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抑郁症对妊娠的影响与预防

吴晓华

关键词:产前抑郁症, 妊娠, 影响, 预防
摘要:目的:产前抑郁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孕期心理疾病,是孕妇因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在妊娠期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症发生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均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与产后抑郁症相比,有着更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产前抑郁症的原因分析,探讨其对妊娠的影响,并针对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宣教对精神科患者返院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工作对精神科患者入院治疗康复出院后返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入院并于当年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宣教工作的患者79例,作为健康宣教干预组,进行连续3年随访记录其复发返院情况;另外选择2006年入院并于当年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接受过系统健康宣教工作的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经3年随访复发返院情况。结果:经3年随访,干预组第1~3年的返院率分别为7.59%、24.05%、43.04%;对照组第1~3年的返院率分别为28.74%、48.28%、66.67%。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应随访年限内返院率比较的χ2检验结果分别为12.28、10.46、9.30(P<0.05)。结论:健康宣教干预组3年随访期间返院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过系统健康宣教的对照组,提示健康宣教工作有助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康复和降低出院患者的返院率。

    作者:贾建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患者80例,分为Focus超声刀组40例和电刀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Focus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110.7±9.5)min,术中出血量(93.5±8.2)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5±1.4)d,与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目(18.4±1.9)个,皮下积液发生率(5%)与电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中比传统电刀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谢靖;张超杰;李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实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3年接种门诊管辖社区的0~7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多样化健康教育,如访视、面对面教育和深入社区等。比较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率。结果:近5年内,一类疫苗接种率从83%上涨到了95%,而二类疫苗接种率从70%上涨到了83%。结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疫苗接种效果,而且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丽芳;李慧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无痛人流中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早孕妇女无痛人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瘢痕子宫早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泊酚行无痛人流。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丙泊酚行无痛人流。观察两组有效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有效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早孕妇女无痛人流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充分软化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何耘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四平市2014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报告

    目的:对每例死亡孕产妇病例进行了认真评审、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四平市孕产妇死亡病例,明确根本死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孕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62.06/10万。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睿;田雪;安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直肠癌延误诊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处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导致直肠癌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收治延误诊治的直肠癌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处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有效率并进行5~7年的随访。结果:经再次检查确诊的患者,按病理类型分类,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按照直肠癌的Dukes改良分期标准分类,B2期8例,C1期6例,C2期3例,D期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实施化疗(2例),直肠癌根治术(12例),姑息手术(5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5~7年的随访,患者的1年生存率78.9%(15/19),3年生存率52.6%(10/19),5年生存率26.3%(5/19)。结论:导致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发生延误的原因涉及到患者自身对相关疾病知识和医疗常识的匮乏、医护工作者的医疗水平、医生在诊断中的疏忽等。医院要从提高直肠癌的临床检测技术和加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培养,强化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入手,降低直肠癌延误诊断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袁小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突发群体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患者145例为对照组,建立后急救绿色通道后患者155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急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死亡率4.5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8.28%,死亡率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急诊室救治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及入院至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群体伤患者抢救中运行急救绿色通道可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素琴;陈品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利用

    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是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考评、职务职称晋升、学习教育、科研、经验总结的记录和凭证,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专业技术档案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科研及其他方面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作者:闫琴;曾秀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经皮伤椎椎弓根置钉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恢复椎体高度及胸腰椎序列。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2年,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贵振;蔡秀华;李进;袁瑞利;黄震;颜斌;邓贵生;王岗;刘德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神经症者的心理模式

    目的:本文总结了各类神经症者的心理模式,从思维、反应和行为方面深入探讨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功用,模式是人格的基础,有助于咨询师深入了解咨客,引导咨客改变模式。

    作者:陈蓉;郭国旗;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目的:建立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监测到的全院MDRO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督导。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MDRO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次数逐渐下降。结论:加强MDRO的监测与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萍;王清妍;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问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以及过敏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2011-2013年收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报告240例,对此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2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累及多种皮肤与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多的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药品的不良反应累及9个系统,变态反应在不良反应中比例高。240例头孢类用药人群中,有120例患者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阳性率10.20%,男56例,女64例。结论:临床运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孙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的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痰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痰标本1537份,对其进行培养,672阳性结果;共检出782株病原菌,其中546株革兰阴性杆菌,157株革兰阳性球菌;79株真菌;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有效;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二、三代头孢菌素能有效治疗肺炎链球菌。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主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且菌的药敏性发生较大变化,故临床合理应用药物避免出现耐药性。

    作者:周云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偏头痛性眩晕(MV)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MV 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养血清脑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3次/日。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1次/晚。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4~8 mg/次,2~4次/日。治疗12周,观察头痛、眩晕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眩晕指标均显著改善。养血清脑颗粒对MV患者头痛指标的影响优于倍他司汀,对头痛时间、程度的影响优于氟桂利嗪,对眩晕频率的影响与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时间的影响与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强度的作用优于氟桂利嗪。治疗后,3组间眩晕残障量表(DHI)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对DHI分项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倍他司汀和氟桂利嗪。养血清脑组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MV安全、有效。

    作者:周华祥;陈春富;许亮;王维;王国卿;曹玉玲;阎志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

    目的:对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腹股沟疝气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复发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不仅手术操作简单,恢复快,患者承受的痛苦小,而且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负压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防治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疗效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置在防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具有脂肪液化高危因素的腹部手术患者20例作试验组,关腹时在筋膜浅面及皮下脂肪深面间置1次性吸痰器作为负压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每天2次特定电磁波理疗。收治同期手术的具有同样高危因素的腹部手术患者20例作对照组,手术切口常规缝合,常规换药。观察两组切口脂肪液化及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脂肪液化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负压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置防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明显,简单易用。

    作者:于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阐明在高血压治疗中逆转心肌肥厚的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其中左心室肥厚者78例为LVH组;无左心室肥厚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左心室改变及QTd差异。结果:LVH组与观察组Q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者的复极离散度明显大于无左室肥厚者。

    作者:蔡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随机抽取2014年1月-4月2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统计的2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56.4%,两联用药比例较高(47.0%),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居多,分别占33.7%、22.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应广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儿童64例,分析其初步情况,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治疗,而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时间还是在疗效上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哮喘儿童应用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起效快,疗效好,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

    作者:瞿萍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其对高血压术前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试验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统计两组口干、镇静程度,比较两组遗忘率。结果:用药90 min后,对照组口干、镇静评分分别为(2.1±0.6)分、(1.2±0.4)分,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遗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用药,效果较佳。

    作者:许承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