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分析

侯飞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 彩超, 诊断,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探究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分析.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彩超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肝胆管结石大小为0.3~3.2 cm,以位于肝左叶居多,占67.3%(35/52),与肝右叶分布率及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率比较,结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8.73和39.43,P<0.05.其声像图表现为沿左右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可见多发泥沙样结石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分布的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显声影,近端肝内胆管扩张至0.5~2.1 cm,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病灶部位血流显像中可见,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显像均清晰者46例(占88.5%).结论 彩超检查是肝胆管结石病重要的诊断手段,在超声下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并利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信息,可准确判断及鉴别.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不止的患儿18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给予镇咳祛痰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服孟鲁司特钠,动态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6d、9d两组咳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咳嗽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咳嗽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9d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咳祛痰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明显缩短咳嗽时间和疗程,症状改善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娟;梁中信;曹素芬;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探讨分析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1吸早晚各1次,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气雾剂(1吸睡前吸入)联合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P<0.05),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5);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40.7%,对照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87.0%,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7,P<0.05);经观察,两组各出现2例口干反应,较轻微且随着持续治疗其反应消失,未对治疗起到任何不良影响.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能显著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经病理检查及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及手术结果证实50例甲状腺结节,良性甲状腺结节37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7例,恶性甲状腺结节13例,包括髓样癌3例,滤泡癌4例,乳头状癌6例;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阳性28例,其中良性23例,恶性5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结节阳性45例,其中良性34例,恶性11例.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甲状腺结节阳性率及良恶性评估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准确分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情况,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CA、hs-CRP和Hc含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CA、hs-CRP及Hcy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ACA、hs-CRP及Hcy的含量,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的ACA、hs-CRP及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hs-CRP、ACA与Hcy水平相比较呈正相关性;正常对照组间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CA、hs-CRP及Hcy的含量变化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指标联检有利于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胡世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情况和腰椎功能.结果 两组术前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但恢复更快,且可有效减轻疼痛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该院2011年6-7月收治的750例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的病例材料,对照组随机选取同一时期未行无痛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组中产妇的剖宫产率、疼痛程度及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痛分娩组剖宫产率6%低于对照组28%;疼痛方面,分娩过程中分娩镇痛组疼痛评分(2.5±0.4)分明显轻于对照组(7.5±0.7)分,但缝合会阴切口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产程影响方面,活跃期分娩镇痛组时间(146±20) min短于对照组(247±25) min,而第二产程分娩镇痛组时间(80±16)min长于对照组(53±18)min.结论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效果更加安全.

    作者:王鹏程;李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Lc在诊治Mirizzi综合征中的探索性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研究应用Lc诊治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自200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48名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Lc在治疗Mirizzi综合征中的应用前景.结果 按Csendes分型,Ⅰ型40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0例.43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术前的治性ERCP检查9例,均为发生胆管损伤;术中发生胆管损伤5例,均转开腹,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应用研究,发现Lc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Ⅰ型和Ⅱ型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召实;杜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个性化护理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指导护理工作者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根据患者足部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护理、足部局部护理、足部运动、药物护理等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 46例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及个性化护理,40例治愈出院,4例足部溃疡患者,溃疡面积已明显缩小,2例足部坏死、溃疡的患者,因病情较重而截肢,截肢致残率为3%,减轻了身心痛苦,消除了足部隐患.治愈率达到86.96%(40/46),患者满意度为97.8%(45/46),住院时间为(12.3±2.9)d.结论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诊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名患者均在双镜联合下成功切除近贲门处的间质瘤,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5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无1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1例出现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近贲门处胃间质瘤是安全和可行的.

    作者:隋建;陈林昊;黄良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目的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纯吸入舒利迭,B组吸入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行肺功能及CAT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的收益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菊;张萍;姚秀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T与超声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T与超声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接收的原发性肝癌66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研究组33例进行CT检查,对对照组33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对照组、研究组的检查结果,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是93.94%,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是84.85%.研究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CT检查,诊断效果较好,能清晰显示癌灶类型、大小等,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达到了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满意的有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的有19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寿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目的 研究分析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1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乐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每周排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评分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每周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每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渠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路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双路化疗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80例,其中应用双路化疗91例为联合组,应用静脉滴注化疗89例为静脉组,对比两组3年内生存率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双路化疗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1年内、2年内、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1.21%、54.95%、37.36%,优于静脉组68.54%、31.46%、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共计130例次,其中Ⅲ度10例(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4例)、Ⅳ度4例(骨髓抑制1例、消化道反应3例),静脉组发生不良反应共计129例,其中Ⅲ度12例(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5例、肝肾功能异常1例)、Ⅳ度5例(骨髓抑制2例、消化道反应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路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长远期生存率,且相较于单纯静脉滴注化疗并无更强的不良作用.

    作者:陈方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的流行与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务工新发肺结核为观察组,40例防城港常住人员新发肺结核为对照组,分析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7.65±3.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12例,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例)、失访率30.00%、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36±6.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5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6例),失访率12.5%,治愈率为8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型38例,痰菌阳性率为62.5%,复治病例8例,双侧肺受累25例,中下肺野病变30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32例,对照组Ⅲ型32例,痰菌阳性率35.00%,复治病例2例,双侧肺受累17例,中下肺野病变22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25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出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多发于3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为Ⅲ型肺结核且复始病例多、治疗效果差等,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分布广泛、病变累及数目多等特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以预防和控制务工人员肺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林栋;石罗君;冼秀玲;徐奎;黄永光;赵权;黄家杰;包家福;马自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 (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 (23/4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r、BUN、血钠、血钙、血钾、血氯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人均透析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5.0%(2/4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压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经药物等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血压、心率、左室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结果 40例患者给予CRRT 3~7 d治疗后,其中14例疗效显著,22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无效中途退出治疗,总有效率90%.CRRT治疗后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MBP),BNP、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Sd)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显著上升(P<0.01).结论 CRRT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40例,冠心病患者(B组)40例,以及健康检查者(C组)40例,比较3组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结果 A、B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B组患者按高血压轻、中、重度进行分组比较,程度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吕湛;冯模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预测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来该院就医的患者和经体检健康的人共200例,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B组5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C组50例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D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患者与体检者的静脉血,对患者的HbA1c、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血液学指标进行检测;B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分为B1组(HbA1c<6.5%)、B2组(HbA1c≥6.5%),所有患者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组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分为B3组(hs-CRP<4.5 mg/L)、B4组(hs-CRP≥4.5 mg/L),比较B3、B4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单纯糖尿病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7.86±2.04)%、(2.85±10.2)mg/L,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9.66±2.15)%、(8.64±4.77) mg/L,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4.93±1.12)%、(2.33±7.69) mg/L,健康体检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4.82±1.09)%、(1.05±0.54) mg/L.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B2组(HbA1c≥6.5%)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B1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4组(hs-CRP≥4.5 mg/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B3组(hs-CRP<4.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HbA1c可能参考值为6.5%,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hs-CRP可能参考值为4.5 mg/L.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HbA1c、hs-CRP水平较高,检查中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HbA1c以及hs-CRP明显升高时,需要预防急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管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