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1280例临床资料分析

柏玲;林薇;张雪玉

关键词:宫颈癌, 年龄, 治疗观念, 微创化, 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近6年宫颈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128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1280例患者,平均年龄(48.34±10.12)岁;年轻宫颈癌(≤35岁)的平均构成比9.3%。宫颈癌在体检中发现的平均构成比56.4%;临床早期宫颈癌(ⅠA期~ⅡA期)平均构成比67.1%;治疗由单一手术或放疗转变为手术、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介入治疗由2008年的3.5%增至2013年的21.6%(P<0.05),腹腔镜手术由2008年的1.4%增至2013年的29.7%(P<0.05)。结论:近6年宫颈癌的住院人数明显增多,平均年龄无明显变化,体检发现比例升高,临床早期病例增多,临床早期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多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显著,腹腔镜手术逐渐增多。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病因及诊治

    目的:间质性肺病(炎性疾病)相对于临床治疗中的其他疾病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在临床中发现,此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行之有效的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肺泡壁、小气道以及微血管等。同时,此病的发生原因一般不明,所以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但是,临床治疗中对于此疾病的诱发原因越来越指向药物,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作者:冯金萍;许坤;钱晓军;鲍亮;赵弘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祛毒汤熏洗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祛毒汤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在术后常规换药治疗前,试验组给予祛毒汤肛周熏洗,对照组予常规生理盐水和碘伏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混合痔术后应用祛毒汤肛周熏洗可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者创口疼痛、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消退。

    作者:田文景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时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10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而治疗组(50例)除给予以上治疗外,还加入康复治疗。在组期间,通过颈椎病临床评价表对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进组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组后评分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评分(P<0.05)。同时治疗组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康复治疗可使患者治疗成功率提升,并且1年后复发率较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病痛。

    作者:吴文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一侧或两侧心室扩大,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心肌疾病。临床以心脏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在我国人群中约13/10万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明,病程发展缓慢,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预后很差。本文分析了3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纤维桩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对纤维桩烤瓷冠修复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按门诊病历进行2年的随访追踪观察。结果:共181颗纤维桩修复的患牙,成功167颗,失败12颗为前牙,2颗为后牙,分别为纤维桩折断2颗,树脂核折断3颗,桩核脱落8颗,牙根折断1颗,绝大多数患者比较满意。结论:在进行纤维桩烤瓷冠修复时,应尽量保留或形成完整的牙本质肩领,在剩余牙体较少的情况下,采用桩核冠的修复方式比直接使用全冠修复更能获得长期、稳定的修复效果。

    作者:代伟;于树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宫颈癌1280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总结近6年宫颈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128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1280例患者,平均年龄(48.34±10.12)岁;年轻宫颈癌(≤35岁)的平均构成比9.3%。宫颈癌在体检中发现的平均构成比56.4%;临床早期宫颈癌(ⅠA期~ⅡA期)平均构成比67.1%;治疗由单一手术或放疗转变为手术、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介入治疗由2008年的3.5%增至2013年的21.6%(P<0.05),腹腔镜手术由2008年的1.4%增至2013年的29.7%(P<0.05)。结论:近6年宫颈癌的住院人数明显增多,平均年龄无明显变化,体检发现比例升高,临床早期病例增多,临床早期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多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显著,腹腔镜手术逐渐增多。

    作者:柏玲;林薇;张雪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精神病患者25例麻醉处理体会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病情,有时对麻醉不能很好地配合,造成麻醉难度较大。本文简要介绍精神病患者25例麻醉处理体会。

