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钾镁致药物热

李静;庞扶民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35岁,因突然出现持续心前区疼痛,向左肩背部及左前臂放射,伴大汗,胸闷,无发热,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和呕吐,休息后不缓解.病人有吸烟、饮酒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药物过敏史.查体BP 130/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做心电图示v1-v2导联,ST段抬高>0.2mV,肌钙蛋白Ⅰ(TnI)可疑阳性,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明显升高.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前壁心梗”于1998年7月21日收治住院.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药物性肝炎

    患者女,57岁.因乏力、纳差、尿黄5天,1998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因双下肢麻木,在当地医院诊治,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下肢麻木感好转,继续治疗.静滴1周后自觉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自服“胃舒冲剂”治疗无效.近2天发现尿黄,如浓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发现眼黄,皮肤瘙痒和大便灰白,以肝炎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和长期饮酒史.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肝掌和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脏肋下未及,脾肋下及边,腹水征(-),双下肢不肿.化验检查:ALT 848U/L,AST775U/L,GGT 119U/L,T-Bil 206.1μmol/L,D-Bil122.1μmol/L,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予强力宁和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3周后,肝功能正常出院.

    作者:张跃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去痛片致严重龟头溃烂

    患者男,38岁,于1999年11月5日,因患牙痛,经拔牙后服头孢氨苄胶囊、消炎痛、替硝唑、维生素B6等药.服后30min,因痛未止,遵医嘱服用去痛片1片(0.5g),服后约20min,自感全身不适,有异样感,随即感到阴部、龟头发痒,3h后阴囊部红肿,包皮和龟头水肿、疼痛、瘙痒难忍.8h后出现弥漫性糜烂,乳白色脓性分泌物.立即停药,并用抗过敏药治疗.经口服敏迪、强的松、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麦迪霉素等药,tid,并同时用呋喃西林(1:10000)液湿敷,tid.3天后痒痛症状消失,局部溃烂明显好转.停用口服药,改用局部用药.1周后包皮、龟头皮肤逐渐脱屑痊愈.事后未曾注意,于1999年11月30日,因患头痛,自服去痛片,服后约20min,自感全身不适,下身有异样感,随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即用抗过敏药,3h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安发;陈兴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剂量安乃近,去痛片致急性白血病死亡

    患者男,43岁,入院前10天因患感冒自行口服安乃近、去痛片,各0.5g×3片/次,tid交替服用,连服1周,其中安乃近共服30片,去痛片共服40片,1周后左上肢、右下肢、臂部分别出现紫色瘀点瘀斑伴全身乏力,于2000年1月21日到医院就诊.化验检查:红细胞3.09×1012/L,白细胞7.1×109/L,血色素11l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79fL,血小板29×109/L,分类L 0.35、N0.59、M 0.06,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待诊收入院.入院后体验:T37.2℃,P 86次/min,R 22次/min,BP 158/98mmHg.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脾未扪及,左上肢、右下肢及臀部可见片状紫色瘀斑,未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其他未见阳性体征.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激素治疗,入院后第3天再作血检:红细胞2.09×1012/L,白细胞43.0×109/L,血色素109g/L,MCV 77fL,血小板31×109/L,分类L 0.27、N 0.07、幼稚细胞0.66.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幼红细胞0.08、晚幼红细胞0.06、淋巴细胞0.16、单核细胞0.04、早幼粒细胞0.08、原粒细胞0.58,过氧化酶染色除少数早幼粒细胞阳性外,余为阴性反应,骨髓报告为急性白血病M1型.26日复查血常规除白细胞43.0×109/L外,红细胞降至1.50×1012/L、血色素74g/L、血小板15×109/L,电解质及肾功能也出现异常,病人病情继续加重,于29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中午死亡.

    作者:袁晓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5节流行病学实验研究1定义、基本特征和用途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就是指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者:詹思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潘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例

    例1,女,79岁,因糖尿病,脑梗塞住院后,给予静滴潘通注射液,300mg/d治疗,于给药当天即出现腹痛及腹泻症状(每日腹泻4~6次),后将点滴速度减慢(由40滴/min减至20滴/min),腹痛稍有缓解.在静滴此药的全部过程中,持续有腹痛及腹泻症状,患者尚能耐受,故未停药.患者在静滴潘通期间,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每次250mg,每日2~3次,依血糖指数调整用量.停用潘通注射液后,未再发生上述症状.

