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诺酮类药物致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李洪标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致, 老年患者, 神经系统, 药物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器官功能减退, 老年人口, 不良反应报告, 老龄化速度, 药物治疗, 慢性疾病, 储备能力, 应用, 国家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老龄化速度非常快的国家乙之一.老年人由于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慢性疾病增多,药物治疗十分普遍,药物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现将我院1995-2004年期间120例老年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α-干扰素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男,37岁,体重82 kg,身高1.76米.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于2004年5月3日入院.否认既往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甲状腺病、精神病史及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其父亲有糖尿病史.入院检查肝功能:T-Bil 10.9 μ mol/L,D-Bil 3.7 μ mol/L,ALT 289 U/L,AST 254 U/L,ALB 42 g/L,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

    作者:舒生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注射液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患者男,56岁,因酒后呕血于2005年3月26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贲门黏膜撕裂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急诊行剖腹探查、局部缝扎止血术,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但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脑脓肿等并发症.4月16日病人出现癫痫,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考虑癫痫可能继发于脑脓肿,给予丙戊酸钠注射剂(德巴金)治疗.

    作者:何清;王菁华;刘亚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地西泮注射液致小儿哮喘严重发作

    患儿,2岁4个月,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12h,拟在全麻下行疝松解、疝内容物回纳、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检查:体重13kg,心率105次/min,律齐,呼吸22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阴囊高度肿胀,以右侧明显,患儿哭闹不止.入室前肌注鲁米那40 mg、阿托品0.3 mg,入室后给氧、ASC-553监护仪监护:SPO2:98%、HR:108次/min.

    作者:李温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本文根据近年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并概述其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其中N1、C5、C7、C8取代基与不良反应的程度相关;C2的H、C6的F均不可取代,与抗菌药效关系密切,与不良反应无关;C3、C4与DNA螺旋酶结合,也与药物间相互作用有关.经验表明,临床医师在新药应用与研究开发中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资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浴生;周黎明;洪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双黄连口服液致小儿多形性红斑

    患儿男,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T 38.5℃,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 ml,3次/d.1 d后出现皮疹,瘙痒,未予注意,继续服用.5 d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因皮疹明显来我部就诊,治疗前后未用过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面部、双下肢,可见散状分布米粒大小红斑、圆形,中央呈鸡眼样,无渗血.

    作者:宋江红;齐晓红;谢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20例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引致过敏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2005年1月清华同方数据库收录的120例鱼腥草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P<0.05).该药致敏的临床特点是:以速发型为主,起病急,进展快,92.50%反应发生在30min以内(P<0.05),且多为多系统损害.其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意识模糊、血压急剧下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为30.83%(37/120),其中23例为重度过敏性休克.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杨晓庆;姚海;黄益民;刘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醋谷胺注射液致寒战、高热

    患者女,49岁.因脑外伤于2005年4月1日入本院颅脑外科,既往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7.3℃,R 20次/min,P 82次/min,BP 130/85 mmHg(1 mm Hg=0.133kPa);头皮裂伤.血常规:WBC 9.8×109/L,RBC 4.84×1012/L,HGB 134g/L.头颅CT检查:颅底骨轻微骨折但颅内未见出血和脑挫伤的影像学改变.诊断为外伤性颅底骨折.

    作者:徐运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临床合理应用

    二妙丸(散)和四妙丸均以燥湿清热为主,用于湿热病症.二妙丸(散)用于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各种病症,而四妙丸则是以二妙为底,主要治疗湿热痿痹症等.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加味的牛膝、薏苡仁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宜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作者:史学军;张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34岁,于2005年8月27日因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2℃,BP 110/80 mm Hg,心、肺无异常,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腹肌紧张,肝、脾未及,四肢活动好.化验检查:血常规WBC 12×109/L,N 0.931,大便常规:稀水样便,潜血(-),镜检WBC 12-15/HP,腹部B超:肝、脾、胰、肾、腹腔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 ml,约10 min,患者即诉皮肤瘙痒、头晕、胸闷、心慌,随之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测血压60/40 mm Hg,考虑为依诺沙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鼻导管吸氧,给予0.1%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l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多巴胺注射液4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约15 min后,病人意识恢复,血压升至110/70 mm Hg,面色红润,休克纠正,观察1 h,病人神志清楚,无头晕、头痛症状,继续按常规改用其他药治疗,未见异常.