    作者:王盛华;黄庆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高龄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性及重要性。方法:21例>75岁的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ASA评分: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进行系统的检查,对于患者其他的躯体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一旦患者身体情况达到佳手术时机即行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体位是否正确、麻醉程度等,手术之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6个月,Harris评分70~94分,平均88分。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高危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一定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尽大努力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大程度的配合以及理解,加强整个外科诊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苏永高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陶瓷和纳米复合陶瓷对义齿稳定性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陶瓷及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对义齿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其理化性能,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磨牙缺失患者50例(100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40颗牙),观察组30例(60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观察组则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及义齿的稳定性。结果:义齿佩戴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咀嚼能力、固位稳定及舒适程度评分均稍高于对照组,且佩戴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评分提升幅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科修复中,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新型的牙冠修复材料有其强度高、可塑性强、韧性好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史燕萍;陈玉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药敷贴神阙穴预防术后呕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解决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呕吐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1-6月收治外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中药敷贴神阙穴,观察两种方法对解除术后呕吐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贴神阙穴能有效预防术后呕吐的发生,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缩短患者禁食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张义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维喉镜下实施微波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在表面麻醉下成功实施手术,无一例出现声带损伤、呼吸困难、声带粘连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诊断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痊愈52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100.0%。随访半年显示,复发4例,复发率4.2%,复发病例均与患者用嗓过度或发音不正确有关。结论:应用纤维喉镜行微波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具有显著的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安全性好、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模式研究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社区毕业实习模式,提高护生社区实践能力。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及问卷法制定本科生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结果:影响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原因前4位是工资待遇、单位规模、发展空间及编制;通过专家和院领导反复讨论制定了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初稿。结论:初步构建了本院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方案,方案明确了社区实习基地、科室及具体实习内容等。

    作者:谢丹;赵春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剖宫产过程中的血压变化、麻醉效果、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5 min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肌肉松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稳定患者的血压,减少寒战发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鹏亮;王雪朋;张同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Beclin-1、Bcl-2、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Beclin-1、Bcl-2、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制作成的组织芯片中Beclin-1、Bcl-2、Bax 3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Bax、Bcl-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高表达,而Beclin-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低表达,提示三者可能均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②Beclin-1与Bcl-2、Beclin-1与Bax表达呈负相关,提示Bax、Bcl-2可能通过抑制Beclin-1的表达,共同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③Beclin-1与Bcl-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eclin-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可望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结论:Beclin-1、Bcl-2、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水平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兰英;徐松;冯一中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成都市锦江区龙舟路社区婴儿辅食添加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成都市锦江区龙舟路4~8个月龄婴幼儿喂养现状,为婴幼儿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龙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莲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儿保科抽取在本社区儿保的婴幼儿162例4~8个月龄婴幼儿及其带养人,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带养人的基本情况、辅食添加知识掌握情况和辅食添加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儿带养人辅食添加时间掌握率90.7%,辅食正确添加顺序掌握率64.8%,获取辅食添加知识来源均主要是家人/朋友、网络/书刊/电视、儿保医护人员(56.2%,51.9%,51.9%);≥6个月龄婴儿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鱼/肝脏、其他肉类和豆制品的添加率分别为94.8%、70.7%、70.7%、39.7%、32.8%、19.0%。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个月龄。结论:目前成都市锦江区龙舟路辖区婴儿带养人辅食添加知识水平较好,婴儿辅食添加比较合理,建议通过儿保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等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作者:曹敏;张琰清;张奇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患者预防性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改善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评价。方法:本组肿瘤患者82例,治疗组42例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同时使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L+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滴,对照组40例单用化疗药物。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变及LVEF改变。结果:两组在心电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门冬氨酸钾镁对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邵利坚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COPD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的治疗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在急性加重期治疗COPD的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组1和组2,组1使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治疗,组2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组2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组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组2(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治疗COPD,使用左氧氟沙星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强化疗效,安全可靠,在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彦武;杨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中国参保公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该制度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作者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分析问题及存在的原因,进而对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终提出建议与对策。

    作者:杨林;姚华;齐新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白血病患者4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胃肠道感染9例,呼吸道感染13例,会阴部感染3例,口腔感染9例,皮肤感染16例,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结论:针对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婷婷;李东;赵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高血压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体重指数(25.2±2.6)kg/m2、舒张压(98.1±8.5)mmHg,收缩压(151.1±11.1)mmHg,物质生活状态评分(38.5±3.9)分,社会领域评分(54.4±3.1)分,心理领域评分(43.1±3.1)分,躯体功能评分(38.1±4.2)分;健康教育后,体重指数(21.1±1.5)kg/m2、舒张压(75.9±8.1)mmHg,收缩压(131.4±4.1) mmHg,物质生活状态评分(44.9±3.7)分,社会领域评分(49.8±2.8)分,心理领域评分(49.8±2.8)分,躯体功能评分(46.6±3.8)分,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亭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