    作者:梁健华;何绥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草药监测的主要问题

    为确保草药制品的安全性,必须对植物进行正确鉴定,草药名称必须依据植物的国际命名法,否则,信息在交流时可能造成巨大混乱,甚至变得毫无价值.草药如果正确使用通常是安全而有效的,许多病人经草药治疗后其健康有极大改善,每种药物都有利弊两方面,一些草药偶而也可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

    作者:Mohamed H.Farah;I.Ralph Edwards;Marie Lindquist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长春新硷化疗引起肠梗阻3例

    长春新硷是抗肿瘤治疗常用化疗药之一,临床已使用多年,多选用联合化疗方案,我院使用长春新硷(VCR)化疗引起肠梗阻3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性,68岁,于1994年2月14日在我院诊为:左上肺腺癌并胸膜、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于2月22日行VCM方案化疗,VCR 2mg;2月23日环磷酰胺(CTX) 800mg,甲氨蝶呤(MTX) 20mg,3月1日VCR 2mg.3月2日出现呃逆、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平片示左侧小肠扩张,有气液平,诊为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灌肠,西沙比利5mg,每日3次口服,渐恢复肠道功能.

    作者:王爱珍;裴保香;谭次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头孢氨苄胶囊致心律失常

    患者男,16岁.因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半小时于1999年6月26日急诊人院.患者由于左眼球结膜充血当地诊所诊断为“结膜炎”,给予头孢氨苄胶囊0.25g口服,半小时后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恶心、大汗、面色苍白、全身乏力,不伴发热、头痛、头晕,无咳嗽,无大小便失禁.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3℃、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00/40mmHg,神志清,自动体位,全身皮肤出现花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室间隔未见异常.

    作者:赵丽岩;康玮;王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头孢氨苄胶囊致龟头溃烂

    患者男,50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阵咳,有痰不易咳出,服用头孢氨苄胶囊0.5g,肺宝三效片2片,咳特灵片2片,tid,首次服用约2h后,患者自感口唇有点麻木,全身不适.第2次服用约1h上述症状加重,随即龟头发痒,出现红肿,有密集大小水泡,灼痛难忍,6h后龟头出现溃烂;停用上述3药,服用赛庚啶4mg,泼尼松10mg,维生素C 200mg,麦迪霉素0.4g,tid,并用呋喃西林(1:10000)液湿敷,tid.7d后痒痛症状消失,局部溃烂明显好转;继续局部用药,2周后龟头皮肤脱屑痊愈.

    作者:刘安祥;程晓军;宋守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489例药源性血尿文献分析

    本文通过对1980~1998年间国内医药文献有关药源性血尿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共有86种药物引起血尿,其中以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数及例数多(22种,230例),而感冒通片则排在首位(99例),占全部病例的20.25%.并对引起药源性血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应注意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吴苑珊;郑企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为葡萄糖酸钙的无菌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维护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临床用于缺钙症及过敏性疾患.尚未见有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笔者遇到1例患者因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英;杨冬梅;孙荣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吗啡控释片引起排便困难的护理体会

    近50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癌症已成为人类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我国1997年26个省市自治区的死亡原因统计,恶性肿瘤死亡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恶性肿瘤晚期经常因肿瘤细胞浸润到骨骼或全身各脏器引起疼痛,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十分重要.

    作者:张瑞庆;唐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E引起坐骨神经痛

    患者女,44岁,已婚,因月经不规则于1998年2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子宫大小正常,腹部未触及包块,妊娠实验(-).给予维生素E胶丸po,50mg,bid.3d后自觉右臀部沿大腿外侧至腘窝及小腿剧烈疼痛,不能下蹲,跛行.再次到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外伤、受寒及风湿病史.经查:右腰部及臀部无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实验室检查:SR:22mm/h,RF(-),ASO<1:500,WBC 7.6×109/L,N0.8,L0.18,M0.02,RBC3.85×1012/L,Hb 112g/L.诊断为梨状肌综合症.给予优布芬镇痛,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用药1周无效.后改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bid,im,tid,po萘普生,0.2,维生素B1片30mg,tid.3d后症状逐渐消失.1月后,患者再次自行服用维生素E胶丸,服药2次后又出现前述症状.因而怀疑是服用维生素E胶丸引起的,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E胶丸,改服维生素B1片,2d后症状缓解,停药后再未复发.

