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梁硕;孙小杰

关键词: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肌骨超声, 病理手术,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将病理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肌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并对肌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病理手术结果发现160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阳性136例,阴性24例,经肌骨超声检查发现阳性125例(其中真阳120例,假阳5例),阴性35例(其中真阴19例,假阴16例),肌骨超声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为分别为86.88%(139/160)、79.17%(19/24)、88.24%(120/136).肌骨超声与MRI的囊性肿块、实性肿块、韧带损伤、肌腱损伤、肌肉损伤、神经损伤检查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检查准确性显著高于肌骨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检查准确性较高,且其属于一项可重复操作性强、无创的检查方式,可将其作为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常规检查手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5例(58.14%)、有效16例(37.21%)、无效2例(4.65%),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显效13例(30.23%)、有效22例(51.16%)、无效8例(18.60%),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35/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1例、恶心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患者出现便秘4例、恶心2例、腹泻2例、口苦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6%(10/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显著,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登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应用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采取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综合诊断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有完整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CT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40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经诊断后显示:10例患者肿瘤位于筛窦与额窦,16例位于上颌窦,8例位于鼻腔,6例位于上额窦与鼻腔.40例患者CT检查显示:肿瘤界限清晰14例、不清晰26例;增强扫描有24例,其中明显强化16例、中度强化8例;此外,多发斑片状有8例、长条状息肉样14例、不规则形状18例.MRI检查显示:有16例不规则软组织占影,T1W1时可见信号为等信号或等低信号,T2W1时可见信号为次高信号或略低信号,DW1时则为高信号.结论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应用CT与MRI检查技术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分别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显示病变情况、病变部位及周围软组织侵犯情况,对病情鉴别诊断作用显著,可根据患者情况临床可灵活选择.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悲观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悲观情绪的影响.方法 9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23±7.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5±7.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9.62±7.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5±7.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手术成功率提高,进而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iRNA沉默HIF-1α基因抑制缺氧诱导的Hela细胞顺铂耐药的研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Hela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 宫颈癌细胞株分为正常组、实验组、低氧组、低氧阴性对照组.正常氧培养为正常组,低氧培养并转染si-HIF-1α 链为实验组,单纯低氧培养为低氧组,低氧培养并转染siRNA阴性链为低氧阴性对照组;siRNA技术沉默Hela细胞HIF-1α 基因,WB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 蛋白及其mRNA,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HIF-1α 蛋白及其表达明显低于低氧阴性对照组和低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顺铂IC50分别为(5.64±0.61)、(4.76±0.75)μg/ml,明显低于低氧阴性对照组的(6.88±0.86)μg/ml及低氧组(6.84±1.12)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制率呈时间梯度增加,72、96 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低氧阴性对照组和低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及低氧阴性对照组顺铂刺激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23.7%,低于对照组的40.8% 及实验组的3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可诱导Hela细胞顺铂耐药,下调HIF-1α 表达可逆转低氧诱导的Hela细胞顺铂耐药,HIF-1α 与宫颈癌顺铂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徐瑾;李卫红;陈国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房水蛋白含量、视力水平及后囊破裂、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P=0.002<0.05).手术后观察组房水蛋白含量(7.24±0.32)g/L、视力水平(0.45±0.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64±0.54)g/L、(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9、5.769,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02±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14±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00,P=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0.05).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可有效维持房水蛋白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视力.

    作者:张俊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8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足月儿在出生后3 d进行测定,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神经行为测定异常情况;不同时间段神经行为异常早产儿的基本发育情况和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异常率为3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神经行为异常早产儿均伴有身长不足、低体质量、头围不足等症状.出生时、纠正胎龄后2~3 d、纠正胎龄后12~14 d、纠正胎龄后26~28 d神经行为异常早产儿身长逐渐增加、体质量逐渐增加、头围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后2~3 d、纠正胎龄后12~14 d、纠正胎龄后26~28 d,神经行为异常早产儿神经行为评分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对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进行测定,可以及时发现早产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可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肖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妊娠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效果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妊娠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例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35例,有效5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00%,治疗组患者治愈8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5例早产,5例胎膜早破,2例流产患者;对照组出现13例早产,15例胎膜早破和9例流产患者;治疗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比较理想.

