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

吴洪斌

关键词:
摘要:平阳霉素(博来霉素A5,PYM),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于1969年从我国浙江省温州的平阳地区土壤中分离出平阳链霉菌,并从其产生的多种博来霉素组分中筛选出的单一组分A5,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抗生素.PYM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切断DNA链.临床上因其抗肿瘤疗效确切,对骨髓和免疫的抑制作用小,与其他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并具显效快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乳腺癌、食道癌、官颈癌、阴茎癌、外阴癌、恶性淋巴瘤、肝癌和坏死性肉芽肿等[1].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博来霉素A5,PYM),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于1969年从我国浙江省温州的平阳地区土壤中分离出平阳链霉菌,并从其产生的多种博来霉素组分中筛选出的单一组分A5,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抗生素.PYM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切断DNA链.临床上因其抗肿瘤疗效确切,对骨髓和免疫的抑制作用小,与其他抗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并具显效快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乳腺癌、食道癌、官颈癌、阴茎癌、外阴癌、恶性淋巴瘤、肝癌和坏死性肉芽肿等[1].

    作者:吴洪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面部肌肉抽搐

    患者女,17岁.体重59kg,因单纯型性腺发育不全于2000年1月24日入院.住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性腺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为预防感染,静脉输注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日200ml (0.4g).第1天未见任何不适,第2天输入100ml后,患者突然感觉周身不适,肌肉紧张,继之双目强迫上视,出汗多.查体:P 134次/min,R 20次/min,BP 135/90mmHg,神志清,回答准确,面色稍红,口唇红润,双眼强迫向上凝视,不可闭合,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四肢肌张力稍强.追问病史,患者否认有癫痫等相关病史.停用左氧氟沙星后,给地西泮(安定)10mg入小壶,用药后患者安静入睡,症状全部消失.2h后再次出现周身不适,轻度弓角反张.查体:P 117次/min,BP 112/75mmHg,无肌肉紧张,再次给安定5mg入小壶,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停药后改用青霉素,未再出现类似反应.

    作者:梁月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877例北京市居民使用镇静催眠药的调查

    目的:调查城市居民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以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方式随机调查了北京市居民10877人,对其用药率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镇静催眠药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不同年龄使用镇静催眠药效果各不相同.结论:防止镇静催眠药的流失与滥用,重点应放在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及使用安全性教育上,提高有效利用率,降低用药率及用药量.

    作者:黄宇;宋友华;汤光;张石革;张丽芳;贡联兵;尚书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胶囊(微丸)引起血尿

    患者女,7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曾服用培他乐克片、复方降压片及地奥心血康胶囊,近来感到效果不佳,于2000年3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医.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硝苯地平(Nifedipine)胶囊(微丸)po 10mg tid、培他乐克片po 25mg qd、复方降压片1片po tid、地奥心血康胶囊20mg po tid.服用硝苯地平胶囊(微丸)10mg 2次后,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查尿常规:RBC满视野,考虑为硝苯地平胶囊(微丸)引起,故停用,继续服用培他乐克片、复方降压片及地奥心血康胶囊,2d后患者肉眼血尿消失,查尿常规:RBC++,随后复查3次,尿常规均恢复正常.

    作者:孙海英;刘皋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乳母服用氧氟沙星致乳儿药疹

    患者女,8个月,因右侧颈部皮肤红肿并出现水疱于2000年6月26日来院就诊.查体,患儿神志清,烦燥,哭闹不安,发育营养好,T 37.1℃,P 108次/min,R 26次/min,右颈部至发际红肿并有10余个绿豆粒大小的水疱,疱内含有淡黄色透明液体,部分水疱已被患儿抓破,疱壁松弛起皱,发际处看不出水疱,只见表皮与真皮剥离,如浸湿的皱纹纸粘在皮肤上,极易擦破.

    作者:杨冬梅;王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小儿过敏反应3例

    鱼腥草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制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已有一些成人的不良反应报道,现将我院在儿科应用中发生的3例过敏反应报道如下.例1男,3岁半,主因发热咳嗽3天来院,查体:T 39℃,P 140次/min,R 28次/min,神清,咽部充血,心脏未见异常,两肺呼吸音粗.血:WBC 5.4×109/L,诊断为急性气管炎.给予红霉素、鱼腥草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静滴红霉素时,患儿无不适.静滴鱼腥草注射液至50ml时,患儿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唇颤肢抖,四肢发凉,T 37℃,P 104次/min,R 28次/min.考虑为鱼腥草注射液所致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治疗.患儿面色逐渐好转,症状缓解.次日患儿续滴红霉素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丽华;赵元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培氟沙星注射液致癫痫大发作

    患者男,62岁.因尿急、尿频、排尿困难5天,于1999年4月3日入院治疗.患者有高血压史10余年,BP为150/90mmHg.无癫痫病史,前列腺液常规镜检:WBC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并有散在的脓细胞,诊断为前列腺炎.