    作者:王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1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本文就报道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111例次反映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和类型上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不良反应并无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发生时间较长,大于24h的占36.46%.在类型上,变态反应占66.67%(其中过敏性休克占10.81%,皮疹占40.54%,药物热占12.61%,剥脱性皮炎占2.70%),消化系统反应占7.21%,泌尿系统反应2.70%,心血管系统反应1.80%,血液系统反应0.90%,神经系统反应7.21%,呼吸系统反应0.90%,其它反应12.61%.对引起不良反应前5位的药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3例

    1999年1~2月,我院干部病房2个科室3例病人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现报道如下:例1,男,72岁,离休干部,因脑动脉硬化、脑梗塞于1999年1月11日入院治疗.12日开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每日1次,静脉点滴.1月23日停药3天.1月26日继续给药,用法用量同前.从2月2日开始,患者诉乏力,头昏加重,食欲差,小便浓茶样.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脾未触及;2月3日急查肝功示T-Bil(总胆红素)36.5μ mol/L,Ⅰ-Bil(间接胆红素)30.5μ mol/L,TBA(总胆酸)15μ mol/L(余正常);血常规:RBC2j11×1012/L,Hb(血红蛋白)73g/L.考虑药物引起溶血,即停药.给予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口服碳酸氢钠,并嘱多饮水,患者症状渐改善.2月24日(停药3周后)复查血常规:RBC 3.36×1012/L,Hb125g/L.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陈龙英;黄伟强;廖宁;杨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静滴三磷酸腺苷致荨麻疹2例

    患者女,72岁,2年前因大便性状改变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并进行了3次化疗,今于1999年9月27日入院再次进行化疗.第1天给予5-Fu0.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第1组);三磷酸腺苷(ATP) 40mg、辅酶A(COA)100u、维生素B60.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第2组),输完约30min,患者自感皮肤瘙痒,但无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

    作者:娄必春;徐春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心脏毒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上可出现昏迷和猝死,以红霉素诱发为多,这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间,诱发心脏浦肯野纤维的早期后除极.为减少或避免心脏毒性的发生,临床医师在应用本类药物前需了解其诱发心脏毒性的可能性,根据患者病情和合用药物情况谨慎选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必要时监测心电图,一旦发生心脏毒性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作者:王佩;李玉珍;刘恩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氟西汀致窦性心动过缓2例

    例1,女,30岁.因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于1998年6月2日住院.患者1992年7月~1997年12月间先后4次因躁狂或抑郁发作住院.曾用碳酸锂、多虑平、阿米替林、及数种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无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心电图正常,心率低70次/min.患者无心血管病病史及相关主诉、体征.本次入院查体无阳性所见,心电图正常,心率81次/min.入院第2天给长效高抗素(氯噻吨)200mg肌注,氯硝西泮2mg/晚治疗.3周后转为抑郁相,欲自杀,于6月23日起给予氟西汀20mg/d.当时心率80次/min,BP 120/82mmHg (16/11kPa).7月14日(用氟西汀3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无传导阻滞,BP 120/75mmHg (16/10.5kPa),四肢温暖,循环良好,患者无明显不适.加用阿托品0.3mg/d,1周后心率提高到52次/min.8月14日(用氟西汀超过7周)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停用氟西汀、氯硝西泮,改为劳拉西泮(罗拉)1.5mg/d.9月9日(停氟西汀不足4周)心率74次/min,停用阿托品.9月15日(停氟西汀超过4周、停阿托品6天)心率44次/min;10月13日心率58次/min;10月24日(停氟西汀10周)心率76次/min.此后动态观察,心率保持76~84次/min.

    作者:邸小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31例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围手术期病例131例,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种类,用药频度,联用,用药天数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魏建英;康淑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金诺芬引起血尿

    患者男,59岁.1999年3月2日因“全身关节痛6年,双膝关节肿痛1月”入院治疗.患者6年前开始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入院前1月疼痛加剧,双膝关节尤甚.经查体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25mg/dL,其余正常;血沉104mm/lh;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金诺芬(瑞得)3mg,po,bid;雷公藤多苷10mg,po,bid;芬必得0.3g,po,bid;联合激素地塞米松治疗.3月5日出现肉眼血尿1天,无尿急、尿频、尿痛、腰痛、发热等,查尿常规:蛋白25mg/dL,RBC 250/μL,疑为瑞得引起,在其它药物继续治疗情况下,停用瑞得,血尿消失.3月6日复查尿常规:蛋白25mg/dL,余正常.

    作者:张玉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