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功能不全对药动学的影响及临床用药原则

陈海平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 药动学, 用药原则
摘要: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肾脏排泄速度减慢或清除量降低,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易在体内蓄积,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延长,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增高.其机制主要涉及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等因素影响了药物的体内分布容积和代谢过程,并干扰了肝脏代谢酶的功能.肾功能减退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可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粗略估计药物剂量或根据药物剂量调节因子方程式个体化给药.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酚磺乙胺联用氨甲苯酸引起药物热2例

    例1女,60岁.因头痛2 h,于2004年6月12日住院.患者2 h前突发头痛,爆裂样,伴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有青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过敏史.查体:BP 130/80 mmHg(1 mmHg=0.133 kPa),R 18次/min,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抵抗.双肺呼吸音清,HR 72次/min.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阳性.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生化及血、尿、便常规正常.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高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霉素静脉滴注致突发性耳聋

    患者女,42岁.因下颌淋巴结肿大,发热3d,于2003年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3 d出现发热,T 38.9℃,WBC 7.66×109/L,经检查诊断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给予青霉素640万u静滴,1次/d.给药过程中未见异常,治疗3 d出院.出院3 d后该患者因耳鸣,右耳听力下降来院复诊.检查外耳道正常,鼓膜正常,咽鼓功能正常,听力检查为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自述除3 d前在我院静脉滴注青霉素外,未服用其它药物.因发病原因不明,暂予停药临床观察.3d后患者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恢复.

    作者:张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含雄黄中成药致慢性砷中毒2例

    例1女.22岁.因便秘于1999年6月开始不规则服用(长期间断性)健儿药片(别名:郑州肥儿丸,内含雄黄、甘草、使君子仁、蜂蜡、郁金等成分.),2000年6月患者开始出现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不明原因),2002年症状加重,在当地(山西运城)血研所诊断为MDS(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2002年下半年出现皮肤反应:躯干点状色素减退斑,斑周围出现色素沉着,呈雨滴状.2004年4月患者来我院就诊,检查:面部、躯干、双上臂、双股部散在绿豆大小色素减退斑,周围色素沉着,呈雨滴状改变,双手前臂、手背、双小腿、足背弥漫性色素沉着,掌跖点状角化.

    作者:刘恩生;李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吗啡控释片致老年肿瘤患者急性中毒2例

    例1男,72岁.因嗜睡11h入院.诊断:肝原发性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于2004年1月反复出现右上腹闷痛不适,向腰背部放射2月,行肝脏CT检查提示肝右叶一7.0×7.4cm肿块,血AFP>1000 ng/mL,确诊为肝原发性恶性肿瘤.

    作者:房文铮;欧阳学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致心悸

    患者女,69岁.1999年3月因间断头晕、头痛、胸痛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予以复方帕吉林(降压欣)、复方丹参、愈风宁心、消心痛口服治疗.平素血压120-130/70-80mmHg.2003年8月因顾虑降压欣远期不良反应,降血压药更改为吲达帕胺片(寿比山)2.5mg,1次/d.

    作者:乔正贵;银霞;郭进;王玲;陈冬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胶囊引起肝炎

    患者男,38岁.因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83 u/L),于2004年12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无明显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等自觉症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未见蜘蛛痣,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曹传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HT再摄取抑制剂与儿童青少年有害事件的关联

    为了解儿童青少年使用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有害事件的关联,对已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尽管有研究报告揭示SSRIs与日益增多的有害事件有关,但已知的临床研究结果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对严重抑郁障碍,佳治疗方案应为氟西汀与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SSRIs不应作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而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对SSRIs与有害事件的相关性有必要进一步做出及时评估,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鱼爱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普伐他汀钠致心率减慢

    患者男,68岁.2002年11月曾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入院治疗,2002年12月2日出院时生化检查示:TG 1.11 mmol/L,TCL 3.38 mmol/L,LDL-C 1.55 mmol/L,HDL-C 1.29 mmol/L,此后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20 mg,2次/d;阿司匹林75 mg,1次/d口服.

    作者:张斌;陶祥;葛卫红;李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干扰素引起面部泛发型痤疮

    患者女,28岁.于2003年10月因发现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检测发现抗HCV阳性,诊断为丙型肝炎,自2003年10月开始持续在我院门诊就诊.检测:ALT 600 U/L,HCV RNA(+),给予干扰素α-2b 3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

    作者:张铁英;孙雅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致寒战、发热3例

    例1女,53岁.主因间断寒战,发热4 d,于2004年5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自2004年5月20日起,每天凌晨2时许开始寒战,0.5 h后发热,体温达39℃以上,3 h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无其它伴随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无黄染,咽部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听诊(-),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5×109/L,N0.76,L 0.24,未查到疟原虫.尿常规、胸片、血生化27项、免疫7项检查均无异常.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因老年性阴道炎,自5月19日开始每晚10时许阴道用保妇康栓1枚,故考虑患者的寒战发热可能为保妇康栓所致,嘱停用保妇康栓,当日夜晚起,再无寒战发热出现.

