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房2000年中草药用药情况分析

杨洁;顾苏俊

关键词:中药房, 药用, 中草药, 中药材, 供给与需求, 中医, 药材资源, 临床用药, 临床疗效, 临床处方, 科学分析, 毒副作用, 调查分析, 不良反应, 标本兼治, 中毒, 品种, 鉴定, 产量
摘要:我国有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已鉴定的中草药有8000多种.我院品种有700种左右,其中常用的大约有300种.由于中药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喜爱.目前,中医临床处方中普遍存在着中药药味多、用量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中药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有的还因中药用量过大,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因此,我们对中药房2000年全年的中草药用量做了调查分析,以便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对中草药的供给与需求做科学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相关文献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骁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骁悉与环磷酰胺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68例SIE患者完成为期6个月的研究,骁悉组36例,CTX组32例,骁悉组SLEDAI由治疗前的20.4±8.0减少至治疗后3.8±3.1(P<0.01).CTX组由20.6±6.1减少至7.4±8.2(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实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骁悉组由3.2土2.7g降至1.1±1.1g(p<0.01).CTX组由2.6±2.4g降至1.3±1.4g(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总有效率骁悉组为97.2%(35/36),CTX组为93.8%(30/32)(P>0.05).骁悉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2.2%(8/36),CTX组为69.7%(23/33)(p<0.05).结论:骁悉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和CTX一样有效,并且安全性更高,对于CTX无效的患者亦有效.

    作者:张江林;黄烽;田新平;张文;张煊;马丽;周惠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洛因依赖性大鼠脱毒Ⅰ号给药36天生化指标的测定

    目的:研究脱毒Ⅰ号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精神依赖的治疗作用及对海洛因依赖大鼠部分生化指标(NO、NOS、cAMP、cGMP)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从0.5mg/kg/d增至8.25mg/kg/d,按柳田知司法进行评分后,用脱毒Ⅰ号给大鼠灌胃给药36天.结果:脱毒Ⅰ号在所设计的给药及标本采集方案中,上述四项生化指标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海洛因组,美沙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脱毒Ⅰ号在所设计的实验中不显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所测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高玮;赵晶;吴勇;徐贵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及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概述民族植物药的研究开发,是近年来新药研究的热点.1989年,Phillipson等人综述了植物药对西方医药学的影响和贡献[1].Cox等人也综述了他们以民族植物为基础的新药开发[2].

    作者:孙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的新型控释片制剂艾迪莎(Etiasa)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艾迪莎治疗组(25例)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照组(23例),分别服药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艾迪莎治疗组症状缓解率70.9%,内镜缓解率75%;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症状缓解率58.8%,内镜缓解率52.9%,虽然艾迪沙治疗组病人症状及内镜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元显著差异.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有6例病人因不良反应未完成疗效,艾迪莎治疗组有1例病人因不良反应停药,后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前者.结论:美沙拉嗪具有与SASP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宋海莉;冯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合理用药咨询服务在我院门诊的开展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前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药物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在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同时,还产生不需要的作用.许多有害的作用对病人的伤害比疾病本身的危害还要大.

    作者:苟静玲;王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房2000年中草药用药情况分析

    我国有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已鉴定的中草药有8000多种.我院品种有700种左右,其中常用的大约有300种.由于中药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喜爱.目前,中医临床处方中普遍存在着中药药味多、用量大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中药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有的还因中药用量过大,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因此,我们对中药房2000年全年的中草药用量做了调查分析,以便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对中草药的供给与需求做科学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杨洁;顾苏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丹参现代制剂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丹参始载于<本经>,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清热安神等功效.

    作者:侯永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磺酰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时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83例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7mmol/L≤空腹血糖<13.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30mg组与安慰剂组治疗随访6次共12周.结果:于1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较基线值分别平均下降了1.1和0.4mmol/L(p<0.001);餐后血糖分别下降了1.5mmol/L和0.3 mml/L,p<0.001;HbAlc分别下降了0.7%和0.4%(p<0.01).试验组空腹胰岛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均分别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试验组HOMA-IR降低(p<0.01).结论:12周的临床观察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和双胍类)治疗控制不佳者联合应用吡格列酮(30mg/日),代谢控制可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作者:潘长玉;高妍;高鑫;李光伟;罗邦尧;史虹莉;田慧;贾培红;姚君厘;邢小燕;赵咏桔;周丽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推压宁定致大脑去皮层改变的原因分析