    作者:李俊山;樊双义;温莜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胃肠道反应和黄疸

    患者男,71岁.因右股骨颈骨折于2005年3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3℃,P 80次/min,R 21次/min,BP 150/80 mm Hg(1 mm Hg=0.133kPa).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术前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丙氨酸转氨酶16.0 U/L,碱性磷酸酶60.5 U/L,乳酸脱氢酶190.8U/L,总胆红素18.1 μ mol/L(正常值2~17μ mol/L),直接胆红素3.7 μ mol/L(正常值0~4 μ mol/L).既往无药物过敏反应史,家族中无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及其他遗传病史.

    作者:王惠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PASS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我院在全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在医生工作站和住院药房工作站嵌套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rescri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在临床药学工作站嵌套病人信息系统,由病人信息系统与PASS共同支持临床药学工作站,同时拓展了该系统对药物和病种的查询功能,形成合理用药网络.

    作者:刘丽萍;贺承山;魏振满;刘峰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接种乙肝疫苗致严重荨麻疹

    患者女,18岁,2004年9月10日入学查体时检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正常.为实施健康免疫,10月16日下午于校医院在左上臂三角肌内首次注射乙肝疫苗10 μ g,3 h后周身出现皮疹伴搔痒、恶心,急来校医院就诊.查患者神志清楚,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颜面部及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风团,有的融合成片,以双上肢和胸部为著.心率76次/min,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化验血、尿常规正常.近日未进食任何其他新鲜异样食品.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病史.考虑为因乙肝疫苗过敏导致荨麻疹,立即肌内注射氯苯那敏(扑尔敏)注射液10 mg,口服扑而敏4 mg/次,3次/d.第2天皮疹基本消失,搔痒明显好转,3 d后痊愈.

    作者:刘安平;王宝玲;张在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环磷酰胺致脑血管痉挛

    患者女,54岁.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于2005年4月18日行乳腺切除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既往无脑血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5月3日开始化疗,当天给药:环磷酰胺1.0 g,表柔比星50 mg,地塞米松5 mg,百宏100 ml,静脉滴注.静滴约1.5 h,患者出现严重头痛、头晕、颈部不能转动、呕吐等症状,当即停止用药.第二天症状仍无缓解,随即作脑彩超,检查结果:脑基底动脉、椎动脉血管痉挛,

    作者:王丽媛;李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四)

    6药物引起的其他神经精神障碍下述神经精神障碍,可存在于各种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可作为症状单独存在.因此,在分析下述神经精神障碍与药物的关系时,首先应除外前文所述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张小澍;鱼爱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心肾联合损害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在心、肾联合损害治疗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68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包括应用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利尿剂上,加用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大剂量37.5 mg/d,疗程6个月.观察卡维地洛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结果:卡维地洛改善CHF+CRF患者心输出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药物耐受性好,68例患者全部完成6个月治疗,其中22例达大设定剂量37.5 mg/d,平均剂量为25.2 mg/d.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为19例,其中需要紧急处理的严重不良反应4例,均为可逆性.结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改善心肾联合损害患者的心、肾功能同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骆雷鸣;范利;薛浩;杨雪;史军;朱兵;叶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致呃逆3例

    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我院在使用该药过程中观察到3例(1例肌注,2例口服)与其相关的呃逆反应,并均在重复使用后又再次诱发相同症状.现将其中一个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史广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脂必妥引起性功能障碍3例

    脂必妥是一种以红曲为主要成份的中成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调血脂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近来我们在用药咨询过程中,发现3例因服用脂必妥而导致的性功能障碍.

    作者:邹兴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FDA关于达菲引起小儿不良事件的问答

    近,有媒体报道防治流感药物达菲引起日本儿童发生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及死亡事件.FDA于2005年11月17日在其网站中就达菲不良事件及相关问题做了回答,现摘译刊登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2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

    2004年1-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22份.现对222份报表的质量进行评价,以期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对ADR报告表填写质量的重视.

    作者:纪立伟;李可欣;傅得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老龄化速度非常快的国家乙之一.老年人由于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慢性疾病增多,药物治疗十分普遍,药物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现将我院1995-2004年期间120例老年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