    作者:魏丕纪;刘凤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藻酸双酯钠致急性喉头水肿15例

    藻酸双脂钠又名多糖硫酸脂(PS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类肝素制剂,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粘稠度、抗凝血、降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用于治疗脑梗塞、肺心病、冠心病等,效果较好.作者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急性喉头水肿严重并发症15例,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吴胜亮;邹万琴;冯树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HDF方案化疗致胃、十二指肠穿孔

    患者男,69岁.因左耳鸣、耳聋6月余,伴左面部麻木2周于2000年3月12日以“鼻咽癌”入院.查体:鼻咽部左咽隐窝消失,见新生物1×1.5cm表面粗糙,无溃烂.左颈动脉三角触及1.5×2cm淋巴结,胸锁乳突肌深面触及直径为2cm的淋巴结.均质硬,无压痛,活动.取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鼻咽粘膜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

    作者:李勇;钟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西咪替丁引起重度黄疸

    患者男,50岁,因皮肤瘙痒伴黄染,眼黄,尿黄于2000年5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5月23日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无发烧、恶心、呕吐、黑便,院外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西咪替丁0.6g静滴1次及654-2针剂10mg肌注,腹痛逐渐缓解,于24日出现皮肤瘙痒黄染,眼黄、尿黄,大便呈灰白色,遂入我院.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北京地区ADR报表分析(1993~1999年)

    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设于北京地坛医院),成立于1993年,同年7月开始收集各医院呈报的ADR报表,至1999年底共收到ADR报表5900份.北京地区中心将收集到的报表进行加工、整理、评价和储存.这些报表形成的ADR自愿报告数据库对各医院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根据《埃利斯宣言》关于促进药物安全信息交流的精神,现将北京地区中心1993-1999年所收到的ADR报表统计分析如下,望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黄芪注射液具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及其他因免疫功能低下所引起的疾病.我院在临床应用中,有2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例1男,70岁,因糖尿病Ⅱ型、胰腺癌等症于1998年8月28日入院治疗.查体:T 37.2℃,P 90次/min,R 20次/min,BP 150/68mmHg;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膝腱反射两侧对称;化验空腹血糖5.68mmol/L,便常规培养正常.

    作者:杨秀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44例医院感染病例的抗菌药物利用调查

    目的:了解44例医院感染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解放军总医院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联合设计的《抗菌药物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软件包》对每个病例进行录入、统计和分析.结果:①44例患者在医院感染发生前,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8.64%,预防用药和无指征用药占31.86%,不合理用药为33.63%.②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较高.③44例患者在医院感染发生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95.5%未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④44例医院感染多发生于用药时间长的患者,以胃肠道感染为多见.⑤在8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的构成比为29.06%,排列第1,在感染率的统计中其为3.93%,排列第7.结论:①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比例过大.②抗菌药物的使用仍以经验用药为主,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比例过小.③抗菌药物应用既是医院感染的控制因素,又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绥平;李建伟;全燕丽;韩燕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例

    例1男,62岁.于1999年6月18日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消心痛片10mg,tid,舌下含服,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胞二磷胆碱一个疗程后,改静滴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首次滴注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颤、气短、心慌、胸闷、面色青紫.

    作者:刘安祥;乔国梁;程晓军;宋守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罗通定致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患者女,39岁,于1997年8月患神经性头痛,经常服去痛片、平痛新、脑清片等,无不良反应.基础血压为105~112.8/60~75mmHg (14~15/8~10kPa),脉搏70次/min左右,无心血管及其它系统疾病史,于1999年4月份因头痛口服罗通定(颅痛定)2片共60mg,约20min,自感头晕、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心慌,约40min时,面色苍白、冷汗、全身乏力、呈软瘫状、言语不出,但神志清,有濒死感.测T 36℃,P 44次/min,BP 60/45mmHg.约3.5h后,自觉症状逐渐好转,头晕、心慌减轻,但全身仍无力,P 48次/min,BP 75/42mmHg (10/5.6kpa),约5h后症状完全缓解,脉搏、血压基本正常,未用药物治疗.

    作者:王玉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静脉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

    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积极的抗菌药物治疗其目的在于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由于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常应用多种药物,加之调节功能受损,老年人药动学改变,机体储备能力和控制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以及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减少,血药浓度的增高,促使抗菌药物在疗程中极易发生不良反应[1].

    作者:刘桂霞;王肖青;王慧霜;孟俊华;赵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近年来有关中药配伍研究的进展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它之所以能在西医西药广泛应用的今天,得到延续和发展,完全有赖于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疗效显著.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基本形式,历代医药学家在漫长的实践中将中药配伍使用的规律总结为“君、臣、佐、使”、“七情”、“十八反、十九畏”等宝贵经验,流传深远,至今还为人们广泛采用;现代科学在对中药的研究中发现,某些中药配伍使用后作用增强,某些配伍则使作用减弱或消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开展,重视对中药配伍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作者:顾苏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双黄连注射液致支气管哮喘

    患者男,35岁.因畏寒、发热、头痛、咽痛2天就诊.既往无心肺疾病史.查体:T 38.6℃,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WBC 4.7×109/L,N0.7,L 0.3,X线胸透正常.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作者:宋金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普罗帕酮致急性药物性肝炎

    患者男,69岁.于2000年1月诊为糖尿病Ⅱ型,未治疗,近2月因心悸就诊.门诊查空腹血糖335mg/dl,ECG:频发室早.诊为“糖尿病Ⅱ型”,“心律失常一室早”,给予达美康、二甲双胍及普罗帕酮(心律平)150mg tid口服.治疗40天,症状缓解.但近20天出现恶心、厌食症状,发现转氨酶升高而停用所有药物.停药后食欲好转,未监测血糖及肝功能,为进一步诊治于2000年5月20日入院.

    作者:刘曼;谭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

    罗非昔布(Rofecoxib,商品名Vioxx)为新的特异性Ⅱ型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由美国Merck Sharp & Dohme公司开发,于1999年6月首次在墨西哥上市,同年7月在美国和英国上市.罗非昔布化学名为4-[4'-(甲磺酰基)苯基]-3-苯基-2(5H)-呋喃酮.

    作者:李玉珍;王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