    压宁定即乌拉地尔是α1受体阻滞剂,其作用机理为选择性的阻断外周神经突触后的α1受体、兴奋中枢5-羟色胺-Ⅰ A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延髓血管中枢的反馈调节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发挥周围和中枢降压作用,同时它还有轻微的β受体阻断作用,保留了突触前α2受体的负反馈机制,所以没有因血管扩张所导致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现象,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及血压急骤升高、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

    作者:卢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如何当好药理基地秘书的几点体会

    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是接受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下达指令性任务的一级组织机构,专门从事新药、新制剂临床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它的完善不仅能带动医院学科建设,使医、药结合更为密切,而且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对药物与新制剂研制与开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贺密会;陈宜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新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系统性炎性疾病.虽然在临床上常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淀粉样变、严重胸椎受累引起的呼吸衰竭、颈椎半脱位和心律失常等.但其预后总体上讲是乐观的,因此,AS常常被看作是一个良性疾病[1].

    作者:黄烽;赵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入WTO对我国公立医院的影响与对策

    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入世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也必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给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强烈的冲击.医疗卫生行业也不例外,各级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如何充分认识入世带来的挑战并进行合理的应对,已经成为关系到医院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作者:陈宜鸿;周筱青;刘皈阳;任浩洋;贺密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复方雄黄乳膏的制备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制备复方雄黄乳膏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醇沉法提取,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O/W型乳膏剂;用理化鉴别法对处方中主药进行定性鉴别;治疗尖锐湿疣患者35例,观察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88.57%.结论:复方雄黄乳膏处方合理,工艺简便,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徐红;陈宜鸿;陈爱香;王翠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肺囊性纤维化感染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免疫逃逸

    肺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为遗传性疾病,又名粘液物质阻塞症[1].主要表现为内、外分泌腺的功能紊乱,粘液腺增生,分泌液粘稠,汗液氯化钠含量增高,肺脏、气道、胰腺、肠道、胆道、输精管等的腺管被粘稠分泌物堵塞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肺部病症为严重而多见.该病白种人发病率高,东方人及其他人种中罕见,婴幼儿期发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死亡率高.

    作者:柴栋;张梅;王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广谱头孢菌素酶的发生机理及对策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和常见的耐药机理[1].当前对临床治疗威胁严重的β内酰胺酶是超广谱头孢菌素酶(Extended-spectrum.cephalosporinase,ESCP ase)和ESBLs[2,3].本文重点讨论ESCPase的发生机理及其对策.

    作者:吕增春;殷托安;邢玉斌;陈世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剂型研究现状

    胰岛素是脊椎动物胰脏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具有降糖作用.1923年开始临床应用,迄今仍为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tent dibetes,IDD)的特效药物.由于其分子量较大,口服不易透过肠胃粘膜且受消化道内酶的降解而失活,故基本无效,现仍需注射给药.但长期注射给药,除疼痛外还能产生胰岛素浮肿,低血糖反应及反复注射产生的肥大性营养不良,再有注射剂原料纯度要求高,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因此为克服弊端,兼顾胰岛素用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糖尿病的适应性,人们正致力于研究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剂型.目前人们探索研究了经鼻腔给药剂型,直肠给药剂型,眼部给药剂型,舌下给药剂型,透皮给药剂型,口服给药剂型.

    作者:张秀菊;董圣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有关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药复方配伍应用历来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相对西药来说它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的巨大优势.近年来,由于近年来对中药科研问题增多、难度加大、范围变广,所以中药复方配伍问题也相应地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都希望对此有一定的突破.

    作者:顾苏俊;张秀菊;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施复捷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施复捷(头孢丙烯Cefprozil)是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的G+和G-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是治疗社区获得性上、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我院于2001年2月至2001年5月对21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铁梅;余秉翔;刘又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骨保护剂

    软骨保护剂(Chondroprotective agents)也可称为改变结构药物,是能部分或全部地阻断、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药物[1].这类药物一般见效较慢,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时间,现已开始应用于OA的治疗.

    作者:刘湘源;施桂英;管剑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ADR监测工作总结会议召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