    作者:滕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嗪酸致呼吸困难

    患者,女,53岁.因咽痒咳嗽咯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氟嗪酸,100mg,3次/d.3 d后出现气紧、心慌、胸闷有压榨感.于1999年8月15日来我院急诊.查体:T 36.5℃,R 38次/min,P 82次/min,BP 130/78mmHg(1mmHg=0.133kPa),神清、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HR 82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及其他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及胸片心肺均正常.

    作者:马万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功能不全对药动学的影响及临床用药原则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肾脏排泄速度减慢或清除量降低,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易在体内蓄积,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延长,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增高.其机制主要涉及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变化等因素影响了药物的体内分布容积和代谢过程,并干扰了肝脏代谢酶的功能.肾功能减退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可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粗略估计药物剂量或根据药物剂量调节因子方程式个体化给药.

    作者:陈海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皮试阴性患者严重过敏

    患者女,68岁.因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于2003年10月9日来院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铃兰欣)1.5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使用该药前作皮肤过敏试验显示阴性.当滴注约10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痛苦面容.查体:BP测未及,HR 88次/min,R 20次/min,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立即停用铃兰欣,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25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4 u静脉滴注.经积极抢救,4 h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回升至105/78 mmHg(1mmHg=0.133kPa),脉搏、呼吸均正常,心律齐.

    作者:邢蓉;邓子煜;陈根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82岁.因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晕、头重脚轻数日,于2004年3月24日来院就诊.既往因患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6年,甲状腺功能低下6年.长期服用心宝丸(内含洋金花、鹿茸、人参、肉桂等具有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功效)及甲状腺素片等药物,病情稳定,甲状腺功能正常,平时血压120~130/70~80 mmHg(1mmHg=0.133kPa).

    作者:李朝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742例肺部感染患者抗微生物药应用调查

    抗微生物药是医院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据WHO新估计,发达国家医院使用率为30%,在发展中国家约为30%-60%.在我国,抗微生物药的处方占门诊处方的24%,占住院处方的40%.用于预防性的抗微生物药占总消耗量的50%以上[1].本文根据2002年美国<调查医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的方法:调查指标的选择>和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分类法,对2001-2003年15所医院治疗肺部感染的2742例住院病人病历进行调查,监测抗微生物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许景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抑肽酶与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心梗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术中应用抑肽酶是否引起围术期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方法:11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者,均浅低温体外循环(CPB),预充抑肽酶500万KIU.6例灌注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10~15℃),5例单次灌注4℃组氨酸-色氨酸-α酮戊二酸(HTK)液.于麻醉诱导后、CPB停机前、术后2 h、第1天、第2天分别采取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观察记录异常心电图及胸痛主诉.结果:CPB中至术后第一天CK-MB均显著升高,第二天均恢复正常.5例于术后第一、二天有短暂不典型的ST抬高,全体无胸痛主诉.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未能观察到CABG患者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

    作者:叶晓青;黄小蝶;王辉;张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预防术后感染98例的安全性调查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注射剂在预防术后感染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和面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应用克林霉素注射剂作术后预防用药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克林霉素预防术后感染98例,其中单用克林霉素51例(感染控制率100%),联用其他抗菌药物47例,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克林霉素可以用于术后感染的预防,应用时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尽量采用单独用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齐晓涟;辛艳丽;陈莲珍;王育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高辛中毒引起重症腹痛腹泻

    患者男,59岁.2003年8月31日上午因腹痛和水样便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6 h出现无明显诱因腹痛,排水样便,便中无脓血及粘液,不伴恶心、呕吐.自服黄连素、氟哌酸后症状曾一度减轻,但不久后上述症状加重,频繁排水样便,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无头晕、心前区疼痛.

    作者:李忠东;于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度洛西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重症抑郁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本品起效迅速,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本文对应用度洛西汀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归纳和介绍,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静;朱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致血糖升高

    患者男,72岁.因发热、右上腹不适2 d,于2004年11月1日入院.查体:T 38.0℃,P 82次/min,BP 130/85mmHg(1mmHg=0.133kpa),咽部充血,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肝肾区有叩痛.胸透:心肺膈正常.B超检查:肝硬化.

    作者:徐运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