    作者:冯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模式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行手外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外伤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手功能的恢复效果,预防手功能出现障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茜;张丽;黄佩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于发病30 d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则于发病30 d后行高压氧治疗.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意识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63±12.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1±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70,P=0.0000<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13.21±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42,P=0.0001<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采用高压氧的治疗时间越早,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恢复情况越好,临床医师应该尽早让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柏胜;何子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序号编号法分为探究组(奇数)与参照组(偶数),各50例.参照组单一采用奥扎格雷治疗,探究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 探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60.14±10.52)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26±8.82)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的(53.24±9.82)、(17.04±1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0、2.457,P<0.05).探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单一使用奥扎格雷的治疗方式,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宇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研究肿瘤标志物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诊断盆腔包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在盆腔包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盆腔包块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检查的108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 ,分析良恶性盆腔包块患者的恶性肿瘤风险指数.结果观察组良性患者HCG、CA125水平分别为(18.48±2.49)IU/ml、(21.24±4.76)U/ml,恶性患者的HCG、CA125水平分别为(28.66±4.64)IU/ml、(152.35±17.49)U/ml,对照组的HCG、CA125水平分别为(2.35±0.26)IU/ml、(18.68±5.63)U/ml;对照组HCG、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良性患者HCG、CA125水平明显低于恶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盆腔包块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108例盆腔包块患者中68例绝经前患者,其中盆腔包块良性疾病62例,盆腔包块恶性疾病6例;40例绝经后患者,其中盆腔包块良性疾病7例,盆腔包块恶性疾病33例.绝经前6例恶性疾病患者中5例经恶性肿瘤风险指数判定为高危,敏感性为83.33%;62例良性疾病患者中有60例判定为低危,特异性为96.77%.绝经后33例恶性疾病患者中有29例判定为高危,敏感性为87.88%;7例良性疾病患者中有6例判定为低危,特异性为85.71%.结论 在盆腔包块良恶性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HCG、CA125两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而采用恶性肿瘤风险指数进行评估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希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肝癌介入化疗患者中的保肝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介入化疗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的保肝效果.方法 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介入化疗,观察组在常规介入化疗后给予药物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介入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4/25)、20.00%(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5,P=0.7128>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为(5.00±1.5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0±1.0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17,P=0.0000<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40、0.2070、0.4428、0.1184,P=0.9176、0.8369、0.6599、0.9062>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71、2.4739、2.0183,P=0.0021、0.0170、0.0492<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虽有上升但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8,P=0.7422>0.05).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化疗后配合用药复方甘草酸苷,对于保护患者的肝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国欣;韩丽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PⅢP与HA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Ⅲ型前胶原肽(PⅢP)与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3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常规治疗2个月;另选取同期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清TNF-α、PⅢP、HA含量.结果 对照组TNF-α 为(0.85±0.31)ng/ml,PⅢP为(51.36±5.64)μg/dl,HA为(59.26±13.56)μg/dl.观察组治疗前TNF-α 为(2.91±0.47)ng/ml,PⅢP为(79.56±9.81)μg/dl,HA为(154.68±16.20)μg/dl,治疗后TNF-α 为(1.09±0.23)ng/ml,PⅢP为(54.52±5.69)μg/dl,HA为(105.06±13.26)μg/dl.观察组治疗前TNF-α、PⅢP、H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PⅢP、H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TNF-α、PⅢP、H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清TNF-α、PⅢP与HA含量的变化分析可了解肺结核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转归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桂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伤的急诊救治研究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的急诊救治方法与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4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占82%;9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占18%.50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死亡、重残、轻残、治愈分别为25例、2例、4例、19例.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且较为严重,具有极高死亡率,早期明确诊断是急诊救治的关键所在,临床上要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优先进行处理,充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许永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实施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 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 探析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儿行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39.6±11.4)h及住院时间(6.4±1.2)d均短于对照组的(45.3±14.2)h、(8.3±1.4)d,术后24 h引流量(45.6±12.3)ml少于对照组的(56.3±11.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时选择右腋下直小切口入路效果显著,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晖;孔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研究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采取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依据不同的输血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输血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血红蛋白尿、发热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在需要输血的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章佳婷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乙胺丁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视神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浅析乙胺丁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视神经的影响价值.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给予乙胺丁醇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并结合常规护理,高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1.25 g/d,中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1.00 g/d,低剂量组患者给予乙胺丁醇0.75 g/d.比较三组患者视神经损伤情况、视神经损伤时间和损伤程度.结果 高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10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3.3%;中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5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6.7%;低剂量组中视神经损伤患者3例,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0.00%.高、中剂量组视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视觉功能下降时间长于高、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长于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视野和色觉损伤程度优于高、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可能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损伤,且视损伤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视功能监测并合理降低药量能够有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管盛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经腹部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切口妊娠准确率为98.33%,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与漏诊率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更为精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景梅;朱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疼痛情况.方法 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SAS评分为(66.4±2.9)分,参照组为(65.6±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0.5±2.1)分,参照组为(55.2±1.8)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SDS评分为(63.5±3.2)分,参照组为(62.6±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为(44.1±2.3)分,参照组为(56.3±2.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VAS评分为(7.3±2.1)分,参照组为(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为(4.5±1.7)分,参照组为(6.3±1.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疼痛感,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程度,适宜广泛推广.

    作者:彭瑞英;张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