),术后实验组给予rhEGF滴眼剂局部治疗.随访6~12月.结果术后角膜创面上皮修复自近移植片的周边部向中央移行,对照组角膜上皮痊愈时间为7天,实验组角膜上皮痊愈时间5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rhEGF局部滴眼能缩短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时间.

    作者:刘勤;杨君;苟春风;严兰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4例报告

    泪小管断裂是眼外伤中较常见的疾病.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泪小管断裂伤合并下睑撕裂伤14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报告如下:

    作者:曹复得;朱德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目的观察应用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7例(321眼)应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进行连续性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治疗,随访3月~2年.结果227例全部治愈.年龄越小,治疗次数越少.结论用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便、损伤小,疗效好.

    作者: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本刊重要启事

    作者:《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玻璃体切除全氟丙烷气体充填术后高眼压分析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丙烷气体(C3F8)充填术后高眼压的原因.方法对66例(69眼)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充填术.术前术后观察眼压,以UBM检查眼前段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前眼压正常,术后第1天69眼中高眼压者(≥25mmHg)33眼占47.83%.UBM检测眼前段发现术后高眼压组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检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小梁网睫状突距离、房角开放距离和巩膜睫状突夹角,各项指标,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两组术前多项指标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7例术后随访2~4月,高眼压组30例(30眼)眼压均降至正常,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填术后C3F8体积膨胀,推顶虹膜晶状体隔向前,致前房变浅,前房角变窄,睫状体前旋,以及房水中炎性渗出均可影响小梁网功能,致眼压升高.且患眼术前的房角功能和对眼压升高的代偿能力也可能影响术后眼压.

    作者:夏欣;刘堃;许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致作者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24眼)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及联合晶状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眼内充填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术后随访6~18月.结果24例眼内炎感染全部得到控制.18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4例术后视力无变化,2例眼球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应用是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力威;李铌;张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原因与处理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MSICS)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60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6眼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矫正视力≥0.3者22眼(84.6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后囊破裂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诸多步骤.谨慎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范伟杰;鲍宁;陶黎明;陈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